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說起茅臺酒,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茅臺的品牌故事宣傳裡,早在漢武帝時期茅臺地區的枸醬酒就得到過「甘美之」的讚譽,但真正算起歷史來,茅臺酒歷史至今不過300來年。
賴茅酒創始於1941年,"恆昌酒坊"更名為"恆興酒廠",所生產的產品稱為賴茅,自此賴茅、王茅、華茅在有"天下第一酒鎮"之美譽的茅臺鎮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同年,賴茅商標在香港註冊成立,遠銷海內外,成就"賴茅不賴,享譽中外"的歷史佳話。
賴茅最早起源於賴氏先祖賴正衡清朝道光年間在茅臺鎮最初創辦的「茅臺燒春」酒坊(當時並不叫賴茅),但因戰亂被毀。之後賴家遷居貴陽,賴正衡之子賴宗貴創辦「賴興隆商號」。賴宗貴育有賴永初、賴貴山、賴雨生三子。
茅臺集團將「賴茅」商標的獨家合法運營權交由貴州酒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憑藉茅臺集團強大的品牌實力和白酒生產、運作能力以及中石化易捷布局全國的強大渠道和推廣網絡,重塑賴茅品牌,開啟賴茅新徵程。如今的賴茅酒是茅臺集團重點扶持和培育的全國性戰略品牌之一,逐漸為消費者所認可。
茅臺酒傳統工藝因為一年只能一釀,還要經過五年的窖藏,又還受到原料供應不足的影響,產量有限。加上名聲在外,所以售價也相對於較高。當時成義酒每瓶售價半個銀元,榮和酒最貴,賣到每瓶2個銀元。
沒有成義燒坊、榮和燒坊和恆興酒廠就沒有現在的貴州茅臺,所以王茅、華茅和賴茅是貴州茅臺酒的老祖宗!
雖然茅臺再次提出註冊申請,但由於各方阻撓,「賴茅」商標進入長達9年的無主階段。這期間,上百個打著「賴茅」旗號的廠家,他們既沒有賴茅的技術,又沒有賴茅的基酒,卻生產了幾千種「賴茅酒」
"醬香"意味著賴茅與茅臺同宗同源,同為醬香酒的代表。它傳承茅臺傳統釀造工藝,嚴格遵循自然天時,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採用赤水河水和當地糯高粱,堅持三高三長的工藝,釀造出入口悠長,酒體醇厚的酒。
茅臺酒三大前身中,華茅和賴茅同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與飛天茅臺同宗同源,同一傳統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