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炎黃子孫,也自稱黎民百姓,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2020-12-04 眾淼文化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明文化厚重滄桑,從夏商周以來,薪火相傳,連綿不斷,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至今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而在上古時期,也就是中華文明早期的人類活動中,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逐漸聯合在了一起,共同抵抗來自蚩尤部落的威脅。炎黃兩大部落聯合後,通過一系列的戰爭,終於打敗了實力強大的蚩尤部落,由此通過炎帝和黃帝部落民眾的融合,所以從廣義上看,我們華夏子民都可以叫做炎黃子孫,統一在了一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內。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炎黃子孫的稱呼之外,我們民間還有黎民百姓的說法,民眾在日常口語中經常使用這一稱謂,那麼黎民百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他和炎黃子孫之間有什麼區別嗎?這還要從炎黃部落和蚩尤部落的大戰說起。

當年炎黃部落打敗了蚩尤部落以後,很多蚩尤部落的戰士和民眾成為了俘虜,由於蚩尤部落又稱為九黎族,因此當時人們便用「黎民」來稱呼他們。需要明白的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黎民百姓」的稱呼,兩者的概念和內涵是分開的,「百姓」代表的是另外一種姓氏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的姓氏文化正式形成一定的體系,還是從炎黃部落的融合開始的,那個時候有姓氏的一群人,都是貴族階層的代表,用現在通俗的話語講,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有的,不同的姓氏,代表著不同的部落,黃帝的姬姓,之所以被稱為「萬姓之祖」,是因為從他的身上,還分化出數百個姓氏。所以那個時候的「百姓」,是有著特定的歷史內涵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姓氏慢慢分割了開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私有制的出現,對社會階層的構造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氏這一姓氏術語逐漸消失,姓成為了大家最常用的文化符號,因此「百姓」這一詞語,又有了新的歷史內涵,這就是不再屬於貴族階層所有,而是「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從此百姓這個詞語,才成為了平民大眾的一種稱呼。

同時在另一方面,在時代的發展下,當年的「黎民」,也沒有了最初嚴格的界限了,蚩尤部落的民眾,早已和炎黃部落的民眾融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由此人們在自稱之時,也就冠以「黎民百姓」的稱謂了。

所以時至今日,我們無論是以「炎黃子孫」的身份自居,還是稱呼自己是「黎民百姓」,其實質和內涵其實是一體的,大家早已是中華民族的另一種代稱,因此二者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和區分。

相關焦點

  • 普通人為什麼又叫「黎民百姓」?黎民百姓到底什麼意思?
    面對外國人,一定會自豪的說出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在面對國內大人物時,會稱呼自己為「黎民百姓」。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啦!可是,現在的你知道「黎民百姓」是一個成語,在古代可不是哦!現在先來解釋一下「黎民」。相傳在炎黃時代,部落之間的戰爭是很頻繁的。當炎帝的「軍隊」與蚩尤發生衝突時,炎帝不幸落敗。
  • 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那麼「黎民百姓」是什麼意思呢?和蚩尤有關
    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那麼「黎民百姓」是什麼意思呢?和蚩尤有關聽江湖新聞,說江湖故事,探尋江湖的歷史,尋覓歷史的江湖,就來江湖不曉生。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其實都是有古代的來源的,比如老百姓,庶民,黎民等等,都是由歷史依據的。
  • 只知道炎黃子孫,那蚩尤的後代去哪了?一句「黎民百姓」道出實情
    說起來,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炎黃子孫」自居,那是因為在上古時期,炎帝和黃帝是兩位人類始祖,帶領人們走向了文明,而要說到上古,除了炎黃之外還存在一個種族就是「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就是蚩尤,而且蚩尤和黃帝之間還展開了一場大戰,最後皇帝勝利。
  • 普通人在古代為什麼又叫「黎民百姓」?
    面對外國人,一定會自豪的說出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在面對國內大人物時,會稱呼自己為「黎民百姓」。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啦!可是,現在的你知道「黎民百姓」是一個成語,在古代可不是哦!   現在先來解釋一下「黎民」。相傳在炎黃時代,部落之間的戰爭是很頻繁的。
  • 黎民百姓,為何黎民在前,百姓在後?這裡包含什麼重要的歷史信息
    黎民百姓是一個成語,現在就泛指一切普通老百姓。但是既然都是指普通人了,直接叫做百姓不就行了?黎民為何在百姓前面?是否包含什麼重大的歷史信息?簡單點來講,這個詞可以說來源很早,遠古時期就存在而流傳下來,當時黎民百姓可不是現在這麼個意思,他分為黎民和百姓兩個詞,各有各的涵義在。原本「黎民」和「百姓」是兩個不同的階層,就相當於普通人和貴族的區別,也因此泛指社會所有人。黎,在《詩經爾雅》釋為「眾」,故「黎民」即眾民,從西周開始是對庶民百姓之俗稱。
  • 黎民百姓:「黎民」和「百姓」這兩個詞的含義和您想的截然不同
    在書中經常能看到「黎民百姓」這個成語,這是從西周開始對庶民百姓的俗稱,出自《隋唐演義》,現在泛指天下的蒼生和百姓,是平民的統稱。為什麼會出現「黎民百姓」這個成語呢?在古代,「黎民」和「百姓」卻都不是平民的意思,各有各的含義。
  • 您真的明白「黎民百姓」的深意嗎
    炎帝、黃帝聯盟了以後,總共有一百多個部落(一說也包括了夷族部落),每個部落有自己的姓氏,因此統稱為「百姓」,有形容炎黃聯盟的強大強盛之意。郭沫若認為黎民就是在日下勞動的面色被曬得像鍋底一樣黑的百姓(見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也有可能是將這類的人群臉上抹上鍋底灰,以示區別,老遠好辨認。黎民也指九黎族的民眾,有九九八十一個部落,前期黎民在首領蚩尤的帶領下,屢次打敗炎帝部落。炎帝與黃帝只好聯盟,組成了「百姓」。本想「百姓」戰勝「八十一黎民」應該沒問題,可惜「百姓」還是多次被「黎民」擊敗。
  • 「黎民百姓」咋來的?你是願意當「黎民」,還是「百姓」?
    但是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大部分不過是平頭百姓而已。這個世界不管任何一個國家,人口中最大的基數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百姓」這個詞語可能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聽起來總覺得有點貶義。但是今天我這個普通老百姓要跟大家說的是,其實完全沒必要,因為這個稱呼其實是一個相當尊貴的稱呼。看完我所講的,你會為自己是一個百姓而感到驕傲。
  • 「黎民百姓」一詞從何而來
    古代帝王常用「黎民百姓」一詞來指代自己統治範圍內的所有人,黎民百姓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你可知道,什麼是「黎民」,什麼又是「百姓」。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夏朝,一直到殷商前期這一段時間,此時的中國大地上出現了三個大的部落。活動於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夏族,這一區域就是「中原」;活動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夷族,又稱東夷,活動範圍達到今天的朝鮮半島地區,是殷商的祖先;以及活動於河南南部,湖南湖北等地的黎族。
  • 多數人不明白「黎民百姓」的意思,怪不得後世都稱百姓
    在史書及影視劇中,我們通常能夠看到「黎民百姓」之類的詞語,也大概能夠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這個詞語通常指的是天下的蒼生,天下的百姓。不過,為什麼人們常說「黎民百姓」以及「百姓」,而不怎麼單獨提起「黎民」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帶來比較詳細的解說。
  • 黎民百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勳衛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與民同樂。」近義詞有:平民百姓,反義詞有:達官貴人,黎民百姓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普通百姓。3、只得強打精神,傳旨讓秦叔寶將龍頭懸掛街市,曉諭長安黎民百姓。4、黎民百姓之事謂之為大義;人倫情長、兄弟手足是為小義。5、警察叔叔您真是見義勇為,智勇雙全,勇擒車匪路霸,造福一方黎民百姓,我改天一定會把錦旗送到你們局裡去的。
  • 黎民百姓什麼意思?草民、庶民、平民代表什麼?百家姓什麼意思?
    1、黎民:是中國遠古時代炎黃與蚩尤大戰,蚩尤戰敗,蚩尤當時的族群叫九黎族,炎黃戰勝蚩尤後合併蚩尤的九黎族,九黎族被稱之黎民。黎民百2、百姓:也是因為蚩尤帶領的九黎族戰敗後併入炎黃的華夏族,因炎黃的姓氏當時很少,而九黎族在當時的姓氏多而雜
  • 許多APP都有極速版,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目的是什麼?
    大家都應該知道,現在應用APP的迅速火爆,也是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快樂,然而很多APP除了普通版本之外,竟然還會多出一種極速版,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和普通版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許多APP都有極速版,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目的是什麼?
  • 從古到今,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夫妻間的愛稱有哪些呢?
    夫妻間愛稱有很多,那從古到今,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夫妻間的愛稱都有哪些呢?一、古代丈夫對妻子的愛稱皇帝稱叫梓桐;宰相稱叫夫人;文人稱叫拙荊;雅士稱叫執帚;士人稱為妻子;商賈稱為賤內;秀才稱為娘子;老百姓稱叫婆娘;有修養的人稱叫太太;普通人稱為老婆。
  • 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秋天很容易生氣,而且又很熱很乾燥,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豬肉不如這道菜好,我們分享一道超級美味的家常菜,韭菜葵炒豆芽。。很多人都知道這道菜熱量低,纖維素含量高,有助於加速腸道蠕動,這是一道不容錯過的減肥菜。
  •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2、顯示細節有差異   液晶顯示器尺寸大,但解析度目前依然多為1080P,或者2K屏,與如今大屏液晶顯示器解析度基本差不多,這意味著屏幕更大的電視在近距離觀看的時候,會存在明顯點距過大,而遠距離察覺不到,而電視當顯示器使用,我們需要離的比較近使用,因此在畫質細節方面容易出現一些明顯的鋸齒顆粒感,體驗不佳。
  • 中華田園犬和柴犬的關係,兩者之間有何區別?追溯到歷史的小知識
    雖然它們在我們本地是一種不稀奇、特殊的犬種,因為常見所以變得非常的廉價。中華田園犬和柴犬的關係,兩者之間有何區別?追溯到歷史的小知識!中華田園犬是作為中國鄉村最常見的一種犬種類型,人們也稱之為「土狗」,而土狗的意思是作為「本土的狗狗」。其實在很多人的童年印象當中,都有過一隻狗狗的陪伴著我們的童年,跟隨著我們成長。
  • 過小年: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是為了討好這位大神!
    從自遠古開始,延續幾千年,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乃至乞丐,家家戶戶在臘月都非常重視祭灶神,連不信鬼怪的孔夫子,都曾經帶著他的三千弟子進行祭灶。在人間,一度人們對這位灶神爺膜拜得不得了。這個灶神爺,是何方神聖,如此令人敬畏?他是大名鼎鼎的火神祝融。
  • 為什麼電箱有分辦公電箱和住宅電箱,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導語:為什麼電箱有分辦公電箱和住宅電箱,這兩者有什麼區別?不管是在辦公樓或者是住宅樓,還有商場,這些都是需要鋪設電路的,如果說電力設備、電路出現了故障的話,那可是會影響到我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那麼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的話,都是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 看晚清那些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看晚清那些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現在會聽到很多懂歷史的人說,清朝的落後那是因為晚清王朝閉關鎖國,統治者思維保守,但看過下面些神操作,晚清王朝保守,顯然有些難以理解,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道理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