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4男子冒充女大學生兼職「交友」,網絡詐騙近3萬元獲刑

2021-01-10 贛州發布

寧都四男子以冒充在臺灣地區就讀女大學生兼職「援交」提供性服務方式,對臺灣地區男性實施詐騙,近日,寧都縣人民法院依法對其進行了審理,一審以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溫某、胡某、李某和張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2018年9月,被告人溫某、胡某、李某商議在寧都縣城成立一個以冒充在臺灣地區就讀女大學生兼職「援交」提供性服務方式,對臺灣地區男性實施詐騙行為的詐騙窩點,由被告人溫某、胡某各出資3000元人民幣,被告人李某以詐騙「技術」入股,犯罪所得由三人均分。被告人溫某負責財務管理,被告人胡某負責招人實施詐騙,被告人李某負責詐騙窩點日常管理及培訓詐騙方法。之後,被告人溫某租用寧都縣梅江鎮中山南路69號樓5樓的套房並安裝好網線。被告人溫某、胡某、李某各投入一臺桌上型電腦併購買好一套蘋果6手機作為詐騙工具,被告人胡某招聘張某等人做「鍵盤手」實施詐騙。被告人張某於2018年10月10日晚到詐騙窩點上班,次日起冒充在臺灣就讀的女大學生兼職「援交」提供性服務的方式通過line聊天軟體對臺灣地區的男性進行詐騙,要求被害人在24小時便利店購買mycard遊戲卡、MOL卡、CASH遊戲卡或蘋果卡充當嫖資,其獲得充值卡帳號、密碼後交由李某出售變現,所得人民幣轉給溫某管理。被告人張某以該詐騙方式騙的106張1000新臺幣面額的mycard遊戲充值卡、3張100馬來西亞林吉特幣面額的MOL卡、1張100元新加坡幣面額蘋果卡。被告人李某以該詐騙方式騙得17張1000新臺幣面額的mycard遊戲充值卡。共騙得128張1000新臺幣面額的MOL卡、3張100馬來西亞林吉特幣面額的MOL卡、1張100元新加坡幣面額的蘋果卡,總價值為128000新臺幣、300林吉特及100新加坡幣。被告人溫某、胡某、李某、張某的詐騙金額為人民幣29637.155元,其中被告人張某參加後的詐騙金額為人民幣24715.533元。

被告人溫某、胡某投案自首,被告人李某、張某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分別向公安機關退贓人民幣15300元、10000元、10000元、10000元。四被告人分別繳納罰金人民幣4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溫某、胡某、李某、張某的行為購成詐騙罪,應予依法懲處。根據各被告人在本案中的作用,本案不作主從犯區分。鑑於被告人溫某、胡某有自首情節,李某、張某有坦白情節,四被告人都能認罪認罰,主動退贓和繳納罰金,確有悔罪表現,對其可以從輕處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相關焦點

  • 小夥冒充快手女網紅和多名男子網戀 詐騙萬元被判刑
    遼寧丹東一名23歲小夥彭某冒充女網紅田某,同時和多名男性網戀。隨後以自己要買衣服、買化妝品為藉口,向這些「痴情男」索要錢財。短短5個月時間,他詐騙6人近1萬元。2020年2月,彭某因詐騙罪被判刑。 23歲的彭某家住遼寧丹東。他沒有正經職業。
  • 狗有精神病、貓要出國治療……恩施男子冒充寵物醫生詐騙獲刑
    狗有精神病、貓要出國治療……恩施男子冒充寵物醫生詐騙獲刑 澎湃新聞記者 周琦 2019-10-23 12:36 來源:
  • 一男子冒充網遊交易平臺客服實施詐騙被廣州越秀警方刑事拘留
    一男子謊稱自己系「某網路遊戲交易平臺客服人員」,可以幫忙解封、找回遊戲帳號,詐騙多名事主錢財。近日,廣州越秀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抓獲該名嫌疑男子。近期,越秀警方對一條涉電信詐騙的線索進行仔細梳理,發現蘇某(男,32歲)涉嫌多起網絡詐騙案件。9月15日,辦案民警在越秀區東船上街將蘇某抓獲,現場查獲手機、電腦和銀行卡等涉案工具。經審訊,蘇某對其實施詐騙的行為供認不諱。
  • 租女友遭暴打搶劫 男子假扮女大學生通過交友軟體尋找「獵物」
    租女友遭暴打搶劫 男子假扮女大學生通過交友軟體尋找「獵物」時間:2017-01-15 15:18   來源:華聲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租女友遭暴打搶劫 男子假扮女大學生通過交友軟體尋找獵物 1月14日訊 開好房間,懷著激動地心情焦急等待的曾某,沒想到自己等到的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女神,而是一群不分青紅皂白就使用蠻力的漢子
  • 四男子找不到工作,用變聲器冒充女性「組團」詐騙
    翻看聊天記錄,自己總在回應對方的「緊急支援」請求——生病住院、交房租、還信用卡......他清醒後立即決定報警,稱自己被微信網友詐騙了,共損失1.8萬元人民幣。民警根據小吳提供的線索,鎖定該微信號實際使用人常某,並在其居住地抓獲陸某、梁某二人。
  • 想輕鬆賺錢,女大學生深陷詐騙陷阱
    一說到「兼職」,女大學生曉悅的心裡就會咯噔一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一年,但是被騙的經歷仍讓她心有餘悸。近日,南京秦淮法院將開庭審理此案。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不過,此案引發的熱議卻遠遠沒有結束。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虛榮心、貪小便宜、整天想著掙快錢、超前消費意識等是大學生受騙,進入高利貸、詐騙等漩渦的主要原因。
  • 「網絡兼職日結150-180元」,「假招聘」詐騙團夥38人被刑拘!
    來源:西藏網警「圖書館兼職、電影院檢票員兼職、日結150—180元……」網站上發布的這類招聘信息你敢信嗎?在某大學讀大三的小陳說,本想利用周六周日時間找個兼職工作,看到某網站上的招聘信息後,覺得符合自己的求職意願,便投了簡歷。沒想到不但沒有找到工作,反而被騙了幾百元,實在令人氣憤。「像小陳一樣遭受此類詐騙的大學生還有很多,但他們和小陳一樣,只當吃了啞巴虧而沒有選擇報警。」
  • 女子加陌生好友做兼職,結果……
    原想「兼職」賺點錢為自己換個新手機,再在元旦假期出遊,沒想到錢沒賺到,反被騙走5.4萬元。回看過去最近這一周,30歲的陳女士不停責罵自己「太傻了!」這是個為「平臺上分」的兼職。何為「上分」?陳女士至今說不明白,「反正就是賺差價,比如平臺要『上分』500分,我實際只需要給平臺充值450元,平臺客服就會轉500元給我,然後我就賺這個差價。」
  • 網絡婚戀交友欺詐頻發 有緣網IPO風險難忽視
    A股或將迎來首家婚戀交友上市公司。今年3月份,北京友緣在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友緣股份」)預披露了最新的招股說明書,公司近兩年營收增速放緩,尤其是整體月活客戶大降、新付費用戶獲客成本大增。更值得注意的是,主業為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平臺的友緣股份,用戶不誠信或者誠信管控不力引發的公司風險難以忽視。
  • 男子交15個女大學生騙財騙色 騙術是如何得逞的?
    原標題:男子交15個女大學生騙財騙色 騙術是如何得逞的?   6月17日,無業男子交15個女大學生騙財騙色,其中不乏中央財經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各地高材生,竟然還有一個女生宿舍8個女生都被騙與他網戀,最後得知她們的男友竟然是同一個人,把她們都嚇呆了。他的騙術是如何得逞的呢?
  • 女網友稱租短期情人去香港 男子被騙36萬元
    女網友說租短期情人去香港 男子被騙36萬元  6月,黑龍江省建三江農墾籍居民徐某通過QQ結識了一位網名叫「租短期情人」的女子。通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交往,該女子稱自己名叫「段瑞瑞」,香港人,目前居住在浙江杭州,但因為老公長期不在身邊,所以想租一個短期情人一起到香港生活。
  • 網絡交友談及轉帳要謹慎!安徽女子被「美國男友」詐騙
    2020年12月29日上午,歙縣一女子匆匆趕到銀行,要向自己的「美國男朋友」匯款4萬元,被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可疑隨後報了警。民警趕到現場,調查了解後確定該女子被網戀詐騙,經過教育勸導,該女子才恍然大悟停止匯款。
  • 交友APP網絡詐騙:一註冊就有「美女」 騙網友送禮
    原標題:交友APP網絡詐騙:一註冊就有「美女」 騙網友送禮 其中,破獲全國首宗交友APP新型網絡詐騙案件,意義非凡。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棟 通訊員黃康靈、林鴻升   「紅顏」的套路   在警方繳獲的交友APP聊天「話術」中,從最開始的打招呼到最後的索要禮物都有一整套教程。
  • 【以案釋法】「高知企業家」以婚戀之名詐騙141萬元獲刑十二年並處...
    【以案釋法】「高知企業家」以婚戀之名詐騙141萬元獲刑十二年並處罰金 2021-01-07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學季來臨 兼職貓安全兼職指南為用戶保駕護航
    暑期已進入倒計時,新的開學季將要來臨,不少同學將進入嶄新的大學校園體驗人生新階段,一些同學將選擇通過兼職打工來獲得收入及成長。在開學兼職旺季到來之際,不少不法分子瞄準了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兼職人群,使用各種詐騙手段來非法斂財。
  • 遇到網絡詐騙等網絡問題如何報警?
    如今網絡發達,點擊一下就能搜索出各種信息,動動小手指就能實現溝通交流。加上現在越來越多人不喜歡打電話,所以很多事,大家都喜歡通過網絡渠道來解決。比如遭遇詐騙後,不是馬上報警,而是搜索「網絡警察」……兩年前,吳某用「中國110網絡警察」的名義在網上各個論壇註冊。
  • 男子通過交友軟體認識女網友,見面直奔賓館,出來卻崩潰了
    現在網絡發達,許多人會在網際網路上認識一些網友。有的人收穫了真正的愛情,有的人卻因此受到了詐騙。近期據相關媒體報導的消息了解,最近濟南一名男子通過交友軟體認識女網友,見面後直奔賓館,洗完澡出來一看崩潰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濟南市的王某,通過手機的社交軟體認識了一名女網友。
  • 網警案例警示系列:刷單詐騙套路深,網絡兼職需謹慎
    「兼職刷單、足不出戶,日賺百元、月入過萬,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即可!」如果你看到了類似的刷單廣告,千萬別動心,否則可能就要痛心了!近期,刷單詐騙再次頻繁來襲,幾乎天天都有市民不幸中招。10月16日鍾某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個發兼職廣告的,就添加了對方微信為好友,對方讓其先下載了眾聊商城APP和京東APP,並教其如何刷單。第一單是168元,對方先發一個二維碼,其掃碼之後是京東商城的一個商品連結,對方稱不要直接付款,而是轉帳到一個銀行帳號,鍾某轉帳之後不久就收到對方共計返款了176.4元,之後以同樣的方式再刷單4次均有本金及返利到帳。
  • 男子混進高校微信群詐騙 欺騙多名女生
    本報訊(記者高健)代取外賣群、圖書館佔座群、失物招領群……如今,大學生流行「掃碼建群」,提供各種服務的二維碼在校園中隨處可見。有人就因此鑽了空子,冒充大學生「入群」實施詐騙、盜竊。最終,張某某因詐騙罪、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七萬元。
  • 女大學生深陷感情陷阱,巨額財產因「愛」而飛
    女大學生小麗陷入溫柔陷阱,在「男友」唆使下,在信用卡及網貸平臺借款套現,被騙達44萬餘元……日前,上海公安機關破獲該起以「戀愛」為名詐騙女大學生錢財案件。小麗專程寫信感謝民警暖心之舉,盛讚民警「表現出的專業、敬業、正直,值得所有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