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玉兔可能被凍死!強度持續減弱中,氣象專家:恐會加速消散!

2020-12-04 百家號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

文|愛氣象的大叔

颱風玉兔可能被凍死!強度持續減弱中,氣象專家:恐會快速消散!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外圍環流對中國臺灣的影響愈晚愈明顯,目前宜蘭和花蓮開始出現降雨,入夜之後,北部和臺東也會轉為有雨的天氣,北部、東半部轉為溼涼天氣,一直持續3天,到了周六氣溫才會回升、降雨的情況才會趨緩。

颱風玉兔30日下午2點離開菲律賓陸地,移到了鵝鑾鼻南方大約590公裡的海面上,以每小時13公裡的速度持續朝西北西的方向前進。過去幾個小時,移動速度不快,受導引氣流影響,會逐漸轉北,垂直風切會變大,底層的東北季風會逸入颱風。到時候颱風玉兔的強度會再減弱,預計最快31日轉降為輕臺,香港天文臺預測,颱風玉兔接下來的路徑會朝臺灣而來。

氣象專家表示,颱風玉兔接下來會明顯轉弱,接下來會變為低壓,臺灣轉有雨,但風不大。受到颱風玉兔外圍環流的水氣影響,臺灣北部、東半部未來三天會出現大雨或豪雨等級的雨勢,下雨加上風大的關係,溫度也會跟著掉,預估低溫會掉到19度,高溫22度,北部、東半部都明顯感受到溼涼。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強風和長浪特報,強風部份,受到東北風影響,臺南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和澎湖、金門、馬祖沿海、空曠地區容易以9到11級以上強陣風。

颱風玉兔已登陸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後可能北轉接近臺灣海峽南部。氣象專家表示,臺灣附近海水熱含量都偏低,颱風跨入後,失去能量供給只能減弱,等於被冷死,也算是另類的防護罩。中央氣象局表示,颱風玉兔登陸呂宋島北部,結構會受到破壞,在南海重整北上後海溫低加上垂直風切大,強度會持續減弱,接近中國臺灣時不一定仍維持颱風強度,而路徑跟強度仍有不確定性。

氣象專家指出,今天受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雙重影響,東北部及東部是主要的降雨熱區,要特別留意局部的豪雨出現機會。颱風路徑方面,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各國的電腦模式預測72小時後,除了美國預測颱風玉兔仍然偏西朝港澳移動外,大部分的模式預測,玉兔偏北進入到冷海溫區及強垂直風切區,所以會快速減弱消散。

目前颱風玉兔已由颱風級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氣象專家提醒,颱風玉兔進入南海後移動速度較慢,影響海面的時間較長,南海中北部海面、我省中東部海面風力較大,海上作業和過往船隻需及時回港避風,海岸活動、海島旅遊需注意安全。

天文臺指出,有些熱帶氣旋雖進入香港800公裡範圍,但若在距港較遠的位置掠過,或迅速減弱,對香港沒直接影響,天文臺則不需發出1號戒備信號。

相關焦點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每年都會有很多颱風出生,聰明的人們分別給它們命名,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的140個名字組成了颱風家譜。這些名字年復一年重複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颱風造成特大災害,則會將它們除名,由其原名稱提供國重新提供新名字,以期減少災害,帶來福祉。颱風還有個編號是誰給的呢?
  • 「風王」利奇馬過去了,今年還會有超強颱風嗎?專家提醒:確定會
    8月13日上午,位於我國渤海地區的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強度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臺認為其已經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這也意味著颱風利奇馬對於我國的影響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還要繼續減弱乃至在我國北方地區完全消散。
  • 專家解析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特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你看它,主要特點就是圓,就像個月餅一樣。」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這樣形容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  9月27日14時,在距離臺灣省宜蘭縣東偏南方向59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颱風「杜鵑」正在加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將於28日下午到夜間在臺灣基隆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然後穿過臺灣島,將於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沿海登陸。
  • 颱風「博羅依」持續減弱,但不忘給日本送雨
    今年第21號颱風「博羅依」已於昨日(10月24日)下午14時由強颱風減弱成為颱風,今天上午8時,「博羅依」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中心最低氣壓965hpa,目前正位於日本東京東南方約700公裡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 颱風「玉兔」被除名,你想給替代者取名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由中央氣象臺與廣東天氣共同開展的「我給颱風起名字」即將重啟。新名字將替代被除名的颱風「玉兔」。影響惡劣 「玉兔」被除名超強颱風玉兔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6個被命名的風暴。」
  • 颱風「鸚鵡」明天登陸!它會是個「好颱風」嗎?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今天我們邀請了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給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 專家詳解颱風「安比」特點及未來影響
    今年第10號颱風「安比」於20日上午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中國氣象局於7月20日9時3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發布颱風黃色預警,「安比」有什麼特點?它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專家: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董林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李慧 新華網記者 郝多記者:目前颱風「安比」的強度、移動速度等情況如何?未來趨勢怎樣?什麼時間登陸?
  • 「海葵」在安徽強度減弱 96.2萬餘戶已恢復供電
    新華社合肥8月11日電(記者 蔡敏、楊丁淼)記者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第11號熱帶風暴「海葵」已在安徽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明顯減弱。安徽省將工作重點調整為防汛抗洪的同時,積極恢復和保障基礎設施,目前已有96.2萬餘戶恢復供電。
  • 20號颱風「艾莎尼」增強 廈門天氣又要過山車
    颱風「艾莎尼」未來將受到副熱帶高壓、冷空氣和自身強度三個因素的影響。,這取決於颱風的強度變化。  另據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weatherman_信欣:未來24小時,在颱風前進路上,海溫有28℃左右,垂直風切變小,利於颱風增強。增強後平均引導層上移,副高的引導作用加大,利於6日西北行。  颱風「艾莎尼」東側的副高正在加強西伸,颱風右側的晴空區裡,積雲一邊向北走,一邊向西推。這保證了颱風今明引導氣流的穩步推進,總體向西偏北移動。
  • 4號颱風妮妲2016最新: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強度繼續減弱
    颱風妮妲最新消息:中央氣象臺8月2日10時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今年第4號颱風「妮妲」已於今天早晨7點鐘減弱為強熱帶風暴,上午10點鐘其中心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境內【妮妲登陸廣東深圳】,就是北緯23.0度,東經113.3度,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88百帕。
  • 氣象部門分析颱風對海南影響利大於弊
    預計,「森拉克」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將於明天下午在越南北部一帶沿海登陸(15-18米/秒,7-8級,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級)。登陸後,強度逐漸減弱。預計,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然後逐漸向浙閩沿海靠近,並將於3日夜間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登陸(熱帶風暴級,8級,18-20米/秒)。登陸後,強度迅速減弱。
  • 最強颱風「瑪莉亞」登陸!來勢洶洶的它到底多可怕?
    預計登陸後,「瑪莉亞」的強度將迅速減弱,但今天風雨影響仍會持續。預計今天(11日)將是強颱風「瑪莉亞」影響最為集中和劇烈的一天,預計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江西、湖南東部等地將出現大到暴雨,福建中部、江西中部、湖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
  • 國家氣象中心答每經問:今年颱風近海加強情況突出,一天內強度三級...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今年8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颱風進入活躍期,共有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偏多。預計9月可能有6~7個颱風生成,仍較常年同期偏多。颱風頻繁出現,如何保障颱風的準確預報呢?
  • 博羅依颱風減弱!2019颱風最新消息 颱風博羅依路徑實時發布系統圖...
    「博羅依」將向北偏東方向移動預計,「博羅依」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未來「博羅依」對我國海域無影響。令人失望的是,據最新的氣象顯示,又兩大颱風在太平洋上生成,很可能會排隊接近或登陸日本。日本氣象協官在20日聲稱,今年第20號颱風「浣熊」在21日已經接近了日本衝繩及奄美地區。浣熊目前還是13級颱風級,正在臺灣以東掀起狂風巨浪。該颱風以每小時15公裡的速度朝著東北方向前進,中心附近的最大瞬間風速高達每秒55米。
  • 超強颱風「海神」爆發加強,中心最大風力或將超過17級
    颱風「海神」預計將在7日登陸韓國,穿過韓國及朝鮮後,將於8日從我國吉林進入東北,路徑與颱風「美莎克」有些相似,隨後對我國黑龍江也會有風雨影響,影響可能比颱風「美莎克」的影響還要強。預計,「美莎克」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颱風「美莎克」的生命史也進入了尾聲。
  • 颱風「巴蓬」走位難定!華南「綿長溫柔型」暴雨概率大
    中央氣象臺預報給出,29日-30日廣東中東部沿海可能有大雨-暴雨,不過,在專家看來,這個雨的實際效果,和公眾印象中的大雨-暴雨,可能有很大差異。專家表示,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分析,目前中央氣象臺官方預報的形勢,與大家希望見到的雨強,存在出入的原因,一個是因為降雨強度的不確定性;另外就是和雨的下法有關。
  • 颱風威脅臺灣彰化花蓮以北 氣象達人出多招防範
    中新網7月10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氣象部門工作人員黃椿喜10日表示,「瑪莉亞」的暴風圈正逐漸接近臺灣東北部近海,對彰化及花蓮以北地區將構成威脅。有臺灣氣象達人提醒民眾做好防颱風五件事,進行多方面準備,安全度過颱風夜。資料圖:臺灣大雨,路面被淹。
  • 「最新」今年第21號颱風「艾濤」生成!
    中央氣象臺宣布,位於南海南部的熱帶低壓已於9日凌晨發展為今年第21號颱風「艾濤」(英文名稱:Etau;名字來源:美國;名字意義:風暴雲)。其中心今天(9日)上午9點鐘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南偏東方大約470公裡的南海南部海面上。
  • 2018年颱風最佳路徑公布,摩羯成歷史首個山東萊州灣颱風
    2019年4月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最佳路徑。什麼叫最佳路徑?就是颱風吹完之後,預報專家們坐下來,對颱風的路徑、強度來細細地分析,把颱風發生時給的不太恰當的路徑、強度信息給改過來,形成的一個數據集合。
  • 歷時最長跑得最遠的颱風,一個月中跑了13000公裡,期間三度增強
    但是行程距離最遠的颱風卻並不在上圖之中,熟悉颱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颶風約翰,它又叫颱風約翰,是有記錄以來維持時間最長,及移動路徑最長的熱帶氣旋。之後的約翰仍然一路向西,強度出現了大的波動,一度差點減弱為熱帶低壓,其在太平洋上溜達了8天時間之後,於8月19日迅速增強為颶風級別,8月20日已經升級為三級颶風,同日11時,約翰進入中太平洋,在夏威夷以南受惠于越發有利的環境,強度繼續增強,於8月22日增強成五級颶風,中心持續風力達到了280公裡每小時的巔峰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