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波奇網/知乎
為什麼浣熊喜歡洗東西?
知乎機構號:波奇網(800+ 贊同)
浣熊學名也叫 Procyon lotor,事實上字面意思就是 Washing bear,其實它的中譯名也同樣有這個巧思,浣這個字在中文的意思也是洗滌的意思。
在人們看來,浣熊好像是個嚴重的潔癖症患者,只要它在有水源的地方進食,都會把手裡的食物放到水裡左搓搓右搓搓,好好洗乾淨了再吃掉。
其實早在 1961 年的英國倫敦,當地的倫敦動物園的研究人員把浣熊愛清洗的食物的事情做了研究,他們想知道,浣熊是否和人類真正的通過以清洗食物的方式來減少寄生蟲和細菌感染的風險。
在這次的研究中發現,浣熊洗肉類食物比洗植物的頻次更高,但有個很奇怪的事情是,浣熊不會洗蚯蚓(乾脆麵是怕蚯蚓會在洗的過程中溜走咩)。
研究還發現如果浣熊沒有臨近水源的情況下,會以幹搓的形式將食物捯飭一遍再吃,所以對於研究人員來看,浣熊並不是有意識的去清潔食物。
不過並不表示這個實驗是沒有意義的,科學家有提出另一個假設,那就是浣熊唾液腺分泌不發達,它們需要通過將食物浸溼的方式增加水份來幫助進食。
當然這個假設也被推翻,最終的研究結果表示清洗食物只是幫助浣熊在爪子的觸感上得到提升。
上圖為浣熊的前爪
從圖上可以看到,浣熊的前爪在掌部沒有毛髮的覆蓋,和靈長類動物一樣,上面布滿了敏感的神經,感知冷暖疼痛。通過前掌的觸摸可以知道物體的大小、溫度、質感等信息。
在之後的一個研究中,科研人員選取了 136 只浣熊來進行實驗,實驗的目的就是測試浣熊的觸覺神經的敏感程度,當皮膚在溼潤的情況下,神經的敏感度會顯著上升。
做個類比就讓你們更容易理解,比如在你摘下太陽眼鏡時,周圍的光線會刺激你的眼睛,讓你的眼睛更加敏感。而浣熊就是通過洗手的方式讓水來刺激掌部神經,可以加強它對即將要吃的食物的感知。浣熊的觸感比視覺要敏感得多。
研究還發現浣熊在抓取物體時會雙手並用,不會像人類一樣只用單手抓取,而且每個手指也不會靈活的單獨活動。
圖為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 角色火箭浣熊的原型就是浣熊
最終的結論就是浣熊洗東西為的就是幫助它提高手(爪)的靈敏度,幫助浣熊來感知食物。不過洗手的習慣也順帶降低了各類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