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在新起點上,經濟特區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
永葆「闖」的精神 再創新的佳績
(受訪企業供圖) 「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南海各界認真組織收聽收看了大會直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中引起強烈反響。
-
夜讀|壁虎 - 廈門日報
壁虎作者/在水一方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鄉村,古老安寧,靜靜地依偎在山腳下,時光仿佛忘記了它的存在。日出日落,春生夏長,樹木花草枯榮生息,還有那些不起眼的蟲子,伴隨我們度過了多少個春秋。作者薛薇莎,筆名:在水一方、三葉草,廈門人,小學教師,廈門市作家協會會員。文章散見於《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峽兩岸》《廈門文藝》等,和友人出版廈門女作家散文集《遇見》。朗讀者鍾恆,國家一級播音員。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
解放日報評論員:聯繫實際 見諸行動
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最終要把成效體現到強軍實踐之中。 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僅是個理論問題,更是個實踐問題;不僅要內化於心,更要見諸於行。理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發揮作用,學習只有經過運用才能收到成效。
-
新華社評論員:以塞罕壩精神建設美麗中國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以塞罕壩精神建設美麗中國 新華社評論員 跨越55年,三代人奮鬥不息,把「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變成了廣袤林海,這是怎樣的人間奇蹟?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先進事跡,號召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我們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一棵松」到「百萬畝」,從茫茫荒原到生態寶地,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鬥,在高寒沙地上書寫了改天換地的綠色傳奇,鑄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塞罕壩精神。
-
新華社評論員: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題: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 新華社評論員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回顧我們黨走過的艱辛奮鬥歷程,宣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奮力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決心,號召全黨奮進新徵程、創造新輝煌。
-
甘肅日報評論員:守初心,必須有真心恆心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定要深刻領會總要求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將「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作為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全面把握,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確保把正方向、找準問題、抓到實處,使主題教育真正成為觸動心靈的「思想整風」、銘心刻骨的「政治洗禮」。
-
少年評論員|我心中的2020關鍵詞
這讓我發現了另一個自己,奔跑不僅僅是在身體上的一種調整和鍛鍊,更重要的是對心靈和精神的淨化。你會發現,能做到很多自己原來做不到的事情。你會發現,潛能的空間還很大很大。生活如此,學習亦如此。惟願我們在新年裡脫胎換骨,內心保持那份熱愛和堅持,什麼困難都不能阻擋我們。2020年真的沒那麼糟。對我來說,這一年的關鍵詞是「擦亮」和「新我」。
-
少年評論員-邱詠捷 | 國產航母見證偉大創新精神
最讓人驕傲自豪的是,山東艦跳動著一顆「中國心」,自主設計、自主配套、自主建造,這是中國科技創新的進步,體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創新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徵。建設國產航母,寄託著中華民族數代人向海圖強的歷史夙願。回望近代,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通過海路發動侵略,讓一個泱泱大國遭受重創。
-
北京日報評論:強起來的中國理應在精神上「立起來」
倒是在整個事件中,包括「烏合麒麟」在內的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面貌,讓人眼前一亮:面對血腥暴行,事關人類良知,大聲疾呼、仗義執言;眼見霸權囂張,面對威脅攻擊,從容淡定、不卑不亢。一圖勝千言,中國年輕人的態度就在其間。當然,在一片點讚之中,輿論場上也存在另一種聲音,質疑「烏合麒麟」的畫風「太激進」「太戰狼」,惹來是非。
-
廈門日報:千件奇石引來八方客|石頭|王尊文|廈門|王老|奇石
位於廈門同安區古龍醬文化園內的中華奇石館,佔地2000多平方米,共有一百多個品種、一千多件的奇石展品。廣西大化彩玉、安徽靈璧石、貴州盤江石、南京雨花石、新疆雅丹石、雲南千層石、華安九龍璧,還有硨磲、綠松石、鐘乳石、摩爾石……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非人造,而是天然生成,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文化珍品。青少年在中華奇石館內參觀。
-
廈門日報:千件奇石引來八方客|奇石|石頭|王尊文|廈門|王老
位於廈門同安區古龍醬文化園內的中華奇石館,佔地2000多平方米,共有一百多個品種、一千多件的奇石展品。廣西大化彩玉、安徽靈璧石、貴州盤江石、南京雨花石、新疆雅丹石、雲南千層石、華安九龍璧,還有硨磲、綠松石、鐘乳石、摩爾石……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非人造,而是天然生成,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文化珍品。青少年在中華奇石館內參觀。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2020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75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14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268個改革方案。
-
福建廈門舉辦2019家風家訓徵文活動 妙文傳文明揚清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家庭美德建設,樹立良好家風。於5月12日下午,在福建廈門九中禮堂舉行2019年廈門市《我的家風家訓》徵文活動頒獎儀式暨廈門家庭教育公益講座進九中活動。
-
媒體披露當年"反對精神汙染"始末 胡耀邦曾批示
「你們寫一篇評論員文章,講清楚這個問題,由《人民日報》轉載。」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對時任中國青年報社社長佘世光叮囑道。 幾天後,也就是1983年11月17日,「這個問題」以本報評論員文章《汙染須清除,生活要美化》的形式,刊登在《中國青年報》1版顯著位置,當天的《人民日報》也在4版加框刊登。
-
光明網評論員:產權保護「三個一批」,先從一個始
光明網評論員:五一前一周,2017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是總結上年、部署當年的體制改革工作的年度會議。按照會議部署,今年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重點,是要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取得新突破,並著力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
答案就在這種精神裡面
精武強能、制勝深藍的海上鐵拳精神主要內涵海上鐵拳精神,是東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等主戰部隊這種精神集中體現了戰區海軍驅護艦部隊在戰鬥歷程中形成的忠誠、勇敢、精武、善戰等優良傳統,集中體現了主戰艦艇在引裝接裝及海軍轉型建設中勇立潮頭、引領發展的擔當精神,集中體現了在走向遠海、礪劍深藍中的開拓精神和打贏信念。
-
廈門日報專訪碩橙科技創始人莊焰:發現噪聲的秘密為機器聽音診脈
2020.11.17廈門日報經濟新聞B03版2020年11月17日,廈門日報經濟新聞專版刊出碩橙科技專訪報導,介紹了創始人莊焰的創業故事及碩橙科技主營產品機器聽診大師的主要特點及應用【創業者感言】廈門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創業公司吸引人才、技術、資本等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撐,使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研發工作。我們希望通過技術改變行業現狀,通過預測性維護幫助企業進行生產流程管控,實現工業生產降本增效,助推智能製造發展。
-
圖庫(美麗廈門類)
圖庫(美麗廈門類)服務社區,造福鄰裡。廈門「十三五」規劃草案描繪了廈門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日報記者 張奇輝 航空器 攝) (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白鷺洲美景 (日報記者
-
廈門一男子感覺有東西在爬,一查竟是……
清理耳道後她發現耳道內的異物是一隻還在動的蟑螂大概有成年女性食指指甲蓋那麼大周淑娟介紹冬天昆蟲入耳的情況比較少見而進入耳道的昆蟲中最常見的就是蟑螂、小飛蛾、蚊子野外常見的是蜜蜂誤闖耳道這些昆蟲本來就喜歡往黑洞裡面鑽,耳膜被它們撓破、引發感染的情況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