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雅克:讓我們共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2021-01-09 觀察者網

【翻譯/觀察者網青年觀察者張成】在那個重大歷史事件頻發的年代,幾乎沒人預見到中國會開啟改革進程。很少有人(事實上可能根本沒有人)意識到,1978年將載入人類史冊並成為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年份之一。

我們不應對此感到意外。當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人均GDP與尚比亞相仿,低於亞洲平均水平的一半,也低於非洲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當時,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十分有限,甚至在東亞的影響力也很小。

儘管從1960年至1978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略高於5%,但這個數字與日本和韓國等經濟體相比仍然較低。世界上的大多數人要麼遺忘了中國,要麼故意無視了這個國家,而且通常遺忘也是由於無視的緣故。即便在中國,當時也鮮有人意識到自己的國家正處於變革前夜。1976年毛澤東逝世的時候,中國在世界上處於十分孤立的狀態。發生在1966年至1976年期間的「文化大革命」餘波尚存,領導層內觀點並不統一,鄧小平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成為國家的重要領導人。雖然1949年後中國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就,但在當時看起來,中國的未來似乎並不太妙。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訪問教授馬丁·雅克1月20日在英文媒體《中國日報》刊發文章:《讓我們共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幾乎每個人的預見都錯了。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從19世紀末開始並貫穿整個20世紀的世界歷史,在人們一般的觀念中其中幾個最為重要事件是:1870年到1914年之間的美國崛起、俄國十月革命、二戰後殖民體系的崩潰、柏林圍牆的倒塌以及蘇聯的解體。

如果說不比上述事件歷史意義更加重大的話,中國從1978年延續至今的改革,其歷史意義在世界歷史上也足可以與上述事件相媲美。1978年開始的中國經濟改革,其規模比1870年到1914年之間美國的變革規模還要宏大。十月革命儘管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但最終卻失敗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的改革不僅成功改變了中國,而且也改變了整個世界。

如果說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使人們沒有注意到中國1960年到1978年之間所取得的經濟成就,那麼1978年之後兩者的角色就互換了。從1978年至今,中國經濟增速高於所有鄰國。直到2014年,中國的GDP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以現價計算,中國的人均GDP從155美元增長了49倍,達到7590美元,超過7億中國人在這一過程中脫貧。從1990年至2005年,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度超過四分之三。從1978年起,中國的GDP超過了諸多國家,其中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而且差距仍在逐漸縮小。

不過,經濟數字本身並不能體現中國成就的歷史重要性和歷史創新性(the historical magnitude and novelty)。從18世紀末和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世界經濟一直被發達的西方國家和日本主導。與其他非西方國家不同,日本的工業化從19世紀就開始起步了。中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都曾淪為西方國家和日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打破上述西方-日本歷史性霸權並成為全球兩大強國之一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僅改變了自身和世界,還把這個世界帶離了200多年來人類歷史發展的舊軌道。

毫無疑問,中國的改革是過去兩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而若沒有毛澤東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沒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這一系列改革就無從談起。中國的改革促成了當代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轉型,甚至也堪稱是迄今全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轉型。

即便如此,如果西方的確有人記得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話,他們的紀念也將會是十分敷衍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通常不會得到外界像對中國政治或軍事發展那樣的關注。不過,西方的確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挑戰。

西方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解讀普遍是負面的,長期以來都在預言中國經濟發展難以持續,最終必將崩潰。這並不令人意外,正如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在世界體系重構的背景下,中國的崛起已經削弱了西方在世界上的地位,這使得西方很難有理由為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進行慶祝。

中國改革開放的意義和重要性在西方被低估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場改革與其政治根基的關係(也就是與社會主義傳統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鄧小平理論及其方法論的創新性在西方並未獲得應有的承認。西方長期以來出於政治原因貶低中國的改革,但在另一方面,西方仍有許多左翼人士認為,中國的改革在新自由主義日益得勢的時代裡意味著一種右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甚至將之視為對社會主義原則的背叛。西方左翼的這種觀點是粗淺而且過於簡單化的(crude and simplistic)。事實上,鄧小平早已準備好對那些長期以來從未受到過質疑的關於社會主義的想當然的觀念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已經看到,那些關於社會主義的想當然的觀念並不具有牢固的現實基礎。

在鄧小平之前,共產主義運動的參與者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左翼人士都認同兩個基本觀點:第一,社會主義意味著中央計劃經濟以及公有制在經濟中的主體地位(the public ownership of most of the economy);第二,「一國社會主義論」(socialism in one country)發端自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此後來自蘇聯的這種社會主義理論在更廣大的範圍內獲得了影響力,此基本觀點還包括一個前提,即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便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存在中間地帶。

鄧小平對上述兩個基本觀點都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市場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組成部分;他還認為,中國必須成為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內的、相互依存的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應將自己限制在封閉的社會主義陣營內部。

「一國社會主義論」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的蘇聯,在那之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令人等待已久的革命都失敗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得不轉為守勢。鄧小平之所以會認同各國間相互依存的觀念,是基於對資本主義陣營在1945年後發展活力強於社會主義陣營這一事實的認可,他認為中國不應懼怕拓展國際視野,而應與資本主義國家在更加廣闊的世界舞臺上展開競爭。

鄧小平是個十分有魄力的人,他的改革步子邁得很大。他意識到舊的思維方式已經不再適用:用毛主席長期以來廣為引用的話說,「實事求是」是非常必要的。他沒有將自己束縛在舊有的意識形態框架之內,而是超越了那些教條,決意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鄧小平的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開始更加強調「實事求是」的重要性,這大大促進了思想的解放。而此前基於「歷史必然性」的思想意識導致思維僵化、機械、封閉而不能與時俱進。

在過去40年裡,鄧小平啟發的思想革命所釋放的活力成為了中國社會最持久、最基本的特徵。或者可以這樣說,當蘇聯仍然囿於教條思維,變得日益封閉僵化的時候,中國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不但開始在國內搞活,同時也向全世界打開了大門。儘管蘇聯在世界面前越來越怯懦、心態越來越充滿防禦性,中國卻在世界面前展現出了愈發強大的自信。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左翼力量可以在很多方面向中國學習:中國視野廣闊、極具理論抱負和理論勇氣,中國不但願意向任何國家、任何人虛心學習,而且十分強調「行勝於言」。

改革開放40周年不僅是中國慶祝的時刻,也是全世界反思的良好契機。這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都具有重大意義。

(青年觀察者張成譯自1月20日英文媒體《中國日報》,觀察者網馬力校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牽手走過的歲月
    隔著屏幕小編都知道大家肯定跟著唱了起來今天下午14:30,由中共江漢區委宣傳部,江漢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FM89.6武漢交通廣播、青桔音樂承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牽手走過的歲月」活動在江漢區圖書館舉辦。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蘇科大舉辦專場音樂會
    本報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昨天,蘇州科技大學舉辦「領航新時代」專場音樂會。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與數百名師生共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望未來壯闊前程。  音樂會在氣勢壯闊的鼓樂合奏《龍騰虎躍》中開場,之後意韻綿長、詩境深遠的古箏《長相思》、在世界音樂會上獲得一致好評的笙獨奏《即興曲》、榮獲全國舞蹈大賽一等獎的《豐收時節》等一一登場,以飽含深情的旋律,讚頌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音樂會下半場,在眾多演奏家的精彩演繹下,現場高潮迭起。最後,整場演出在《在燦爛陽光下》《領航新時代》大合唱中圓滿結束。
  • 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16日起陸續發行!找找有哪些上海元素?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明起陸續發行!找找有哪些上海元素?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消息,喜歡收集紀念幣的小夥伴注意啦~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決定自2018年11月16日起陸續發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7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5枚,雙色銅合金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五  這部紀錄片會打開中國人40年集體記憶,而且是不同年代人的集體記憶,因為這個片子有老百姓40年的生活變化、命運的改變;有一些企業涅盤重生和財富傳奇的故事,還有一些政府官員的魄力和艱難轉變,以及領導人的膽識和智慧,展現了13多億中國人波瀾壯闊和豪情滿懷40年的發展歷程
  • 《你遲到的許多年》等十部精品新劇亮相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秋季)昨天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在交易會特別活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新劇發布會上,十部展現改革成果的新劇集中亮相。《你遲到的許多年》海報本次發布會上的十部新劇,是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薦電視劇」片單中精選而出,展現著當前影視行業的水準與高度。
  • 改革開放40年 河南餐飲風雲榜揭曉!
    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餐飲突破4萬億大關,河南餐飲突破3000億元,近半個世紀的漫長徵途,餐飲服務業一直堅立改革潮頭、為時代瞭望。
  • 高水平開放 高質量發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浙江開發區(高新區...
    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馬振寰)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八八戰略」實施15周年。改革開放40年來,開發區(高新區)已經成為浙江對外開放的主要載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產業集聚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和產城融合的重要平臺。
  • ...收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我們要永葆闖的精神...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武漢社會各界幹部群眾積極收聽收看大會直播,他們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結了經濟特區建設經驗,提出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我們聽了都很振奮!
  • ...年的時空穿梭,「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8日開放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支持廣東先行先試,率先創辦經濟特區。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大膽地闖、大膽地試,以「敢為天下先」的歷史擔當和「殺出一條血路」的革命精神,帶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在改革開放探索中先走一步,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為全國提供了有益經驗。
  • 2018年終盤點超燃系列:改革開放40年與IG奪冠串起幾代人青春回憶
    中國夢、世界夢、航天夢、強國夢激勵我們砥礪前行,冰雪熱、足球熱、電競熱、國安熱陪伴我們走過春夏秋冬。2019,期待更多精彩瞬間!中國夢改革開放40年 開啟時代新篇章徐經來 攝>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2020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75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14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268個改革方案。
  •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預約指南(門票+預約方式)
    為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詳細信息: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詳情(開放時間+門票+展覽內容+交通指南)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開放,17:30停止進場,周一閉館;重要節假日期間開放,節後第一天閉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門票免費,不需要門票。
  • 改革開放40周年:溫州人的商業奇蹟
    讓我們一起探尋改革開放的40年來,溫州商人創造的商業奇蹟。 溫州,簡稱:「甌」,是浙江省區域中心城市,位於東南沿海南部,甌江下遊南岸,全市陸域面積11612.94平方米,海域面積11000平方千米,全市轄4個轄區,5個縣,2個縣級市,至今常住人口,921.5萬人。1984年初,中國政府,決定實施的對外開放。鄧小平視察了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濟特區。
  • 深圳特區40年成功的密碼——改革開放永不停步
    就在40多年前,中國打開國門,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之際,南國之濱的一座新城應運而生了,這就是深圳。從誕生之日起,深圳就負載著不平凡的使命。40年對比5000年只如時光一瞬。然而,就在這瞬間,深圳從一個不為人識的小漁村成為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從一個貧窮落後的邊陲縣城變成璀璨奪目的創新之城。
  • 致敬偉大改革|對話40年,講述身邊的健康故事(第三十一集)——螢屏...
    致敬偉大改革|對話40年,講述身邊的健康故事(第三十一集)——螢屏上醫療那些事新華網  作者:  2018-12-28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 為慶祝改革開放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2020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75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14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268個改革方案。
  • 馬丁·雅克:西方失敗了
    英國出現變異毒株後,遭全世界40多個國家「拉黑」禁航,10萬多倫敦市民「自私外逃」、政府反覆修改政策,被本國媒體怒批「歐洲病夫」。一場疫情,西方世界為什麼顯得如此狼狽?被中國網友善意調侃為「知名中吹」、「英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學者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於12月21日,連發8條推特,直言「西方失敗了」。
  • 西安交通大學深圳校友慶祝交大MBA辦學30周年
    2020年8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深圳MBA校友慶祝西安交大MBA辦學三十周年活動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成功舉辦,西安交大深圳MBA中心負責人管黎華博士出席並致辭,深圳MBA學子及部分校友以及來自省內外多家主流媒體參與了此次慶祝活動。
  •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11月19日,外賓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參觀上海外灘實景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 賀攝   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燈光盛宴 祝福深圳 826架無人機騰飛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璀璨燈光秀點亮深圳灣畔。期間,「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我愛深圳」等標語依次呈現:女媧補天塑像、深圳灣跨海大橋等地標建築圖案也悉數出現,騰訊QQ、大疆無人機、優必選機器人等南山企業創新元素驚喜登場;南頭古城、中華白海豚、大鵬展翅等圖案接連綻放,盡顯大美深圳和人文南山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