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保護|西藏:藏羚羊「母子」回遷 野保員「保駕護航」

2020-08-08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本號訊(8月7日)近日小編獲悉,3000多隻雌性藏羚羊帶領幼崽出現在改則縣古姆鄉境內。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林草局局長仁增羅布介紹,雌性藏羚羊已經從藏北完成產仔,開始返回至原棲息地,此時,涉及遷徙通道的野保員們則全力為回遷藏羚羊「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網絡

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9.8萬平方公裡,是目前中國平均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分布在那曲、阿里兩個市地,涉及7個縣,共設有74個管護站。保護區內棲息著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野犛牛等珍稀野生動物。

仁增羅布介紹,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該縣有著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其中,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在改則縣境內有3條遷徙大通道,分別是久扎、瑪東瑪和章薩(均為當地地名)通道。每年4月底至5月中旬,藏羚羊會從棲息地往北部產仔遷徙;每年7月底至8月初,雌性藏羚羊會在少量雄性藏羚羊的保護下,攜帶幼崽返回原棲息地。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保護藏羚羊「母子」在遷徙過程中的安全,該保護區內珠瑪日管理站6名管護人員全程參與其中。管護人員除了加強對遷徙通道的巡邏,及時拆除回遷通道上可能阻擋藏羚羊回遷的圍網欄外,「管護人員如果發現有藏羚羊試圖穿越公路,他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臨時交通管制,確保回遷藏羚羊安全通過。」仁增羅布說。

仁增羅布表示,近幾年,經過西藏自治區和阿里地區對野生動物保護措施的不斷提升,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的數量均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作者 趙延 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西藏野保員助數千隻藏羚羊「母子」回遷至棲息地
    中新社拉薩7月28日電 (記者 趙延)記者28日從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林業和草原局獲悉,3000多隻雌性藏羚羊當日帶領幼崽出現在改則縣古姆鄉境內。該局局長仁增羅布介紹,雌性藏羚羊已經從藏北完成產仔,開始返回至原棲息地,此時,涉及遷徙通道的野保員們則全力為回遷藏羚羊「保駕護航」。
  • 野生動植物保護|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7月25日,大約40隻雌性藏羚羊帶領3隻藏羚羊幼仔陸續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藏羚羊已經開始回遷。專家分析,近年來,回遷羊群中藏羚羊幼仔數量佔藏羚羊群總體數量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說:「回遷初期,藏羚羊面臨較高的被捕食風險,因此羊群中的幼仔數量會比較少,甚至可能出現沒有幼仔的情況。」
  • 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新華社西寧7月25日電(記者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開始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五道梁保護站附近的監控畫面顯示,7月25日,大約40隻雌性藏羚羊帶領3隻藏羚羊幼仔陸續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藏羚羊已經開始回遷。
  • 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新華社西寧7月25日電(記者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開始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已超過20萬隻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宗嘎介紹,藏羚羊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得益於一系列有力保護措施:劃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專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嚴格禁止盜獵,定期進行巡山,對藏羚羊等重要物種種群活動進行監測;在藏羚羊分布區開展廣泛的科普宣傳教育,聘請當地農牧民參與保護管理。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高峰期
    「截至8月8日大約有2100隻雌性藏羚羊攜幼仔陸續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副站長尕瑪英培介紹,目前仍有大批藏羚羊在青藏公路旁等待時機「過公路」。
  • 可可西裡:多方守護藏羚羊安全回遷
    從7月底開始,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產房」卓乃湖區域結束產仔的藏羚羊攜幼仔陸續回到原棲息地。可可西裡藏羚羊目前進入回遷高峰期。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來到位於青海省可可西裡腹地、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的卓乃湖區域產仔。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可可西裡:巡山隊員為藏羚羊遷徙提供保護
    新華社西寧7月27日電(記者王金金)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在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產仔,目前開始陸續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巡山隊員們正為藏羚羊遷徙日夜提供保護。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紛紛到被稱為藏羚羊「大產房」的可可西裡卓乃湖產仔。
  • 西藏野生動物保護:把大自然留給野生動物
    「現在,我們這沒有非法捕殺和買賣野生動物的情況。」普布扎西高興地說。作為安多縣自然資源局的工作人員,他承擔著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保護、監測和記錄等工作。    得益於我區近年來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區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
  • 西藏繳獲一批珍稀野生動物藏羚羊製品
    日前,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官兵與西藏那曲地區森林公安人員在那曲地區雙湖縣雅曲鄉開展的聯合巡山中,繳獲自然死亡的藏羚羊頭22隻,藏羚羊皮8張,猞猁皮2張,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西部近80多萬平方公裡的高寒荒漠地區,其中80%活動區域在西藏羌塘境內。
  • 青海卓乃湖畔產仔藏羚羊開始回遷 料成活率30%
    中新社西寧7月22日電 (趙帥)7月22日,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可管局)獲悉,7月21日,經過1個月左右的休養後,在青海卓乃湖畔首批完成分娩的數十隻母藏羚羊帶著20餘只新生的小藏羚羊從五北大橋遷徙通道回遷棲息地。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開車沿著青藏公路朝可可西裡進發,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藏羚羊三五成群地在離公路不遠的地方吃草散步,隨著近年來對可可西裡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藏羚羊不再那麼怕人了。,我們是五道梁保護站的,主要負責是藏羚羊的遷徙,為藏羚羊每年的產崽做保駕護航。
  • 可可西裡 藏羚羊進入回遷高峰期
    來源: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可可西裡藏羚羊目前進入回遷高峰期。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8月7日觀測的畫面顯示,300多隻藏羚羊當日13時20分左右陸續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
  • 可可西裡:多方守護藏羚羊安全回遷
    新華社西寧8月15日電(記者薛玉斌)徘徊10多分鐘後,80餘只藏羚羊跟著頭羊陸續從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下快速穿過……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13日在可可西裡觀測到的畫面。從7月底開始,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產房」卓乃湖區域結束產仔的藏羚羊攜幼仔陸續回到原棲息地。可可西裡藏羚羊目前進入回遷高峰期。根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統計,截至13日,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回遷的藏羚羊數量為3900餘只。
  • 西藏藏羚羊數量以每年7.9%的速度增長
    新華網拉薩7月16日電(記者裘立華 顏園園)經過長達18年的跟蹤調查,中國科學家宣布:1999年至2005年,西藏藏羚羊數量以每年平均7.9%的速度增長,目前藏羚羊數量已達15萬隻。    「根據我們的統計,西藏藏羚羊開始進入快速恢復期,藏羚羊保護成效已經逐漸顯現,分布區比10年前有所擴大,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 西藏這片神秘土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樂園,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圖源丨ZOL論壇 桓公子這裡是野生動植物的樂園為了更好地保護羌塘高原這片淨土和生活在這裡的小精靈,1993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西藏境內建立了羌塘自然保護區,並於2000年被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源丨ZOL論壇 桓公子羌塘自然保護區是高原荒漠生態系統的代表地區,這裡不僅有星羅棋布的湖泊,空曠無邊的草場以及皚皚的雪山和冰川,而且有眾多的瀕危野生動植物。
  • 藏羚羊突破15萬隻 武警西藏森林總隊保護生態有功
    新華社於近日發布消息:「西藏境內藏羚羊得到了很好保護,目前,藏羚羊數量已突破15萬隻,較10年前增長近10萬隻。」
  • 回眸林草「十三五」: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顯著
    本報記者 馬雨晶 本報通訊員 劉盈含        野生動植物是地球生命和自然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存狀況同人類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十三五」期間,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植物數量總體穩中有升,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