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最早提出「麻雀戰」,首創「黃蜂戰術」的大元帥到底是誰?

2021-01-08 騰訊網

1927年5月上旬,他孤軍苦撐瀘州城時,武漢國民政府任命他為暫編第十五軍軍長,這使他成為第一個在國民革命軍中擔任軍長職務的中共黨員。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他任一二九師師長。1937年11月,日軍以500步兵和1個騎兵連向山西長治縣附近的範村發動進攻。八路軍一二九師七七一團以1個連的兵力,分散埋伏在十多裡長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組,五人一群,飄忽不定,不時變換位置,時聚時散地打擊敵人。日軍看著這些像小麻雀一樣飛來飛去的八路軍,想抓又抓不著,只能被動挨打。經過幾小時的戰鬥,消滅日軍近百人,擊毀軍車1輛。這就是「麻雀戰」。他風趣地說:「不要小看這個『麻雀戰』,有時一隻『麻雀』也會鬧得敵人團團轉哩。」

1938年7月,他在《一二九師抗戰一周年戰術報告》中專門提到範村戰鬥,稱之為「發明了打麻雀仗」。從此,產生了「麻雀戰」這個名稱。抗戰初期,他利用閻錫山的練兵場開辦一二九師遊擊訓練班,他親自講解遊擊戰術。一次,他和李達講完課後騎馬回去,突然,他的大白馬和李達的黃驃馬受驚,雙蹄飛起來。原來是一群黃蜂把馬屁股蜇了。他若有所悟,再到訓練班講課時,他就講起了黃蜂戰術。他幽默地對學員說:「你們想呀,我們把這匹馬比作是日軍,日軍兵力多,裝備好,龐然大物呀,可是小小的黃蜂蟄了一下就受不了。我們派出去的遊擊小分隊就是一隻只黃蜂,叫日寇這匹大洋馬日夜不得安寧!」

他號召群眾模仿黃蜂的戰術,拿起武器,群起打擊日軍。比如安澤縣民兵輪戰隊和我軍主力部隊派出的人員就以「黃蜂戰術」打擊日軍,當日軍出操時,我軍預先埋伏的一個排帶領輪戰隊突然以步槍機槍火力急襲,殺傷敵47人。然後打完就走,敵人追出,我軍已無影無蹤。在敵人返回途中,我軍又用「黃蜂戰術」,以一個遊擊小組抓住敵人,各友鄰小組和臨近的主力部隊都奔向戰鬥地點和敵軍行進前方,集中兵力、火力,尾追、側擊、截擊殺傷敵人。廣大抗日軍民使用這一戰術在遊擊戰中殺傷了無數敵人。1938年3月上旬,一二九師遵照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電令,迅速南移至襄垣東南地區,執行伺機破襲邯長路、打擊西犯敵人的任務。

他與政治委員鄧小平、副師長徐向前一起率一二九師南下到武鄉、襄垣地區尋機殲敵。他根據日軍「一處受襲、他處必援」的規律,決定以一部兵力佯攻黎城,充分利用黎城與潞城之間的丘陵地形,伏擊由潞城向黎城增援的敵人。3月16日拂曉,我軍以一部兵力襲擊邯鄲至長治公路上的日軍重要兵站的黎城,引誘駐潞城日軍出援;以3個團埋伏於潞城縣至涉縣之間的邯長公路神頭嶺地區。9時30分,潞城出援日軍進入設伏地區,預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展開白刃格鬥,經過2小時激戰,日軍除100餘人逃跑外,全部被殲。

八路軍伏擊部隊又擊退由潞城、黎城連續出援的日軍,並殲其一部。至16時,戰鬥結束,共殲日軍1500餘人,繳槍550餘支。他就是人稱為「神機軍師」的劉伯承,他親自指揮的這場伏擊戰,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從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戎馬一生,功勳卓著,創造了我軍歷史上多個之最。朱德元帥曾讚譽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

相關焦點

  • 大同集寧戰役,傅作義部隊速度實在太快,我軍王牌戰術居然失靈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華北戰場我軍總目標是打通平漢鐵路北段,即北平到石家莊段鐵路,以打通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幾個重要的解放區之間聯繫。當時中央還提出過更為詳細的奪取「三路四城」計劃,由於涉及地名太多,此處不用一列舉。原本這個龐大的作戰計劃,需要晉綏(賀龍)、晉察冀(聶榮臻)、晉冀魯豫(劉鄧)三個解放區的部隊共同出馬。
  • 解放軍打敗美軍的三三制戰術動作,到底有多厲害呢?
    當時美軍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憑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強大的火力攻勢,我軍傷亡慘重。如果美軍使用炮火壓制我軍的話,我軍就很難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地位,因此這場戰爭的過程是非常慘烈的。因為他們的炮火實在是太強大了,我軍甚至沒有近身的機會,所以我軍想到了在抗日戰爭中使用過的三三制戰術動作。三三制戰術動作是我國在抗日戰爭中使用過的一個戰術,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對其的運用越發熟練,於是韓戰的戰場上我們也大量使用了三三制戰術。在使用了三三制戰術之後,美軍的優勢逐漸被我軍部隊瓦解,我軍也開始主導整場戰爭的局勢。
  • 抗美援朝勝利後,各國都在研究中國步兵,我軍步兵到底強在哪裡?
    但是另世界各國的軍事研究者不解的是,當年手持簡陋武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到底是怎樣將美軍從朝鮮北部半島一路打回三八線的,而有著強大後勤保障的美軍為什麼永遠無法攻下志願軍把守的山頭。剛剛經歷完國內戰爭的志願軍到底有著怎樣高超的戰術,以至於一直到今天都被美國西點軍校奉為經典戰例。第一,善於隱蔽自己,讓敵人無法察覺自己的動向和目的。
  •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穿插迂迴戰術,是怎樣的一種戰術
    抗美援朝戰爭裡,志願軍最令美軍頭疼的戰術無疑就是大範圍的穿插迂迴。「萬歲軍」第38軍的內層穿插;橫城反擊戰第117師一夜穿插迂迴38公裡;戰鬥英雄楊育才帶一個班奇襲白虎團指揮部,都是穿插迂迴作戰的典型戰例。 今天聊聊穿插迂迴戰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 95歲神槍手講述「麻雀戰」
    這種神奇的戰法就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創造的「麻雀戰」。作為敵後抗日的主要戰法之一,真實的麻雀戰究竟什麼樣?聽一聽95歲的老八路講述抗戰歷史。  李付勝,河南襄縣人,生於1922年12月,1941年5月在山西安則縣參加八路軍。此後長期在敵後與日軍作戰。
  • 《代號叫麻雀》熱播 導演大功解讀麻雀戰
    劇集熱播後,掀起了一陣何謂麻雀戰討論熱潮。在劇集收視持續走高之際,時代典範導演大功為廣大觀眾科普麻雀戰。  大功科普麻雀戰 被調侃為最精明的麻雀  麻雀短槍班智鬥勇鬥小日本,收視口碑雙豐收之際,掀起了陣陣有關何謂麻雀戰討論熱浪。究竟何謂麻雀戰,大功導演解釋道:「麻雀戰」的作戰方法類似麻雀覓食飛翔時忽聚忽散、時東時西的狀態,再加上目標小、速度快,來無影去無蹤,個頭不大、能耐不小的特點,從而成為我國民兵保護根據地、打擊日偽軍的有利遊擊戰形式。
  • 解讀:「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能夠擔任這4個職務!
    解讀:「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能夠擔任這4個職務!對於我們大家都知道,在部隊裡面最高的軍銜就是屬於上將軍銜,能夠獲得上將軍銜的這些人都是非常的不容易,也都是屬於精英當中的精英人物。「上將軍銜」的將軍級別到底有多高?能夠擔任這4個職務!下面小編就給大家進行解讀。
  • 各國都有「大元帥」,毛澤東卻辭讓不受:穿上大元帥的制服不舒服
    不過,其實在計劃中本來還有高於元帥的「大元帥」頭銜,而且這個頭銜眾望所歸是留給毛澤東的。只是主席有他自己的想法,任憑主張此事的人多次勸說也依然沒有改變,最終新中國並沒有出現「大元帥」這個頭銜。軍銜體系中的「大元帥」在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軍銜體系時,橫向看其他國家,有兩種已經存在的體系可以作為參考:一種是以蘇聯為代表的東方式軍銜,從大元帥到少將共計兩檔七級;另一種則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式軍銜,不稱元帥卻有對等的五星上將,共計五級。我國軍銜制度主要仿照蘇聯,這不單單是出於意識形態的需要。
  • 為保護當地蜜蜂種群 美國會提出滅 「殺人大黃蜂」試點項目
    據外媒報導,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綽號「殺人大黃蜂」--可能已在2020年入侵華盛頓州,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將繼續允許這種情況發生。10月,在華盛頓州發現的第一隻亞洲大黃蜂被研究並被銷毀,而周一提出的新法將為華盛頓和其他可能需要幫助的州提供財政援助以對抗這種致命昆蟲。美眾議院於周一提出的一項法案建議創建一個試點項目,從而為各州提供財政援助以開展消滅亞洲大黃蜂、恢復被亞洲大黃蜂破壞的蜜蜂種群工作所必要的管理、研究和公共教育活動。該法案是由美國內政部長跟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局長合作並跟所有相關聯邦機構協商後提出。
  • 我軍作訓服40年來有哪些變化:從一身綠到虎斑紋
    1929年,義大利研製出世界上最早的迷彩服。二戰期間,一些參戰國軍隊配發了各式迷彩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國軍隊仍主要配發以卡其色或綠色為主的單色通用作訓服,迷彩服多配發特殊部隊。自上世紀80年代起,各國軍隊開始普遍配發符合本國軍隊需要的迷彩作訓服。
  • 介紹西方最早大規模使用火槍的戰例
    介紹西方最早大規模使用火槍的戰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4日 22:41 來源: 來源:艦船知識網絡版我軍新聞西班牙人研製了一種後來在整個歐洲最負盛名的火繩槍——「穆什克特」火槍,
  • 戰術動作解析:獨特兇猛、攻守兼備的解放軍三三制戰術
    解放軍建軍時,武器簡陋,單兵作戰能力不足,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解放軍從抗戰時期開始,結合東北解放戰爭中的經驗,開創性的建立了三三制戰術。三三制戰術其實來源於日軍步兵戰術,在實戰中改進提升。該戰術要求士兵三人為單位,成一個戰鬥小組,三個小組為一個班。
  • 為維護本地蜜蜂物種美國會明確提出滅「殺人大黃蜂」示範點新項目
    據外媒報導,亞洲大黃蜂(Vespamandarinia)--外號「殺人大黃蜂」--很有可能已在2020年侵入華盛頓州,但這並不代表著美國將再次容許這類狀況產生。10月,在華盛頓州發覺的第一隻亞洲大黃蜂被科學研究並被消毀,而周一明確提出的舊法將為美國華盛頓和別的很有可能必須協助的州出示財政局支援以抵抗這類致命性蟲類。
  • 我軍55年授銜為何專設了蘇軍也沒有的大校?將帥體系存在細微差別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我軍當年肯定是需要仿蘇的,所以1952年我軍在軍銜體系最初的設計時,高級軍官也擬設置為大元帥、國家元帥、兵種元帥、上將、準上將、中將、少將兩檔七級。再比如當時設置的「大尉」軍銜,也主要是為了解決副營級幹部的軍銜等級問題,所以我軍55式軍銜既有仿蘇的一面,也保持著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搬。而到了1988年恢復軍銜制時,為貫徹和平時期體系從簡的原則,從55式軍銜的軍官四等14級調整為三等11級,即取消了大元帥、元帥,大將和大尉軍銜,最終因為「一級上將」也未實際授予,等於變成了三等10級,而大校軍銜更有理由保留了下來。
  • 國產三大經典槍械一身皮軌戰術範十足 接軌國際!
    長弓戰術導軌系統捍衛者·長弓95/95-1擴展系統長弓戰術擴展系統在2017年國際空降排比武中裝備了我軍空降特種部隊並取得了優異成績榮獲第一名,目前已裝備使用的單位有:新疆特警總隊特戰支隊、昆明特警支隊、成都特警支隊
  • 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95式防空炮伴隨掩護99A坦克進攻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該旅作為新的「土豪旅」,在軍改前就已經是裝備99式坦克的著名的65集團軍某機步旅,軍改後和繼承中國坦克第一師的血脈裝甲某旅合併組建某合成旅,裝備了65集團軍和54集團軍打架後搶來的原38集團軍退下來的99式主戰坦克,後在15年左右換裝04A步兵戰車和新質防空力量,該旅紅色基因濃厚,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
  • CF手遊遭遇戰決勝秘籍 酒店危機戰術分析
    但是不論如何,想要在這張地圖中生存下去,除了過人的槍法之外,適合當前形勢的實時戰術也是少不了的。不能一味的相信槍法,否則無論如何也難以防範背後的敵人。因此戰術分析也相當重要。但是酒店危機屬於小規模作戰地圖,雖然地圖模式極其相像,但由於地圖規模縮短了進軍時間,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遊擊戰、麻雀戰等戰術的實施。即便完全做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為規模小,敵人也可以在察覺後短時間內到達交火點,支援隊友。因此酒店危機並不適合分散遊擊和多點佯攻作戰,相反,集中型強攻和遊擊戰術和預攻兩線的戰術反而更加有利。
  • 井延坡工作室|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幹部級別的沿革
    中央軍委曾於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9年和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兩度提出實行等級制度,但因「超過現有物質基礎」和大規模內戰爆發而被迫中止。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的物質基礎有了較大的改善,軍隊正規化建設開始起步。經過幾年的準備,我軍的幹部等級制度於1952年正式建立起來。
  • 中美步兵班誰更厲害?火力至上「不敵」呼叫支援
    短時間內誰的步兵班能輸出更強大的火力,誰就能更夠更輕易的佔據優勢。當然,除了火力至上,班組戰術也是影響戰鬥勝利的重要因素。而中美兩國的步兵班則分別擁有其中的一種優勢。在戰術運用方面,提倡「信息化網絡中心戰」的美軍發明了適應信息化作戰的「蜂群戰術」,這個戰術是指利用步兵班等小規模的作戰單位穿插到敵軍防線,在遭遇敵方地面目標後,利用可攜式導航、定位設備呼叫陸航團、空軍、炮兵等火力單位進行精確火力打擊。在伊拉克戰爭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