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最高水平的宋詞!首首流傳千古,盡顯中國宋詞巔峰之美!

2021-01-09 碼頭驛站詩

1.《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遊

2.《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3.《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4.《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5.《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

6.《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7.《蘇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範仲淹

8.《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陸遊

9.《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

10.《蘇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 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周邦彥

11.《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

12.《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修

13.《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

1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

15.《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

16.《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

17.《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王觀》

18. 《揚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

19.《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20.《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蘇軾

相關焦點

  • 千古宋詞巔峰之戰,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各寫同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兩宋時期,有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其中最能代表宋詞的兩大文人,那當屬蘇軾跟辛棄疾了。他們兩位的水平最能代表宋詞壇最高水準了。蘇是指來自蜀中眉山的蘇軾,辛是指濟南府的辛棄疾。
  •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
    蘇軾很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每一個時期都是有其主流的文學形式,都是有歸屬於它的光輝歲月,唐朝是詩的盛世,而宋朝則是詞的盛世。蘇軾最出彩的一首詞,雄渾蒼涼,語意高妙,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詞最開始形成於民間,在初、盛唐時期,文人墨客作詞的偏少。
  • 《宋詞三百首》最獨特的一首詞,把一種蟲子寫的如泣如訴!
    古人將玩蟋蟀分為三種境界:其一玩物喪志,也就是專注於玩蟋蟀以致無心他事,志氣消磨,其中典型便是南宋的蟋蟀宰相賈似道,因玩蟋蟀誤國而名傳於世;其二則玩物娛賭,意為玩蟋蟀只是為了娛樂或小賭怡情;而其三便是最高的境界託物寓情,也就是文人雅士賞玩蟋蟀,同時吟詩作賦,託物抒情。
  • 懷念亡妻的唐詩宋詞,這兩首用情至深,相比較卻勉為其難
    相比於唐詩的嚴格對仗,我更喜歡宋詞那種長短句的形式,以及比較自由的格式。但是,這種比較其實不是很好辦,因為兩種文學形式興盛的時代不在一起,不能拿一個人的作品比,每個人的功力不同、文學素養不同,所表現當然也不同。舉兩個例子比較一下吧。以懷念亡妻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和宋詞中都有。
  • 蘇軾來到山東濰坊,寫下第一首豪放宋詞,瀟灑姿態影響後世上千年
    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宋詞作品,而且他還是北宋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雖然在蘇軾的全部宋詞作品當中,豪放詞其實並不佔多數,但是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不容低估。當我們看過了那些鶯鶯燕燕的宋詞之後,比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二人的《西江月》。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宋詞詩人是怎麼進行高手對決的。先看蘇軾之作:《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56位詞家的百味人生,143闕宋詞的紅塵煙雨,320年從容的大宋風雅。宋詞中藏著兩宋文採風流,經風雨而妖嬈,歷歲月而彌香。109首風雅頌,驚豔3000年的中國人赤誠性情與動人詩書。純粹、質樸、可愛、濃烈……人性自然淳樸之美,盡歸詩經。如果把唐詩、宋詞、詩經翻譯成英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 一首唐詩,一首宋詞,都巧妙地拆開了「愁」字,您知道是哪兩首嗎
    把「愁」字拆成「秋心」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紅樓夢》裡林黛玉的《詠菊》,其頸聯寫道「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另外還有清代詩人龔自珍《秋心三首,其一》中的「秋心如海復如潮,似有秋魂不可招」,秋心即是愁,一片蕭殺,滿目悽涼。除了以上兩句之外,在唐詩宋詞裡亦有巧妙地拆解「愁」字的,一首是唐詩,一首是宋詞,這兩首詩詞雖然不被大眾所熟知,但是也非常經典。
  • 你不應該不知道的十首宋詞,道盡世間滄桑,人間再無此音
    宋詞是與唐詩並立的文體,在中國詩歌歷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以下10首宋詞,基本上可以代表宋詞的最高水平,與君共賞之。10.卜算子·詠梅 ——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點評:以梅喻人,以梅之風骨,頌揚曠達、高潔、無私奉獻的精神。
  • 古人眼中江南春景有多美,這首宋詞告訴你,千萬和春住
    這個宋詞教你,我住在千萬和春天,說到江南,你會想到什麼?4月4日的鳥啼?還是煙雨籠罩的胡同?是支撐著油紙傘的女兒嗎?黑色的烏幌船,混雜在水聲裡有蟬的叫聲,空氣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嗎?在江南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夢中的故鄉的樣子,那柔弱、不諂媚的春光,那種花鳥的話語令人憐愛,寂寞,那種永不消失的春愁,那種依依不捨的懷念,江南包含著淡淡的思念,濃厚的別緒,以及不斷持續的憂愁,江南的夜晚比白天更美,古代比現代更美。
  • 這首唯美宋詞,寫盡少女眼波眉毛之美,古詩詞賞析
    而這首詞的首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卻反其意而翻用,顯得鮮活風趣。那碧波蕩漾、明亮澄澈的河水多象眼波橫流、明眸盈盈的多情少女的眼睛;那碧綠蒼翠的層巒疊嶂,多象凝神含愁、微微蹙皺的美女雙眉。這裡「橫」、「聚」兩動詞的運用,巧奪天功,逗人遐思,使浙東山水的靈秀明媚、多姿多採和少女的美目含情、眉峰傳神兩者「異質同構」起來,成為有意味的生命活動的構形、投影,給人一種「淡妝濃林總相宜」的西子美感。同時這也暗指朋友要去的地方有美人在顧盼。明人沈際飛說:「水眼山眉,人出口即是;下二句運用不同,遂勝。」
  • 寫夕陽很美的詩句有哪些?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關於夕陽,我這裡有8首美出天際的千古名詩,包括3首唐詩、2首宋詞、2首元曲和1首清詞,相信讀完這些,今晚你再看落日時,會覺得夕陽格外美好。這些詩詞,有些寫出了夕陽西下的壯觀景象,有些藉助夕陽抒發了人生遲暮的感慨,有些聯想起了人生的無限哀情,有些更是表現出了世事滄桑……總之,每一首都有自己獨特的美感,每一首讀完都想讓人牢牢記在腦海中,不信?您來看!1.
  • 《蔣勳說唐詩宋詞》青少名畫版,讓文學之美照亮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例如,當提到那首非常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時,我們說它美,然而它美在何處。單純的詞語堆砌就能讓它穩坐唐詩第一把交椅,被無數文人奉為「孤篇壓倒全唐之作」麼?  蔣勳先生在解析這首詩的時候,則站在整首詩完整的意境下,講到了唐朝生命的獨立性,講到了唐朝詩人精神層面的遼闊。
  • 雞蛋好吃不一定下蛋的雞就漂亮:3首流傳千古的唐詩,作者很不堪
    中國有句俗話說的好:雞蛋好吃,真的沒必要去見下蛋的雞!如今的我閒暇時候,仍舊會把吳秀波之前主演的影視劇翻出來看,因為我確實喜歡那些作品,這和他本人已經沒有關係。我的@最愛宋詞,專注的是詩詞的學習。其實,在詩詞世界中,更是不乏才情和人品不匹配的情況。
  • 讀完蘇軾這首宋詞,好想吃個橘子壓壓驚!
    這首《浣溪沙》便是蘇軾吃橘詠橘的佳作:浣溪沙·詠橘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而這首《浣溪沙·詠橘》卻將橘子的色香味形及吃橘子的動作寫的詳細傳神。上闕寫橘子的時令與色彩。"菊暗荷枯一夜霜"寫出橘子成熟的季節在深秋百花百草枯萎之際。緊接著「新苞綠葉照林光」及後句描繪出橘子的青黃之色。對比「菊暗」、「荷枯」、「白霜」的暗淡蕭瑟,橘子的色澤鮮豔、光彩照人更加吸引人!
  • 一本書讀懂宋詞!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哈哈大笑著讀完詩詞!
    一提起宋詞,相信大家絕對熟悉。畢竟中國孩子上學第一天,就開始學唐詩宋詞。詩詞是咱們中國文化的家底,也是中國人表達情感最高級的方式!看到壯美的風景,有些人上來就是一句「臥槽,好看」,而你則隨口吟出《滕王閣序》的經典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請跟我來,從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宋詞第三集)
    宋詞,是我國宋代最為盛行的代表性文學體裁,因其有詞牌之別,可長可短,便於吟唱,因此宋詞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關係。宋詞形成於唐代,而在宋代達到藝術巔峰,因此宋詞應該是一個大概念,並不只局限於宋代。宋詞與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最重要的代表形式,並稱為「雙絕」,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兩顆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今天,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過程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理解。1、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 辛棄疾一首送別宋詞,前半段引用詩經名句,最後8字乃是1個成語
    而且,中國古典詩詞本身已經成為一個系統的文化體系。尤其是詩詞當中,對於典故的運用,若沒有豐富的詩詞修養和深厚的文化知識,很難真正明白其中的意義。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悲涼宋詞。在這首宋詞的前半段,我們可以看得出陶淵明的詩句,也能夠看得出《詩經》當中的名句。而在這首宋詞的最後,我們甚至還可以發現隱藏在其中的一個八字成語。
  • 北宋晏殊最有名氣的一首宋詞,14字詞句乃是警句,還蘊含倆成語
    比如唐朝的張九齡,王維等人職位都不低;而到了宋朝,範仲淹、宋祁、晏殊等人都是宋詞大家,甚至還做過宰相。由此我們來看,雖然科舉制度並不是多麼的公平,但是在那個時代,確實已經篩選出了足夠優秀的人才。很多人哀嘆科舉不中,一輩子也就只好淪落江湖,歸隱山林。他們一輩子沒有成功,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也存在必然可能。
  • 蘇軾被貶海南,一首宋詞寫當地立春之景,前11字中有3個「春」
    雖然20歲就拿到進士,少年成名,但是他的青壯年乃至老年時光幾乎都是在被貶之地度過的。從密州到黃州、徐州、杭州,再到兩廣之地的惠州,甚至一度去往海南的儋州…足跡可謂走遍了半個中國。但是在蘇軾生活的那個時代,這些地方都還沒有真正得到開發,被貶到這裡幾乎等同於被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