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找工難,企業招工難,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2021-01-08 a文清哥a

從疫情開始到疫情結束,現在農民工與企業,出現了尷尬的一幕。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工廠招不到人。

因為疫情讓很多依靠外貿訂單的企業,出現了停產歇業的現象。在停產前的一些員工,瞬間變成了失業人員。

這些失業人員因為沒有了工作,多數選擇了回家,少數選擇了另外找廠,或者是另謀出路。

正在看招聘信息的農民工

員工一旦流失,要想重新聚集比登天還難!所以很多廠礦在疫情期間,為了節約成本大量裁員,有的甚至出現停產狀態。

現在疫情終於得到了絕對性的控制,雖然有的城市偶爾會出現一兩例,同樣很快控制了病毒的蔓延。

疫情終於結束了,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一些廠礦陸陸續續的恢復了生產,但是有一些廠礦卻出現,招人難的現象。

由於疫情期間,大量裁員甚至放廠。現在疫情過去,一些企業和廠礦訂單陸續的在增加。然而因為招不到人,望著訂單而發愁。

這些廠礦和企業為了招收員工,又是調整工資,又是提高福利。並且在一些網絡平臺,投放了大量的招聘信息。 然而得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根本解決不了招工難的問題。

所以目前有很多廠礦和企業,都處於停產關閉狀態。他們都在等2021年的到來,而後大量招人,恢復他們廠礦的正常營運。

我們再說一說,一些農民工因為疫情而失業。疫情結束之後,又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犯愁。

有這一現象不奇怪 ,因為在廠裡或者是企業裡面呆過的員工。他們心裡有一種,挑選工作的心理。找工作都是找工資高的,廠礦和企業。

有的農民工因為疫情,被廠裡無情的裁員。他們對這些企業和廠礦,無情的裁員多少有些怨恨。就是因為這些因素,才讓他們選擇了放棄回原廠的打算。

還有一部分農民工,因為疫情期間被裁員,多數選擇了返鄉,選擇了回家創業,或者是回家耕田種地。

放棄了打工的生涯,做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過上自耕自足的生活。這部分人一般是60後,70後,當然也有少數的80後。

正在應聘的農民工

而現在在外面找工作的人,基本上是80後,90後,為數不多的00後。

他們每天瀏覽網頁上的招聘信息,時不時的發一些簡歷尋求機會。偶爾也會到一些廠礦去尋找機會,去看廠裡貼出來的一些招聘信息。

因為現在找工作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要求,也有自己期待的工資和福利。基本上都是一種挑選工作的狀態,就因為是挑選,才讓他們一次一次的,失去就業的機會。

以上的兩種情況其實都可以解決,不管是企業或者是單位,其中也包括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工。

要想解決招人難這個問題,企業就要捨得投入。不能坐等工人上門應聘,也不能坐等網際網路上的回應。

這種守株待兔的招聘方式,只會讓自己的企業,永遠處於用工荒的狀態。

要想誠心招工人就必須要走出去,去尋找工人,而不是坐等工人上門。

有許多企業也選擇了走出去招人,他們一般走的地方,都是一些大型招聘會,或者是在火車站招聘。

去這些地方招聘,效果並不是很好。因為大家都在這些地方招聘,讓農民工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正在招聘現場的農民工

而企業很難在這些地方,招到理想的技術人才,這就是招聘競爭帶來的效果。

其實有的企業非常聰明,他們有特殊的招聘方法。他們分為幾路人去招聘?而選擇的方法也很奇特。

他們會到農民工最多的省份去招聘,有的甚至到農民工所屬的縣市去招人。

他們招工的條件非常誘人 ,他們會用福利,工資待遇,工廠車間的圖片,逐一介紹工廠的企業文化,來吸引新的員工加入。

這些聰明的企業,用這些獨特的新招,很快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

而那些思想陳舊的企業,卻一天天守在招聘會,火車站,汽車站 ,等待應聘人員投送簡歷。

人家企業都正常運行很久了,而有一些企業卻因為沒有工人,無法正常投入生產。

除了招人上的區別,還有就是需要怎樣留住工人。招得到工人不是本事,留得住工人才是真正的學問。

有許多廠礦和企業,管理的方式還處於七八十年代。很容易讓員工流失的主要因素,來自於管理上的漏洞。

要想留住流動的員工 ,就必須要多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平時要保持與他們的凝聚力。

多搞一些小型活動,製造活躍的氣氛。讓員工們感覺到,企業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荒的難題。

除了招工的企業之外,接下來我再說一說。如何順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不是天天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

其實找工作並不難,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是非常困難的。

作為農民工找工作,首先要找出一個穩腳點。如果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要找一個過度的工作,來應付生活上的困難。

如果找到一個過度的工作,而後慢慢去尋找機會。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不會因為沒有工作,讓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支撐點。

找理想的工作都需要時機,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在沒找到理想的工作之前,必須要找一個墊腳石的工作。才能解決自己生活上的困難,為找理想的工作創造條件。

正在應聘的農民工

理想的工作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 ,如果特意想找適合自己的工作。那只能讓自己一次一次的失望,除了找不到工作之外,還是找不到工作。

以上的這些內容 ,就是招不到人的主要因素,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到這些用人單位,需要找工的農民工。

各位朋友,對以上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更好的看法和觀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討論討論。

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招工難」問題又來!加錢能解決這一問題嗎?
    東莞某一製鞋廠開出月薪7000招聘一線員工,但是招聘信息放出去三個月都沒有招滿人。大家都在疑惑,7000月薪並不低,為什麼招不到人呢?一方面,東莞企業下半年訂單激增,招工需求也持續上漲。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全市經濟基本盤持續回穩,GDP增長0.2%,經濟增速今年以來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 2.4億農民工將走向哪裡? 代表委員把脈「民工荒」
    「五個崗位對一個農民工」:「招工難」並非「民工荒」成都九眼橋勞動力市場是全國赫赫有名的農民工就業市場,也是「勞務輸出第一省」四川省最具規模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集散地。但在兩會前記者從這裡了解到的情況卻令很多代表委員感到吃驚:往年一群求職者圍著一個招工攤位的現象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招工者追著農民工宣傳自己的優勢。
  • 企業招聘為什麼越來越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現在,針對招人難的原因和解決方案,以我個人的觀點與經驗分享給大家。若實用就引用,若不適用,可以辯駁,並給出更好的方案或辦法,我們共同學習。2、原因招人難主要出現在民營(私營)中小型企業。國營、外企、大型私營企業不存在這一現象。為什麼?因為國企、外企、大型民企、私企,他們內部的組織框架是很完善的,機制都很健全。
  • 都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 農民工「返鄉」被嚴格管控,多地工廠發通知,3類農民「回家難」
    由於疫情的緣故,使得多數企業都不得不延長了自己的假期,一部分個體戶更是因疫情原因而倒閉。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不少出門在外的農民工朋友收入都少了許多,等到疫情基本被克制,經濟重新回暖的時候,想要再重新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又變得難了許多。
  • 東莞實探:訂單回暖卻招工難 打工者和企業經歷了什麼
    招工難的問題,近期在東莞並非個案。第一財經記者在東莞實地探訪時發現,多家加工製造企業也遇到和卓冠鞋業同樣的難題。導致招工難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受「宅經濟」影響和部分內需產品的突然拉升,讓上半年因為疫情導致的訂單驟降有了短暫性的回暖,用工量加大;二是大量返鄉員工至今沒有回到東莞,不少人選擇在家鄉就業。
  • 找工難招工難,難在哪
    此外,招工啟事上還以紅色字塊註明「另聘小時工」。「招不到全職的,就想著招點小時工先救急。春節前就開始招人了,到現在招不到。」粥鋪老闆告訴記者,年前店裡有些員工表示過完年不來了,他們只能重新招人,不過目前來應聘的也沒有幾個。記者調查發現,省會餐飲行業服務人員的工資普遍已達每月3000元左右,對應上年工資有所增長。
  • 90後農民工找不到朋友傾訴 每月打壞一個拳擊袋
    福建泉州一家民營企業的工會主席吳先生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健身房成了新生代農民工尤其是眾多「90後」農民工最喜歡去的地方,「拳擊袋成為他們發洩壓力的最好對象!」據了解,這是一家規模較大的服裝生產企業,有2000多名職工,其中男職工佔30%左右。記者發現,這家企業的職工文化設施比較齊全,其中健身房裡共有5個標準的拳擊沙袋。
  • 蘭陵縣6500餘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助力鄉村振興
    把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可以讓他們成為工人階級堅定可靠的新生力量。被譽為「山東南菜園」的蘭陵縣是農業大縣,農民工數量逐年遞增。去年以來,蘭陵縣總工會圍繞破解「農民工入會難」問題,深入開展「黨工共建」活動,以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為重點,以田園綜合體、村居小微企業、扶貧車間為補充,先後在村內、田間建立各類「農民工」基層工會組織162個,吸納農民工會員6500餘人。蘭陵縣在蔬菜大棚裡建起工會組織,為農民工穩定就業、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 省級優秀農民工及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名單公示
    省級優秀農民工  鄧陳淦 杭州金星銅工程有限總公司酒店用品工藝組組長  敬大勝 杭州華裕製衣有限公司分廠管理負責人  曾學樹 浙江電力成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車間管理人員  朱登君 杭州之江石化裝備有限公司技術工  江 宏 浙江百瑞國際大酒店餐飲部吧檯領班  馬清勇
  • 人社部將縫紉工、織布工等列為短缺職業,服裝紡織行業行情走淡...
    目前普遍企業普遍庫存高企,行情走弱。明年服裝紡織淡季是否能夠終結,旺季是否能踏踏實實的到來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一些服裝紡織人即將面對的問題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眼前。   產能過剩庫存高企   大部分企業今年都遇到了訂單縮減、利潤下滑的情況。甚至有企業因為訂單驟減,無法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已經提前放假!
  • 安徽「放大招」 讓農民工拿錢安心回家過年
    為了讓農民工兄弟及時拿到辛苦錢,安安穩穩回家過年,安徽將優先解決政府投資工程拖欠民營企業工程款問題,同時鼓勵建築企業將農民工社保卡作為工資卡實施轉帳支付。近日,安徽省住建廳下發通知,要求春節前高度重視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做好工資支付排查、重點檢查以及返鄉農民工疫情防控工作。嚴防:建築企業將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各級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針對保障房、市政公用設施、垃圾處理設施等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管理部門要全面摸排,摸清底數,優先解決政府投資工程拖欠民營企業工程款問題。
  • 農民工為啥不願幹?打工人:再不回家就晚了!
    從前幾天開始,很多農民工集中的城市,在火車站、汽車站,已經陸續出現了不少背著蛇皮袋、提著塑料桶的農民工的身影,都要提前返鄉過年。 筆者查詢後發現,在長三角地區,進入下半年以後,外貿型企業紛紛「爆單」,各種企業訂單爆滿。我們知道,現在國外形勢依然嚴峻,外國很多行業的正常生產都受到影響,轉而從我國大量進口物資。例如,日前家具行業出口爆單,有企業美國訂單增一倍,歐洲訂單增70%,緊急招工擴產。浙江某醫療器械公司接收到的國外訂單,現在已經排到五六月份了。
  • 長三角與珠三角企業搶人才 珠三角招工優勢漸失
    該公司人事部負責人劉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公司今年剛成立,需要大量有工作經驗的技術工人,這在內地很難招到,「佛山南海大瀝鎮的鋁材工廠林立,這一帶聚集著大量的技術工人,所以我們跑到這裡來招工。」  劉經理對當前的招工難頗有感觸。
  • 年底農民工要帳難怎麼辦?這幾個辦法幫您解決煩惱!
    每到年底都是農民工比較頭疼的時候,家裡人等著自己回去辦年貨,工地老闆又拖著不發工資,很多農民工遇到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找誰來幫忙解決。那麼,年底農民工要帳難怎麼辦?這幾個辦法幫您解決煩惱!1、依法立案針對某些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國家現在也制定了一些政策,農民朋友們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今年的政策是只要有欠款就可以依法立案,不僅可以網上立案,還能跨境立案。另外,遇到金額較大或人數較多的情況,可以掛牌督辦,統籌處理。
  •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對於農民工來說,在外打工漂泊一輩子,無非就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一點,希望子女健健康康,都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最近有農民工讀者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女兒不想讀高中,想直接去讀衛校,到時候做一名護士。
  • 西安千名農民工「回娘家」
    「紡織大國工匠」黃雲娜、「細紗工序擂主」李靜、「最美農民工」楊立、美麗環衛工朱阿芳、「護理標兵」賈亞娟、家政服務「百事通」王素娟、「快遞小哥」魏偉……各行各業的數百農民工暫時放下手中的活計,在工會幹部們跑前忙後的招呼下,到西安最長見識的地方、最前沿發達的地方、最親近暖心的地方、最風光榮耀的地方遊城玩景、喝茶聊天,做這個城市的「娘家客」。
  • 疫情之下大批農民工無奈返鄉,有人卻說這是好事,你怎麼看?
    由於疫情的嚴重影響,今年農民工的打工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年後,由於國內疫情的防控需要,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沒有按原計劃開工,農民工也處於居家隔離狀態,近兩月的大好時光就這樣過去了。好不容易國內的疫情基本過去,各個工廠都陸續復工復產。
  • 南陽倆農民工濮陽求職經歷悲喜劇
    口本報記者 王守紅通訊員 李京    本想找份工作的兩名南陽籍農民工,卻被從南陽騙至濮陽,最後身無分文流落街頭。在濮陽市總工會的幫助下,這兩名農民工不僅得到了經濟上的幫助,而且找到了工作。    上 鉤    3月18日下午,濮陽市總工會幫扶中心來了兩名農民工,兩人衣衫破舊、面容憔悴。
  • 背兩蛇皮袋書闖上海,這位農民工把豬肉賣給了李嘉誠還出了書
    背兩蛇皮袋書闖上海,這位農民工把豬肉賣給了李嘉誠還出了書 魯傳江 2018-08-06 08:0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