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刊物稱果子狸可以吃的微博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的關注。
2月10日,有網友發文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動物小百科》中介紹:「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稀有「山珍」。它們的脂肪是化妝品生產中難得的高級原料,可以醫治燙傷,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針毛可製成毛筆和畫筆……」
2003年,SARS病毒引發的非典疫情爆發,造成巨大損失。長久以來,果子狸被普遍認為是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
而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研究人員認為,病毒疑似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中果子狸和蝙蝠的交叉感染。
如今,在全國抗疫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該兒童讀物上刊登的不當內容,引發網友的憤怒譴責:
面對質疑,2月11日下午,武漢大學出版社回應稱:其出版的《動物小百科》已第一時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其他相關事宜正在繼續調查處理中。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如今「禁止買賣、食用野生動物」已成為網友的共識。但在我們生活中,類似的介紹、誘導食用野生動物的信息仍有很多。
此前,養殖竹鼠的網友@華農兄弟憑藉眾多介紹竹鼠吃法的視頻走紅網絡。微博上,他每條烹飪視頻點擊量都高達上百萬。
說到竹鼠,早在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竹鼠、獾等。
劃重點:
1、竹鼠是「在編」的受保護物種,如果是野外捕獲的,絕對不能食用。
2、2003年8月,林業部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名單中的54種野生動物「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事經營利用性馴養繁殖和經營」,竹鼠不在其中。因此竹鼠不能商業性地馴養繁殖或者食用。
3、如果想要養殖,需得到縣級以上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依法取得《馴養繁殖許可證》。但如果要公開售賣竹鼠肉、食用竹鼠,還得需要檢疫合格證明。
因此,除了具備檢疫合格證明的正規養殖竹鼠外,食用其他渠道來源的竹鼠,均為違法行為!
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竹鼠是備受歡迎的烹飪食材,在微博上就有推薦竹鼠食用功效的視頻節目。
甚至在一檔電視節目《老廣的味道》中,還有詳細的介紹當地居民吃竹鼠習俗的片段:
節目中介紹,廣東肇慶市廣寧縣螺崗鎮李廣生,家中養殖了500隻竹鼠。自家小孫子最愛的美食,就是烤竹鼠。
此外,隨著視頻網站、直播平臺的興起,吃播視頻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為了博人眼球,不少播客會拍攝野味主題的視頻,例如「一蛇三吃」。
不光是視頻,網絡上宣揚「野味更滋補」的內容在更是屢見不鮮。
這些內容在媒體、網絡上傳播,很容易對公眾造成錯誤的引導作用,提高野生動物的市場需求。然而,由於野生動物在交易時很難檢查其檢疫合格證明,這就給違法捕捉、烹飪野生動物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也給食客們帶來病從口入的潛在隱患。
立法,重拳出擊!
重拳打擊違法捕殺、交易以及食用野生動物等行為,廣東率先出手!
2月11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提出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對於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濫食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將進行追責。
這裡,中國之聲也呼籲網友們
拒絕狩獵、販賣、食用野生動物!
從我做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綜合自@中國日報、@央視新聞、@中國青年網、新浪新聞、bilibili,網友留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