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一共分為三種,東亞江豚、長江江豚、印太江豚,只有長江江豚是我國特有的江豚。印太江豚又被稱之為寬脊江豚,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都被稱之為叫窄脊江豚,以前認為這個兩種江豚是一種,只是形態上有差別。在2018年我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對比發現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其實已經出現了生殖隔離,它們並不是同種。長江江豚這才堂堂正正的被稱之為單獨的一個物種。
長江江豚只生活在長江中,長江幹流中有大量的泥沙,能見度很低,長江江豚的視力是非常差的。幸好長江江豚具有聲吶系統,可以通過「聲音」來判斷食物在哪裡,哪裡有障礙物。長江江豚在長江中下遊段才能正常生活,因為長江江豚是淡水豚,喜歡開闊平緩的流域,而長江上遊江流湍急它們無法順利捕食,而長江下遊出海處已經有海水混合在江流裡,長江江豚是沒有辦法在海水裡正常生存的。
長江江豚特別喜歡在支流流入長江處生活,因為這裡是江流匯集處,小魚小蝦喜歡在這種地方生存,食物多了,長江江豚捕食就相對容易。在上世紀80年代,長江江豚逆著河流一路捕食遊到江西南昌的八一大橋下,人們經常能看到長江江豚在這裡玩耍,還戲稱它們為「江豬子」,它們灰白色的身體,整個身體都是圓滾滾的,一點都沒有攻擊性,很討人們喜歡。
長江江豚是群居動物,喜歡三五成群的在一起。它們頭部鈍形,吻部短而寬並且微微向上翹起,看上去好像始終帶著微笑,所以號稱「微笑天使」。如果有一群「微笑天使」對著人類微笑簡直就要萌化了。長江江豚是哺乳動物,它們用肺呼吸,過一段時間就要浮出水面進行氣體交換,在長江江豚出沒的流域就能看到它們一拱一拱的身軀。
長江江豚很聰明,成年的江豚智力相當人類3-5歲的兒童,它們一點都不懼怕人類,反而很願意和人類親近。這這麼友善的動物現狀卻岌岌可危。1991年長江江豚有2700頭,到了2017年就只剩下了1012頭了。它們數量上比野生大熊貓還少,種群生存情況十分危急。
長江江豚只生活在長江中,這是它們唯一的棲息地,所以長江的環境一旦發生了改變或者遭到了破壞就會影響到長江江豚的生存。
一些大型涉水工程讓江流斷流,魚類蝦類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有些魚類無法回遊,數量下降,導致長江江豚的食物嚴重短缺。再加上以前長江漁民不斷的捕撈,人與豚競爭食物,長江江豚更加無魚可食,沒有食物長江江豚就只能在水中慢慢的沒落。
長江江灘和近岸生境不斷退化,人類為了生存將沿岸灘地改造,天然岸線不斷的發生改變,再也恢復不到原來的樣貌,這種改變會破壞長江江豚的原始棲息地。不僅在江岸線,在江道裡,利益的驅使之下,人類對江砂進行採集,這個過程會驚擾到長江江豚的生活。
來往的船隻發動機的聲音會直接幹擾長江江豚的聲吶系統,它們無法準確辨別食物的方向,也無法安全的躲避來往船隻。有些非法採砂的船隻採用的馬達螺旋槳,還會誤傷到出來換氣的長江江豚,有時甚至是長江江豚主動撞上去的,因為它們被這些船隻影響的已經順利遊行。
近年來長江水質惡化嚴重,目前在長江的岸邊已經形成了600公裡的汙染帶,如果僅僅是生活汙染還好處理一些,但很多還是工業汙染,工業汙染的影響面大,處理周期長。長江江豚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法得到良好的生存。
長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長江江豚種群的分布已經是破碎化,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預兆。說明物種已經要走向滅絕。
我國農業農村部宣布,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這樣有利於保護長江江豚,保護長江江豚的策略主要有三種:加強人工繁育研究、不放棄就地保護、加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研究需要對長江江豚生活習性長進行長期研究,並且需要有成熟的科技手段,一個研究我國一直在探索之中。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10個豚類保護區,用來開展長江江豚就地和遷地保護。長江江豚就地保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保護好當地的生態。在就地保護無法順利進行時就會選擇遷地保護。
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要求比較高,需要環境與長江相似,水質良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水域面積足夠大才能保障20頭群體的基本生存,成年的長江江豚體型有1.2-1.9米長,水深要有10米以上的深水區才能讓長江江豚自由玩耍。遷地保護最重要的還是要沒有人類的幹擾。即便這些條件都符合,但遷地保護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弊端。長江江豚是「一夫多妻」、「群婚」的婚配方式,所以難以避免長江江豚近親繁殖,這樣容易導致長江江豚的基因衰退。
曾經作為我國特有淡水鯨類之一的白鰭豚,是長江江豚的鄰居。它們一直在長江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2007年它們就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目前野外也再也沒有觀測到白鰭豚,如果長江環境繼續這樣惡劣下去,白鰭豚有限的數量在不足以支持整個種群的繁衍,白鰭豚的滅絕成了必然趨勢。
死亡的白鰭豚標本
保護長江江豚的最佳方式就是恢復長江的生態,讓長江江豚有個安全的家,「微笑天使」只有在乾淨的水環境中才能繼續微笑下去。也希望長江江豚不要再重複白鰭豚的悲劇。
END
更多有趣的知識請關注,看完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