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環境噪聲汙染是一種能量汙染,與其他環境汙染一樣,是危害人類環境的公害。噪聲的主要來源有交通噪聲,包括機動車輛、船舶、地鐵、火車、飛機等的噪聲。由於機動車輛數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聲成為城市的主要噪聲源;工業噪聲,工廠的各種設備產生的噪聲;建築噪聲,主要來源於建築機械發出的噪聲。建築噪聲的特點是強度較大,且多發生在人口密集地區,因此嚴重影響居民的休息與生活;社會噪聲,包括人們的社會活動和家用電器、音響設備發出的噪聲。長時間處於噪聲汙染環境,人的健康將受到影響,主要表現包括幹擾休息和睡眠;使工作效率降低;對聽力造成影響;對視力的損害,人們只知道噪聲影響聽力,其實噪聲還影響視力,長時間處於噪聲汙染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可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失調,條件反射異常,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等症狀,嚴重者可產生精神錯亂;另外,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自200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標準規定了五類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適用於聲環境質量評價與管理。按區域的使用功能特點和環境質量要求,聲環境功能區分為以下五種類型:0類聲環境功能區指康復療養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1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2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3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工業生產、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業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4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交通幹線兩側一定距離之內,需要防止交通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包括4a類和4b類兩種類型。4a類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幹路、城市次幹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段)、內河航道兩側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4b類為鐵路幹線兩側區域,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70分貝,夜間60分貝。
貴州省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編輯 高琴審校 鍾俊怡籤發 沈麗瓊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