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陳阿金:龍泉傳統工藝需要扶持

2021-01-09 浙江在線

  浙江日報訊

  【代表名片】

  陳阿金,省人大代表、龍泉市阿金劍鋪負責人。

  【真情故事】

  陳阿金是第二次當選省人大代表。每次參加省人代會,陳阿金都懸著一顆心,生怕自己這個代表當得不合格。來杭州前的那幾天,他位於龍泉青瓷寶劍苑內的阿金劍鋪比平時來了更多訪客,這其中,很多是周邊群眾來建言的,希望讓他把自己的心聲帶到會上去。現在,他舒了一口氣:「我儘量把群眾的話帶到了兩會會場。」

  「龍泉是欠發達山區,困難很多,既然大家信任我,選舉我當人大代表,我就要認真履職,力所能及做些事。」陳阿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老本行,「龍泉寶劍、龍泉青瓷是麗水『三寶』中的『兩寶』,可現在寶劍的發展遠落後於青瓷。龍泉寶劍歷史悠久,歷經千年而盛傳不衰,蜚聲海內外,是我國知名度最高的傳統工藝品之一。龍泉寶劍的鍛打技藝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兵器史、冶金史和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作為行業中的一份子,我必須要為它的繼續發展做些努力。」

  「我已經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人生理想已經實現,今後要做的是將一身技藝傳於後人,讓龍泉寶劍發揚光大。一把好劍,千金難求;一名好的鑄劍大師,更是無價之寶。」陳阿金說,自己快60歲了,再過幾年就做不動了,留給子孫財富還不如留給他們一身本事。為此,龍泉中職校新開的寶劍班,他傾注了很多心血,不僅把自己生平技藝毫無保留傳授給這些年輕人,還從班裡收了4名有潛質的學生當徒弟,帶回劍鋪悉心教導。

  「龍泉終究是欠發達山區,財力有限。文化是山區綠色發展的重要資源,希望省裡能進一步加大對龍泉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讓傳統文化迸發出更大的活力,成為龍泉人民的幸福源泉。」對寶劍行業的未來,陳阿金充滿期待。

  【履職感言】

  當好山區「代言人」,做一個有思想、有作為、有愛心的人大代表。

相關焦點

  • 帶上這份攻略,一秒穿越龍泉
    朋友們,寶庫年度大展——《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和《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今天正式開展啦!關於這兩場特展的陣容有多豪華,寶哥哥之前已經詳細寫過(展訊|這一次,我們把整個龍泉搬進了上海中心)就不再多說了。
  • 在寶庫看龍泉的寶劍和青瓷,在上海之巔做一場俠客夢
    《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將從今天開始展出到8月8日。圖說:展出的龍泉寶劍 官方圖寶劍出龍泉,從歷史上著名的七星龍淵劍開始,龍泉就成了寶劍的代名詞。經過整個漫長的冷兵器時代,龍泉寶劍早已成為一種精神圖騰,烙印在中國人心裡。
  • 陳阿金
    陳阿金,原名陳建金,1898年生於江蘇省阜寧縣新溝鄉小徐村小劉莊一戶貧苦農民家庭。陳阿金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二。陳阿金7歲時,阜寧發生水災,禾苗淹沒,父親陳永鑾只得領著妻子兒女逃荒到上海謀生。其父拉黃包車,陳阿金則和姐姐、弟妹們拾破爛,所掙的錢,僅能勉強餬口,全家生活十分艱難。窮苦的童年生活,在陳阿金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仇恨舊社會的種子。
  • 76位龍泉青瓷寶劍大師百餘件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滬上
    寶庫文化創始人兼執行長柳費國表示:龍泉這座充滿古韻的城市先後成就了寶劍與青瓷,而這場展覽除了展示龍泉的這兩大藝術成就,更多的是展示龍泉精神,也就是龍泉手藝人的創新與匠心,以及整座城市的包容與開放,這也是寶庫一直在秉持的企業理念。我們希望這個展覽能激起大眾的思考:在當下如何能夠復甦與興旺中國美學與傳統工藝產業?
  • 瓷器奏仙樂,十年磨一劍,《還有詩和遠方》龍泉解讀傳承故事
    龍泉也因此得名。今天的龍泉是浙江著名的山城,浙江省第二大江甌江發源於此,「甌江山水詩路」也由此出發。《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第四站就來到浙江龍泉,華少、張紹剛、胡海泉與陳銘、徐璐在這裡尋找到了什麼美好印記?探秘千年龍泉瓷 張紹剛意外「臉著地」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龍泉青瓷創於北宋,盛於南宋,宋元明時期已經陸續行銷於世界,倍受青睞,身價不菲。
  • 紅軍政委陳阿金二三事
    在距廣昌縣城南面驛前鎮70華裡處的高山松林中,靜靜地躺著一位紅軍烈士,他就是在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中英勇犧牲的紅軍高級將領、原紅三軍團紅五師政治委員陳阿金。陳阿金(1898—1934),原名陳海金,江蘇省阜寧縣新河鄉小徐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之一。1927年夏,中共中央第一批選派陳阿金等50多名優秀分子赴蘇聯學習。
  • 省人大代表杜芝鳳:心繫貧困家庭「邊緣戶」
    作為人民的代表,關鍵時刻,人大代表從不缺位。荊楚大地上,9.3萬名五級人大代表,始終奮戰在一線,守初心擔使命、當先鋒作表率、架橋梁當紐帶。1月5日起,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指導下,楚天都市報推出《民有所呼 我有所為——人大代表在行動》系列全媒體專欄,跟隨人大代表走進基層,記錄他們為民解難、盡心履職的點點滴滴。
  • 微拍堂線下培訓走進龍泉,網際網路賦能劍瓷文化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龍泉寶劍與龍泉青瓷為主題的龍泉劍瓷文化,是浙江麗水龍泉最亮眼、最具代表性的工藝品牌,也是傳統文化中無法忽略的一抹亮色。本次微拍堂線下培訓會來到龍泉,與產業帶商家們面對面開展專場培訓。
  • 購買龍泉寶劍記住這3點乾貨,誰都蒙不了你
    中國劍與刀雖同屬冷兵器,但形制不同、文化屬性不同,人們各有所愛或一併納之,但傳統刀劍畢竟屬於冷兵器,製作和銷售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管控,不像廚刀、剪刀一樣各大商超都有。 所以,大部分人是沒有真正上手欣賞或把玩過這種傳統冷兵器的,購買的渠道大多數也是網購,畢竟去趟產地離的近的還好,如果跨了省,那路費都夠買一把差不多的刀劍了。
  • 省高院執行局局長王啟勝一行到新興區走訪人大代表
    省高院執行局局長王啟勝一行到新興區走訪人大代表 2021-01-07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法院副院長唐斌到定西徵求人大代表意見建議
    省法院副院長唐斌到定西徵求人大代表意見建議 2020-12-2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姜樹政來泰走訪人大代表
    省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姜樹政來泰走訪人大代表 2021-01-0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泉鐵骨冰花瓷的清雅美和韻味美
    冰裂紋製作工藝異常複雜,於南宋滅亡後失傳。當代龍泉青瓷大師葉小春等人重新研究又再現了這一技術,冰裂紋才得以在當代瓷壇再現。筆者從小對青瓷有愛好,近年來對冰裂技術頗為痴迷,也反覆研究,尤其在冰瓷點花上進行了創新突破,獲得了喜人的美感。筆者燒制的鐵骨冰花瓷器也贏得了收藏者們的青睞。本文擬從鐵骨冰花瓷器的鑽石美及其審美意蘊進行初探。
  • 省人大代表劉準:將梅花村打造成「夢想田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沙兆華【人物檔案】劉準,省人大代表,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黨總支書記。2011年,在全縣率先成立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牽頭抱團發展糧食產業。2016年,任梅花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農旅結合致富之路,築牢村裡的產業根基。
  • 省公安廳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警營並召開「慶祝首個警察節...
    省公安廳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警營並召開「慶祝首個警察節 建設平安江西」座談會 1月5日,省公安廳召開「慶祝首個警察節 建設平安江西」座談會,邀請在昌的全國、我省、南昌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交流,共同分享節日的喜悅,感謝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對公安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激勵全省公安機關履職擔當
  • 光山法院院長付曉虎走訪省人大代表徵求工作意見建議
    光山法院院長付曉虎走訪省人大代表徵求工作意見建議 2021-01-08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網會客廳】全國人大代表吳小怡:舞出「峨眉派」 讓傳統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峨眉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峨眉山景區管委會主任吳小怡做客川網會客廳。2018年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文化大巡遊活動,35輛彩車和1300名身懷民間傳統絕活的演員們組成一支巡遊「長龍」,沿著名山路敲鑼打鼓、龍騰獅躍、載歌載舞,吸引了數萬市民、遊客歡聚於此、駐足觀看。不少市民們帶著孩子、朋友來「湊熱鬧」,一個個久違了的場景,勾起了市民對家鄉的懷舊之情。  「原來的元宵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是否已經遺忘了呢?我們怎麼把旅遊業與傳統的文化相結合?」
  • 傳統工藝,如何將「軟實力」鍛造成「硬支撐」? | 記2019第四屆傳統...
    ( 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發展處副處長 嶽青致辭 ) 本屆論壇以「品牌·市場·非遺扶貧」為主題,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探討傳統工藝品牌建設,緊扣國家大政方針和傳統工藝振興前沿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