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的身體發育中,肋骨對於脊椎的穩定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如果肋骨發育出現問題,會對寶寶的體態產生重要影響。而有的寶寶會出現肋骨外翻的現象,很多媽媽都會以為是寶寶的身體缺鈣了,在沒有看醫生的情況下就盲目給寶寶的身體補鈣,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恰當的。寶寶的肋骨出現外翻的現象,可能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媽媽一定要先搞清楚再採取應對方法。
生理原因
有的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會出現肋骨外翻的情況,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此時寶寶的肋骨比較軟,如果他呼吸的時候腹部的動作比較大就很可能出現這種狀況,隨著寶寶的身體發育,他的骨骼逐漸變得強健,肋骨外翻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這種情況媽媽不要過於擔心,平時給他穿褲子的時候注意不要太緊,腹部勒得過緊也會對寶寶的肋骨產生一定的影響。
抱娃姿勢
很多媽媽在抱寶寶的時候習慣用右手,這樣寶寶左側的肋骨緊緊貼在媽媽的身上,容易受到擠壓,而寶寶的身體發育又比較快,很可能造成兩側的肋骨不協調。所以媽媽在抱寶寶的時候可以兩側交換著,注意不要擠壓到寶寶的肋骨和胸腔。
呼吸方式
在人體胸腔肋骨之間的位置有一塊肌肉與我們的呼吸有關,叫做膈肌,有的寶寶在呼吸的時候為了省力氣會使用肩式呼吸,膈肌長期得不到鍛鍊,力量就會被逐漸削弱,膈肌無力很容易讓下面的肋骨無法處於正確的位置,也就出現了外翻的現象。寶寶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在寶寶站立的時候媽媽一定要讓他把背挺直,用腹部和胸腔呼吸。
發育畸形
排除外部的影響,可能就是寶寶身體發育畸形,這種情況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去醫治,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另外很多人以為肋骨外翻是缺鈣的原因,可能會造成寶寶佝僂病,其實並不是這樣,肋骨外翻是寶寶的骨骼發育異常,並不是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寶寶的身體發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如果媽媽對寶寶的身體異常狀況不確定,可以先去問醫生,然後在醫生的建議下給寶寶治療,自己盲目給寶寶吃藥反而可能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