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雲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就是賢達的誕生之地及用武之所。在雲浮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雲浮與一大批歷史人物「締緣」,這些人或出將入相,或仰俯宇宙,造就了雲浮興旺不衰的人文風骨。那麼,雲浮曾經和哪些歷史人物「締緣」呢?這些歷史人物又有哪些寶貴精神值得今人學習呢?請關注「雲浮風骨」系列文章,每天為您精彩揭秘!
(三)南粵之根——盤瓠
南粵大地,本非漢人疆域,今日嶺南地區之漢人,實為秦始皇徵服百越後才陸續由中原地區遷來的。最早居住在嶺南地區的,實為古百越人,也就是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盤瓠,而盤瓠的領地就在今雲浮市南江流域一帶。
相傳,盤瓠也是北方人,生活於中原地區的三皇五帝時代,曾為帝嚳高辛氏徵戰有功,娶高辛氏之女為妻,兩人成親後遂到南方山區居住,繁衍生息,生六子六女,他們又互相交配生兒育女,逐漸繁衍為南方少數民族,而盤瓠也成為南方地區的始祖神,成為幾千年來南方少數民族的崇拜對象。相傳,當年盤瓠居住的地方就在今天雲浮的南江流域,在他去世後,他的子孫就在今天鬱南縣河口鎮的盤古山上設祭壇去祭拜他,這樣才有了南方少數民族對於始祖神的原始信仰。當然,在後世對始祖神的神話傳說中,盤瓠一度被神化為「開天闢地」的盤古,所以現在南江流域多有奉祀盤古的盤古廟、盤王廟、太陽廟、開天廟、龍巖廟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古百越人遺留下來的祭祀盤瓠的場所。當然,也有傳說盤瓠本是龍麒(狗種),是一種神獸,因戰功被帝嚳封到南方,後來成為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但是這種說法並不靠譜,是源於古代中原漢人對於南方少數民族的蔑視心理而造出來的說法。一直到明朝中葉,盤瓠的後代瑤人仍然居住在南江流域,但是接連爆發的趙音旺、鳳廣山、鳳弟吉起義,使明王朝最終在萬曆五年派出十萬大軍對他們進行滅絕性的徵剿,盤瓠子孫也在血與火中遠走他方,遠離了他們世代居住了幾千年的故土,從此在南江流域退出歷史舞臺,開啟了漢人陸續遷入的歷史。而古百越人曾經燦爛的文化,也許只能在古老的禾樓舞中去窺視一二了。
歷代以來,雲浮地區關於盤瓠的文獻記載就有不少。如明朝蕭元岡的《告城隍文》中就這樣寫道:「睠茲東安,舊為盤瓠酋穴也,仰賴天子威靈,一鼓殲滅,攘荒剔翳開城置邑。」清朝汪兆柯的《東安縣誌》載:「瑤人,本盤瓠種......按:世傳盤瓠氏為狗種,妻高辛氏之女,生男女各六,轉相配偶,實繁育瑤種。不知帝女下偶非類,此理所必無,而世多言之,即其種亦以自疑,存而勿論可也。」如今,盤瓠不再單是一個民族的始祖神,他還是一個文化符號,象徵著南方民族的本源,也象徵著南方文明的開端,深受世人敬仰。
作者:周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