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跳蚤帶來的啟示,不要因為挫折而蓋上蓋子,打開蓋子做回自己
最近在讀書的時候又重新讀了一次關於跳蚤的實驗,一個特別喜愛昆蟲的人,將跳蚤放進一個敞口的透明瓶裡,跳蚤的跳躍能力很強,一放進去,它立刻便跳了出來。
這時做實驗的人在瓶子上方放了一個蓋子,跳蚤還是會竭力想要跳出瓶子,它不斷地跳起撞向瓶蓋。
在最開始的一個小時裡,跳蚤每次跳起都會撞到蓋子,直到三個小時後,它仍然在跳,只是此時跳蚤跳的高度離瓶蓋大約1.5 釐米左右,每次都差不多。
這時,瓶蓋被取下了,但意外的是跳蚤並沒有跳出瓶口,它只是保持著有蓋子時的高度,好像怎樣也跳不出瓶口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上空也是一個沒有蓋子的空瓶,本來你可以「跳」非常高,但能「跳出去」的寥寥無幾,因為都習慣了那兒「蓋著蓋兒」。
今天就來說說我們的同學,在複習中給自己蓋的蓋子
第一種,過度擔心的蓋子
有很多同學的情況很有意思,本身是屬於學習很不錯的學生,但是會很擔心會被後面的人追上,這種擔心就給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負擔,比如總在想她或者他是不是在學習,是不是在怎樣學習,我是不是已經被超過了,如果被超過了怎麼辦。
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其實對你來說你應該忘掉你的成績,忘掉所謂的名次,你需要做的應該是每天專心按照你的節奏複習、用最好的狀態考試,每次測試結束不是看成績,而是關注錯了的題目我怎樣記錄下來,然後下次不在錯了,這樣你每次都在進步,還愁什麼別人超過你,打敗自己才是你的最主要的任務。
可能還會有種心理是分數最高就這麼多,我已經快要到極致了,怎麼辦,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如果你真的已經是站在華山論劍的人,那麼你應該是心如止水的。又有什麼可擔心。
當然這是我最願意看到的蓋子,下面兩種蓋子才來的更多。
第二種,受不了挫折的蓋子
記得聽過一個故事,故事裡面的主人公是個初三的同學,當時的體育加試是1000米跑,需要在3分37秒滿分,4分49秒為及格,這個同學每次都不能及格,體育老師非常頭疼,每次測試的時候找一堆的同學給這個同學加油鼓勁,可是就是不行,怎樣都不能及格,慢慢的這位同學的心理已經蓋了一個蓋子,我就是不能及格的。
沒辦法家長請了一位體育教練來幫助提高體育成績,教練的方法和體育老師有些不同,在第一次測試的時候,在這位同學跑了50米後開始計時,1000米跑完,教練驚呼,哇!你及格了!這位同學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可是看著秒表就是及格了,這位同學心理的蓋子慢慢打開了,每天更加努力訓練,當一星期後再次測試的時候,教練沒有作弊,直接就開始了計時,而結果是這位同學還是及格了,因為他的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可以及格。
上面的故事是個真實的故事,同學可以不相信,但是受不了挫折的打擊是事實,一次考試英語考得不好,兩次考得不好,就認定自己不行了,那麼就會疏於學習,自然英語不好的蓋子蓋好了,自然走不出去了。
你只要打破蓋子,自然挫折不是什麼事兒了,堅持下去自然有一天可以有奇蹟的。
第三種,藉口至上的蓋子
這個情況也挺多的,比如有些同學留言說,自己七年級、八年級數學學習的還不錯,有的還可以考到前幾名,可是到了初三換了數學老師,突然數學老師好像不喜歡我了,我舉手也看不見了,我一定是失寵了,算了我不給你學了,一節課不給數學老師學,兩節課不給數學老師學,三節課後想學的時候發現學不太會了,成績下滑的藉口是不喜歡數學老師,想想是不是有點可笑,為誰而學的問題不用我回答你也知道,反正給誰學也不是給數學老師學的。
但是以這個為藉口的還挺多,這個蓋子一蓋,所有的學習的念想都斷了,然後自然學習號的念想也斷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路通了,大不了幹嘛幹嘛去。
我尊重所有的選擇,而且我也有關於選擇的建議,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時間都來得及,沒有什麼藉口、顧慮、理由應該成為你努力去奔向理想高中的蓋子。
一旦蓋子形成,意味著理想只能在蓋子下面了,可能蓋子可以為你擋一時風雨,但是如果想見大風大浪,想見星辰大海這蓋子必須拿掉,拿掉蓋子的人是自己。
現在距離考試還有很長時間,拿掉蓋子,每天進步一點點,高中大門依然是大開的。
今天就到這裡,我是島島,先關注一波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