1975年經典電影《大白鯊》,過癮又刺激,童年陰影之一

2021-01-21 騰訊網

《大白鯊》這部電影拍攝於1975年,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沒有什麼燒腦的劇情,看到開頭就能想到是什麼結局,鯊魚模型做得很粗糙還有些死板,也是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歸於導演的拍攝手法,在影中他很少運用全景鏡頭,而是這隻龐然大物在水中的若隱若現,導演把緊張的氛圍做的特別好。

本片沒有特定的恐怖音效,也沒有直觀的血腥場面,但處處充滿了恐怖氣氛不斷抓住觀眾的心,在一個偏僻的海濱小鎮上一對青年男女去遊泳,然而女孩卻再也沒有上岸她不幸成為了鯊魚的食物,第二天巡警發現了她支離破碎的屍體,這讓度假者內心有了陰影不敢下海。

這時小鎮市長否認海裡有危險他勸人們下水遊泳,因為市長的身份權威人們還是在猶豫中下水了,大白鯊再次出現市長完全崩潰了,幸虧還有兩個明智的人警長和胡柏,胡柏是個鯊魚專家,他小時候曾被小鯊魚攻擊差點喪命,警長因小時候的原因導致怕海和船,最後選擇出海捕鯊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還有專業捕鯊船長,漁民捉到了一條大鯊魚,人們認為問題已經解決。

當晚胡柏和警長暗中解剖鯊魚檢查,發現胃裡並沒有任何人類組織,他們缺乏證據,市長仍然拒絕封閉海灘,許多遊客到海灘上遊玩,大白鯊出現了並且殺死了一名男子,警長說服市長聘請船長捕殺鯊魚,船長不情願地同意讓胡柏和警長加入,夜幕降臨鯊魚卷土而來,它把船破壞後很快又溜走了。

到了早上又出現了,船長用魚叉在鯊魚身上綁了兩個浮桶,把船往岸上開去,希望能把鯊魚拖到淺水區讓它窒息而死,但這個舉動很快便導致發動機報廢,船已經無法航行胡柏進入防鯊籠潛入海中,鯊魚從背後發動襲擊,胡柏的武器落入海底,在鯊魚猛烈攻擊下防鯊籠嚴重變形,胡柏逃到海底藏了起來,鯊魚再次浮上水面壓壞了船板,船長因此滑了下去被鯊魚吃掉,這段太殘忍了。

鯊魚再度發起進攻警長將氣罐扔進它的嘴裡,然後拿起槍朝它嘴裡的氣罐開槍,隨著氣罐的爆炸鯊魚終於被炸死了,胡柏浮出水面與警長抓著浮桶向岸上遊去,這部電影的節奏緊湊故事毫不拖沓,本片可以說是童年陰影之一了,十足過癮又刺激。

當警長殺掉大白鯊之後,自己一人漂在大海上,絕望的以為自己是唯一生還的人,那種無助和迷茫,當同伴從水面浮出那刻太感人了,真是經歷了生死的朋友啊。

小編認為這真的是個不錯的電影,即使是二十世紀70年代拍出的電影,依然營造出了大白鯊來襲的緊張與驚悚感,沒有浮誇的特效,很多情節依然很能戳中人心,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演員演技也全都在線非常自然,其實大白鯊被炸的場景挺血腥的,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值得多次品味。

相關焦點

  • 最為經典的十部怪獸電影 必有一部是你的童年陰影!
    自電影誕生以來,怪獸是一個特別受歡迎的題材。這些怪獸要麼是外星來客,要麼是遠古生物,要麼是基因變異。它們大都性格暴戾,形象恐怖,一旦人類驚動了這些怪獸往往是一場激戰。而且,這些怪獸電影可以說給當時年幼的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最為經典的十部怪獸電影。
  • 童年陰影《大白鯊》,怎樣讓史匹柏拍到崩潰?
    但是1975年6月20日,《大白鯊》公映,吸引了全美國超過6700萬人去觀看,可謂萬人空巷,最終它創下了全球4.7億美元的票房數字。它開啟了片方花大價錢投放電視預告片的先河,徹底結束了好萊塢的五年蕭條局面,與1977年的《星球大戰》一起開啟了全新的電影工業時代。
  • 《大白鯊》影評,驚悚又緊張,一部折射現實的好電影
    我是李路途,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電影愛好者。在這裡,我為大家講述一些發人深省的電影,也向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影感受,對每一部電影都寫下我的分析,在體驗情感的路途上不斷前行!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電影——《大白鯊》,沒有高科技加持,沒有浮誇的特效,依然可以營造出《大白鯊》來襲的緊張與驚悚感。人類的愚昧無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金錢與安全,不同人考慮的東西所能看到的東西都是不同的。
  • 鯊魚題材永恆受愛戴《大白鯊》經典地位無人能及
    然而,自從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在1975年推出電影《大白鯊》(Jaws)後,其實不少人對海灘都蒙上陰影,生怕有鯊魚突然出沒,無辜地淪為它們的大餐。而在上星期上映的《巨齒鯊》(The Meg),再一次在全球牽起另一股鯊魚熱潮。雖然戲中鯊魚窮兇極惡,但相信有一條鯊魚深受大人細路歡迎,影迷全無心驚膽戰的感覺。
  • 人蛇,銀蛇,蛇患……「蛇」電影佳片爛作大盤點!內有童年陰影!
    在之前的《鯊灘,鯊海,大白鯊……頭文字「鯊」電影佳片爛作大盤點!》中,小姐姐對「鯊」片進行了盤點,今次便輪到「蛇」片了,儘管不如「鯊」片有《大白鯊》這樣的影史傳奇,但這回盤點的「蛇」片中,有幾部堪稱一代人的童年陰影。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大白鯊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大白鯊》。《大白鯊》是史匹柏的成名之作,是美國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在44年前,全球票房超過4.7億美元,是個十分驚人的數字。然而它並不只是成功的商業電影,同時獲得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配樂等獎項,還獲得了1976年金球獎最佳編劇獎。就是全世界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 當年風靡一時的十部怪獸電影,哪部是你的童年陰影呢?
    1、《哥斯拉》;雖然特效有點渣,但畢竟是31年前的電影,有這特效其實算不錯了。劇情也還可以,只不過就是哥斯拉太像霸王龍了,不把它當做哥斯拉來看,還是不錯的一部怪物電影。當初我還真以為是日本仿照美國來拍的,13年才知道我理解反了。
  • 《大白鯊》45歲了,這3部變異生物系列電影巨作你都看過嗎?
    1975年,史蒂文·史匹柏把一部《大白鯊》帶到我們眼前,這種兇殘的頂級海洋捕食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在美國,因為這部電影,好多人都不敢去海邊度假了。為了紀念其上映45周年,伊恩·肖(飾演鯊魚獵手的羅伯特·肖的兒子)特別製作翻拍了《大白鯊》,這部電影結合了真人表演,動作人物和定格動畫。《大白鯊》影片講述了在一個暑期度假小鎮附近海邊出現了一頭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多名遊客命喪其口,當地警長在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和一位專業鯊魚獵人的幫助下決心獵殺這條可怕的鯊魚。
  • 奧斯卡電影博物館迎來電影《大白鯊》僅存的鯊魚道具模型
    ——奧斯卡提名影片《大白鯊》(1975年)僅存的原尺寸大白鯊道具模型。這也意味著將於2021年4月30日開幕的奧斯卡電影博物館的籌備工作正在積極進展中。該25英尺(約7.62米)長的模型(又稱「鯊魚布魯斯」)將免費向公眾展出。電影《大白鯊》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獲得了1976年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音響與最佳原創配樂獎,以及最佳影片的提名。
  • 《兇榜》香港早期經典恐怖片之一,多少人的童年陰影
    兇榜這部早期的恐怖電影被很多人評為自己的童年陰影,不過它錯過了我的童年{哈哈哈...}不過要提我的童年陰影的話應該香港早期的殭屍片,只知道那時候睡覺都是把脖子捂在被子裡面,就怕晚上有殭屍來咬一口。不過有兩部電影的確成了我年少的陰影就是《異度空間》和《見鬼》,而這部《兇榜》是很久之後才看的,當時是在網吧看的幾乎全程跳看,可能自己還是不適合看這種電影。這部電影講的什麼呢?就是男主在報紙上看到一間大廈在招保安自己去應聘做了大廈保安,不過這一切都是冤鬼所部的局。
  • 一部33年前的經典恐怖片,很經典卻被禁播,堪稱童年陰影……
    電影一直是大家選擇消遣時間的利器,但是不少人對於電影有著不同的喜愛方向,有的人喜歡古裝劇,有的人喜歡韓劇,有的人喜歡穿越劇,有的人喜歡鄉村愛情劇,可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刺激型的,那就是:恐怖片。這種影視作品最大程度上能刺激人們腦海的神經,不僅在視覺上會形成特殊衝擊,更是會在觀影后留下深刻的回憶,一連幾天的夜晚都不敢獨自一人走夜路,那滋味其甭提多酸爽了,相信不少人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恐怖片叫:《半夜兩點》。在上世界80年代,這部作品十分經典,堪稱童年的陰影,卻被禁播。
  • 《大白鯊》系列全四集電影歷史分析
    現在沒人記得這位作家曾經當過美國總統講稿撰稿人,而我們記得他寫出了小說《大白鯊》(Jaws)。而史蒂文·史匹柏又改編小說成為1975年的電影,而後又衍生出三部續集。《大白鯊》電影系列如此偉大,不但讓世人永遠厭惡憎恨侏羅紀甚至,它還改變了電影史、改變了電影的製作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看電影的方式。
  • 它卻成為童年陰影
    一、快打旋風快打旋風是卡普空製作的經典街機IP之一,因為遊戲的可玩性較高,所以受到了不少玩家的追捧。而為了刺激玩家投幣打遊戲,在快打旋風的續關畫面中我們不僅能夠看見主角被俘之後的場景,並且連劇情人物「傑西卡」也會在遊戲最後出現,因為立繪問題還一度被和諧過。二、街頭霸王2比起拳皇97那一本正經的續關畫面,街霸2的續幣畫面可謂是創意十足。
  • 童年陰影系列:驚心食人族3
    有一類恐怖片屬於童年陰影系列,就是在我們還是孩子時,那些張牙舞爪的鬼怪給我們留下了心理陰影。比如這個《驚心食人族》系列,你說它又多可怕,也不見得,但是,它所產生的恐懼,就是深深地印刻在童年記憶裡,揮之不去。這就是童年陰影。現在再回看第一部、第二部,也沒有兒時那種驚險刺激的感覺了!
  • 《貓臉老太太》將上映 東北人童年陰影被喚醒
    之所以引發眾多期待皆源於電影《貓臉老太太》是改編自在東北流傳甚廣的1924年「貓臉老太太」傳說,這個傳說90年代演變成「哈爾濱貓人事件」,在當地人盡皆知,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網友稱「童年的陰影要被喚醒了」。
  • 鯊海電影好看麼劇情結局介紹 關於鯊魚的災難片有哪些
    ­  《鯊海》上映,其實關於鯊魚的災難片國外拍得不少了,近幾年的電影比如《奪命雙頭鯊》、《深海狂鯊》、《鯊捲風》等等簡直是小編見過最差的一屆了,除了惡意賣萌什麼都不會。­  鯊魚題材的電影最出名的要數1975年史匹柏的《大白鯊》,本身出色的恐怖氛圍營造,加上文章開頭那些爛到掉渣的同行襯託,讓這部作品被捧上神壇。
  • 這部大片汙名化了鯊魚的形象,《大白鯊》系列四集電影歷史分析
    這部大片汙名化了鯊魚的形象,《大白鯊》系列四集電影歷史分析。皮特·本奇利是這麼說的,對大白鯊有沒有什麼仇恨呢?沒有把握,但是我們確信大白鯊對他有恩。沒有人記得這位作家曾經是一位演講撰稿人,而我們卻記得他的小說《大白鯊》。史蒂芬·史匹柏又將這部小說改編成了1975年的電影,隨後衍生出了三部續集。
  • 揭秘:大白鯊是如何捕獵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1975年上映的經典驚悚電影《大白鯊》,這部史匹柏的成名作是他執導的第一部以怪物為主題的影片。藉助這部電影,史匹柏向人們證明了他能夠創造和保持高度的緊張和懸念。近90分鐘的電影中大白鯊雖然沒有以全鏡頭出現,但仍讓觀眾坐立不安,並給整整一代小孩們留下了心理陰影:看過電影的人大都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敢下海遊泳。
  • 世界十大恐怖電影,哪部是你的童年陰影?
    心理感官雙刺激,懸疑驚悚血腥都很適度、出彩,心理上一直步步緊逼。雖然劇作上確實有一些解釋不通的漏洞(最後醫生的精神暫時性失常行為可以不算),但是整體很好,最後的反轉尤佳。至於立意,就有些牽強附會了,大概只是服務於劇情需要的噱頭。
  • 「3D食人魚」 與「大白鯊」別苗頭
    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1975年的「大白鯊」,曾讓全球各地海水浴場門可羅雀,比真實世界的新聞事件更有衝擊性,名列評選為影史五大恐怖動物電影之一。最近在臺灣上映的新片「3D食人魚」,安插美麗湖泊冒出被認為200萬年前就該絕種的食人魚群,加上成人娛樂業者拍片的劇情,結合裸體與屍體,要和五大恐怖動物影片別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