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神臂」,中國的太空城指日可待

2021-01-17 軍武次位面




在長徵7號火箭首射的載荷中,遨龍一號太空垃圾清理飛行器可謂吸引了諸多目光。不過從實際發展應用角度上來講,遨龍一號的亮點並不是所謂的「捕獲或摧毀敵方衛星」,而是中國首個太空機械臂。對於軌道及自旋並不確定且質量很大的他國衛星,盲目的捕捉只會兩敗俱傷,更不用說與其用捕捉再改變目標衛星軌道進入大氣層燒毀這套複雜的「反衛星戰術」,還不如直接撞毀目標衛星來的方便。遨龍一號機械臂的真正意義,還要從太空軌道對接說起。

 


▲遨龍一號太空垃圾清理飛行器


在電影星際穿越裡,庫珀利用登陸艇自旋強行和因爆炸而失控自旋的永恆號對接的場景可謂全片的高潮,漢斯季默的「No Time for Caution」配樂更把此景刻入每個觀眾心中。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庫珀老司機一般的技巧在現實中曾真實發生過,那便是聯盟T-13飛船對禮炮7號空間站的「強行插入」。

 


▲禮炮7號空間站


1985年2月11日禮炮7號空間站和地面的通信中斷,蘇聯於是在同年6月6日發射聯盟T-13飛船前往修復。不過當指揮官弗拉迪米爾·扎尼別科夫準備與禮炮7號對接時,他卻驚訝地發現禮炮7號的Igla(針頭)自動對接系統早已失效,且其正在逐漸降低軌道並不受控地自旋。

 


▲老司機扎尼別科夫


不過扎尼別科夫並沒有放棄,在確認空間站沒有破損後,他決定強行對接。T-13移動到禮炮7號的前段隔艙前,扎尼別科夫一邊用其餘兩名太空人通過手持雷射測距儀獲得的數據對飛船位置進行微操,一邊控制著T-13的自旋以匹配禮炮7號的旋轉。待T-13和禮炮7號相對靜止後,扎尼別科夫終於將SSVP對接系統的撞針強行插入了空間站。

 


▲聯盟T-13強行對接圖解


禮炮7號的維修可謂在老司機扎尼別科夫的神級操縱下化險為夷,不過也暴露出了Igla系統的諸多問題。蘇聯隨後升級了更為精密的Kypc(航向)自動對接裝置為後續聯盟載人飛船和進步貨運飛船使用,和Igla相比Kypc有更多的天線發射無線電波,飛船通過所接收到的細微電波強度差來計算相對位置,相對速度,高度,自旋等以完成自動對接。

 


▲正在用Kypc自動對接的進步M-13貨運飛船,

可以看到飛船前段向兩側伸出的諸多天線

和對應的空間站天線


同時作為Kypc的人工備份,後續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在聯盟和進步上安裝了名為TORU的人工對接系統。然而諷刺的是,正是作為後備的TORU系統,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空間站事故。

 


▲TORU手動對接系統,可以看到太空人

左右的兩個負責控制飛船的操縱杆


1997年6月24日,剛送貨完畢的進步號M-34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分離,並在6月25日再次以人工方式進行對接,以測試完善TORU系統。然而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5日09點18分,尚在太空人瓦西裡·齊布利耶夫操縱下的M-34突然失控與和平號的「光譜」模組相撞,劇烈的碰撞損壞了「光譜」的太陽能電池板並破壞了M-34和「光譜」模組的外殼,導致和平號開始迅速減壓。

 


▲相撞後的「光譜」模組

 


▲受損的太陽能電池板


和平號EO-24任務的另兩名太空人阿納託利·索洛維約夫和麥可·福阿萊立刻逃出「光譜」模組,關閉艙門並切斷了所有與「光譜」模組連結的電纜,終於穩定了空間站的整體氣壓。此次碰撞造成和平號空間站損失近一半的電力,「光譜」模組永久性報廢,以及福阿萊丟失了所有放置在「光譜」內的個人物品和實驗用具。

 


▲和平號空間站一覽,M-34相撞事故後「光譜」(Spektr)

模組內部設施徹底報廢,僅能使用維修後的太陽能電池板


幸運的是,在三名太空人的快速反應和後續緊急維修下,和平號得以繼續在軌運行並撐到了9月26日前來救援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STS-86)。儘管如此,進步號M-34碰撞事故還是成了壓死早已被各類故障纏身的和平號空間站的最後一根稻草。對和平號安全性的擔憂讓NASA,歐洲航天局等紛紛把資金轉移到國際空間站上,和平號最終化成了天空中的無數顆流星。

 


▲前來救援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


顯然傳統的對接模式無法滿足建造複雜大型太空設施所需的大量高效且安全的軌道對接,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及維修需要全新的系統。加拿大航天局設計建造的「移動維修系統」(MSS)應運而生,當然此套由遠距離機械手(SSRMS), 移動基座系統(MBS)和專用靈巧機械手(SPDM)所組成的系統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加拿大臂-2

 


▲在移動基座系統(MBS)上的遠距離機械手(SSRMS),

俗稱的加拿大臂-2其實只是SSRMS的暱稱

 


▲用以輔助太空人出艙作業及日常維修

補給作業的專用靈巧機械手(SPDM)


早在1969年是加拿大航天局便受NASA邀請加入了太空梭項目,為太空梭研製和建造遙控機械臂,用以部署、移動和捕獲運載物。加拿大臂長15.2米,直徑38釐米,重450千克,有6個可活動關節,初期型號最大載重332.5千克,後續升級型號最大載重3293千克。太空梭除了用此「手臂」部署和回收衛星外,還用以捕捉哈勃太空望遠鏡以便維修,可以說太空梭的成功,離不開這5個編號分別為201,202,301,302和303的機械臂。

 


▲哈勃太空望遠鏡和

奮進號太空梭的「得力臂膀」


而在加拿大臂基礎上開發的MSS可謂把太空機械臂發揮到了極致。加拿大臂-2(SSRMS)有7個可活動關節,總長17.6米,總重1,800 公斤,直徑35釐米,最大負荷116,000千克,可像蠕蟲一樣點對點地移動至空間站不同部位,或利用安裝在空間站綜合衍架結構上的移動基座系統(MBS)進行快速移動。

 


▲加拿大臂-2


加拿大臂-2不僅能為空間站安裝各類型組件,還可幫助太空梭,龍飛船,天鵝座飛船,HTV和ATV飛船安全對接國際空間站。有趣的是雖然加拿大臂-2在宇宙中四兩撥千斤無所不能,其電動馬達在地球上卻連加拿大臂-2自身的重量都無法支撐。

 


▲太空人和加拿大臂-2

 


▲HTV飛船和加拿大臂-2

 


▲龍飛船和加拿大臂-2


和使用矢量噴口微調飛船的直接對接方式相比,機械臂對接讓飛船和空間站在安全距離上先由機械臂建立物理連接,進而在更為可控的情況下完成對接。同時機械臂的捕捉能力也大幅度簡化了飛船運送的部件卸貨工作,加拿大臂和加拿大臂-2的部件交接更被媒體冠以「加拿大握手」的稱號。

 


▲「加拿大握手」


正如太空梭的成功離不開加拿大臂一樣,國際空間站的建造與維修同樣離不開加拿大臂-2。兩套太空機械臂不僅為加拿大航天局在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和使用上贏得了一席之地,更是所有加拿大人的驕傲。

 


▲加拿大所有太空機械臂裝置合影

 


▲加拿大5元紙幣背面印

著國際空間站的移動維修系統


中國現階段的空間站天宮一號尚為單艙空間站,飛船直接對接即可,更無繼續建造需求,因此並不需要太空機械臂。然而對於更大更複雜的天宮二號,乃至未來的天宮三號,四號,太空機械臂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遨龍一號作為一款太空垃圾清理飛行器,其攜帶的用以捕捉太空垃圾的小型機械臂自然無法同加拿大臂相提並論,但「中國臂」的誕生說明中國具有自行研製並建造太空機械臂的能力,為後續更大更複雜空間站的建造鋪平了道路。

 


▲「中國臂」模型

 


▲「中國臂」想像圖


希望有一天,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能在「中國臂」的協力下,建成一座翱翔於天際的太空城。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並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神臂鬥士(ARMS)》測評
    在《神臂鬥士》中,一切都直奔主題。在《神臂鬥士》的小遊戲中擊敗對手可以解鎖新的拳套,常規遊戲中解鎖出的硬幣將為你提供一定加時人們很容易相信《神臂鬥士》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與眾不同的格鬥遊戲。但事實上,遊戲至少有一部分來自於《Punch-Out!!》
  • 《神臂鬥士》試玩體驗報告
    《神臂鬥士》原名《ARMS》,是由任天堂所開發並發行的格鬥遊戲。格鬥遊戲不外乎拳腳搏殺,《神臂鬥士》也不例外。但製作人矢吹光佑依舊在狹小的創新空間裡玩出了新意,也就是遊戲角色們伸縮自如的手臂。這個設定加上第三人稱的越肩視角幾乎讓《神臂鬥士》變成TPS遊戲。
  • 《魔法王座》神臂系統曝光
    《魔法王座》版「麒麟臂」——神臂系統【神臂現世 打造遊戲版「麒麟臂」】神臂系統,是《魔法王座》當中的諸多玩家角色成長體系之一。由於開啟神臂系統後,玩家角色的左臂將會獲得特殊的外觀,因此也常被《魔法王座》老玩家們戲稱為「麒麟臂」。遊戲中,主線任務達到一定階段,即可開啟神臂系統,通過點擊玩法功能菜單中的對應按鈕即可進入該系統界面。
  • 宋朝軍隊手中的大殺器:神臂弓!
    神臂弓之所以先進,首先是因為它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材料考究,神臂弩製作工序繁多,一旦被拆開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是無法組裝的,其中還有著極其巧妙的機關:齒輪,而正是這個核心部件才將生物能發揮到了極致。神臂弓用堅韌的山桑木弩弓,又用堅實的檀木做為弩身,麻為弦,輕巧堅硬;其次就是神臂弩射程遠,穿透力強,三百米內可穿透敵人重甲,在遠距離上面可對敵人進行第一次打擊;最後就是弩比弓箭更加適合裝備部隊,弩手培訓時間短短小於弓箭手。在宋朝時期,宋軍經常要面臨著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而從北宋開始就丟失了北方的燕雲十六州,缺乏產馬之地,宋朝無法組建大規模騎兵部隊,只能以步兵為主,用步兵克制住騎兵。
  • 《神臂鬥士》評測:為格鬥遊戲注入新血液
    雖然《神臂鬥士》和所有的格鬥遊戲一樣遵守這個規則,但是它的玩法卻又完全不同於其他的格鬥遊戲。那就是當你在現實中出拳,收拳這個動作或許已經完成了,但是遊戲中可不一定如此。不同於其他格鬥遊戲,《神臂鬥士》的派對模式會隨機把多位玩家拉到一個大廳中,然後這幾個人將會隨機組合到一起,進行隨機的遊戲模式。有可能是傳統 1v1,2v2,3人混戰,4人排球,打特殊 Boss,玩籃球等等,你完全不知道下一回合對手或者隊友是誰,也完全不知道會遊玩何種模式,仿佛是真的身處於一場派對一樣,每一刻都是驚喜。
  • 51《紅月傳說》神臂系統分析
    51《紅月傳說》神臂系統分析 神之手臂來了! 51《紅月傳說》神臂系統分析 編輯:廠商提供2018-05-25   玩遊戲,上51.com  在51《紅月傳說》中有四大屬性非常稀有,它們分別是生命上限、怪物增傷、額外傷害、傷害減免。
  • 007系列電影第十一部《太空城》詹姆斯·邦德太空大作戰
    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第十一部007系列電影《太空城》此部電影是羅傑·摩爾出演的第四部007系列電影,由於上一部《海底城》獲得了成功,《太空城》延續了上一部影片的情節。《007之太空城》是由劉易斯·吉爾伯特執導,羅傑·摩爾、洛伊絲·奇利斯、麥可·朗斯代爾主演的動作電影。
  • 一拳定乾坤 8090《紅月傳說之頭號戰神》神臂系統
    玩家角色等級達到350轉,即可開啟神臂系統。  神臂系統除了可以獲得大量攻擊百分比加成,後期還能大幅提升攻擊速度。升級這個系統可以直接讓你砍別人別人兩刀的時候,別人還沒有出刀。  年輕的人生無所畏懼,精彩的青春可以重來!
  • 眾籌排行榜:360°無盲點的「太空頭盔」,秋名山車神指日可待!
    ▲有木有很酷?!CrossHelmet不同於普通的摩託頭盔,看起來很像科幻電影的太空頭盔。全副武裝的設計可能有人擔心視野的問題,這個你不用擔心,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騎行視野的問題。這裡要先做一個小科普:騎行過程中,人們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正前方,視野大致只有 60° 左右,隨著速度越快視線聚焦越集中越小。
  • 神臂鬥士ARMS試揍會新角色 明日可用雙馬尾妹子
    任天堂《神臂鬥士》(ARMS)的官方推特今日宣布,在2017年6月3日、4日舉辦的《神臂鬥士》試揍會中,將會加入那位雙馬尾的新角色「ツインテーラ」。  本次的具體遊玩時間如下,玩家需要提前在商店裡下載體驗版才能遊玩:  8:00~8:59  20:00~20:59  第二天2:00~2:59  Switch《神臂鬥士》將會在
  • 《神臂鬥士》5.0版本上線,加入全新角色
    《神臂鬥士》5.0版本上線,加入全新角色 《神臂鬥士
  • 《神臂鬥士 ARMS》「面面」正式參戰《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
    引言:同時也拉開了付費第二賽季季票的序幕 任天堂旗下Nintendo Switch遊戲軟體《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於2020年6月30日公開下載資料Ver.8.0,主要更新內容包括:《神臂鬥士ARMS》的「面面」參戰(※)、增加新場地「彈簧競技場(※)」、
  • 「冠軍大叔∕神臂大叔」爆肌大叔馬東石新作,掰手腕的主題沒得輸
    而最近其中一位演員又有新戲上映,說的就是「最強爸爸」馬東石主演的《神臂大叔》。由馬東石去飾演一名掰手腕大賽冠軍,甚具說服力。《神臂大叔》的故事從預告中便可知一二,叫的「神臂」,自然與手臂粗過大脾的馬大叔有關。講的是從小在美國長大,曾贏得掰手腕大賽冠軍的大隻肌肉男Mark(馬東石飾)於偶然的機會下回到韓國,參加掰手腕全國錦標賽。
  • 神臂鬥士ARMS即將推出中文 新角色新地圖加入
    任天堂體感格鬥遊戲《神臂鬥士》自發售以來一直免費推出眾多更新內容,官網今日宣布本作將迎來4.0版本更新,加入新角色、新模式、新場地、新屬性。  b站地址  新角色 Misango(ミサンゴ)  粗看十分狂野的角色,出身神秘的部落的他擁有與精靈溝通的能力,在精靈的協助下 Misango 能完成許多聯攜攻擊動作,被人稱為「精靈格鬥家」。
  • 四川省這個城市來勢迅猛,將迎來4條高鐵線路,未來發展指日可待
    四川省這個城市來勢迅猛,將迎來4條高鐵線路,未來發展指日可待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現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的時候旅遊對於人們來說,就是看一下沿線的風景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中國已封城,國際疫情為啥爆發這麼快?病毒的源頭到底在哪兒?
    越來越多別有用心的人在指責中國,說中國是疫情的發源地,甚至把病毒說成是"武漢病毒",實在是不負責任。因為病毒到底起源於哪裡,那個最先的攜帶者到底是哪裡人,在什麼地方感染的都沒有弄清楚,怎麼會貿然下結論呢?即使第一例確診來自什麼地方,即使這個地方確診的人數最多,也不能確定,這個地方就是病毒的唯一發源地。
  • 美軍遭遇最大挑戰:中國即將「主宰近太空」?
    高超音速武器設想圖(圖源:網絡 參考消息網發)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19日發表美國前副防長羅伯特·沃克的文章《中國人即將主宰「近太空」》稱,2017年11月,中國對「東風17」飛彈的原型彈進行了兩次飛行試驗。這是意在運載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的彈道飛彈的首次飛行。
  • 喵星人居然坐在太空艙裡?這個充電寶太有創意了!
    對於像我這種有著16年狗奴身份的人來說,萌寵題材的周邊本來就很吸引我了,現在又把萌寵搭配高科技,必須要為這個創意瘋狂打CALL,今天就帶著兄弟們一起來瞧瞧這個萌你一臉的充電寶!這款充電寶是由超電文化和黃油貓工作室聯合開發的產品,整體外觀是一個類似「蛋」一樣的太空艙,上面有不少細節紋路跟文字刻畫;而太空艙中間有一個圓形透明部分,裡面就裝著可愛的喵星人啦。
  • 澳媒:中國努力贏得太空競爭「龜兔賽跑」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3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將在太空取得何種成就?都柏林的太空專家布萊恩·哈維用「龜兔賽跑」來形容中國與競爭對手相比所取得的進步。他常說,中國人發明了火箭,但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最終將衛星送入軌道。此後,中國一直在緩慢、靜悄悄地發展太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