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特工隊》是一部美國冒險喜劇動畫片,2015年10月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高達8.7分。影片由導演彼特·道格特和羅納爾多·德爾·卡門聯合執導的,是皮克斯第一部沒有反派的動畫,也是其最大膽的作品。2016年該影片獲得第73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
整部影片在給孩子看的低齡冒險的故事之下,滿是只有成年人才能體會到的源自生活的非凡想像力和創造力,核心記憶,個性小島,抽象空間,造夢製片廠,潛意識監獄,遺忘深淵等等,而一如既往的歡笑與感動更使之成功擠進皮克斯TOP之列。
彼特·道格特是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動畫繪製者,使他聞名世界的作品是《怪物公司》,曾6次提名奧斯卡並斬獲一尊小金人,他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核心人物。
在進皮克斯之前,道格特已經創作三部計算機動畫,分是「NextDoor」、「PalmSprings」and
「Winter」。他也是早期計算機動畫短片的狂熱粉絲。
《頭腦特工隊》這部動畫影片片長95分鐘,主要講述了可愛的小女孩萊莉,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平凡的家庭,從小父母倍加疼愛她,因為在快樂中長大,她的腦海中保留了無數個美好的記憶。
這些記憶也與萊莉從未謀面的五個小夥伴息息相關,他們就是人類的五種主要情緒:分別是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在萊莉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一起幫助萊莉堅強勇敢地面對遇到的一切困難的故事。
本文將結合影片從五種情緒的色彩運用、故事內容、中心思想三個方面來深度分析情緒給人帶來的影響和作用,最後再談談我的思考和感受。
01.五種情緒的色彩運用:不同色彩的運用都有它獨特的感受和作用
幸福快樂的冒著金光的樂樂:主導萊莉的快樂記憶。憂鬱被動的藍色憂憂:在萊莉快樂的時刻,總能捕捉到悲傷和自卑。刺激的紅色憤怒情緒怒怒:主要負責追求公平這件事,對於公平他不是一般的在意。綠色的情緒厭厭:主要負責萊莉在肉體和精神上遠離有毒有害的東西。令人神秘的紫色怕怕:主要保證萊莉的人身安全。
積極樂觀的黃色小人――樂樂
黃色是太陽的顏色,我們的快樂小天使樂樂的每一次出場,周身都泛著黃色的金光,黃色代表著每一天的朝陽, 讓人眼睛清除明亮,有著溫心的感覺,給人一種活力四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感覺, 還給人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故事的開頭,從出生到現在,幸福快樂的萊莉一直都是由情緒的主導者幸福快樂的黃色小人樂樂控制的,產生的每種情緒都會形成一顆顆小球存檔形成記憶,樂樂捧出的是一顆顆像小太陽似的閃閃發亮的金色小球。這些情緒小球中的核心記憶都為塑造萊莉的性格提供能量源泉,並且驅動了一個個「個性島」的構建。
萊莉的整個童年記憶,大部分都是由樂樂主宰的美好快樂的記憶。
憂鬱的藍色小人――憂憂
藍色是被動、憂鬱的顏色,本片的另一關鍵人物就是悲傷情緒的設定者,藍色的憂憂。故事的開端,就是因為萊莉一家的搬家「意外」,使得憂憂不斷地觸碰到原本黃色的快樂記憶的小球,甚至是核心記憶,都被變成藍色的,樂樂為了挽救萊莉的快樂記憶的過程中,憂憂和樂樂被卷離「情緒總部」,從而想盡辦法回到總部發生的一系列冒險大作戰。
憂憂與自信、樂觀的樂樂完全相反,憂憂最難忘的時刻總是關乎著悲傷,即使樂樂認為最快樂的時候,她也能敏感地捕捉到悲傷的記憶。每當遇到挫折或者變故,憂心忡忡又自卑的憂憂連路都走不動,光看她那全身發著藍光的皮膚和頭髮,穿著厚厚的白色毛衣,拖著那似乎永遠都提不起精神的笨重的身軀,你是否會覺得寒冷和壓抑呢?
如果發生在我們身邊,或許我們也會像樂樂一樣,有嫌棄憂憂的時候,幸福的人生為什麼需要「累贅的」憂傷呢?然而影片告訴我們,憂憂並不代表反派的人物,正如被動憂鬱的藍色也是理智的顏色,情緒部裡沒有哪一個應該被拋棄。要想讓萊莉健康幸福地長大,他們缺一不可,都有著他們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和作用。
刺激的紅色小人——怒怒
紅色是刺激之色,尤其是火紅的顏色,表達憤怒是最好不過的顏色。經過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表情包裡的生氣、憤怒或者怒火攻心的時候都是一種火紅的,氣的圓鼓鼓的大臉,時不時地從腦袋上冒出氣急敗壞的火焰來,然而這就是控制萊莉的憤怒情緒的怒怒。
在萊莉小的時候,當爸爸對她說,如果不好好吃飯就沒有甜點吃的時候;在萊莉搬到新家,當在飯桌上向爸爸媽媽發火的時候。這些憤怒的情緒都來自火紅色的怒怒,掌控萊莉對不滿意的事情表示反抗的憤怒情緒。
討厭、反感的綠色小人――厭厭
綠色大部分是代表健康、充滿活力、生機盎然的顏色,但是有毒的蛇或者綠色的毛毛蟲,它們吐出來的液體是綠色的,是人們討厭和反感的。
對於萊莉來說,她是討厭綠色的西蘭花的,小時候討厭吃西蘭花,長大了一樣討厭夾著西蘭花的披薩。而綠色小人厭厭讓人仔細一看,還真有點像「西蘭花」的模樣。
厭厭掌控著一切萊莉厭惡的食物,比如西蘭花、西蘭花披薩,都是萊莉討厭的食物,每次看到這些都沒有了胃口和心情。
害怕、恐懼的紫色小人――怕怕
紫色具有一種未知和神秘感,會給人產生恐懼、不安和害怕。每次萊莉遇到障礙物或者挑戰跳躍的時候,怕怕總會提心弔膽的,他那充滿紫色的眼珠和小胳膊小腿總是給人一種緊張感,害怕一不小心他那肢體被弄散架。
怕怕在這五個小夥伴中也是最膽小怕事的的一個,當在玩耍中遇到阻礙或者在晚上看到什麼影子閃過,紫色的怕怕就上場了,萊莉就會表現得非常警惕和恐懼。
02.故事內容:充滿擬人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更生動形象地表達出每一種情緒都會給人帶來作用
影片一開始樂樂掌控著萊莉從出生到童年的快樂記憶,樂樂以為只要有她在,萊莉就會一直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然而,讓樂樂沒有料到的是,萊莉的爸爸因為新工作而搬了家,從明尼蘇達州搬到舊金山,離開了熟悉的家、熟悉的朋友、還有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這使得萊莉因為想念以前而變得不快樂。
從搬家以後,樂樂想辦法讓萊莉快樂起來,但是掌控著萊莉的悲傷情緒的憂憂,總是在快樂的時刻能敏感地捕捉到萊莉悲傷的記憶。
憂憂一觸碰到那些裝著快樂記憶的黃色小球,小球就會變成像憂憂一樣的藍色,甚至還觸碰到了萊莉的核心記憶,在樂樂挽救萊莉快樂記憶和核心記憶的過程中,樂樂和憂憂都被卷離了「情緒總部」。
而待著總部的其他小人,並不能掌控萊莉的快樂情緒,反而弄得越來越糟。從此萊莉的淘氣島、冰球島、友誼島、誠實島、家庭島也隨之坍塌。
在尋找回總部的路途中,樂樂堅信一定可以再回到總部幫助萊莉重建快樂記憶,而憂憂已經悲傷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在這途中,她們遇到了萊莉的幻想朋友冰棒,冰棒答應帶她們回到總部,但是過程很坎坷,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驚險大作戰,沒能成功。
冰棒眼睜睜看著自己和萊莉玩過的火箭車被清潔工推到垃圾堆裡,她傷心極了,樂樂幾次三番想用自己的快樂來安慰她,讓她振作起來,然而並沒有效果。而憂憂走到冰棒的身邊,傾聽著冰棒和萊莉發生的一切美好的記憶,冰棒抱著憂憂大哭一場之後,又重新振作起來,給樂樂和憂憂帶路。
這時樂樂呆住了,憂憂竟然讓冰棒振作起來,對憂憂刮目相看,後面把萊莉從夢中嚇醒,去監獄裡面救冰棒,都是憂憂的主意,而樂樂也採納了憂憂的想法並且成功了。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呢?為了追求快樂幸福,而忽視掉了那些看似是負能量,人人都不喜歡的情緒。
比如孩子哭著要出去玩,我們一聽到孩子哭就慌了,會立馬要求孩子不許哭,趕緊閉嘴。其實這是不符合人的潛意識情緒的,我們要求孩子停止哭的做法也是不對的,有時候別的情緒發洩出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03.中心思想:快樂與悲傷並存,失去即是成長
當記憶召回通道打開,樂樂進入管道,不慎掉入遺忘深淵,冰棒也跟著掉下去了,樂樂拼命向上爬,然而並沒有用。聽到冰棒說她們都會被遺忘的,她抱著萊莉以前的快樂記憶傷心地哭了,依依不捨地看著萊莉小時候的快樂記憶和悲傷記憶,後來發現萊莉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安慰,是憂憂的作用。
從而樂樂也明白了,要想讓萊莉重新振作,過上幸福快樂的人生,並不是只有快樂就夠了,她也需要憂憂的存在,只有憂憂能讓萊莉重新振作起來,找回以前的快樂和美好。
而冰棒為了火箭車能把樂樂送上去,她犧牲了自己,在遺忘深淵中消失了,為了萊莉能重新回到以前幸福快樂的生活,冰棒用她自己的生命換來的,這也意味著失去即是成長,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和面對的。
樂樂和憂憂回到了情緒總部,樂樂鼓勵憂憂取下了燈泡,樂樂把快樂記憶的黃色小球遞給了憂憂,憂憂把萊莉以前的快樂記憶都通過自己之手變成藍色小球,放到了情緒臺。
通過憂憂的掌控,萊莉下了車,奔跑著回到家裡,她向爸爸媽媽道個歉,眼淚止不住的流了出來,她通過哭訴,發洩了一直壓抑在自己心裡的心事,爸爸媽媽明白了她的真實需求和想法。他們一家溫暖地抱在了一起。
從此萊莉又回到了以前幸福快樂的生活,她的「個性島」也越來越多和壯大,而掌控萊莉情緒的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這幾個小人,幸福快樂地待在情緒總部,每天看著萊莉的幸福生活,他們一起分享著萊莉的喜悅。
以前的樂樂,看不到憂憂存在的價值,總是給萊莉帶來悲傷和難過,樂樂為了自己的主導地位總是防著憂憂,甚至還畫個圈讓憂憂自己待著就好,甚至嫌棄憂憂一無是處,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憂憂的心裡也越來越自卑、壓抑。
從樂樂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樂樂也有自私的一面,自認為自己可以一直給萊莉帶來快樂,不需要別的小夥伴的存在,殊不知,任何一個小夥伴的存在,都有他們的獨特之處,都是萊莉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少了任何一個都會有缺陷。
寫在最後的思考:
這部影片把人的每種情緒通過擬人化的方式,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通過動畫的形式不僅給孩子們增添了滿滿的童趣和刺激,也給大人們帶來了更加鮮明、形象、立體的感悟和啟發。
不僅把潛意識裡面抽象的情緒,以及童真、興趣、友情、家庭之間的關係通過球體、島嶼、造夢廠、潛意識監獄、遺忘深淵等等充滿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又貼近現實生活。
一個完整的人就是由各種各樣的情緒組成的,人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人人都有開心、悲傷、憤怒、害怕、反感的時候,但是人人都希望過著開心快樂幸福的生活。人生除了快樂,還有別的情緒的存在,正是因為其他情緒的存在,才造就一個完整的人,才會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希望我們能正確對待每一種情緒,過好屬於自己的人生,快樂與悲傷二者缺一不可,失去也是一種成長。
特別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正是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從初來乍到這個世界,到慢慢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很多時候他們想做的或者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做大人的並不理解也不看好他們的行為。
從而會引發他們哭啊鬧啊,甚至會發脾氣憤怒等情緒,我們應該去認真聆聽他們的真實需求,並且給予他們真實需求一定的支持和鼓勵。
孩子發洩出來的情緒很容易被我們發現,但是壓抑在心裡的情緒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我們平時工作再忙一點,很容易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的這種壓抑的情緒,我們很難捕捉到。
如果孩子的這種情緒長時間得不到回應和解決,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嚴重的更有可能會得抑鬱症或者自閉症。
我們每一位家長不論工作多忙,都應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育高度重視,切勿忽視了孩子最真實的心理需求,並且要給他們吐露心聲的機會,我們大人要學會認真傾聽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