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江豚的微笑,這群博士守護在八百裡皖江……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長江是江豚的故鄉和樂園。唐代韓愈《嶽陽樓別竇司直》詩,「江豚時出戲,驚波忽蕩漾。」你見過長江江豚嗎?圓圓的腦袋,胖嘟嘟的身子,渾身上下鉛灰色或灰白色,黑溜溜的小眼睛,俗稱「江豬」。因天生一幅「微笑」面容,又稱「微笑精靈」。

    長江流經安徽省境內長約416公裡,俗稱八百裡皖江。在這裡有一群江豚的守護者——於道平教授領銜的「博士班」。為了保護江豚這個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安慶師範大學於道平教授和團隊裡的11位博士一起不知在八百裡皖江上走了多少個來回。

    因為江豚的牽絆,他的腳步已從中國的長江跨越到柬埔寨湄公河流域。受柬方的邀請,於道平團隊正帶著首創的深水圍網救護長江江豚並成功繁殖的技術,幫助當地保護瀕危伊河海豚,從而參與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中。

    江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 「光杆司令」到「博士班」的班長

    於道平的名字是與江豚緊緊連在一起的。他是安徽省第一個主持開展長江江豚活體捕撈成功的學者,是長江安慶江段第一個提出江豚保護工作的人士,是安慶江段建立第一個長江江豚救護中心的推動者。

    2006年,他調入安慶師大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安慶漁政局建議在西江建設江豚遷地保護區。為了保護區的建立,他四處奔走,在各種會議和媒體上介紹西江遷地保護的理念。

    2014年4月,當地政府在西江劃出一部分水域,建立農業部安慶西江長江江豚救護中心,於道平為首席專家。

    從最初一個人「單槍匹馬」開展江豚保護,到2014年「水生生物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安徽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落戶安慶師大,年近六旬的於道平見證了地方政府與高校對江豚保護的重視與投入。他也從一個「光杆司令」升級為江豚保護「博士班」的班長。

    工程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來,陸續加入11位年輕博士,平均年齡35歲左右。工程中心分為水生動物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生毒理、溼地生態和分子生態五大研究方向。

    安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可博士等人在考察安慶長江段的水質。陳東 攝

    據工程中心主任於道平教授介紹,其團隊近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安徽省自然基金2項、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2項,國家部委專項資金10項,其它項目14項,研究經費800多萬元。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署名工程中心) 34 篇,SCI收錄期刊16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獲實用專利7項,發明專利2項,獲林業部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

    他們更像是長江邊上的漁民

    「博士班」雖然有著齊刷刷的高學歷,但他們看起來都不像博士,更像是長江上的漁民。

    下水拉網、抬船,他們的動作可以做到和漁民一樣嫻熟。

    陳敏敏是團隊中為數不多的女成員,草帽、膠鞋是她工作時的「標配」。她主要針對長江安徽江段進行科學考察,包括江豚數量、分布變動以及外界環境對棲息地的影響,每年至少在長江上考察4到5次,每次至少一個禮拜以上。

    「習總書記提出,長江經濟帶開發要科學、綠色、可持續,我深有感觸,現在長江生態服務功能在逐漸下降,包括生物資源多樣性,水生生物棲息地被破壞等等都讓人痛心,所以要做到長江經濟帶發展可持續,必須堅持不懈地投身於長江生態保護工作中去。」陳敏敏說。

    相對於其他幾位成員來說,劉志剛的研究方向顯得有些「偏」。他主要負責的是江豚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經過他的「望聞問切」,被救治成功的江豚不在少數。

    「怎麼辦!再這樣下去,江豚很可能撞傷自己,一不小心還會堵住氣孔導致死亡!」

    兩頭江豚被放入安慶西江圍網後,其中一頭由於不適應焦躁不安,來回遊動、不停撞網。情急之下,劉志剛和另外一名成員趙凱來不及脫衣服,「撲通」一聲跳進了水溫不到5℃的水中。

    安慶西江長江江豚救護中心,安慶師範大學的趙凱博士和同事劉志剛跳下水中,將江豚從圍網邊抱回。陳東 攝

    他們合力抱住江豚並將它轉移上岸,顧不上穿上同事送來的外套,接著給江豚按摩緩解它的情緒。待江豚穩定下來並被重新送入圍網後,他們的雙手已凍得通紅,身體都在發抖。

    「救治成功之後,我才知道西江是吸血蟲重災區。」劉志剛回憶道。

    劉志剛學的是獸醫專業,本該在養殖場工作,拿著不菲的收入。但是他毅然決定轉行,從事江豚的疾病控制研究。

    「身邊人都說我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但我覺得人不能總盯著利益,如果大家都為了利益,那麼公益誰來做。」劉志剛回憶道。

    萬安、連玉喜、楊曉鴿是魚類學博士,他們是負責魚類物種的調查與鑑定的。談起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最讓萬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長江上考察,睡在漁政船上,被臭蟲咬了滿身的包。他笑著說,這也算苦中作樂。

    「把江豚這一珍稀物種保存下來」

    「之所以能夠吸引不少年輕博士加入團隊,原因是我們的江豚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於道平說,長江生態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使得其團隊工作有用武之地,工程中心因而不斷發展壯大。

    「我對年輕人的培養目標是,以長江江豚保護為抓手,以長江生態保護為目標,引進和培養年輕人。」於道平要求新加入的博士必須保持原有的研究方向,然後向江豚和長江生態大保護方向聚攏。「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且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除了通過學術論文提出「通江湖泊入口是江豚冬季覓食點」這一重要觀點外,「博士班」在江豚保護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實際成果。

    長江江豚保護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們創立江豚易地保護人工投餵技術,並應用於江豚野外救護,利用長江故道或小水體圈養江豚,人工投餵與自然水體中捕食活魚,維持遷地保護區江豚野外生存與繁殖能力。

    2014年,安慶西江江豚救護中心用深水圍網成功救護了5頭江豚。

    2015年6月4日,經過人工馴養繁殖,其中一頭成功分娩一頭小江豚,這也是國內首例在圍網內自然誕生的江豚。

    作為一所師範院校,「長江江豚研究與保護」似乎與主業不符。但學校一直高度重視這一學科的建設。在安慶師範大學校長閔永新看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任何一所地方高校的責任與使命,江豚保護研究也是學校創建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重要體現。

    「長江江豚保護是長江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安慶師大開展江豚研究與保護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經過十餘年的發展與積累,學校在這領域已經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具有了相應的人才優勢。」閔永新說。

    「現在國家這麼重視長江生態,對江豚保護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要抓住機遇,依託團隊優勢,激發青年學者的使命感,把江豚這一珍稀物種保存下來。」於道平感慨道。

    作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王磊 汪豔

    文章來源/中青在線、新華社

    編輯/ 劉盼盼 於璧嘉

    微信編輯/於璧嘉

    學習青年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編輯:吳蘊聰

相關焦點

  • 「海豚公主」張靚穎分享江豚萌照,呼籲大家一起守護江豚的微笑
    海豚公主」張靚穎分享江豚萌照,呼籲大家一起守護江豚的微笑。雖然是以前圖片,但是我們的保護行動不能鬆懈,更好的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江豚。「海豚公主」張靚穎以歌唱海豚音而聞名,中國流行樂女歌手、詞曲創作人。除了在音樂上的成就,張靚穎也是非常熱衷於公益事業,滿滿正能量的音樂人。
  • 微紀錄片:微笑的江豚
    微紀錄片:微笑的江豚 2020-12-31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安徽日報:《長江江豚保護條例》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作為全國首部保護長江江豚的地方性法規,《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1月1日起施行,推動長江江豚生存條件改善——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 為了江豚的微笑——我國最大淡水湖成「微笑天使」避難所
    這是近期熱門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臺詞。與上映前影迷預期不同,這部喜劇背後是一部環保主題電影。  影片中,小美人魚珊珊因勇敢、善良而被稱作天使,她為了保護自己生存的海洋和同族被傷害得遍體鱗傷,最終經過殊死搏鬥才贏得愛情和通向大海的自由。現實中並不存在天使美人魚,但卻有如美人魚般美好的「微笑天使」長江江豚。
  • 【美麗中國長江行】安徽銅陵:守護一江清水 拯救「微笑天使」江豚
    隨著魚苗落入江水,十餘頭瓦灰色的江豚在水中上遊下竄,身體不停地翻滾、跳躍,迅速銜走食物。  「每天要餵它們四次,食物以鯽魚為主。」張八斤告訴央廣記者,「現在環境很好,水質也非常好,特別適合江豚生長。」據張八斤介紹,半個月前的5月3日,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誕生了第7頭江豚,目前遷地保護區內的江豚數量也增至11頭。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因為性情溫和,嘴部弧線天然上揚呈微笑狀,而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精靈」;它不僅是長江中現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
  • ...質量發展】石首江豚「守護者」:不想看到「微笑天使」步白鰭豚...
    人民政協網石首11月12日電(記者 付振強)「麻煩您讓它出來一下,我們還想再看看『微笑天使』!」在記者的呼聲中,53歲的飼養員丁澤良又緩緩走到網箱邊,用手輕輕划動了一下水面,隨著發出可愛的「啊噗」聲,一頭小江豚徑直遊了過來、微微探出頭,拱了拱他的手,又迅速鑽回水底。
  • 「江豚女神」蔣憶:它們離開這個世界,依舊保持著微笑
    我家門口就有一個池塘,有四個教室那麼大,很多小夥伴都在這個池塘裡被淹過,所幸都被大人們救起來了。奶奶為了我的安全,從不讓我下水。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江豚,我覺得這個動物非常可愛,但又弱小,無助,讓人憐愛。2013年,我參加了一個環保志願者活動,前往鄱陽湖南磯溼地,宣傳候鳥保護。回來以後,大家想組織一個保護江豚的活動,問有沒有人願意承擔活動策劃,我主動在群裡報了名。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因為性情溫和,嘴部弧線天然上揚呈微笑狀,而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精靈」。它不僅是長江中現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
  • 圖片故事:守護「微笑天使」的長江漢子
    此時,張八斤便扶著桶等待,江豚吃得差不多了,他會再丟下一把。江豚的飯量很大,一天要吃上體重十分之一重量的小魚。每天上午7點半、10點,下午2點、4點,張八斤都要餵上四趟,全年無休,這一餵就是十多年。「這頭是母的,生過小江豚。那頭老得沒牙齒了,已經沒有自己捕食的能力了……」一邊餵食,張八斤一邊介紹道。很多時候,張八斤是通過江豚身上的傷痕來辨認它們的。
  • 瑞幸咖啡「江豚守護」主題店今天正式開業
    【TechWeb】6月8日消息,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瑞幸咖啡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的「江豚守護」咖啡主題店正式開業。據悉,長江江豚是我國獨有的全球重要珍稀淡水鯨類物種之一,長江江豚天生上揚的嘴角是它的萌系標誌。
  • 《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1月1日起施行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從近期巡護的情況看,現在非法捕撈的現象很少了,江豚生存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張賢敏說,即使是冬季,江豚出沒頻次比較少,在皖河和長江交匯口處,近期時不時也能見到幾隻「小傢伙」歡騰地露出水面。張賢敏稱呼的「小傢伙」,可不簡單。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微微上翹的嘴角、活潑可愛的性情,長江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
  • 長江江豚,願你的微笑長存
    而在湖北,湖北之聲參與直播的篇章則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長江微笑天使——江豚身上。,江豚種群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約為1012頭,面臨滅絕危險。為了保護江豚,沿江各地都在努力。早在1990年,湖北在石首天鵝洲故道首次開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嘗試,從長江遷移了5頭江豚到天鵝洲長江故道試養,後又陸續從江西鄱陽湖等地引進部分江豚,調整種群基因結構、優化遺傳基因。經過30年的努力,天鵝洲長江故道江豚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目前種群規模在80頭左右。
  • 長江邊,有一群追拍「江豚微笑」的人
    揚子晚報網7月2日訊(記者 梅建明)南京美麗的濱江外灘,江豚頻頻現身,不僅讓眾多市民一飽眼福,不少外地江豚愛好者也趕來一睹它難得一見的「微笑」。在老下關濱江外灘邊,市民劉先生指著江水中的一個黑江豚,拍著身邊的同伴叫出了聲,等同伴轉頭的時候,黑江豚已經消失在滾滾江水中。而短短數十秒後,黑江豚又重新浮出水面,然後又引來岸邊的一片驚呼聲。而這個黑江豚,就是傳說中的「微笑天使江豚」。「這是我這13年來拍江豚最過癮最興奮的一回。」
  • 知道了「比熊貓還金貴的動物」,就知道「長江的微笑」指什麼了!
    對於江豚的生存現狀,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18級守護江豚團隊負責人沈欣悅說。4日是世界動物日,為宣傳江豚知識,「守護長江微笑」協會總結了暑期實踐的相關資料,整理實踐報告,在揚大各校區附近社區開展保護江豚知識科普活動。 揚大關愛江豚師生。
  • 在宜昌怎樣和「微笑精靈」江豚約會?這份攻略你一定要看看……
    長久以來,因長江生態環境的惡化,這水中的微笑精靈一度從江畔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更令人痛惜的是,它們的近親白暨豚甚至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同為一個星球上的居民,曾經還是那麼親善的鄰居,人們怎能不留戀那群憨態可掬的朋友呢?但長期以來,這些微笑精靈都只在鄱陽湖、洞庭湖、鄂州等長江野外流域零星出現,普通人根本無緣見上一面。
  • 留住江豚美麗的微笑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留住江豚美麗的微笑】長江江豚,是長江中僅剩的鯨豚類動物,這種頭部鈍圓、性情活潑,總是嘴角含笑的動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數量卻比國寶大熊貓還少。近些年,江豚的生存環境面臨著來自人類的巨大威脅,數量逐年減少。
  • 為了「長江天使」的微笑
    橋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橋下,在看不見的滔滔江水中,「黑科技」驅豚儀正在不間斷地發射固定頻率的聲波,提醒江豚遠離這片水域;為了不汙染江豚賴以生存的江水,橋上禁止危化品車輛通行,甚至連天然的雨水,都設置了專門的收集系統,保證混有橋面雜質的雨水不會直接進入長江。   這,只是南京保護江豚眾多鏡頭中的一個。
  • 愛與人親近的「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生存狀況為何如此艱難?
    長江江豚這才堂堂正正的被稱之為單獨的一個物種。幸好長江江豚具有聲吶系統,可以通過「聲音」來判斷食物在哪裡,哪裡有障礙物。長江江豚在長江中下遊段才能正常生活,因為長江江豚是淡水豚,喜歡開闊平緩的流域,而長江上遊江流湍急它們無法順利捕食,而長江下遊出海處已經有海水混合在江流裡,長江江豚是沒有辦法在海水裡正常生存的。
  •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從近期巡護的情況看,現在非法捕撈的現象很少了,江豚生存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張賢敏說,即使是冬季,江豚出沒頻次比較少,在皖河和長江交匯口處,近期時不時也能見到幾隻「小傢伙」歡騰地露出水面。張賢敏稱呼的「小傢伙」,可不簡單。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微微上翹的嘴角、活潑可愛的性情,長江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