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舊房改造和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作是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程。2020年,我區持續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全面完成村莊規劃,改造農村舊房1000戶,新改擴建農村衛生廁所7500戶、新建無害化農村公廁38座,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群眾的幸福感明顯增強。
舊房變身網紅打卡地
2020年12月20日,記者在厚壩鎮青坪村6組趙正菊的農家小院看到,古樸的花窗,青磚砌成的圍欄,院子裡開得正盛的鮮花,與大門前的紅燈籠相互輝映,讓整個房屋顯得別致典雅。
「我家以前是石磚屋,既不好看也不方便,通過今年的舊房改造,廚房、臥室和廁所都新裝修了,房屋外牆也進行了粉刷,舊房子搖身一變成了清新小別墅。」趙正菊說,如今,她的農家小院古色古香,每天都有人來打卡搞直播。
像趙正菊家這樣的舊房改造,厚壩鎮青坪村已完成了46戶,放在全區僅僅是冰山一角。
據區住房和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區結合實際,對功能不完善、風貌不協調的農村舊房以原地整治為主要方式,堅持突出地域特點、農村特色和風土人情,明確工作重點,嚴把建設標準,大力培育鄉土建築人才,實施農村舊房改造提升工程,讓全區農村舊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對每戶舊房改造進行查看、指導,保證舊房改造工程質量,切實改善提升農戶住房條件,提升了村容村貌,優化了人居環境。」該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區已完成農村舊房改造1000戶,100%完成全年任務。
改出農村文明新風尚
12月17日,記者在臨江鎮復揚村2組村民李明家的廁所看到,蹲便器、洗臉臺一應俱全,整個廁所乾淨衛生。
李明指著新廁所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家去年五月進行了衛生改廁,不僅修了隔斷,還安裝了浴霸,大家冬天洗澡也不怕冷了。
「都是託政府的福,廁所整修好了,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生活得更健康。」李明的母親說。
復揚村村主任李富有介紹,農村廁所大都設施簡陋,通常和牛欄、豬圈混在一起,一到夏天蚊蠅亂飛,臭味難聞,對村民的身體健康有極大危害。衛生改廁不僅事關大家健康,還關係到農村群眾的尊嚴和生活質量。近兩年,他們村已實施衛生改廁57戶,改出了村民的文明新風尚。
據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區整合農村舊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因災倒房、地質滑坡避讓、高速公路拆遷等10餘個項目資源,打捆推進「廁所革命」。截至目前,我區已實施農村衛生廁所改造7500戶,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
公廁讓環境衛生變樣
公廁曾是城市的專屬,但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和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公廁也開始落戶農村。
近日,記者在大進鎮年華村看到,一座造型美觀、乾淨整潔的公廁就建在公路邊上。公廁門口是青磚砌成的小道,兩旁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綠化樹。
「這個公廁比家裡的廁所都要乾淨,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進鎮紅旗村1組的王婆婆說,她有一次和女兒到大進集鎮趕集,半路上想找個地方上廁所,有人就把她們帶到這個公廁來,真是幫了她們的大忙。
截至目前,我區新建無害化農村公廁38座,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
「現在我區農村很多地方也修建了公廁,我們到農村去玩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地方上廁所了。」在城區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農村修建公廁,不僅改善了農村環境,也證明我區城鄉差距在真正地不斷縮小。
記者 餘清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