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說到養生的話題,肯定會聽到一句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一走動一動,好處可以說出一籮筐,但飯後散步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走錯了」可能會出現大問題。能不能飯後散步,什麼時間散步最好,今天小九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吃完飯就躺著有啥壞處?
首先要肯定一點,吃完飯真的不建議馬上躺著,胃裡有很多食物,吃完飯馬上躺下去,那么正處於消化狀態的胃,就容易發生消化不良。
既然不能馬上躺著,那就運動一下,或者散步一下,這個說法很多人都想過,而且許多人強調飯後散步好處多多,其實這可能是個「偽養生」。因為飯後散步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如何散步要講究方法。
飯後散步,時間是關鍵
飯後散步本身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身體有某些疾病的人就不適合飯後馬上散步,比如低血壓或者冠心病、高血壓、胃腸道疾病或者貧血的人,都不建議飯後馬上運動。
因為飯後人體的消化系統的運作是最快的,胃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滿足正常的消化工作,若是這時候去散步或者運動,那麼這些血液就要分散到其他系統,這樣胃部的動力就會下降。
其次,很多低血壓或者貧血的人,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身體正常運作,如果飯後馬上運動,可能會出現頭暈甚至是昏厥的後果。
另外高血壓患者和冠心病的人他們的心臟功能比較差,身體負擔大,若是飯後馬上運動或者散步,身體沒辦法馬上適應,腹腔也容易受到擠壓,大腦和心臟出現風險的概率會高很多。
所以飯後真的不建議馬上散步,如果真的要出去散步,那最好給身體一個緩衝的時間,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的時間是最合適的,並且散步前做一些暖身的動作,可以減少損傷,避免暈眩。
掌握飯後散步的正確方法能讓養生效果事半功倍,關於飯後散步,其實也有很多人存在一些疑問,比如飯後散步會引起胃下垂,這是真的嗎?
澄清:飯後運動不會導致胃下垂
我們先說下,一般來說胃是在腹腔的左上方,最低點也不會超過肚臍下兩橫指,身體站直放鬆,胃如果低於這個位置,甚至掉到腹部的盆腔,這就是胃下垂。我們在肚子餓的時候胃是扁袋狀的,有食物進入胃,它處於充盈的狀態,它的表面會有一定的張力可以來分散重力,讓胃維持在一個正常的位置。
而且胃部的周圍有許多強有力的韌帶結構,這些都可以讓它保持在正常的位置,飯後運動的震蕩一般是不會影響到這些韌帶的。但不提倡飯後馬上運動,因為會消化不良。
喜歡運動的小夥伴,飯後運動要掌握方法和時間,如果真的要飯後運動,最好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之後,並且選擇運動強度低的項目,散步就好了。
參考資料:
飯後運動很必要[J].糖尿病天地:教育刊,2012(11):13-13.
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嗎?[J].健康管理,2012(11):64-6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