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笑氣」?為什麼能讓人慾罷不能?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在很多留學生圈裡經常出現「笑氣」一詞,乍一聽是能讓人發笑的氣,就好像那種能讓人變聲的氣體一樣,無傷大雅又無害,其實它的危害可能導致一個人傾家蕩產甚至喪失生命。
笑氣,化學名是一氧化二氮,化學式N2O,無色有甜味氣體。大約在兩百多年前即被發現具有良好的止痛與麻醉效果,可用於牙科手術作為麻醉劑使用,後來又成為食品工業添加劑——能使奶油直立,易於造型裱花,還能使奶油口感細膩。然而,由於吸入「笑氣」能讓人產生幻覺和欣快感,吸食者也容易產生心理依賴,因此常常被濫用。近年來有許多年輕人會在party、酒會、音樂節等活動時吸入打在氣球中的笑氣,身體短暫缺氧,興奮放鬆。但在享受「玩氣球」的快感的同時,自身也會受到損傷,可能會有後遺症。因此「氣球」雖未列入毒品名錄,但不可輕視。雖然醫學沒有定論,但是仍有人因為「笑氣」產生類似上癮的情況:
那些天她一天要抽兩箱,超過1000支。隨著耐受度的增加,她開始放兩三支「笑氣」到一隻氣球裡,吹爆炸很多氣球,但是因為麻醉作用,嘴已完全感覺不到疼。打著氣,她因為缺氧暈過去,睡兩三個小時,又起來接著打。 去年底,父母發現韓夢溪打氣,震怒,勒令她去一位長輩家住。戒斷兩個月後,她獨自到拉斯維加斯辦事,到賓館的第一件事,就是聯繫當地朋友給她買氣。事情沒有辦,她在賓館裡「狂吹了三天」

同時在吸食過程中,伴隨著身體的損壞,某留學生在網上Po文表示:
奶油瓶把我的手弄得到處起皮,還把我的大腿凍出了一個大窟窿,但我還是每天15個小時拿著它。 我洗澡的時候發現我前胸和肚子上都有紅色點點的小包,一片一片的,我有點冷漠的看著仿佛不是自己的身體,這一切好像顯得不再重要。
「笑氣」的價格不菲,在畸形的價值觀下,會成為某些不成熟人的攀比工具,日消鬥金。希望大家都能拼盡全力成為陽光一點的人,哪怕窘困也要眼裡閃著亮光,好奇不滅,熱情不減,而不是沉迷於一時的逃避和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