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為什麼能長這麼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1-23 中國科學技術館

  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卻以最渺小的磷蝦為食。它們行動詭秘,生物學家追蹤百年,至今沒有發現它們生殖的秘密,而它們重返海洋的進化之謎,更是充滿傳奇色彩。

  在沒有發現藍鯨之前,科學家認為一種名叫阿根廷龍的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化石復原證明,阿根廷龍可以長到90噸重,與人類相比,它當然是龐然大物了。但與藍鯨比就小巫見大巫了,不值一提了。

  人類目睹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0米,體重高達180噸。它的心臟和一輛小汽車一樣大,巨大的口腔能容納50個人,嬰兒可以在它的管狀動脈裡自由爬行。剛出生的幼鯨比一頭成年大象還重,一天就要喝下400升母乳,一晝夜可增加90千克體重……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不是魚

  鯨不是魚。在動物進化和分類上,鯨比魚高級得多,也聰明得多。魚是卵生,鯨是胎生,幼鯨吃奶,還有少許毛髮。魚靠鰓在水中呼吸,鯨用肺呼吸,鼻孔在頭的上部,每間隔數十秒至數十分鐘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次。「鯨魚」這個俗稱很不恰當,儘管它們是哺乳動物中的另類。

  鯨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鬚鯨,沒有牙齒;另一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鬚鯨主要吃磷蝦和小魚。它們獵食的方式很特別,無須刻意捕獵。在磷蝦聚集的南冰洋,它們在海洋裡遊動時,張開大嘴,把海水連同磷蝦小魚一齊吞進嘴裡,然後閉上嘴,把海水從須板中間過濾出來,留下的磷蝦小魚就被吞進肚子裡,一頓就能吃掉一噸的食物。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比如虎鯨以海豹、海象為食,還喜歡吃鬚鯨的舌頭。在鬚鯨的進食地,經常漂浮著被虎鯨吃掉舌頭的座頭鯨或藍鯨的屍體。因而人類將虎鯨稱為「殺人鯨」,其實它們與人類遭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會專以人類為食了。

  鯨為什麼能長得如此之大,讓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望塵莫及呢?

  巨型身體,緣自奇異的進化

  第一批勇於冒險的海洋生物在3.65億年前登上陸地,樹起了脊椎動物的旗幟。經過漫長進化後,哺乳動物應運而生。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在哺乳動物即將繁盛的關鍵時刻,個別傢伙竟然逆潮流而動,萌生了重返海洋家園的念頭,並很快付諸行動。它們就是鯨類的先祖——紅鯨,這是一種以海洋魚類為食,尚可進行陸地短途行走的準鯨。

  再往前追溯,鯨是從一種叫中獸,外形似牛犢一樣的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DNA檢測證明,鯨的基因與駱駝或牛的基因最接近。

  人類早在亞里斯多德時代就發現了鯨、豚等海洋哺乳動物與魚類的明顯區別,也一直試圖揭開它們的進化之謎。直到最近,空白的疑點才逐漸被還原再現。

  美國密執安大學古生物學家菲利普·金格理西是美國,也是世界頂尖的鯨研究專家。用他的話說,鯨向海洋的遷徙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次超越性變異。它們為什麼在已經具備了在陸地生活的器官和能力,也經歷了漫長的陸地生活後重返大海呢?而且只用1000萬年,它們就完成了歷經億萬年練就的逆向進化。頭骨化石證明,在中獸之後,紅鯨之前,鯨經歷了較長的「遊走鯨」階段。那時的它們以海洋生物為食,也可以在陸地上行走。它們的體型與今天的海獅差不多,是典型的兩棲動物,也是鯨的祖先與現代鯨之間的重要過渡。

  而菲利普·金格理西發現的紅鯨化石表明,它們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海裡,雖然還能在陸地作短暫停留,但它們的後肢越發短小,緊貼在身體兩側,已經無法在遊動時提供一點動力了。而此時它們的脊骨已經變得更加自由鬆散,可以像現代鯨一樣上下運動了,這就可以幫助它的水平尾葉有力地擊水,以推動身體前進。它們的身體形狀也更接近流線型。

  鯨是利用進化機遇的高手

  大約3000萬年前,鯨基本完成了重歸大海的所有逆向進化,成為一種成功的海洋生物。它們從海洋生物到四足哺乳動物,耗費了幾億年,而從四足哺乳動物還原回海洋生物,僅用了1000萬年,這從進化史的角度上說,幾乎等於沒用什麼時間。

  鯨的這種突擊式進化,是否與它們的基因和體量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呢?事實證明,它們能有日後的巨無霸身材,的確與抓住那次短暫的進化機遇,義無反顧地重返海洋故鄉密切相關。可以這麼說,一旦錯失那次進化機遇,鯨,也就不能稱其為鯨了。

  現代科學證明,生物的體量和壽命的長短,是由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鯨之所以能長到上百噸,是因為海水的浮力極大地抵消了巨大體型帶來的體重問題,再加上鯨的特有基因,才使它成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

  再來看看人類超級巨胖們的悲慘經歷,自由行動成為他們最困難,也是最大的挑戰。可見想要超越基因賦予我們的正常體重,是一件多麼痛苦而危險的事情。

  菲利普·金格理西表示,決定鯨祖先重返海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是大海蘊藏著的唾手可得的豐富食物。這就像我們人類祖先吃光樹上的果子後,不得不來到陸地上覓食一樣。鯨和類人猿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本能行為可能與物種進化扯上關係。

  「有意思的是,食物的選擇的確在鯨的進化方面起著很大作用。只吃磷蝦小魚的鬚鯨體型較大,如藍鯨和座頭鯨;而像虎鯨等齒鯨的體型就小很多了,頗費周折的獵食活動,會消耗它們體內的一部分能量,導致它們不可能長得太大。」金格理西補充道。

相關焦點

  • 狗狗為什麼親近人--中國數字科技館
    那麼寵物狗為什麼能與人類相親相愛?它們與人類的親密關係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這要從狗的馴化說起。  選擇彼此  狗是從哪裡來的?科學家利用現代基因技術,將狗的祖先鎖定在了東亞灰狼身上: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
  • 明爭暗搶,你死我活,為了房子,寄居蟹也這麼拼?--中國數字科技館
    明爭暗搶,你死我活,為了房子,寄居蟹也這麼拼?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動物吐泡泡,各自有花樣--中國數字科技館
    只見數頭座頭鯨在魚群下方繞圈遊行,一邊從噴氣孔噴出氣泡,一邊藉助尾鰭的擺動,把魚群全部趕到大量氣泡圍成的圓圈地界內。然後,座頭鯨不斷縮小遊行時的繞圈半徑,進而圈住所有的魚蝦。接著,座頭鯨張開大口,從水下穿到海面,無數魚蝦順勢落入口中,讓座頭鯨吃了個痛快淋漓。  泡泡的用途還不止這些。  海蝸牛用泡泡作筏,讓自己貼著海面漂流。
  • 女士腰背痛,練腹式呼吸--中國數字科技館
    而男性的呼吸方式多為腹式呼吸,女性多以胸式呼吸為主,所以男性的腹部肌肉力量會強過女性,更能為腰背肌肉分擔壓力,因此,在同等久坐時間下,男性的腰背部不會那麼容易出現勞損、疼痛。 別總依賴腰圍 有些女性一腰痛就用腰圍,其實並不提倡這麼做。
  • 我家養了竹節蟲--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刺蝟身上的蜱蟲--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為什麼鯨這麼大?
    沒錯,藍鯨比恐龍都要大。那麼藍鯨怎麼能夠長這麼大呢?當藍鯨北鼻出生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很大隻了。藍鯨北鼻的體重要用噸計算,大概是5~7噸那麼重。它們的個頭嘛,剛出生時已經接近7米長了。每天它們都會長得更大、變得更重。藍鯨媽媽會給藍鯨北鼻吃很多奶水,這樣藍鯨北鼻很快就能夠長大,然後自己去找吃的了。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編寫簡史--中國數字科技館
    生命世界》編輯 文章數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 愛洗澡的小小鳥--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藪貓:非洲沼澤裡的頂級獵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稀奇的粉色動物(下)--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猴子,你在吃什麼--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一大群螽斯來襲--中國數字科技館
    雖然螽斯有胖有瘦,有長有短,有著不同的體態和色彩,但它們總是專注地模仿著各種葉片。它會從翅膀根部分泌一種亮黃色的濃稠液體,雖然還不清楚這種液體是否能帶來真正的傷害,但是這種從身體裡冒出「毒液」的感覺確實也能嚇退天敵呢。
  • 誰動了我的葉子--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隻小蟲並不可怕,但是這麼多小蟲同時行動的時候,還真是能把天敵嚇跑呢。它們不停地吃,不斷地蛻皮,很快就能長到成年人手指頭那麼粗。這麼大個兒可不好再模仿鳥屎了,而且趴在葉片上也太顯眼了。這時它會把這條枝幹上的桑葉都吃光,然後爬到枝條靠下的位置,拉長身體模仿樹枝。如果這樣還是被天敵發現了,它就會鼓起前胸部,變出一個長著黑色眼睛的大腦袋,並且不停地左右搖晃,還真是夠嚇人的。
  • 山洞主人中華盜龍雪糕--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家裡來了「神秘入侵者」——鼩鼱--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變色樹蜥—溫和的四腳蛇--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慢性腎病的2大飲食原則--中國數字科技館
    盡要管大多數腎病患者都知道控制飲食,但對於如何能控制好,可能不太了解。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深海動物為啥都那麼醜--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動物們的神奇「耳朵」--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樹林中蹦來跳去的松鼠的大耳朵還有保護自身的作用,能防止眼睛被樹枝刺傷。耳朵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直徑約為2米,聽覺非常敏銳。例如樹袋熊長滿密毛的兩隻大耳朵,高高地豎立在頭部的兩邊,看上去格外神氣。小熊貓的耳朵大而直立,上面還鑲著白邊。大熊貓的一對毛茸茸的黑色耳朵豎立在頭部的上方,成為其樸素大方的黑白兩色皮毛的一個組成部分,活潑而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