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會不會覺得活著很無聊,曾產生過想死的念頭?

2020-12-04 時尚女性潮流

網友投稿:

我也曾有過,我今年16歲。(可能你們會笑我太年輕,不過這的確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幫到你)就在前段時間,我很痛苦。日子毫無趣味,沒有任何值得期待,以至於厭煩。那時我都不知道自己每天上學做什麼。我變得無心學習,沒有任何的所謂上進心,對交往沒興趣,討厭集體活動,甚至get了抑鬱症。總之感覺活著沒意思。

我是一個向來不開心和缺少安全感的女生。但即使是在最絕望的時候我也不會選擇去死。一是我怕死。我害怕我死後將不復存在,我害怕我死了我家人怎麼辦?二是我不甘心。因為我是個本對生活,有很多憧憬的人,當受到打擊才會自暴自棄。其實,我們這些口口聲聲說討厭活著的人就是玻璃心!反正又不能去死,那幹嘛逃避?我用真實感受告訴你逆流而上比想死死不了好受多了,不信你就試試。你不開心,是因為你始終想得太多,做的太少!這次我寧可受傷也不想在躲避了。

當時真不該放任自己墮落,我會恨死自己的。那種自責才叫痛不欲生。既然活著就用力的去活,相信我那才是人生的樂趣所在。每天找點事幹,嘗試些新事物,開拓視野。我相信越累越充實,越努力越幸運,越獨立越自由。不管生活怎樣傷害你,請你一定要狠狠地愛自己。我現在每天給自己充電,逼著自己相信正面的東西,雖然有時還是會崩潰,但一直咬牙在堅持。雖然沒有翅膀,但還是假裝自己有那個天賦。我相信我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太年輕,我不想墮落,我不想變成一個自己討厭的人。

我的夢想是夢想不再是幻想。高中黨的夢想不一定是考上哪所大學,當個啥啥家。我希望經歷過風雨,能夠一步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直到可以自信地站在優秀的人的身邊。

親愛的 你不僅僅是為了生存 你還要好好地生活

誰會不累呢?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

爬山很累,但是,你可以看到風景,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讀書很累,但是,你可以得到知識,你可以通過書本了解整個世界的奇特。

上班很累,但是,你可以得到金錢,用自己賺的滿足自己的需求的時候是開心的。

累和收穫,累和開心,累和幸福都是相關的。

這世界上不止你累,比你累的人也有太多。

有的人為溫飽,為家庭拼搏,加班加點。好容易賺的錢,也許生一場病就花光了。

有的人生而殘疾,比平常人已經艱辛很多了,還要遭受別人的白眼和歧視。

他們還是好好活著了。

而你,肯定可以找到死而不痛的藥。

但是,又有什麼藥可以止住,家人朋友愛人失去你的痛?

很多人是累且開心著!你提這個問題,可能就需要休息一陣子了。你還沒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駕馭自己是一門非常高級的藝術。有的人,一提到工作,精氣神全來了;一回家,趴著就睡了。有的人,一工作就是五年,一睡覺就是三年。

休息就要專業的休息,休息個一年兩年都不算事情,旅遊10個20個城市,做拍照這個小項目,都是很專業的休息,還能收集一大堆攝影書籍。休息都能休息出專業水平。

說明你,還沒學到駕馭自己情緒的技術。

心態是由壓力所產生的物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表現;其實壓力的大小和心態的好壞都是自己決定的,如果你的心態不是很好的話,是需要好好的調節一下。第一就是要正確的認識現在自己的位置,可能你以前成功過,現在失敗了,現在在朋友面前也沒有以前的分量了,這樣的列子有很多很多,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十之八九,在遇到讓自己難過的事情,你可能這樣想,現在只是暫時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傾訴一下,這樣應該會有些效果的。現在有很多人都不能正確的認識「朋友」。所以心態很重要,在遇到不開心和不如意的時候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再吐出,讓自己放鬆一下,最後給朋友和自己一句忠告:得意時淡然,失落時釋懷。

相關焦點

  • 想死的人會不會跟別人說?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有輕生的念頭?
    抗下來的原因是怕活著的人痛苦親身經歷: 想死的人會不會跟別人說呢?大概內容是這樣的:甲: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 從來都是冷暖自知, 活著的人永遠不知道想自殺的人的心理, 在他們眼裡 想死的人就是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弱, 總會認為她們矯情。
  • 活著不容易,生死僅在一念間,人在什麼時候會有輕生的念頭?
    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不容易,人在絕境的時候就會產生輕生的念頭:或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意突然失敗了,還欠了一屁股債,到處都是伸手要錢的人;或相愛多年的戀人,突然就離開了,多年的習慣被打破,那種長期的依賴和精神支柱突然間崩塌了。
  • 想死的念頭原來都藏在這裡
    想死是自殺的前奏,不把它掐死在萌芽狀態,後果嚴重。想死的人無疑是無聊到了十分,其無聊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當然,前者肯定是主因,你要迷失自己,丟棄自己,「你」是主語。而這第三點引發想死念頭的趨勢正大幅抬頭。病態社會裡總以錢作為成功或者興奮的標誌和刺激方式,可這場疫災讓人們看到,整箱的錢買不到一個搶救床位,更換不來一條命。
  • 生活的本質是孤獨:活著活著,就覺得沒意思了
    覺得活著沒意思的想法,是今年才開始時斷時續出現在腦海裡的。也許只是對不倫不類的生活的一種心理反抗,我也知道這種反抗也不會很徹底的真的去不活了。記憶,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三個階段,三種風格的存在。懵懂的瘋狂,迷茫的徘徊,青春的光芒。
  • [有故事]劉德華:曾因落選頒獎禮想死
    貴為金像、金馬影帝的他也是在華語樂壇中得獎最多的流行歌手,猜不到獲獎無數的他早年也曾為失落「最受歡迎男歌手」而萌生過想死的念頭,幸好他之後學會了放下執著。貴為金像、金馬影帝的他也是在華語樂壇中得獎最多的流行歌手,猜不到獲獎無數的他早年也曾為失落「最受歡迎男歌手」而萌生過想死的念頭,幸好他之後學會了放下執著。
  • 在你最想死的時候,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在你最想死的時候,你是怎麼熬過來的?這是知乎上的一個熱門問題。我仔細讀了當中的一些回復,想像著他們的痛苦與掙扎,不禁淚目……1.有人(@璃婼)說,多年前生活出現一些波折,刺激了他尚柔弱的心靈。他想到吞服安眠藥自殺;安眠藥一次開的劑量不夠自殺用的,他便一家一家地去買,直到湊夠了致死的量。
  • 貓咪一個人會不會無聊
    白天我們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確實沒有太多時間在家裡陪貓咪,那麼貓咪一個人在家會不會覺得無聊呢?我們應該給貓咪一點什麼事情去做呢?如果從貓咪的天性來考慮,其實貓咪一個人在家是不會無聊的,因為貓咪的祖先本來就是獨居動物
  • 抑鬱症患者總覺得自己快死了,該怎麼辦?
    說起抑鬱症原來的我覺得很陌生,可是,現在想來我的身邊就有,我也曾抑鬱過。我今天就拿我關注的一個作家得抑鬱症的經歷,給你講一下她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抑鬱症的。 最後得出是因為她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人生必須具有使命感,她無法接受那種只為吃喝的庸常生活。 一旦沒有事情可做,她就會質問自己,如果找不到答案,她就想到了死。 她說她的母親和祖母也得過抑鬱症,或許抑鬱症是種在基因裡的,在她的體內不知不覺得就給發了芽。
  • 活著不好嗎?《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真人電影化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十二人の死にたい子どもたち)》是衝方丁創作的懸疑推理小說,本作曾由漫畫家熊倉隆敏執筆推出過同名漫畫。今天(9月18日),《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宣布真人電影化,預定於2019年1月在日本年上映。
  • 網絡熱詞:「人間不值得」情感分析,人為什麼會覺得活著沒意思?
    網絡熱詞:「人間不值得」情感分析,人為什麼會覺得活著沒意思?現在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超多的便利和娛樂分享,在大家網上遊戲失敗的時候,總會發出這樣的一句感嘆:人間不值得啊!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了?或者身邊的朋友喜歡這樣說呢?
  • 感到很無聊的人,不妨讀下居裡夫人的語錄,餘生會過得很有趣!
    很多人如是就醒悟了,想要找到人生的新起點,才發現自己已經年齡不小了,跟著一些剛出來的實習生競爭都競爭不過,更感嘆無能為力,如是很多人就放棄掙扎,就過上了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活得如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一般,而手機也就成了他日常無聊發洩的場所。說到這裡,如果你也是感到很無聊的人,不妨讀下居裡夫人的語錄,餘生會過得很有趣!
  • 時隔一年再看《活著》,活著未必是為了活著,活著也不該只是忍受
    很多人都翻閱過這本書,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活著應該類似於餘華在作品的《序》中所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因此,活著的力量也應該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曾經我也是如此認為,並以此為方向去尋獲生活的力量,慰藉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苦難。可直到去年的一次突發事件,讓我改變了以往對活著的理解。
  • 如果你覺得生活太難,就看看這些人怎麼活著
    每當我生活陷入危難的時候,我就喜歡看看身邊人活得怎樣,有比我好的,有讓我無數次羨慕的,但也有人,比我苦多了。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當你覺得生活太難,最好別嫉妒別人,而是去街頭走走,看看那麼多辛苦的人辛苦的活著,你這點難,也許並不算什麼。
  •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熬不下去怎麼辦?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尤其是生活陷入低谷的人,常在孤獨難熬時,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活著,如此的艱難,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在低谷時,會越來越孤獨,身邊的親人朋友越來越少,才會有時間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的心中,幾乎都曾有這麼一個念頭。
  • 韓國電影《活著》,最無聊也最接近現實,男女主顏值在線
    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是最無聊的喪屍片。我們通常看的喪屍片比如說《生化危機》、《行屍走肉》等美國電影、美劇都充斥著特效、暴力的槍戰等可以讓人們內心波瀾起伏的場面。看到喪屍出現我們想到的就是一槍爆頭,比如說在《半島》中,小女孩兒駕車狂飆,在喪屍群中穿梭,激動吧,刺激吧。
  • 「往往真正想死的人,都樂觀灑脫得不得了。」
    沒有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在《人間失格》裡面,太宰治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儘管這句話有口無心,但分明有一種刺痛感穿透了我的骨髓,這是我第一次因為愛人的一句話而倍感痛苦。「為什麼連死都不怕的人,會害怕活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在中國,3.2%的人患有抑鬱症。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抑鬱症患者都想要自殺?為什麼連死都不怕的人,會害怕活著?
  • 家裡養了一隻貓,它在家會不會覺得孤單?
    家裡養了一隻貓,它在家會不會覺得孤單?除非是8歲以上的老貓,看穿了世間百態、人情冷暖,否則肯定是會覺得孤單的。無論是什麼玩具、什麼其他寵物陪伴它,它都會感到心裡少了什麼……在貓心裡人類就是偶像般的存在,那麼智慧、那麼有能力,會鏟屎、會變出貓糧、小魚乾、還很會玩,很多它不會的東西鏟屎官都會。在它的小腦袋裡一直希望修煉成人身。貓經常會看著窗外發呆,其實很多時候是在思考如何獲得修成人身的寶典。這種淡淡的憂傷一直伴隨到它老去。
  • 張國榮:不想死很怕死 張國榮死因:生理抑鬱症
    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媽媽和唐先生  在娛樂圈,張國榮認為要多謝的人很多,如果要說3個的話,那是經理人陳淑芬,導演吳宇森,和任白(任劍輝和白雪仙),「其實在之前,陳淑芬幫過我很多,她是我經理人;導演,令我感動的是吳宇森;音樂,我講一個人,你會覺得很奇怪,是任白,我好偏心,聽粵曲我只聽任白的,我看她們的戲,覺得是後無來者的
  • 「直播自殺」少年嚮往二次元 曾稱不想死
    「我不想死」「你必須死」11月30日上午,他準備好了安眠藥和鋼炭。7點48分,正式開始了他的自殺直播。微博引起了網友的注意。留言越來越多。和前一天晚上勸慰小曾的相識網友不同,很多網友的留言並不友好。至少在一個時刻,小曾似乎動搖過自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