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前陣子舉辦的南陽首次流浪狗認領認養大會,掀起了一股「流浪動物認養熱」。那麼,面對熱潮,我們更應該站在立法、體制、建設、發展的高度,冷靜思考這一不可迴避的社會現象。沒有關注我的歡迎加個關注,也歡迎在文後發表評論和轉發、分享哦!
前不久,南陽萌寵綠洲「寶貝」樂園流浪動物救助基地舉辦了首次流浪狗領養大會,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和熱度,眾多熱心市民參加活動,一天時間有30條流浪狗被認養。同時,網絡上也有很多網友留言,詢問下次活動舉辦時間,表達了領養動物的強烈願望。
認養寵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用「領養」代替「買賣」是一種趨勢,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考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流浪狗領養大會倡導了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有著積極的進步意義和良好的輿論導向。
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民間動物保護組織在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救助和領養伴侶動物、流浪動物方面的意義和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引發了對「流浪動物認養熱」的冷思考。
首先,伴侶動物的保護在立法上尚屬空白。我們目前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待貓狗這樣的伴侶動物應該給予什麼樣的保護,並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正因為於法無據,所以在面對虐待、殘害伴侶動物這樣的惡性事件時,只能在道德層面用輿論譴責的方式,而不能運用法律手段進行懲治。
另外,偷盜伴侶動物這樣的事件,在適用法律上也存在空白點。比如對於偷盜有主人的貓狗,可以按照其價值是否符合盜竊罪的入刑標準,來判定或按盜竊罪追究責任,或按一般違法行為進行處理。而對於偷盜沒有主人的流浪貓狗,在處理上則顯得缺乏依據。
同樣,在動物飼養人的約束上,我國目前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社會上流浪動物的出現,一方面源自飼養人的棄養,一方面源自飼養人的怠養。前者體現了飼養人缺乏責任心以及對生命的漠視,後者體現了飼養人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比如遛狗不牽引,造成動物迷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浪貓狗。
而對於迷途動物,為了保證其安全,減少其可能遭受的痛苦和折磨,英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定了公民和政府應盡的義務。我國目前尚未出臺這樣的規定。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見到民間動物保護者在公路上攔截運貓狗車輛的事。對於動物保護者來說,寧願背著違法的風險攔截車輛,而對於運輸、販賣貓狗的人來說,卻缺乏懲處的法律條文。雙方僵持不下,在動用警方的情況下,最後往往是以動物保護者花錢買下運輸的貓狗為結束。
其次,動物保護組織的身份問題。一個組織或者團體的合法性,一般是通過企業註冊或者民政部門備案。作為現階段的民間動物保護組織來說,似乎不太符合企業的屬性,更適合作為民辦非企業法人在民政部門備案。然而,在民政部門獲得備案註冊,前提是需要掛靠在某一行政部門,這一點往往成為民間動物保護組織的一道障礙。
申請在公共場所舉辦活動時,管理部門會要求舉辦方提供營業執照或者民政部門下發的社會團體的證照,否則不予辦理。所以說,南陽萌寵綠洲「寶貝」樂園流浪動物救助基地舉辦的這次流浪狗領養大會,是臥龍區城管部門破例開「綠燈」支持的結果。
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動物保護組織孤獨而尷尬的存在。她們一方面多方尋求支持,一方面依靠社會捐贈加義工的形式開展流浪動物的保護和收養,甚至還要經歷被迫帶著動物多次搬家的艱難。
第三,就目前看,在官方的動物救助機構出現之前,流浪動物的救助還是以民間力量為主。因此,作為民間流浪動物救助組織要逐步升級,走規範化、正規化、科學化的路子,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步入可持續發展之路。
要變鬆散為整合,建立健全如聯絡部、財務部、後勤部、宣傳部等部門,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專長,對救助組織進行前瞻性內部架構,最終成為收容、救治、康復、訓練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兼對外開展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美容的有償性服務,還可以開展寵物出租用於廣告攝影、影視拍攝等服務項目。
流浪動物的救助和管理,要以專業、科學為前提,捕捉時要使用專業的器械,採取科學的方法,僅憑一腔熱情、一人之勇、一己之力,不小心或許傷了自己,這也包括在日後的治療和管理中,因為流浪動物的戒備心、攻擊性遠超家養寵物,對流浪動物的心理療傷,往往比醫治它們的身體傷病更為重要和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