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媽媽給幫媽私信,說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忽然發現寶寶最下緣的肋骨有些凸出,問這是什麼情況,還能不能恢復。其實這就是很明顯的「肋骨外翻」。
「肋骨外翻」是什麼?
說道「肋骨外翻」這個詞,可能大家會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佝僂病」,大家應該都會聽說過。其實「肋骨外翻」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其中一個表現。
不過媽媽們也不要怕,如果寶寶「肋骨外翻」被及時發現,並把握好最佳的治療時機和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肋骨外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生理性正常發育
因為嬰兒骨頭比較軟,呼吸幅度也比較大,所以位於肋骨最下端的幾根常常會隨著呼吸往外擴張,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肋骨外翻情況,不過這種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然好轉起來。
2、病理性缺鈣
寶寶在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寶寶吸收鈣不足。從而引發肋骨鈣化不足,使得寶寶的肋骨出現凹凸不平的症狀。因為維生素D就像是一把鑰匙,能打開寶寶體內吸收鈣的大門,如果缺乏這把「鑰匙」,就算有再多的鈣,寶寶也吸收不進來。
3、褲子穿的太緊
有些家長會擔心寶寶的褲子會松,掉下來。於是給寶寶的褲腰總是勒的很近。其實這樣並不太好,如果褲腰太緊的話,褲子是不會掉下來,可是會勒到寶寶的肋骨,也會出現肋骨外翻的情況。
「肋骨外翻」應該怎麼辦?
1、進行體格鍛鍊
嬰兒肋骨外翻的完全恢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孩子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治療和改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寶寶進行適當的體格鍛鍊,進行胸部運動,擴充肺活量。
媽媽們可以幫3-5個月的寶寶做被動的擴胸運動。具體方式是寶寶背朝媽媽坐在媽媽腿上,然後寶寶雙上臂彎曲,側平舉,媽媽們握住寶寶的肘關節,對寶寶進行胸前交叉,然後雙臂左右展開的循環運動。
還可以讓寶寶進行主動的運動,帶寶寶在室內或者室外進行活動。針對2歲以下的寶寶練習趴、爬、遊泳等活動。2歲以上的寶寶可採用蹦、跳等活動。這些都有利於促進寶寶胸腔發育,增加肺活量,改善寶寶的健康狀況。
2、補充維生素D和鈣
如果寶寶確實存在缺鈣問題,就要改善寶寶飲食,多吃豆腐、牛奶等富含鈣的食物。並且在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維生素D的攝入。
遵從醫囑給寶寶服用適量的維生素D,帶寶寶經常到戶外曬太陽,接受日光照射,做適合寶寶年齡的運動。
聽了幫媽的回答,各位媽媽是不是已經明白了呢?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