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溪流釣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2-05 不二子曰

很多釣友都是多修系的,比如臺釣、路亞、溪流釣等多種作釣類型來組合。這與個人的喜好和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但是只要是釣魚人,對各種不同的作釣方式都會興趣盎然。今天我來說一下溪流釣需要注意的事項。

溪流釣

一、釣具的選擇和搭配

1、手感需要選擇輕便的2.7米-3.6米就可以。太長了哪怕杆子很輕,作釣時間久了還是會很累的。建議用長節細杆,手感會很突出。

2、線組可以用小點。因為作釣的魚種個體較小,一般是溪哥、馬口、紅刺、溪石斑等小型魚類。如果要求不大,其他配件和臺釣可以大同小異。

3、浮漂可以用專門的溪流短漂,當然還可以在不同的溪流速度下選擇不同的溪流漂。如果要求不高且偶爾玩,那麼選擇七星漂就可以了,便宜實惠。

二、餌料的注意點。餌料用普通的帶有腥味的商品餌就可以,在拌料時以拉餌為主,同時我建議在餌料中加入適當的麵粉來增加附鉤性。如果附鉤性不好,可能餌料剛下水,就會被溪水衝沒了。

三、選擇合適的作釣位置。在溪流釣中可以選擇一些小回灣,且溪流緩急相交處。因為這些位置都是藏魚的地方。

四、因為溪流釣經常要溯溪,所以一定要選擇一雙合適的防滑溯溪鞋。天冷的時候要穿好涉水褲等。

五、因為溪流釣的機動性比較強,所以選擇儘量輕便的裝備,減輕負擔。

輕便的杆子
紅刺和馬口

以上都是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如果要了解的更多詳細的作釣方式,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很多大神都有詳細的解說。歡迎有經驗的釣友來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希望我們能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讓釣魚之路簡單便捷。謝謝!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夏季手竿釣馬口魚,就用這兩種釣法
    馬口最大體型不過20釐米,雖然體型比較小,但是力量十足,釣馬口非常有樂趣,其中的原因就是馬口比較喜歡棲息在山體溪流中,喜歡在流水中捕食,所以勁頭十足。自然水域中的馬口應該是偏肉食性的魚類,除了冬季不覓食,其他季節均可以垂釣。很多釣友都喜歡在夏季尋找涼爽的高山溪流或者山澗水庫來釣,避暑加過過魚癮。
  • 手竿釣馬口魚應該這樣垂釣
    馬口系一種淡水溪流魚,肉食性,主食水生昆蟲和魚苗、蝦,四季可釣,尤以春夏兩手吃鉤率高。喜歡棲息在有水草的沙礫淺水區,河道的落水處和有流水注入的地方,這些地方餌料多,小魚、如小密集,是最好的覓食場所、也是首選釣點。
  • 三月下雨後,溪流手竿爽釣「馬口」魚技巧,純乾貨!
    其遊速迅捷攝食兇猛,耐候力也強僅次於鯽魚,現在三月已廣泛活動,特別是下雨後溪流漲水時極其活躍,用手竿作釣也變得容易許多。馬口魚雖然雨後溪水上漲,馬口魚極其活躍,但用手竿作釣時不掌握正確的技巧,魚獲會大打折扣!而正確的技巧要看水流的情況定釣點,和竿、線、漂、鉤、餌的合理搭配,還有拋竿作釣的手法來運用。
  • 誰說手竿不能釣鱸魚?只需要掌握這3點,比鯽魚更好釣
    鱸魚通常是路亞釣法的對象魚之一,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手竿就不能釣。如果是拼數量路亞肯定玩不過臺釣,只不過路亞在釣遠方面有點優勢手竿垂釣鱸魚技巧有3點注意事項,只要掌握了比鯽魚更好釣1、水域範圍要小。要想釣魚首先水裡得先有魚,不但得有還需要一定密度。
  • 冬季溪流釣鯰魚的技巧攻略
    溪流中的鯰魚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不因氣候寒冷而影響進食,白天藏於水裡複雜處隱蔽棲息,傍晚時分出來至21時左右四處尋找食物;二是食量大,捕食兇猛;三是愛「聚堆」。就江南而言,寒露開始至來年的春分這一段時間,是鯰魚喜歡大小「聚堆」形成窩巢一起越冬的時刻,因此,冬季釣鯰魚,只要找到了它們「聚堆」的巢穴下鉤垂釣,收穫不凡,釣趣過癮。一、釣具準備1、釣具貴在精。溪釣應根據釣場水面積匹配合適的釣組。一般溪釣用3.6米和4.5米硬調手竿,釣組用小鉤、細線、小漂、小墜。主線用1.5號,與手竿等長,不宜超過0.3米,長了影響操作,易掛鈎。
  • 手竿釣馬口魚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學會了,小馬口也能爆護!
    但通常手竿也能釣到它。那麼它的食性怎麼樣,專攻馬口的話,有沒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 一、馬口喜追動餌也正是因為這點,所以才是路亞的目標魚種,所以釣手竿作釣時,不要重鉛快速到底,可採用浮釣和逗釣!二、馬口食性雜無論是商品餌料還是蚯蚓紅蟲,馬口都吃。
  • 喜歡馬口魚的不要錯過了,這樣子手竿與路亞都能隨意釣!
    馬口魚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種魚的口比較大,一直延長到眼的下方,而且它的上河兩邊都有缺口,所以會顯得特別像馬的嘴,馬口魚的背部是屬於黑色的,肚子則是偏白的銀色,現在就來給大家分手竿與路亞兩個層面來介紹釣馬口魚的技巧。馬口魚是小型魚類,且喜群聚。所以一般採用短竿、小竿。
  • 不會手竿釣馬口?這種釣法最給力,這可是溪流釣的狠招數!
    馬口尤其喜歡生活在山澗溪流中,這裡的馬口比河流湖泊中的更有力氣,味道也更鮮美,因為流水中生活不易,食物少,還需要對抗流水,體質絕對不是靜水中的馬口可以比的。一、馬口魚的主要習性馬口魚是小體型魚類,通常也就一兩左右,在山澗溪流中跟寬鰭鱲生活在一起,很多釣友也會把兩種魚弄混,他們最大的差別就在嘴巴上,馬口魚的名稱由來就在於這種魚嘴巴的造型。
  • 磯釣的釣底、釣浮和手竿釣法簡介
    一、磯釣中的手竿釣法首先來說說手竿釣法,磯釣可並不意味著只能用磯竿。手竿釣的話主要是在礁石縫隙中逗釣,選擇岸邊一些涉水可及的礁石之間的縫隙進行垂釣,選擇的礁石縫隙最好在退潮時水深還能保持在一米以上。這種手竿釣法主要針對的魚種是石斑,花鰭和海鰻,漲潮時也可以釣到黃鰭鯛和鏡鯛。作釣時餌入水到底後,要開始有節奏的輕提慢放,感覺到有魚要餌,就迅速的羊竿刺魚。在一個釣點如果幾分鐘,沒有魚上鉤,就要選擇換釣點了。
  • 手竿釣翹嘴魚最佳釣法,當飛鉛釣遇上包食釣,半天狂拉十幾斤!
    翹嘴魚分布極為廣泛,大小水域中都有,夏秋季節都釣翹嘴的旺季,如果釣大翹嘴,拋竿遠投為宜,比如串鉤掛泥鰍,泥鰍鉤,蝦皮串鉤等多種釣法。手竿釣翹嘴,雖然只能釣到不太大的翹嘴,但是樂趣在於連竿上魚,而且翹嘴腥味小,味道還是比較鮮美的。手竿釣翹嘴,看似簡單,其實想要釣得多還是不容易的。
  • 溪流探釣細鱗魚,用蚯蚓作釣名貴赤尾魚,用盆都快裝不下了
    溪流探釣細鱗魚,用蚯蚓作釣名貴赤尾魚,用盆都快裝不下了。遙想當年我剛學習溪流探釣,總是沉浸在空軍的悲痛中,臨走時釣友總要送我幾條魚吃,可咱釣魚真的不是為了吃啊,誰不是迷戀頓口和黑漂之時揚竿中魚的那一瞬間的刺激呢?今年到底怎麼了,同樣是春天,為什麼就找不到狂口爆護的感覺呢?
  • 野釣別用手竿釣!磯釣竿釣大魚才穩,漁友的必備款
    磯釣竿是近年來由海上磯釣轉用於淡水釣的銳利武器,已被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廣大休閒釣愛好者廣泛運用於四季垂釣,除比賽外,在野釣中大有代替手竿而使用的趨勢。那麼,夏季野釣是不是磯釣竿最適用呢?如果你在面積很大或流水較急的江、河、湖、水庫垂釣,垂釣點或20米內皆淺不及1米,或腳下即深達5米以上,或水流速甚快,手竿用鉤陀釣組下水就移位衝走,手竿不能用,磯釣竿也拋不了這麼遠。雖然磯釣竿也有長短軟調硬調之區別,但遠不如拋竿堅挺硬韌,那還是用拋竿拋60米甚至更遠為好。
  • 桂林泉水溪流,探釣稀有名貴赤尾魚,還收穫瀕危珍貴的「金線䰾」
    前段時間有幾個粉絲釣友想和我一起探釣名貴稀有的泉水溪魚,有人提議去偏遠的大深山溪流,順便享受大自然的景色,在桂林的深山清水魚是很有名的,幾百公裡的路程,說走就走,就是為了滿足粉絲釣友的要求,說來是不是很簡單的理由。
  • 仲秋手竿釣鰱鱅,就用這種釣法,狂拉到手酸,大魚連竿上!
    所以仲秋到晚秋,是釣鰱鱅和草魚的最好時候。介紹下仲秋手竿釣鰱鱅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一、天氣和釣點的選擇鰱鱅喜歡高溫高溶氧的天氣,白露過後雖然氣溫開始下降,但是氣溫並不低,只是早晚較為涼爽而已。水溫在15度以上,鰱鱅也正常進食的。從天氣的角度來說,晴天最適合釣鰱鱅,無風或者微風為宜,因為氣溫越高,鰱鱅越是好釣,尤其是中午前後是釣鰱鱅的好時候。
  • 做夢都想釣「馬口」,今釣馬口終圓夢,馬口魚的釣點、釣法簡介
    馬口魚是廣泛生活在溪流、河流中的淡水魚,對水質要求很高,稍微汙染的水域,就對馬口產生很大的影響。馬口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稍微偏肉食,性情較兇猛,即可以使用手竿垂釣,也可以路亞垂釣,是許多初級釣手喜歡垂釣的魚種。馬口屬於小體型魚類,一般都偏小,極少有長大到300g以上的,所以垂釣的時候需要準確的定位。
  • 初冬手竿釣獲大而肥的馬口魚,你知道技巧嗎?
    每年的春夏極為活躍,釣友們在平常用手竿垂釣中經常遇到。相比較白條,小麥穗,由於其口較大極易釣獲,而且肉質緊實鮮美,口感更佳,個體也大上不少。現在已經初冬,水溫已變得較涼,和其它魚類一樣它的活動範圍也隨之減小,平常水域已難以釣獲,尤其是個體較大的馬口魚。但掌握了方法手竿也能連竿飛魚,魚獲不輸春夏,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金秋溪流釣石斑魚技巧,偶遇石斑魚再也不難
    石斑,沒錯就是石斑,在溪流裡釣石斑!聽到石斑,部分新手會聯想到深海裡的石斑,然後覺得自己又不去海釣,是跟石斑沒什麼緣分。其實,溪流裡也有石斑。這些石斑大多是從深海裡遊到江湖分支,慢慢變化衍生下來的品種,也有人把活水裡的石斑稱之為「淡水石斑」。所以,在溪流裡釣起石斑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那要怎麼跟這些石斑魚「偶遇」呢?
  • 釣友們都釣過馬口魚,但是具體怎麼釣說不清楚,比如螞蟥釣法
    記得小時候馬口魚無論在數量或者個體上都超乎想像,多為三四兩或者七八兩,我們最大的釣過一斤半的。02出釣時間馬口不屬於一年中隨時可釣的品種,垂釣馬口應注意掌握幾個季節:1)每年5月20號前的育肥期,估計是北方淡水最早的對象魚了吧。
  • 關於釣竿,很多人分不清臺釣竿和手竿
    從1989年臺灣釣鯽魚名人會6人到大陸進行垂釣交流,在這次比賽中大陸高手全軍覆沒,從此之後,臺釣中的釣法釣竿開始在大陸流行和發展,這裡的釣法就是指調四釣二,當然臺灣來的釣魚竿就是臺釣魚竿了!傳統手竿,大致上有長杆和溪流竿兩大類!後面又有發展,就不細說了!
  • 釣流水(溪流)的四個小技巧分享
    根據溪流的水多為流動的水,而且各段的流速有平、緩、急之差別,水面有寬有窄,水體有深有淺,水下多亂石和各種障礙物,水色清澈透明,水裡魚種雜但密度稀少等特點,釣溪流與釣庫塘截然不同,必須通過走、看、試、守來選擇釣點,藉以達到多獲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