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的泰國、停滯的象園:大象主播,能拯救停滯的泰國旅遊業嗎?

2021-01-09 芒種故事

幾十張來自歐美國家的面孔盯著電子屏幕上的一群大象。

它們在溪澗和密林間遊蕩。

這裡靜謐地像個動物天堂。泰北的陽光重重砸在芭蕉上。牛群折腿跪坐地上吃草。黃狗慵懶,在芭蕉樹的陰影下酣睡。象背上的細細絨毛勾勒出一圈金色的巨大輪廓。

有頭小象顯然對對著自己的鏡頭感到好奇,揚起鼻尖蹭了蹭。

「Awww——」,畫面那一邊的觀眾們「被迫欣賞」了幾秒象鼻的內部構造,卻發出心被融化的聲音。

疫情後,泰國清邁「大象之家」的幾頭亞洲象,被推到了手機鏡頭前「營業」。它們在Zoom上做了幾場直播,獲得了一些來自海外的民間捐贈。

讓大象當主播,並非大象之家的獨創。泰北一家名為「金三角亞洲象基金會」的機構也讓大象在Zoom裡面露臉:觀眾花費75美元,可以用Zoom和大象們視頻通話10分鐘,如果花145美元,還可以獲得大象專家的2分鐘介紹和3分鐘問答。

當然,與其說這項收費是為了買一項服務,不如說它是一筆對象園的捐贈。

可能連大象自己都不清楚,只是和往常一樣吃草、玩樂和洗澡,竟然就承擔起了拯救象園的任務。

關閉的泰國,停滯的象園

在谷歌地圖上搜索「湄登」,首先跳出的是一張大象的圖片。這座位於泰國清邁的縣城,被當地人視作「大象天堂」和「大象避難所」。除了一座國家級的大象自然保護公園,這裡還聚集了不少商業性的大象谷和大象園。相比空間狹小的馬戲團或大象俱樂部,這裡的環境非常適合象們生存,密林、溪澗和草地提供了吃食和散步的空間。

儘管湄登距離清邁府只有50多公裡的路程,但名聲相對隱蔽,不足以招來那些跟團出行的遊客。每一年,這裡迎來的都是在尋求深度旅遊體驗的散客,主要是歐美或日本的家庭、情侶,也有結伴而行的學生。因此,7、8月份的暑假,以及11月到來年3月這段時間,都是象園們的旺季。

但在今年,大象之家已經整整200多天沒有接待過外國客人了。

事實上,整個泰國都呈現出封鎖狀態。今年1月份,泰國成為中國以外全球第一個報告新冠肺炎病例的國家,很快,泰國政府關閉了入境通道。

這項措施及時有效地阻止了輸入性病例的增加,泰國因此成為抗疫有術的國家。但也有代價:今年,到泰國旅行的遊客從2019年巔峰時期的3980萬人次,跌到了14年以來的谷底,800萬人次。為泰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11.4%的旅遊業,近乎垮掉。

很多人的生活因此停滯。曼谷著名的商業街考山路,如今門可羅雀,熙攘不復。

泰國300多家規模不一的象園也受到了影響。泰國北部至少有85家象園在疫情期間關閉。一些曾經被圈養的大象,遊蕩在泰北的溪澗間,自顧自覓食。

斷了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沒有積蓄的象園只得歇業。而大象之家,除了依靠積蓄和捐贈苦苦掙扎,還給了大象們一份「副業」。

大象之家的非常時期

工人卸下來幾大卡車的草料,都是附近叢林割來的青草。它們是大象之家20頭象一天的口糧。

非常時刻,Joe調整了大象們的食譜。往常,大象們除了吃些青草和木本植物,還會被投餵水果和自製草藥球。但現在,僅憑象園裡的資金,很難再提供這些大餐。

泰國人Joe是大象之家的經理。15年前,他和朋友共同建立起這座象園時,還只是個大學生。象園的規模和名聲,同他的年齡一塊增長。

最初,這座象園只有3頭象,如今已經發展成20頭象的中等規模。(在泰國,小的象園只有兩三頭象,大園子的大象數量可能超過50頭。)

第一年,只有3個客人光顧象園。一對日本的遊客,待了三天,一位荷蘭的遊客,待了一周。但很快,名聲傳開。大象之家的客人越來越多,平均每年要接待4000名遊客。這意味著每天都會有10人左右的幾組客人來參觀象園。他們吃住在象園裡,和大象互動:清晨它們在附近的林子裡散步、餵食、幫大象洗澡......

疫情讓原本熱鬧的園子陷入沉寂,也讓大象之家的財務陷入危機。Joe必須砍掉部分運營成本。

因為餵養一頭成年象的開銷實在太大了——

這些巨大的草食動物,一天要花16個小時在吃上面。一頭6、7噸的亞洲象,每天得吃下300公斤到400公斤的食物。除了被象夫們餵食,白天,它們在附近叢林裡,盡數將竹筍、嫩葉、芭蕉捲入口中,還會得閒走進溪澗中喝下大量的水。

「只要它們還能吃到新鮮的青草,就不會出現什麼健康上的問題」,我們詢問了山西太原動物園野生動物研究中心主任崔媛媛,她是國內有名的大象專家。她說,野外生活的大象本就會面臨周期性的草料荒,而疫情帶來的食譜調整,也只是階段性的。

Joe和割草工人們做了個交易,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來玉米和草。好在大象們也不挑食,盡數將草料捲入口中。

只是苦了象夫們。原本每個象夫都是一對一照顧大象,但現在,一個象夫需要同時照顧兩、三頭象,除了餵食、洗澡,帶大象們外出散步。應付不暇。

象夫們到手的薪水儘管不高,每個月3000~5000泰銖(約合600~1000元人民幣)。但大象之家一次性需要付出數萬元泰銖,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繼續維繫象園的運作,Joe只能壓低象夫的薪資。一半象夫回家了。他們的家在附近村莊裡,有食物,也是個開銷不大的地方,一點點積蓄就夠生活很久。

還有一部分員工,選擇留在象園,拿著原本6、7成的工資,只是每天需要花更多時間和象們待在一起,工作量也更大了。

但他們說,自己更希望保住工作,也可以少拿一些錢。誰都明白,丟了象園的工作,更無處可去了。附近的酒店、民宿統統歇業、餐廳停工,還能去哪兒呢?

怎樣才是保護大象的最好辦法?

大象被稱為「世界的支柱」,象徵價值和榮耀,也代表力量與堅韌。但人類似乎沒有什麼關於它們的善良記錄。

盜獵和象牙買賣已經讓越來越多非洲母象不長象牙,即便是在泰國這個以象為文化圖騰的國家,象的生存境況也並不理想。1500年代,象被泰國人用來對抗緬甸、高棉和馬來人的入侵。此後,大象的龐大體型再被利用,伐木工人砍倒北部茂密的叢林後,大象會代替機械拖運木材。一些農戶圈養、訓練的大象,會在10歲左右投入工作,直到60歲才退休。

1989年,大象們被禁止用來採伐後,那些從祖輩手裡留下來的象,就被迫進入旅遊世界。

歷史有時毫無長進。泰國一些俱樂部裡,大象被困在表演中,用站立姿勢跳舞,用鼻子作畫,以此取悅成團的遊客。違反自然狀態的表演往往伴隨不人道的訓練和懲罰,《國家地理》曾經刊登過一組照片,一頭馬戲團的大象,左前足被拴著鐵鏈,右腿腫脹,只得綿軟地搭在地上,太陽穴處的傷口已經開始潰爛。

大象的另一種困境更具迷惑性,它們被迫背著鞍座,帶遊客穿越叢林。這種被包裝成」與大象親密接觸「的活動一度是泰國的熱門項目,但背後依舊隱藏著殘忍真相:大象的背部並不是天生用來負重的。鞍座和乘客的重量會使大象感到疼痛,長期不當拖運重物或緩衝物會導致大象的脊柱、肌肉和皮膚出現損傷。

Joe希望將大象們從這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解救出來,這也是大象之家官網上寫著的使命和目標。

因為父母雙方的家族都養著大象,Joe從小就和象們一塊長大。但那時,父母和他們飼養的三頭象都在一家象園裡工作,它們也被安上了鞍座,供遊客騎乘。

象是一家人賴以謀生的方式,但也應當是家族成員。2005年,Joe將這三頭大象帶回,解下了它們背上的鞍座——這三頭曾遭受糟糕對待的大象,成了大象之家的初始成員。

《國家地理》這樣的雜誌常常揭開野生動物旅遊的危機與殘忍真相,這也讓一些動物保護者們警惕任何形式的象園。但並非所有象園都抱著相同的目的,給大象提供的自由度也不盡相同。拿著薪水照顧大象的象夫們,也有自己訓練大象的方式:鼓勵、懲罰,或是胡蘿蔔夾大棒式的教育方式,會讓大象擁有不同的心態。

相比將群居動物單獨隔開的動物園,或是用鐵鎖鏈住大象的象園,大象之家這樣的餵養方式已經給了大象足夠接近自然的狀態。

事實上,在動物保護學術領域內,動物保護者也有不同「流派」的劃分:一派是更像鬥士的動物權利論者,一派是更溫和的動物福利論者。後者這種更偏功利主義的動物保護流派,主張的是不改變人們現有體制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讓動物儘可能生活更幸福一些。

「世界的支柱」

白天,象群們結伴遊蕩,夜裡,回到竹子搭築的圏裡。

從小在這個象園長大的小象們,既有成年母象的帶領,也毫不懼怕生人。在這裡,它們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寵溺。貪玩的小象愛用鼻子攪動溪水,在泥水裡翻滾,也會和遊客們黏糊在一起,象腿掛在遊客身上,象鼻蹭著對方的腿。

遊客總被這種親密又不設防的表達擊中。「人們到這兒來,一定會變成大象的粉絲。他們會給我們打電話,還會再來。」Joe說,經常有歐洲的客人,為了大象,一年要來上兩三次。

誰又會不喜歡大象呢?

象在社會心智上也許是最接近人類的地球物種之一了。食草動物龐大的體型讓人有壓迫感,悠然自得的形態又讓人冷靜。大象們65歲-70歲的壽命,恰好和人類的壽命接近,足以和人相伴一生。遊客們的善意,以及大象報以的療愈感,不斷形成一個溫柔的反饋,讓這座象園總是充滿安定力量。

從2011年開始,金三角亞洲象基金會就在資助一項科學研究。科學家家們認為,大象也可以像曾經的海豚一樣,成為自閉症兒童的替代療法。

這些龐大、溫柔又迷人的動物,給人撫慰。因為疫情而封鎖的泰國,因為旅遊業難以開展而失業的當地人,需要這樣的撫慰。

疫情鎖國後,泰國政府開始推動國內旅遊發展。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他沙接受採訪時說,

儘管推動國內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佔據泰國旅遊市場三成的國內遊市場,能旅遊業運轉起來,讓旅遊從業者『活下去』」。

今年9月,除了給泰國當地人發消費券,泰國政府還通過支付寶向在泰中國人發了電子消費券——這批在太過生活的中國人,也是泰國國內遊的重要力量。

這對大象之家來說,或許是唯一一件幸運的事了。大象之家從兩三年前開始就接待來自曼谷的遊客。他們會飛過來,在象園住上兩天一晚。Joe也開通了支付寶這樣針對中國遊客的支付方式,等著疫情後的第一批中國遊客上門。Joe希望,沉寂已久的象園能恢復往常的熱鬧。

相關焦點

  • 大象主播,能拯救停滯的泰國旅遊業嗎?
    今年,泰國有300多家規模不一的象園,受到疫情影響。泰國北部至少有85家象園在疫情期間關閉。 而大象之家,除了依靠積蓄和捐贈苦苦掙扎,還給了大象們一份「副業」——讓大象們當起了主播。
  • 泰國旅遊業凋敝,大象被迫返鄉
    賈恩的團隊在今年1月估計,有2500頭圈養大象生活在泰國各旅遊場所,絕大部分目前面臨困境,大象因此挨餓。他指出,幾百頭返鄉大象只是疫情下返鄉潮的「冰山一角」。「泰國有大量圈養大象,為了養活這些大象,旅遊業至關重要。現在,這些大象只能同它們的主人回到家鄉。」安說。
  • 泰國大象因疫情「失業」,徒步150公裡回家……連叫聲都變輕快了!
    Serichevee和他的大象們並不是第一批選擇回到老家的,在此之前,在泰國「拯救大象基金會」(Save Elephant Foundation)的推動下,已經陸陸續續有100多頭大象回到了它們的故鄉。
  • 為什麼你不該在泰國騎大象?這是我在大象保護區收穫的體會
    但是,大象旅遊業存在陰暗面,這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大象自然公園大象自然公園(ENP)是藏在泰國北部美麗叢林中的自然保護區。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和照顧從旅遊業和伐木業中救出的受虐待大象。另一個目標是提高認識,促進可持續的大象友好型旅遊。該公園目前在250英畝的荒野上照顧36頭大象。當我第一次到達ENP時,我不太確定會發生什麼。
  • 英媒:新冠疫情導致遊客減少 泰國1000多頭大象正在挨餓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英媒稱,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導致旅遊業的收入大幅減少,泰國有1000多頭大象正在挨餓。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3月31日報導,由於幾乎沒有遊客到來,許多看管者難以負擔泰國4000頭圈養大象的食物。這種動物每天最多可以吃200公斤的食物。
  • 因疫情「下崗」 泰國大象出現「返鄉潮」
    與大象親密互動是泰國的特色旅遊項目之一,然而,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泰國一些大象營地生計艱難,不得不讓大象「下崗」返鄉。英國廣播公司5月26日報導,泰國北部旅遊城市清邁附近的「克倫人大象體驗營」飼養員最近帶著營地裡的大象回到故鄉山村。
  • 大象被迫歸家,泰國的「大象旅遊」或面臨「新常態」
    前不久,泰國千餘頭大象因「失業」返鄉的新聞牽動人心。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下,泰國的大部分大象庇護所或大象表演公園都於3月中旬關閉,收入銳減之下,導致生活或「工作」的有3000多頭大象的生計受到影響,到目前為止,有一千多頭大象不得不被人送回山嶺,「自謀生路」。
  • 疫情導致泰國數千頭大象失去工作,它們又要回歸非法使用的狀態嗎
    疫情導致泰國多個象園關閉,那些曾經飽受折磨的大象又要回到過去的狀態嗎?大象在泰國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古時候開始,東南亞地區就開始馴養大象,到今天,泰國每年都要舉行大象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近些年來,前往泰國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泰國的經濟也在快速增長。
  • 因新冠疫情肆虐,泰國旅遊業受創,上千隻大象快要餓死了
    據BBC新聞4月1日消息,泰國旅遊業因新冠疫情受創,上千隻大象面臨餓死的窘況。你印象中的大象是什麼樣子?是不是會搖搖尾巴,拍拍耳朵,再快樂地洗個涼水澡?但在新冠肺炎期間,大象的快樂也全都成了泡沫。如今的泰國幾乎遊客全無,大象的夥食也都沒了著落。
  • 泰國大象旅遊:爭議與真相
    「相對於全盤否定大象旅遊業,提高象營的監管,如提高象夫的待遇和馴象技能,加強立法對虐待動物的行為進行重罰,改善大象的生活環境,建立象營認證體系等,才是有效的解決方案。」《環球》雜誌記者/陳家寶(發自曼谷)  3月13日,是泰國一年一度的大象日。泰國多地舉行了不同形式的活動和宗教儀式慶祝這一節日。
  • 泰國大象「失業」回家!徒步150公裡重返大自然
    泰國經濟命脈之一的旅遊業由於受疫情重創,上百萬旅遊從業者失業,其中也包括在旅遊景區為遊客服務的大象們。泰國北部清邁省的拯救大象基金會正推動大象返鄉行動。儘管該組織呼籲募集資金為留在旅遊景區的動物們提供食物,但基金會也相信,大象回歸自然棲息地可以更好地生活。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泰國旅遊業視頻 揭露馴象全過程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曝光了一組泰國旅遊業的馴象視頻,真實揭露了被稱為」摧垮」(crush)的馴象全過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認為,旅遊娛樂業對野生動物帶來的傷害應得到更多重視;泰國旅遊業應全面禁止大象圈養繁育,並推動景點積極向「大象友好型「轉型,以順應市場和規避風險。目前,泰國約有2800頭圈養大象,它們都遭受過「摧垮」式訓練。訓練通常為期數天或一周以上,象夫會使用象鉤或其他工具迫使大象服從。
  • 泰國上千頭大象挨餓!背後真相觸目驚心!
  • 泰國大象挨餓覓食踩死村民
    泰國警方17日說,北部城市清邁15日發生一起大象踩踏致死事件。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一處泰國大象營地出現食物短缺現象,一頭大象不堪飢餓四處覓食,踩死一名村民。泰國警方描述,因新冠疫情導致遊客「絕跡」,大象被臨時安置到當地一條河邊。
  • 泰國「大象騎行」火爆,大象「加班」累倒,泰國人:都怪中國遊客
    引言:「泰國「大象騎行」火爆,大象「加班」累倒,泰國人:都怪中國遊客」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天下!我們國家的遊客在旅遊的時候出手相當闊綽,所以在世界範圍內都大受歡迎,很多國家都推出各式各樣的新奇旅遊產品,以此來吸引我們國人前去遊玩,而在這些國家當中,當屬泰國最為賣力了。泰國作為一個旅遊業大國,旅遊業是泰國的經濟支柱產業,旅遊設施完善,旅遊周邊服務好,以及成熟的旅遊體系,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泰國。
  • 泰國大象是否該用於旅遊?4000隻圈養大象背後,隱藏著什麼真相?
    大象作為泰國的國寶,就類似於中國的熊貓,但是不同的是,大象同時還是泰國的圖騰,相當於中國文化概念中的龍。這樣一對比,就很容易看出大象對於泰國的重要意義了。泰國大象要說泰國人民馴服大象的目的,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希望能夠通過大象來吸引更多的遊客。泰國大象表演已經成為了泰國旅遊的一塊招牌,很多人就是衝著想去泰國看看大象而順便旅遊一趟的。
  • 泰國與老虎合影旅遊業的真相
    在泰國虎廟醜聞曝光並被關閉後不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國際老虎日7月29日來臨之際進一步揭露了受泰國旅遊業使用影響的老虎的數量以及遭受虐待的情況。這份名為《泰國與虎合影的真實寫照》的報告是第一份針對用於泰國娛樂旅遊的老虎生存現狀開展的全面研究。
  • 疫情期間泰國沒有了遊客,數百頭大象流離失所,現在大象終於可以...
    在泰國北部,該國旅遊業停止後,數百頭大象流離失所。它們現在面臨著非常黯淡的未來。大象自然公園(ENP)和拯救大象基金會(SEF)的創始人萊克,現在正致力於推行可持續農業計劃,以幫助許多被迫返回家園的大象及其所有者。萊克說:「它們無處可去,因此它們只能選擇回家」,「情況非常非常嚴重。有數百隻大象與飼養人一起徒步旅行數英裡,它的食物很少或根本沒有食物來維持它們的生存。
  • 泰國大象「返鄉」真相|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旅遊業停擺,而佔全球旅遊業20-40%的野生動物旅遊景點更是因為遊客的驟減以及維繫野生動物生存的高額成本而陷入絕境。有關泰國大象旅遊業受影響的詳情,參見泰國大象的飢餓困境 | 世界地球日。在旅遊業繁榮發展的時期,圈養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已非常令人擔憂。如今,因受疫情影響,旅遊景點收入縮減,野生動物成為了第一批受影響的對象。
  • 為什麼不應該去泰國騎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