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伊西斯這一.方面來分析伊西斯與太陽神鬥法這一-傳說。在古埃及神話中,伊西斯是一位富有智慧並精通巫術的人,她是其神奧西裡斯
(0siris)的妹妹和妻子,曾輸佐奧西裡斯教化萬民,在其丈夫被害後,曾千裡尋夫,找回丈夫的屍體,並感動天庭,使其丈夫復話。在這則神話中,她是一個懂魔法的人,開始時以人形生活在人間,在厭倦了世俗生活後,便想回到天神中去。但是,與其他神不同,她有著野心,「想在天上和地下具有同拉神-樣大的權力」,他渴望得到任何神、人都不知道的天父的秘密名字。
既然太陽神是富有經驗和智慧的老王的代表,那麼,伊西斯使是新生力量或新王的代表。她久居人間說明她久在統治者之下達很長時間,她想獲得太陽神的秘密名字無非是想獲得老王的智慧和權力。她跟隨著已衰老的太陽神之後,一點一滴地拾取老王滴下的唾液及泥土。實際上說明了伊西斯正是靠汲取老人的智慧而成長起來的,在一點一滴向太陽神求教的過程中,逐步增強了自己的能力,具備了向太陽神挑戰的力量。她用太陽神的唾液和泥土,製成一.條蛇,這條蛇凡人和天神都看不見,就連萬能之父太陽神也不知是什麼東西,「它不是火。
但是燒我的身體,它不是水,但是我渾身發冷,四肢頻抖,我的眼睛也變得模糊了,我的臉正落下汗珠來」.其實,這條蛇正是太陽神本身的東西,是伊西斯把它們接納過來,加進自己的智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找到了戰勝天父的鑰匙。伊西斯向太陽神挑戰,並不是想致太陽神於死地。只是想讓太陽神承認自己的衰老,交出權力,井連同自己的經驗和智慧--道奉獻出來。讓新生力量接過他的火炬,繼續他的事業。最後伊西斯獲得了太陽神的秘密名稱,太陽神也獲得了健康。
在大多數人眼裡。老鼠是一種極討厭的小動物,不但形象難石,還經常幹--些不得人心的壞事,因面,人們往往用蔑視和痛恨的詞彙來形容它們。所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無名鼠翠」等等,便是例證。古埃及人有許多有關老鼠的故事,但他們似乎對老鼠並沒有什麼惡意。相反,在每篇故事裡。老鼠常常以正面角色出現,成為受歌頌和讚美的對象。
貓與鼠作為天敵。經常發生摩擦,最後終於釀成了-場大戰。鼠部落大舉進攻貓部落,並兵臨城下。兩隻小老鼠已搭好雲梯,準備攻城,另外兩隻鼠執矛持盾進行掩護。兩個鼠射手與一隻貓射手對射,鼠王乘坐狗拉的戰車殿後。猶城危在且夕,站在城堡上的三隻貓正在求神救援,其中一隻貓已經腹部受箭。看來,貓的敗局已定。於是,得勝的鼠得意洋洋地向貓走會,貓面對眾多的鼠只好屈從,強作笑顏請老鼠高抬貴手。失敗的貓為討好鼠王,只好為他服務。鼠王儼然是一一個勝利者,他一手執扇,一一 手執-一根吸管飲酒,前面站著-一隻貓為他斟酒,背後站著一隻貓為他揉肩捶背。有的貓則為鼠後整理頭髮,還抱著鼠王子等。在一般人的常識裡,貓與鼠發生大戰。鼠一般要失敗,即使不被統統消滅乾淨,也只能電縮在洞中以求保存自己。但古埃及人卻把老鼠描繪為勝利者,攻佔了貓的城寨,身子比鼠大好多倍的貓成了
階下囚,只好當鼠的奴僕。
如果說貓與鼠之間還是可以較量的話,那麼,獅子與老鼠則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古埃及人描寫最多的偏偏是獅子與老鼠的故事,一大一小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在體力上老鼠是強者,但在智力上卻遠在獅子之上,兩者每次相遇的結果,總是老鼠給獅子一點教訓,獅子則顯得盤笨。有一次,一隻小老鼠被獅子踩在腳下,小老鼠求它饒命,說即使吃掉它,肚子也不會飽,並預言獅子將有一難,將來會救獅子一命。後來獅子誤入人設下的網,老鼠前來咬斷網絲而搭救了它,弱小的老鼠反而搭救了強大的獅子。
古埃及人之所以把弱小的老鼠同比他強大的動物放在一起描寫,面且把老鼠作為正面角色,一方面表明埃及人同情弱者的心理。他們認為,強大井不是霸道的理由,任何動物,任何人都有所長、有所短,只有和平相處,才能達成和諧。相反,特強凌弱,不但有損於人,亦對已不利,最後的結果是強者未必能撈到什麼好處。另一方面,古埃及人認為,真正的強大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內心,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才算真正有力量,那些一無所知的蠻勇武夫。最後往往被表面並不強大但內心充滿智慧的人所制服。這一觀點充分表現在老鼠與獅子的對話上。一天,獅子對老鼠說:「我的老鼠,你真是無知!你怎麼競敢同最強大的動物爭吵呢?」老鼠則回答說:「我的獅子,你說得並不正確,強大在於智慧。我雖然是只小老鼠,卻比你聰明,因此也比你強大。」國
「強大在於智慧」,這說明,古埃及人普遍崇尚那些富有智慧的人,因為有這些人存在,才能便尼羅河得到很好的治理,才能使埃及社會強大於周:困諸邦。古埃及人治理國家靠的並不是強力,面是才能和智慧。當然,有智慧的人並不一定是外表上的弱者,古埃及人之所以把智慧賦予最弱小的生命,因為只有在這種對比中,才能突出智慧的作用。他們眼中的老鼠並不是別的,正是聰慧之人的化身。
相傳。古埃及中王國時期,有一個農夫名叫塞克赫提,他所在的地區出產許多好東西。有一天,他用驢馱著鹽、豆莫和果核等到南方某地去出售。在路上,遇到王室總管麥盧伊坦撒的農奴亥本提,亥木提看到塞克赫提的驢子便想佔為己有。於是他在路上鋪了一塊布,阻止塞克赫提經過,塞克赫提只好繞道而行,結果不小心間,驢吃了麥田中的麥苗。亥術提使以此為藉口,搶走了農夫的驢子,還用柳條枝抽打農夫。農夫苦苦失求亥木提,請他歸還他的驢子。亥木提置之不理。無奈中,便前往王室總管麥盧伊坦撒大人處訴苦。
這位農夫以詩一般的語言對這位總管進行了讚美並對事件的經過進行了陳述,這使總管大為驚訝,便報告國王,國王便對他說:「就如同你祝我『聖躬康素』,你也隨他從長訴說吧,他所說的無論什麼話先不必回答,你要讓他講下去就得自已不開口:看啊!還得把他的話記錄下來給我。讓我也能聽到。」於是,這位總管領命面行,對這位農夫的申訴和要求不子回答,農夫一連請求了9次,均未得到答覆,但總管卻偷偷記錄了他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