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將解除美聯邦對阿拉斯加棕熊的獵殺禁令

2020-11-23 驅動之家

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提出並由內政部指導的一項新規則表示,美國主管單位將廢止以前禁止捕殺棕熊的禁令。

禁令內容是禁止在阿拉斯加的國家保護區內進行某些狩獵活動,當然也包括誘捕棕熊、利用聚光燈獵殺冬眠的黑熊,以及侵入他們的巢穴捕殺他們的幼崽等行為。

禁令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2015年頒布,禁止在阿拉斯加採用一些被認為比較不人性化的手段,獵殺野生動物,包括不能用甜甜圈當誘餌,獵殺黑熊,以及禁止獵殺遊泳中的馴鹿等等,美國的主管單位現在打算取消這些限制。

最近,有消息透露,由於黑棕熊的數量在增加,為了維持生態穩定,美方認為在阿拉斯加法律允許範圍內,可以適當的獵殺棕熊。

公園服務區域主管Bert Frost在向美聯社的聲明中表示:「這項新提議的規則將可能讓NPS在阿拉斯加州的努力毀於一旦,為了改善國家保護區狩獵法規與阿拉斯加州法規的一致性,這項提案能否合理通過還有待考量。

斯泰西對路透社說:「這是一個聯邦政府越權,並試圖奪取州政府管理野生動物權力的案件。」

環保人士和動物權利倡導者譴責了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內政部的這一舉動,他們認為,這些聯邦土地是野生動物的避風港,國家公園管理局的任務應該是以保護的方式管理這些生態系統,而這項擬議卻企圖以誤導的方式增加狩獵機會,這是非法的,是應該制止的。

關於該法令的最新動態是,該規則的修改已於5月22日在聯邦紀事上公布,並於7月23日前公開徵詢意見。

相關焦點

  • 美政府解除獵殺野生動物禁令
    美國政府6月9日解除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期制定的禁令,將允許獵人在阿拉斯加州的國家公園誘捕幼熊和狼崽等動物。這項政策遭到野生動物保護人士批評。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這項新規定將於7月9日生效。這一規定把管理國家公園內捕獵的權限交給阿拉斯加州政府,允許獵人誘捕棕熊和黑熊,利用人造光捕殺還在獸穴中的黑熊幼崽和狼崽,駕駛摩託艇獵殺北美馴鹿。歐巴馬政府禁止國家公園內出現上述行為。
  • 南非犀牛被獵殺情況堪憂 政府否認解除犀牛角貿易禁令
    新華社開普敦7月25日電(記者 高原)南非環境部長莫萊瓦24日在開普敦舉行媒體吹風會時,否認媒體有關南非將解除犀牛角貿易禁令的報導,表示南非政府將嚴格遵循《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規定,繼續禁止犀牛角國際貿易。由於大量犀牛被獵殺,南非政府於2009年叫停了犀牛角貿易。南非私人犀牛飼養主一直要求解除禁令,認為這一禁令沒能有效遏制獵殺犀牛,並向法院提出上訴。
  • 白宮一禁令惹官司,加州宣布起訴聯邦政府,美媒:或成獨立導火索
    本月6日,美國聯邦政府發布針對國際留學生的限制政策,規定如果國際留學生在秋季學期只選擇或只有網課內容,將失去籤證並被驅逐出境。受此政策影響包括哈佛、麻省理工等多家美國高校一同將白宮團隊送上了法院被告席,要求其立即撤銷針對國際留學生的限制禁令。
  • 俄羅斯50多年來首次解除獵熊禁令 每年準獵29頭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20日報導,俄羅斯楚科塔地區政府日前解除了獵熊禁令,50多年來首次將獵熊列入合法行為。批評人士稱,此舉將給瀕危的北極熊帶來進一步的生存壓力。野生動物保護人士瓦拉瓦拉·西蒙諾瓦稱,這一決定將威脅在俄羅斯北極地區生活的北極熊。獵熊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也將引發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後果。  但是該地區官員辯護稱,獵殺北極熊取熊肉和皮毛,是楚科塔地區文化中的傳統部分。他們只是部分解除獵熊禁令,獵手出口熊皮或出售熊肉的行為是被禁止的。  據悉,這是前蘇聯1957年頒布獵熊禁令以來,俄羅斯首次決定解禁這一法令。
  • 可愛的阿拉斯加棕熊
    阿拉斯加棕熊體態臃腫,體長可達3.25米,直立身高達3.5米,肩高1.5米,體重雄性1000千克,雌性500~800千克,毛長約6釐米。阿拉斯加棕熊生活在海拔1000米——2000米的山丘森林上,一隻棕熊可以擁有200平方千米的領地。棕熊是美國國家保護動物。
  • 阿拉斯加棕熊出洞的時間又到了,去串門?丨3POLAR阿拉斯加之旅
    阿拉斯加 Alaska從被真正意義上的「發現」,到建立居民點,阿拉斯加一直是俄國人的地盤。跨過狹窄的白令海峽,就是俄羅斯的勘察加地區。直到1853年,出於對政局的考慮,沙皇俄國將阿拉斯加這一大片土地以720萬美元賣給了美國。
  • 阿拉斯加棕熊
    美國阿拉斯加卡特邁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阿拉斯加棕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們在經歷整個夏季和秋季都吃鮭魚之後,阿拉斯加棕熊是所有動物中最胖的。然後從10月份左右開始進入冬眠期,時間可持續4~5個月,這樣在冬眠時它們就會變得很健康,在巢穴裡靜靜地等待寒冷的天氣過去。
  • 廈門引進阿拉斯加棕熊 「捕魚」功夫了得
    廈門引進阿拉斯加棕熊4) "← →"翻頁 8月24日,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引進的5隻阿拉斯加棕熊對外展現其
  • 美華裔夫妻愛「野遊」 與棕熊鯨魚親密接觸(組圖)
    美華裔夫妻愛「野遊」 與棕熊鯨魚親密接觸(組圖) 李文堯熱愛生態旅行,多次造訪阿拉斯加。(美國《世界日報》/賴至巧 攝)阿拉斯加棕熊捕鮭魚。(美國《世界日報》/林心雅、李文堯提供)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從臺灣來的林心雅和夫婿李文堯是生態攝影夫妻檔,用文字和影像紀錄大自然和人文風光。
  • 美國「章魚爪」拿走,解除委國出口禁令,馬杜羅:立即向中國供油
    據美媒近日發布的報導稱,由於美國已經暫停了對委內瑞拉的貨物出口禁令,因此現在委內瑞拉已經恢復向中國直接進行原油運輸。長久以來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和經濟制裁,就像是章魚爪一樣深入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對所有不聽從他指令的國家進行幹涉甚至是打壓,委內瑞拉就一直深受其害。
  • 阿拉斯加棕熊和東北虎,之間的差距有多大,誰更佔一席之地
    首先介紹一下阿拉斯加棕熊的地位,體積排名為第二大棕熊亞種,不過較北極熊來講體積還是要比北極熊差很多,可想而知北極熊有多大了,大自然把北極熊分開也是合情合理的,阿拉斯加雄性棕熊體積遊蕩在500到1000千克,而最大的老虎在500千克左右,且直立身高達3米多左右,人類和棕熊比簡直小之又小
  • 來自歐洲的神秘獵犬,獵殺能力完爆杜高,以圍剿豺狼棕熊聞名
    杜高犬在犬類界裡,無論是它們的戰鬥力還是兇悍的勇猛獵殺能力,都可被稱為獵犬中的佼佼者。還有很多愛寵人士稱杜高犬為獵犬之王。因為它們可以獵殺野豬,還可以圍剿豺狼,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極其兇悍的猛犬,但是隨著人們對寵物的發掘越來越多,優秀的犬種也逐漸擴大,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優秀犬種存在。如今的獵犬它們就是一種可與猛犬相比美的犬種,獵犬在叢林中的狩獵的本領是其它犬種所代替不了的。
  • 北極熊與棕熊的戰爭:北極熊身強體壯,卻輸給了棕熊
    北極熊是古代棕熊的後裔。在更新世冰期,厚厚的北方大陸冰蓋將北極熊和棕熊隔離,現在隨著地球變暖,兩種熊又重新見面了。在北美洲北部,從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沿岸,穿過加拿大的北極群島,到哈德遜灣西岸的邱吉爾小鎮,在長達3500千米的戰線上,北極熊和棕熊正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
  • 北極熊與棕熊的戰爭:北極熊身強體壯,卻輸給了棕熊
    北極熊是古代棕熊的後裔。在更新世冰期,厚厚的北方大陸冰蓋將北極熊和棕熊隔離,現在隨著地球變暖,兩種熊又重新見面了。在北美洲北部,從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沿岸,穿過加拿大的北極群島,到哈德遜灣西岸的邱吉爾小鎮,在長達3500千米的戰線上,北極熊和棕熊正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
  • 世界上最大的棕熊:科迪亞克棕熊,超1600斤,人類外無對手
    它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它們也是因此而獲名。科迪亞克島,坐落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在阿拉斯加灣,與阿拉斯加半島僅隔著一個舍利科夫海峽,這裡與俄羅斯離得很近,但是卻屬於美國的一部分。科迪亞克棕熊真的是碩大無比,一般的成年個體體長在2米到2米8之間,稍微大一些的,站立起來,足足有3米高,這個亞種的棕熊,平均體重超過800公斤,最大的個體有超過1000公斤的,是現存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其平均體重已超過了北極熊(750公斤)、阿拉斯加棕熊(800公斤)。
  • 棕熊老大哥科迪亞克棕熊,超1600斤為世界最大,人類外無對手
    它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它們也是因此而獲名。科迪亞克島,坐落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在阿拉斯加灣,與阿拉斯加半島僅隔著一個舍利科夫海峽,這裡與俄羅斯離得很近,但是卻屬於美國的一部分。科迪亞克棕熊真的是碩大無比,一般的成年個體體長在2米到2米8之間,稍微大一些的,站立起來,足足有3米高,這個亞種的棕熊,平均體重超過800公斤,最大的個體有超過1000公斤的,是現存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其平均體重已超過了北極熊(750公斤)、阿拉斯加棕熊(800公斤)。
  • 棕熊老大哥科迪亞克棕熊,超1600斤為世界最大,人類外無對手
    它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它們也是因此而獲名。 科迪亞克島,坐落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在阿拉斯加灣,與阿拉斯加半島僅隔著一個舍利科夫海峽,這裡與俄羅斯離得很近,但是卻屬於美國的一部分。
  • 世界上最大的棕熊:科迪亞克棕熊,超1600斤,人類外無對手
    它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它們也是因此而獲名。 科迪亞克島,坐落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在阿拉斯加灣,與阿拉斯加半島僅隔著一個舍利科夫海峽,這裡與俄羅斯離得很近,但是卻屬於美國的一部分。氣候比較寒冷,潮溼,這裡早在1941年就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面積有7345平方公裡,佔了全島面積的四分之三,而最主要的保護動物就是科迪亞克棕熊了。
  • 美波特蘭市禁警察使用面部識別違規罰款
    8月份,市議會投票通過了一項初步禁令。周三的投票以更有力措施取代了該禁令,至少在五年內不得撤銷。該提案在今年早些時候被提起,提案中的其他一系列進步舉措還包括15美元最低工資標準和對房租上漲的新限制等等。新的禁止面部識別法令還增加了具體的懲罰措施。如果波特蘭市警察或市政機構違反法令,將會受到至少1000美元罰款的處罰。市政僱員違反這一法令或將面臨被解僱或暫停工作。
  • 美曾準備阿拉斯加敵後抗戰 擔憂蘇聯渡海入侵
    美提防史達林進攻計劃阿拉斯加位於北美大陸的西北端,西隔白令海峽與俄羅斯相望。冷戰初期,阿拉斯加的重要性引起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密切注意。解密文件顯示,1951年,史達林命令蘇軍參謀部制定進攻阿拉斯加的軍事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