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瀘州市龍馬潭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聚焦主責主業,層層壓實「兩個責任」,持之以恆正風肅紀,旗幟鮮明反對腐敗,著力整治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保證,全面從嚴治黨再邁新臺階。
扎牢制度「籠子」 全面正風肅紀
2017年1月13日,一場由區委書記任主考官,市區相關領導、黨代表、基層黨員代表、群眾代表任監考員的「比廉會」在龍馬潭區會議中心舉行。18位直屬黨(工)委書記現場述職述廉、曬「武藝」、比成績、接受考官提問。
區領導在隨後的集體約談會上寄語18位直屬黨(工)委書記,大家要主動爭當廉政自律的表率,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踐行忠誠、乾淨、擔當的要求,強化自律意識,模範執行「一黨章兩準則三條例」,用自己的好作風帶出班子的好作風,帶出幹部隊伍的好作風,引領社會新風尚。
「比廉會」是該區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全面有效檢測的創新舉措之一。該區還把尊崇黨章與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條例貫通起來,多措並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小治靠人,大治靠法。」隨著《龍馬潭區黨員幹部及非中共黨員領導幹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問責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區一級開展談話提醒實施方案》《龍馬潭區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制度》《龍馬潭區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工作手冊》等系列措施的出臺,加上清單明責、考核確責、追責問責「三位一體」履職體系,為該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找準了方向,扎牢了制度「籠子」。
成立區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辦公室、巡察辦,在全區實現紀檢機構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全覆蓋,細化29項任務並分解到區級領導和12個鎮街、58個區級部門,讓工作開展有「責任田」、無死角、有人耕;施行區委書記親自帶頭示範、區委各領導聯繫指導鎮街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和紀委定期向黨委通報與黨委實時提醒雙向互通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有效實現「兩個責任」無縫對接,雙向互通,並成功解決了「上熱下冷、逐級遞減」等問題;採用逐級籤訂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書、日常檢查、信訪巡察、督查督辦、考核考評、問責處理等方式,聚焦黨內政治生活、聚焦重大決策部署、聚焦換屆紀律監督,全面正風肅紀,形成不能腐的工作局面。
截至目前,區委書記赴基層調研督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30餘次,約談班子成員及正科級領導幹部120餘人次,集體約談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400餘人次。開展專項監督檢查30餘次,督導整改問題120餘個,督促整改委託1649個,立案查處案件3起,黨政處分3人,誡勉談話12人,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出來10人,實現全區1000餘名黨員幹部約談提醒全覆蓋。
高懸執紀「利劍」 形成強大威懾
「有了這張連心卡,以後有什麼問題就找得到地方反映了。」2017年7月12日,龍馬潭區羅漢街道石梁社區居民張玉家門口貼上了一張「『整治微腐敗』連心卡」。卡上,「一對一」聯繫的區級紀檢幹部姓名、電話等信息一應俱全。
緊盯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開展對各部門、街鎮、村(社區)的專項督查活動,並推行紀檢監察幹部聯村制度,為全區89個村(社區)配備聯繫紀檢監察幹部,將61名紀檢幹部下沉到各村社,對低保、產業扶貧、貧困生活補助、危房改造、殘疾人補助、救災救濟、貧困人口就業培訓等開展精準排查核實、督查整改工作。共排查發現問題線索147條,立案76件,黨政紀律處分48人,開展現場警示教育5場次,清退違紀款物134萬元。
運用「四種形態」,聯合公、檢、法及多個主責單位,加大執紀審查力度,緊抓重要時間節點,重點針對違規發放津補貼、公款吃喝旅遊、違規使用工會經費等突出問題開展正風肅紀聯合督查,下大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2017年,全區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案件3件4人,查處人數較去年增長300%,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全部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加強執紀審查工作,紮實開展「紀委書記接訪日」「市、區、鎮」三級大接訪等活動,堅持有貪必肅,有腐必反,持續保持高壓態勢。2017年,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立案84件,結案84件,給予黨紀處分84人,案件查辦比去年同期增長1.5%。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組建89個「當家人」微信群,成立256人的廉情監督員隊伍,建立1354人的惠民政策受益對象公開平評審小組、探索完善「1+3」工作模式、組建村(社區)「監督+」,築牢作風建設堤壩,高懸執紀「利劍」,確保區、鎮(街)、村(社區)三級監督工作常態化、規範化。
扣緊守紀「扣子」 築牢反腐防火牆
「本人承諾,若存在利用職務之便對村(居)民群眾 『吃、拿、卡、要』或侵佔集體利益的行為,自願主動辭去村委會幹部職務。」 3月6日下午,莊重的誓言在龍馬潭區蓮花池街道龍祥社區會議室內久久迴蕩。新當選的17名社區幹部,在社區居委會主任任小玲同志的帶領下,舉行廉潔履職承諾宣誓儀式,並鄭重籤下了履職承諾書,接受社區居民評議和監督考核。
為扣緊守紀「扣子」,促進各級幹部廉潔履職,龍馬潭區在全市創新推出「一諾一議一考核」制度,推動形成「凡進必諾、凡諾必考、凡考必果」的村(社區)幹部考評機制,暢通不適任村(社區)幹部 「出口」,將腐敗消滅在萌芽。
「利用 『提醒』、『承諾』等的方式,讓黨員幹部將黨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被動敬畏到自覺遵循,由此把紀律管到位,嚴到份,不讓『好同志』違紀,不讓小『蒼蠅』變成『大老虎』才是我們工作的真正目的。」該區紀委相關領導介紹說。
為此,該區還在開展常態化巡查、加強源頭治理、風險防控保廉、行權監督護廉上下功夫,為各黨員幹部扣緊守紀「扣子」打好預防針。
抽調精兵強將,成立龍馬潭區委巡察辦,建立3個巡察組,對全區74個巡察對象開展常規巡查監督,斬斷腐敗滋生的溫床。
通過黨委常委會、黨組會、中心組學習、紀委常委會、專題學習會等形式開展定期與不定期學習,用理論、法律法規武裝黨員幹部頭腦;在「三色」主題教育活動上著力,提升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水平;開展「清風龍馬?家風廉韻」系列活動,用榜樣的力量感染人,真正讓各黨員幹部形成不想腐的思想意識。
開展廉政風險自查活動,重新評定全區各部門、鎮街風險等級,幫助各黨員幹部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強化權力運行監控,加強對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監督管理、責任追究,有力促進政府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截至目前,巡察組首輪巡察共督查被巡單位整改問題90餘個,移交問題線索10條,立案7件,處分6人,啟動對9個單位的第二輪巡察工作;開展主題教育470餘場次,受教育黨員幹部5200餘人,開展基層廉政「微宣講」100餘場次,發放整治「微腐敗」廉歷、明白卡等10餘萬張,評選和展播優秀家風故事50餘篇;查找整改廉政風險問題79個,向全區幹部職工發放黃色提醒卡3210張,橙色警示卡21張,紅色糾錯卡8張;清理公開區委、區政府各部門行政權力5366項,20萬件行政案件錄入行權監督平臺。(姚艾青)
(責編:羅娟、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