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貓來窮,狗來富」這種說法?
我有個朋友叫小美,是個溫柔安靜的小姑娘,平日裡除了寫寫文章,也沒有太多娛樂活動。上大學的時候,她就想養只貓,只不過那個時候宿舍不讓養,生活費也不夠。因此她一直都是一名雲養貓玩家。
前些時日,她終於決定養貓了,但是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她們家比較傳統封建,說直白些就是有些古板。
她家人拒絕她養貓的理由就是「貓來窮,狗來富」,所以,貓是堅決不可能養的。
我當時就想,這都9102年了,怎麼還會有人有這種想法?當然,我沒有這麼直白的跟她說,畢竟拒絕她養貓的是她尊敬的父母。
事實上,「貓來窮,狗來富」這種說法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
古時候,貓狗不是寵物,養貓是為了抓老鼠,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
窮人家自己尚且吃不飽飯,更沒有多餘的食物養狗,再說家徒四壁的,也不會有小偷光顧。因此一般都是富人家養狗,窮人家不養狗。
富人家裡都是青磚玉瓦的,老鼠想打洞也鑽不進去,而窮人家則成了老鼠棲息的最佳地址,想在哪打洞就在哪打洞。
富人家裡沒有老鼠,窮人家裡遍地是老鼠,因此貓也就常常光臨窮人家的院子。
因為貓出現的地方大多都是窮人家,所以慢慢的也就有了「貓來窮,狗來富」這種說法了。
當然這句話放在當代已經沒有意義了,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越來越好,家家戶戶都能養得起貓養得起狗。
有錢人養貓的不在少數,也沒見他們變窮啊。因此,這種說法聽過就當樂呵樂呵,千萬別當真,更不要因為這麼一句話,就拋棄自家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