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專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8月3日是什麼日子?
和婦女節對應,8月3日自然是男人節。近幾年,網絡上這個虛擬的節日悄悄流行起來。作為男人,一直沒有自己的節日。很多的網友認為,「要給男人一個節日」的想法,就是讓在生活與工作中體力透支、疲憊不堪的男性同胞能夠在特定的一天釋放壓力,也是提醒男人自己——需要解壓,需要關懷。
而遊戲史上的今天,不僅是《毀滅戰士3》,《雷電3》PC版,《真三國無雙》PS版的發售日;而且也是《GTO麻辣鮮師》鬼冢英吉,《海賊王》中的著名人物黑鬍子馬歇爾·D·汀奇,《美少女戰士》夜禮服假面地場衛等註明動漫人物的生日;還是2007年暴雪嘉年華的舉辦日。 (文:17173飯飯)
更多閱讀:遊戲史上的今天>>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八三男人節,你不知道就OUT了
2004年8月3日,《毀滅戰士3》發行
由id Software開發《毀滅戰士3》PC版在2004年8月3日由Activision發行,是一款集恐怖與科幻元素於一身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採用了全新的3D圖像引擎,故事方面也沒有延續前幾作的故事而是另闢蹊徑。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毀滅戰士3》 (點此看大圖)
遊戲目前已發布了windows、Linux、Mac和Xbox版,雖然Xbox版畫面精細程度略低於PC版,但可以支持兩位玩家協同作戰。故事發生在2145年的火星聯合宇宙航空公司(UAC)研究中心,可怕的外星異型生物入侵了這裡,而我們的英雄將拿起武器戰鬥。
中文名: 毀滅戰士3
遊戲類別: 射擊
遊戲平臺: 單機遊戲
開發商: id Software
發行商: Activision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毀滅戰士3》遊戲場景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毀滅戰士3》遊戲場景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毀滅戰士3》遊戲場景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毀滅戰士3》遊戲場景 (點此看大圖)
《雷電3》PC版2006年8月3日臺灣上市
《雷電》是TAITO 於1990年首度推出的大型電玩直向滾動條空戰射擊遊戲,推出後受到許多玩家的喜愛,成為眾所皆知的一款射擊經典作品。而《雷電3》繼2005年推出PS2版本後,又於2006年8月3日在臺發行PC版。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雷電3》 (點此看大圖)
中 文 名:雷電3
英 文 名:(Raiden 3)
首發時間:2006.03.17
製作廠商:TAITO
代理廠商:TAITO
適應平臺:電腦單機
《雷電3》在宇宙中 (點此看大圖)
《雷電3》爽快的遊戲畫面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雷電3》遊戲開始畫面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雷電3》超酷的3D飛船母艦 (點此看大圖)
BlizzCon 2007,8月3日登場
BlizzCon 2007於8月3日-4日在美國安那漢會議中心登場,還有來自暴雪公司和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的代表與參加嘉年華會的魔獸玩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即將搬上大銀幕的魔獸電影。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Blizzcon07展館門口 (點此看大圖)
Blizzcon07的項目如下:
·魔獸世界、魔獸爭霸III、星際爭霸邀請賽
·魔獸世界和星際爭霸II開放試玩
·一個慶典儀式(有可能在此宣布新遊戲或者魔獸世界新資料片)
·關於魔獸世界職業、地下城、raid、商業、物品、PVP、插件、歷史背景、任務、藝術作品的展區
·一個星際爭霸II遊戲演示小樣
·關於魔獸藝術
跟小編一起回顧下當年暴雪嘉年華的開幕盛況。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當年的通行證件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排隊的人群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忠實粉絲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採訪媒體 (點此看大圖)
《真三國無雙》PS2版日本發售
本作可謂是無雙系列的鼻祖,從PS版的3D對戰改成了以臨陣殺敵、一騎當千為主的動作模式,並從此造就了KOEI最大的搖錢樹。由於本作是第一次登場PS2主機,遊戲在系統方面還比較粗糙:沒有道具裝備,武器最大只有4連擊,判定以及手感都遠不能與2代相比,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雙打,因此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FAMI通給出的評分是31分,銷量是35萬。但是系列基本的打法、角色的造型以及著名的遊戲引擎「群制御系統」都是從此作開始定型。
當然現在的無雙玩家並沒有太大的必要來回顧本作,豬頭現在對於本作唯一的興趣就是,遊戲中的不少地圖設計還是相當不錯的呢……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真三國無雙》PS2版 (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Shin Sangoku Musou / Dynasty Warriors 2
廠 商:KOEI
機 種:PS2
發售日:2000.8.3(J)/2000.10.25(U)/2000.11.24(E)
類 型:3D清版打鬥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真三國無雙》PS2版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真三國無雙》PS2版 (點此看大圖)
《GTO麻辣鮮師》鬼冢英吉
在這個很「Man」的日子裡,也有很多很「Man」的人物誕生,首先是《GTO麻辣鮮師》裡的麻辣老師鬼冢英吉。鬼冢英吉出生於1975年的8月3日。
麻辣教師GTO是日本漫畫家藤澤亨的漫畫。1997年至2002年於周刊少年雜誌連載。是一部深受歡迎的作品,曾被被改編成了動畫和電影,還2次改編成電視劇。均得到不俗成績。鬼冢英吉,一個富有個性的角色。他的職業是高中教師,座右銘卻是「及時行樂」,因此頗受爭議。麻辣教師GTO描寫的原不良少年鬼冢英吉成為教師之後,與學生之間的故事。GTO一名正是Great Teacher Onizuka(偉大的老師鬼冢)的縮寫。因有強烈的代入感,因此在青少年中廣受追捧。《GTO》系列漫畫創下了累計高達4500萬部的紀錄。2012年7月,新版《GTO》再登電視熒幕,全新故事、全新角色,鬼冢將再次席捲全日本。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漫畫版鬼冢英吉 (點此看大圖)
中文名: 鬼冢英吉
外文名: Eikichi Onizuka
國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湘南
出生日期: 1975年8月3日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GTO電視劇版海報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GTO電影版海報(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2012版電視劇海報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GTO》漫畫 (點此看大圖)
《海賊王》中的黑鬍子馬歇爾·D·汀奇
日本動漫《海賊王》中的著名人物黑鬍子馬歇爾·D·汀奇(マーシャル·D·ティーチ, Marshall D. Teach),也是8月3日誕生的(具體年份不詳)。馬歇爾·D·汀奇,外號黑鬍子,具有暗之惡魔果實能力,在殺害了白鬍子愛德華·紐蓋特後,取得震震果實,並取代白鬍子成為四皇。是黑鬍子海賊團的領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馬歇爾·D·汀奇的懸賞 (點此看大圖)
中文名: 馬歇爾·D·汀奇
外文名: マーシャル·D·ティーチ
別名: 黑鬍子
職業: 海賊
身份: 原王下七武海,現四皇之一
所屬: 黑鬍子海賊團(原白鬍子海賊團)
出生日期: 8月3日
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是日本史上最暢銷的漫畫,也是世界最暢銷的漫畫之一,它是《周刊少年JUMP》史上最賣座的漫畫,總銷量居日本本土第一。日本國內累計發行量:2億6千萬(截至2012年2月,第65卷)。截至2012年8月2日,已創作漫畫集數676話,改編動畫集數557集。劇場版2000年上映,至今已上映了11部。另外還曾被BANDAI,Namco,BANPRESTO等公司製作了數十部掌機和電視遊戲。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馬歇爾·D·汀奇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馬歇爾·D·汀奇手辦 (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黑鬍子馬歇爾·D·汀奇 (點此看大圖)
《美少女戰士》地場衛生日
《美少女戰士》主人公月野兔的伴侶,地球黃金帝國的王子,水晶東京的國王。令很多女人神魂顛倒的優秀男人。同時也是被太陽力量守護的王子。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地球王子地場衛(點此看大圖)
全名:地場衛(Chiba Mamoru)
身份:夜禮服假面(Tuxedo Mask)【禮服蒙面俠(香港譯名)】月影騎士 地球黃金帝國的王子;水晶東京的國王;未來水晶東京的國王;
年齡:23歲(或18-20歲。註:動畫當中小衛年齡比小兔大3-4歲)
血型:O型
身高:183
生日:8月3日
《美少女戰士》是全球知名度最高及最具影響力的動漫作品,原作是著名漫畫家武內直子創作的魔法少女漫畫作品,其衍生的系列作品有動畫、真人版電視劇、舞臺劇、電子遊戲等等。動畫共分為六個系列(含2013年新作)。漫畫在講談社發行的漫畫月刊Nakayoshi上連載,是少女漫畫的典範之作,因為其開創了以魔法少女集團式的超級英雄類作品,在漫畫史上具有重大的影響和地位。動畫版與漫畫版同時製作,其後更被改編成舞臺劇和真人版電視劇。各種周邊產品一度出現在市場上,席捲了世界各地。《美少女戰士》系列將於2013年推出動畫新作,強勢回歸。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夜禮服假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美少女戰士》壁紙(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真人劇場版地場衛扮演者成田優(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美少女戰士真人版》扮演者涉江讓二(點此看大圖)
此外還有:《網球王子》的赤澤吉朗,《星座宮神話》的波賽頓,《戀愛情結》的小泉理沙,《WILD HALF 神犬阿西》的田中吉康,等也是今天生日。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星座宮神話》的波賽頓(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網球王子》的赤澤吉朗(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戀愛情結》的小泉理沙(點此看大圖)
1989年CAPCOM《大魔界村》發售
CAPCOM著名高難度動作遊戲的續集。遊戲使用了CPS1主板,由於硬體機能的大幅提升,遊戲的畫面表現和流暢度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難度依然是超級的硬派!遊戲的情節依然是騎士亞瑟營救公主,相比前作,遊戲中增加了武器等級提升和魔法盔甲等新要素,不過角色一旦跳起就不能控制距離和高度的設定還是讓人十分鬱悶。
當時中裕司就是在街機展中看到這個遊戲,為其效果而感到震驚,於是從CAPCOM那裡要到了程序進行了MD版的移植工作,並進一步醞釀出了後來世嘉的招牌角色——音速小子索尼克!這也是CAPCOM第一個登陸MD的遊戲(雖然不是親自移植的),MD版本容量是5M,移植度相當高,入選了當年的年度十佳遊戲,並在年度MD評選中榮獲最佳包裝和最佳移植遊戲大獎。FAMI通對本作的評分是31分,這是當時為止MD遊戲的最高得分。
英文名:Dai Makai-Mura / Ghouls 'n Ghosts
廠 商:CAPCOM
機 種:MD
發售日:1989.8.3
類 型:ACT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大魔界村(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大魔界村》(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大魔界村》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大魔界村》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極魔界村
在MD版「大魔界村」發售的17周年之際,系列的正統新作終於問世了。從「魔界村」、「大魔界村」、「超魔界村」到「極魔界村」,不知道下一次CAPCOM還能在名字上玩什麼花樣。
遊戲的方式依然是傳統的橫向平臺式ACT,讀盤時間在本作中控制得相當好,而遊戲設有街機模式、原創模式和初學者模式三種玩法,並且增加了盾牌裝備、魔法選擇以及道具選擇的要素,武器和盔甲都可以強化。本作和「超魔界村」不同的是亞瑟一開始並沒有二段跳,依然是固定的跳躍高度和距離,因此難度也一如既往的高——尤其是最硬派的街機模式。當然在畫面上遊戲的進化程度十分明顯,場景經過3D化處理,色彩十分漂亮。CAPCOM其實在PSP上還是推出了不少此類的老牌經典作品,但基本上都是曲高和寡,本作獲得了FAMI通34分的評價,銷量卻只有6萬。
英文名:Goku Makaimura / Ultimate Ghosts 'n Goblins
廠 商:CAPCOM
機 種:PSP
發售日:2006.8.3(J)/2006.8.29(U)/2006.9.8(E)
類 型: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極魔界村》(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極魔界村》(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極魔界村》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極魔界村》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DDR GB
造成了全球性轟動、引發音樂遊戲熱潮的DDR也終於出現在掌機上了。本作的曲目基本上是以街機以及PS版的DDR2為藍本的,並且還配套推出了專門針對GBC的跳舞控制器外設——當然,沒有這個東西也可以玩,只不過由於GBC只有兩個按鍵,沒有PS版那麼得心應手。本作最大的不足就是音樂表現方面,雖然GBC的音源本就有限,但在本作中為了儘量跟隨原作的旋律和節奏,整個曲子變得很單薄,還不如當年FC的「魂鬥羅」、「惡魔城傳說」等作品的表現,以GBC的機能來說,應該不止於此,豬頭個人感覺相當失望。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DDR GB》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Dance Dance Revolution GB
廠 商:KONAMI
機 種:GBC
發售日:2000.8.3
類 型:MUG
格蘭蒂亞2
SS上首屈一指的RPG的續集,也成為DC主機難得的正統RPG大作。由於DC機能的強大,遊戲畫面比前作提升了很多,並且保留了前作那種360°視點旋轉的探索感覺和地圖畫面可以看見敵人的設定,戰鬥系統方面也更加細緻。系列一貫的傳統——角色配音陣容也依舊豪華。遊戲的開篇十分大氣,在遙遠的過去,暗之惡魔巴魯瑪將希望之光從人類身上奪走,古拉納斯為了守護人類與其展開了一場激戰,最後手執神劍「光之佩劍」貫穿了巴魯瑪,也同時在大地上留下一道不可見底的巨大傷痕——古拉納峽谷。而巴魯瑪在被封印的第二月亮依然窺視著這個世界,窺視著人類心中的欲望,直至復活之日的到來……進入遊戲之後卻有些讓人失望:主角龍特遠沒有前作的賈斯丁感覺有朝氣,女主角米蕾妮亞(或者說是愛雷納)感覺也不夠天真,全無前作那種童話般的純真與清新——豬頭很喜歡的正是前作那種感覺。不過本作依然獲得了FAMI通35分的白金殿堂評價,銷量也超過20萬,是DC上銷量最好的RPG了。遊戲於2002年2月移植給PS2。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Grandia II
廠 商:GAME ARTS
機 種:DC
發售日:2000.8.3(J)/2000.12.6(U)/2001.2.26(E)
類 型:RPG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格蘭蒂亞2》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忍者龜
GB主機上的「忍者神龜」系列第一作。遊戲方式是正統的橫向平臺式動作遊戲而非大家熟悉的清版打鬥,玩家可以選擇4隻忍者神龜之一來作戰,並且可以選擇關卡順序。遊戲的角色比例較大,畫面還算細緻,不過4名角色的性能並沒有什麼差別,內容也比較平淡,相比FC版遠遠不及,這也是KONAMI的傳統經典系列登場GB主機後的普遍不足。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忍者龜》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Fall of the Foot Clan
廠 商:KONAMI
機 種:GB
發售日:1990.8.3
類 型:ACT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忍者龜》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地獄遊
TAITO出品的街機動作遊戲的PC-E移植版,而且與CAPCOM的「虎之道」、NAMCO的「超絕倫人」、IREM的「最後的忍道」等作品一樣,屬於家用機的獨佔移植版,可見PC-E在當時是受到了街機大廠的普遍歡迎。
遊戲講述主角覺蓮和尚(怎麼看怎麼像是一休哥)從佛祖手中取得了魔破珠,前往地獄鎮壓發狂的閻羅王。主要武器魔破珠除了可以增加發射數量和彈跳次數外,還可以增大體積和產生爆炸效果,當威力提升至極限時,巨大的魔破珠在畫面裡跳動的場面相當壯觀。遊戲一共有7關,難度方面不算太高。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地獄遊》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Jigoku Meguri / Bonze Adventure
廠 商:TAITO
機 種:PC-E
發售日:1990.8.3
類 型:ACT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地獄遊》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法拉利355
本作是鈴木裕大師親自監製的頂級賽車遊戲,街機版使用了3屏幕顯示和史上第一次出現的離合器踏板來控制,完全模仿F355真車的設計,甚至沒有視點切換,完全是艙內視點,非常的硬派。DC版雖然不能做到如此的豪華,但同樣擁有頂尖的畫面效果和激情洋溢的音樂(這兩個要素真的是非常強啊,強烈建議VGA輸出加上優質功放,這才是DC的風採啊)。遊戲的操作性非常精準,即使是用手柄也能很明顯的感覺到油門的力度、轉彎的力反饋程度(當然要配置手柄震動器)。不過遊戲在操作方面與普通的賽車遊戲差別很大,絕不僅僅是油門和剎車就能解決問題的,初上手會感覺很不適應,而且遊戲中的車輛也完全沒得選擇,清一色的法拉利355,也就是說玩家與對手在性能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靠的就是技術!這是一款絕對的重度玩家向作品,單純追求速度感的玩家不建議玩本作!遊戲的FAMI通評分是29分,銷量是3萬,世嘉當初的絕大多數街機精品到了家用機上基本都是這個命運,令人感嘆啊。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法拉利355》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英文名:F355 Challenge
廠 商:SEGA
機 種:DC
發售日:2000.8.3(J)/2000.9.19(U)/2000.10.20(E)
類 型:RAC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法拉利355》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法拉利355》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法拉利355》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星際火狐 秘密指令
這是「星際火狐」系列首次登場掌機,由於遊戲的方式是與SFC以及N64版相同的3D射擊,確實是需要NDS的機能才能較好的表現的。遊戲中首先要在大地圖上進行移動,與敵人遭遇或者到達敵基地時便會切換到3D射擊模式,可以用觸控筆在地圖上繪製行動路線,而戰鬥畫面也是靠觸摸來進行操作的。自然還是一貫的遊戲畫面與地圖分別顯示的方式,並支持Wi-Fi對戰。遊戲畫面算不上特別出色,尤其是面對之前的GC版來說。FAMI通給出的評分是32分,遊戲銷量為12萬,這個成績在NDS的作品中可以算是微不足道,可見任天堂也不是隨便什麼品牌都能暢銷的。
英文名:Star Fox Command
廠 商:任天堂
機 種:NDS
發售日:2006.8.3(J)/2006.8.28(U)/2007.1.26(E)
類 型:3D STG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星際火狐》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星際火狐》遊戲畫面(點此看大圖)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