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橋下的黃河水,雖經滄桑,始終一如既往地奔湧流淌

2020-12-03 碩碩旅遊新說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通過了中國大部分地圖,但是在內蒙古包頭有一座橫跨黃河的橋梁,這座橋橫跨整個黃河,這樣的橋梁不清楚經過的車輛數量,已經好多年了。

如果您來到內蒙古包頭,您必須看看黃河的流水並見證這座大橋的壯麗,可以說這座橋一眼望不到邊,太陽升起時河上的水被覆蓋了,閃閃發光,非常漂亮,非常值得一遊。如果您前往內蒙古包頭,這個風景區一定不能錯過,儘管對某個風景名勝區沒有特殊規定,但它已成為許多人來此必遊的地方,但需要注意的是黃河的水流比較的揣,必須保持在一定範圍內距離。

對很多人來說,涼皮並不陌生,可以說這是一種從小就開始食用的食物,但是,內蒙古有這樣的特色菜,很多遊客和朋友從未嘗試過,這樣的錯誤是每個人都常見的,遲到的人也不一樣,特殊的食材和秘密調味料非常美味。

人們說西北地區的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相對粗糙,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發現這裡的民俗仍然很精緻,這裡風景優美,美食可口,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你對今天的黃河大橋下的黃河水,雖經滄桑,始終一如既往地奔湧流淌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黃河血脈入胸懷
    原標題:黃河血脈入胸懷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看那波濤澎湃,自是儀態萬千;看那浪花激昂,自是溫暖心間。這裡是以黃土為骨肉、以黃河為血脈的金城蘭州,這裡是生我養我的故土,任時光飛逝情深於懷。
  • 桃花峪黃河大橋,有人跳橋……
    6月9日上午,一輛白色轎車,突然停在了鄭雲高速桃花峪黃河大橋的應急車道上,車上一男一女爭執不休,離橋邊護欄越來越近。 新聞連結 1、2020年5月3日,鄭州氣溫突破40度,下午4點,鄭新黃河大橋上一名年輕男子坐在33米高的護欄外非常危險
  • 「黃河人家」流進心中的河
    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綿延5464公裡,流經9省區,東入渤海。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湧不息的黃河水哺育著炎黃子孫,孕育了輝煌璀璨的中華文明和百折不撓、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黃河寧,天下平」。治理黃河,自古就是安民興邦的大事。
  • 淡水魚在海裡會死,黃河水又要流入渤海,那黃河的魚只能去哪裡?
    意思就是曾經有魚的河塘哪怕乾枯了很多年,一旦這裡重新住滿水,那些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魚籽就會重被喚醒,也用來解釋為什麼有的野外池塘會長出鯽魚和草魚這些原生魚。但是,像某些古蓮的種子的確最長可以保持上千年的壽命,但魚籽能活萬年就真的被誇大了,因為,在沒有水的條件下,魚籽存活短短幾年時間都很難。
  • 黃河 中華民族偉大母親河的風採
    黃河 中華民族偉大母親河的 風採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過去,因出差,也曾到過黃河,那只是匆匆走過的一瞥。 這一次,是攝影採風,有幸近距離地感受了黃河母親的風採。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 黃河,從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出發,綿延5464公裡,流經9省區,東入渤海。
  • 葛劍雄:「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水到底哪裡來?
    當我們最終站在壺口瀑布前,在震蕩山谷的喧騰水聲中仰望傾瀉下來的黃河之水時,就再也不會懷疑詩人是過分誇張。黃河之水要不是來自天上,何至於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北山經》認為黃河發源於崑崙山東北的敦薨山:「又北三百二十裡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源。」然後河水就潛入地下了,《西山經》說:「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又在積石山冒出:「又西三百裡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
  • 尋找鄉愁|我家住在黃河邊
    坐落在平陰黃河岸邊的千年古村翟莊,作為平陰黃河流域的「守門人」,在這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流淌著許許多多可歌可泣可贊的故事。從縣城沿青龍路一直往北,跨過南水北調,前行不遠便看見簇擁在一起的幾百戶人家,這裡就是翟莊村。翟莊村東與老博士村為鄰,西邊和北邊隔黃河與魯西大平原相望,南與田山村、平陰玫瑰湖溼地接壤,是一片絕好的風水寶地。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沙莎「黃河之水天上來」。在中國,再沒有一條大河是這樣以溝通天地的姿態奔湧而來,卻最終以母親的柔情溫暖了最美的中國。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滾滾黃河,泱泱中華。黃河文明孕育了華夏文明,所以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黃河寧,天下平。」《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需要,嚴把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本底,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既牢牢抓住了生態保護,又有力地促進了高質量發展。相關部門和地方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和國家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龍」行濮陽 其道大光——黃河大片震撼來襲!
    黃河之水天上來看,一渠黃河水從引黃入冀補澱渠首閘出發看,金堤河國家溼地公園波光瀲灩,飛鳥翔集,和諧寧靜;依託濮東乾渠打造的柳溪小鎮水天一色,林木蔥蘢,黃河水潤澤的陳莊萬畝荷花園裡,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東,聽黃河濤聲,送黃河遠行,九曲十八彎的黃河在臺前孫口急拐一個九十度大彎,那是向大地母親的致敬!
  • 黃河入海流:你可知道每年造出多少土地?
    歷史上,黃河下遊有記載的決堤1500多次,如同巨龍擺尾一般,黃河入海口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到北的大擺動。1976年5月21日,黃河尾閭人工改道清水溝流路,滾滾黃河水從此穩定地向著東營黃河口鎮的出海口進發,注入渤海。
  • 黃河出現罕見大面積封河 滿滿冰凌紋絲不動
    原標題:黃河出現罕見大面積封河滿滿冰凌紋絲不動1月9日,經歷了數天的嚴寒之後,黃河濟南濼口段終於出現了封河!跟前兩天的冰凌奔湧的場景不同,這些冰塊和冰凌表面看紋絲不動,其實黃河水卻在它們下邊通過。
  • 未見黃河水 先聞鳥鳴聲
    2020年12月29日,來到孟津縣會盟鎮黃河灘,還未看到黃河水,便聽見鳥鳴聲此起彼伏,馬朝紅停下腳步說,「你聽,像小孩叫的,那是赤麻鴨。」51歲的馬朝紅是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家就在會盟鎮。從小長在黃河邊與野鴨子為伍,長大後又跟隨同是林業人的父親觀鳥、識鳥,她對黃河、對鳥兒的愛深到了骨子裡。
  • 【中國夢 黃河情】人民勝利渠:走向新時代的勝利之路
    黃河下遊真的會變成荒漠嗎?  站在今天的歷史緯度回望,可能會覺得這個「斷言」是如此的不合實際,但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及背景下,這個「斷言」是符合黃河發展的歷史規律的!  據統計,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幾千年中,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據史料記載,「泛濫所至,一片汪洋。
  • 「生態黃河」重現中原
    域內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山脈最東端,是黃河中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也曾是全國第二大黃金產地,40多年來產出黃金450餘噸,生態也因淘金遭到破壞。「小秦嶺域內有5條黃河一級支流,過去掘金產生的廢水直排黃河。」
  • 建設一流創新平臺 奏響黃河大合唱科技最強音——河南省黃河實驗室...
    要把黃河河南段的事情搞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高王浩  黃河問題包括了全黃河流域的水、能源、糧食、生態四大方面的用水競爭性協調問題。如包括了潼關高程進一步降低的問題,包括洛陽、開封沿河城市群、豫北城市群水怎麼配置、怎麼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包括在黃河極為有限的水資源條件下,如何多發展像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些新型業態。
  • 「夜讀」天下黃河青海清
    貴德黃河邊上的水車龍羊峽水電站建成後不久,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和青海省水電水利部門先後在龍羊峽下遊的李家峽和拉西瓦建成兩座規模巨大的水電工程,從龍羊峽和拉西瓦宣洩而下的黃河水顯得更加碧綠清亮,一河綠水從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的貴德縣貫穿而過,碧綠的河水與黃河兩岸桃紅柳綠的村莊、縱橫的阡陌、鱗次櫛比的樓宇相映成趣,形成一道令人驚嘆的美麗風景。
  • 黃土高坡 治出黃河新面貌(人民眼·行走黃河(中))
    關風凜冽,當長河「幾」字迴環而下,那黃土色的淋漓墨跡,便是中遊。「黃河」本不姓「黃」。秦漢之前的典籍裡,「河」是它唯一本名,晉陝之間森林翳天,「河水清且漣猗」。伐檀聲中,清流漸漸變濁,更名「黃河」。「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記錄到疣鼻天鵝
    近日,有網友稱首次在孟津國家級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孟津黃河溼地)發現野生天鵝,並附了5張天鵝照片,目前有數千名名網友閱讀該消息。  「藍色大海」說,每年的10月、11月至次年的3月,孟津黃河溼地都會吸引不少天鵝來這裡越冬。  首次記錄疣鼻天鵝,黃河流域很少見  儘管孟津黃河溼地的野生天鵝一直都有,但今年新記錄到的一位「新鄰居」卻讓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高級工程師馬朝紅興奮不已。
  • 築夢今朝 輝煌明天 柳林黃河母親峰景區20年誌慶舉行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李萱)旅遊勝地風景雄奇激情體驗古鎮長情,萬裡黃河千秋奔湧百折不回三交留韻。9月23日,柳林黃河母親峰景區20年誌慶在柳林三交舉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柳林黃河三峽是最美的一灣。這裡不僅有風光瑰麗的自然奇觀,更多的是歷史與人文的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