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刺身大賞,堪稱是日本菜的代表作!

2021-01-09 舌在美食線

日本料理以刺身最為著名,它堪稱是日本菜的代表作。無論是國宴還是一般的平民請客時都以招待客人食用刺身為最高禮節。由於魚類在刺身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所以被稱為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膾、膾或鱠。雖然說刺身是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在實際上它是起源於中國。早在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魚膾)的記載,唐代更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有不少詩詞反映魚膾的流行程度。關於這一點,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在欣賞日式美食的同時,也千萬不要忘記。

巖魚刺身

巖魚學名石川氏鮭,身體細長,體側有大顆白點散狀分布。屬於淡水鮭,喜歡棲息於溪流的巖石,故此得名。這種魚一般生活在水溫較低的山澗溪流,很少有泥土氣,由於巖魚是淡水魚,所以一般是養殖的比較放心,養殖的水質和環境都有極其嚴苛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刺身的安全。

真鯛

一般提及鯛魚,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指的就是真鯛。真鯛體色豔紅,又被稱為紅鯛等。由於形狀優美,顏色喜慶,自古以來真鯛就是各種節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

血鯛

血鯛又稱「小鯛」「稚鯛」,在日本關東地區也稱「花鯛」,是真鯛的近緣種,體型較小,分布在北海道以南到九州的海域。血鯛的尾鰭後緣呈黑色,而鰓膜的邊緣則呈血紅色,「血鯛」正是因此而得名。

品嘗血鯛的最佳時令根據其產卵期而定,不同地域的產卵期會略有不同。如秋田縣和山形縣一般是7月至10月,九州西海岸則是10月至11月。血鯛在臨近產卵期時,身體積累了大量的脂肪,因此最為肥美。血鯛在天氣寒冷時會棲息在水深60米至80米的海域,因此比較難以捕獲,在日本算是高級食用魚,只有在比較高檔的日料店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血鯛薄造、蠑螺、金槍魚、赤身盛り合

雉羽太

雉羽太,學名應為赤點石斑魚,俗稱紅斑,魚體呈紅褐色,頭、背較深,腹部顏色較淡,頭部及體側密布與瞳孔等大之橙紅色斑點。雉羽太的標準日本名為「あこう」,在關西非常有名,夏天的雉羽太薄切刺身幾乎可與冬天的河豚相提並論,因此有「冬天的河豚,夏天的あこう」之俗語。鮮活的雉羽太售價不菲,是屬於夏天的超高級魚類。

太刀魚

日本的太刀魚就是中國常見的帶魚,因為它的體型細長表皮閃亮形似武士佩戴的太刀,所以日本人稱之為太刀魚。遵循應季而食的日本人,大多只會在夏季和秋季食用太刀魚。太刀魚每年夏季會到洄遊到日本海域產卵,這時油脂最為豐富,肉質柔嫩,口感最佳。秋季時味道略差,不如夏季肥美。新鮮的太刀魚在燈光下,表皮會如同絲綢般閃亮發光。如果不太新鮮,表皮的鱗片會大面積脫落,看起來魚身斑駁。有許多人說帶魚很腥,怎麼可以做刺身食用呢?實際上新鮮度足夠的帶魚是完全沒有腥味的,肉質鮮嫩又不失韌性。對於日本人來說,新鮮帶魚的首選就是刺身,其次才考慮照燒、燒烤或者油炸。

鰤魚

鰤魚,一種沿岸環遊型的魚類,在中國叫黃甘魚,是日本料理中的頂級食材。鰤魚自春季到初夏,沿著日本列島北上,秋季至冬季則為了過冬和產卵南下。外觀上最大的特點是黑色眼影和體側貫穿頭尾的黃色條帶。鰤魚是一種回遊魚,兩歲以下只是短距離洄遊,但在第三年成為成魚後,便開始長距離的洄遊。

其中有些鰤魚會沿著日本海沿岸往東海洄遊,路途所經過的海域環境十分惡劣,為了抵禦寒冷,寒鰤在身上積累了大量的脂肪,此時的鰤魚最為美味,被稱為「寒鰤魚」,肉質緊實、脂膏豐富,異常甜美。寒鰤魚中,又以富山冰見市出產的「冰見寒鰤」品質最佳,脂肪更加豐富,肉質更好。但它們的產量非常有限,僅在每年11月至12月間出現,捕獲量非常有限,古時候被作為上等品進獻給將軍、天皇食用,現在在日本也是頂級食材。全日本的料理店都以能夠提供「冰見寒鰤」為榮。

鰤魚大トロ角造

間八

間八(勘八、間八/カンパチ),因其魚頭正面可以看到「八」字,故此得名。間八最好食用季節是初秋,它的魚腩部位非常肥美,口感相當濃鬱香醇。從肉質和口感上來看,間八與鰤魚更為接近。最經典的吃法當然是刺身和壽司。

圖中上為間八,下為鰤魚

金目鯛

金目鯛有「日本國魚」之稱,肥而不膩,口感極佳。棲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深200~800m的深海中。這魚呈紅色磷點狀,肥而不膩,口感比三文魚上了不止一個檔次。金目鯛眼睛很大,體色是鮮豔的深紅色!!肉質細緻鮮美,適合作生魚片、壽司、紅燒、鹽燒等料理。金目鯛與紅目鰱都是同一類型的深海魚,又稱大目鰱,兩者最大區別在金目鯛的眼睛特別大,下鰭也較大,肉質相當Q嫩,是用做生魚片上好的食材。

黑鮶魚

黑鮶魚,屬鱸形目、杜父魚亞目、鮶科,又名黑寨、黑魚、黑頭、黑石鱸、黑老婆,是我國沿海分布非常廣泛的石斑類魚種,無論是在港口的防波堤、沿海的岸邊、海中的明暗礁周圍,只要是有礁石縫隙的地方都是它們的藏身之所。黑鮶魚味道鮮美,無論是煮湯還是燒烤都非常美味,遠海釣獲大個體的黑鮶魚出水後可以立即製作生魚片。

竹莢魚,日語漢字寫作「真鰺」,但在菜單上一般就寫作鰺,或者假名あじ。竹莢魚一年四季在市場都能見到,時令期為夏季,其時竹莢魚油脂豐厚,肉質緊緻有嚼勁,口味鮮甜但溫和,作為刺身生食,與醬油一起能更加突出魚肉本身的鮮味。

飛魚

只有每年的夏季6-8月,才是品嘗飛魚的時令。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如同機翼般又大又長。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後在空中飛掠。這一點在做姿造時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整個造型顯得特別霸氣。如果少了這兩扇胸鰭,也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飛魚的肉質柔嫩清爽,口感很脆,魚肉緊緻有彈性,入口有種淡淡的鮮甜,無需添加任何調味料就很鮮美,做刺身尤其合適。

鮪(藍鰭金槍魚)

鮪,亦稱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藍鰭金槍魚,被譽為「赤身之王」。藍鰭金槍魚包括太平洋、大西洋、 南方藍鰭金槍魚三種。在日本捕撈到的野生藍鰭金槍魚屬於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最受日本的料理人和食客推崇。認為它油脂豐富,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清爽且有回甘,生食口感極佳,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頂級食材。

藍鰭金槍魚根據部位的不同分為赤身,中腹,大腹等。部位不同,其口感和價格也有明顯的差異!

大腹(大トロ)

大腹(又稱大腩)指的是金槍魚腹部脂肪最多,也是價格最昂貴的一部分,口感滑潤,脂香濃鬱,帶有清晰的雪花紋路,呈粉紅色,肉質嫩滑而帶有獨特的香味。在許多日料店中,大腹也叫大腩、Otoro。由於價格昂貴,在一些低端的日料店一般都不進貨。

中腹(中トロ)

中腹(又稱中腩),是金槍魚的中高級部位,主要分布在金槍魚的腹部和背部,脂肪含量適中,食用時既有脂肪的甘甜柔潤,又能品嘗到魚肉的微酸。將其與赤身部分調和,風味更佳。

赤肉 マグロ

金槍魚最普通的部位,赤身這個部位顏色最紅,脂肪最少,價格也相對最便宜,主要分布在金槍魚的脊背部位。雖然沒什麼油脂,但這部分的肉質堅實而具有嚼感,金槍魚特有的清淡微酸的味道在赤身部位也表現的最為突出。除了作為刺身,還主要用於壽司,在一般壽司店,赤身就是金槍魚的代名詞。

鬼笠子

笠子魚(日語アラカブ)笠子魚是因為頭大,好像自己帶個鬥笠一樣,因而在日本的熊本縣、鹿兒島地區而得名。笠子魚肉質甜嫩、油分頗高,入口是一種「水洗凝脂」的潤滑和清甜。

剝皮魚

俗稱馬面魚、耗兒魚,是中國沿海近年來越來越重要的經濟漁獲,肉質鮮嫩纖維長,口感極好,經常用與河豚相同的處理方式做薄切刺身盤。魚味清甜,一點也不油膩,近腩位口感柔韌有嚼勁,愈嚼愈可以吃出魚鮮味。

鰯(沙丁魚)

鰯,即「魚弱」,沙丁魚是也。之所以有這種名字,是因為它的確非常容易腐爛,對鮮度要求極高,只有對自己的貨源和保鮮很有自信的料理店才有銷售。處理後的魚肉晶瑩剔透,味道比秋刀魚寡淡一些,但體脂稍高,有一種很特別的鮮味~

鮭兒

鮭兒,日本人稱「幻之鮭」,市場價格高達幾千元一公斤,是普通三文魚的幾十倍,堪稱天價!鮭兒指的是生殖器官沒有正常發育的鮭魚,它的產量十分稀少,一萬條裡面才有一兩條,只在十到十二月才有機會被捕獲。鮭兒是鮭魚裡最名貴的一種,脂肪含量比普通的鮭魚多出20-30%,令其肉質極鮮甜且細緻如絲。

北海道當地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式,叫鮭兒溶冰刺身。它的食法像一般刺身一樣,但奇怪之處在於他們不用新鮮的鮭兒,偏要用新鮮急凍的鮭兒,這種做法一定會被中國的食家質疑。原來這種做法是有原因的,因為鮭兒的脂肪多,冰凍後切成魚塊做刺身,當放入口後,脂肪慢慢在口中溶化,口感味道十分甘香。

鳴門鯛

鳴門鯛魚,生活在充滿了激流的德島縣鳴門海峽。由於長期遊弋在洶湧的潮水裡,據說鯛魚的骨裡存在一種「疙瘩」。因此,口感很脆,肉感緊實,魚肉的分量也恰到好處,深受食客的歡迎。特別是春天產卵的鯛魚,當地稱「櫻鯛」,肉質更加肥美,味道更加美味。鯛魚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既可以以刺身、鹽焗、鯛飯、清魚湯等日式做法端在客人面前,也能切成薄肉片淋上醬汁做成生魚片(Carpaccio)等西式菜餚。

伊佐木

漢字名為「伊佐幾」、「伊佐木」、「雞魚」,在我國通常被稱為三線磯鱸、石鱸,閩南人稱其黃雞仔。每年夏天,當季的伊佐木鮮度拔群,其肉質雪白通透,脂肪豐盈,肥美甘香,具有柔軟的質感,即使是冬季的九繪也要甘拜下風。

針魚姿造

針魚又稱日本下鱵(zhēn)魚,最顯著的特點是那尖尖的魚嘴。針魚屬於春天的江戶前魚,小野二郎多次提到「江戶前」的概念,其實,「江戶前」就是江戶城(現在的東京)前面的海(東京灣)。東京灣海水較深,不會產生太大的波浪,整片海域風平浪靜,這樣魚的骨骼就不會發育得過於粗大,皮也不會太厚。在這樣的環境下,棲息著各式各樣的魚蝦貝類,以鮮美聞名於世。鹹度高的針魚肉質清澄而漂亮,半透明的肉身上鑲著一條細細的銀線,具有濃烈鮮味及甜味,餘味略苦,可以不經過加工直接做成刺身,肉味清淡自然。

鯖魚

鯖魚又名青花魚,在日料中屬於比較普通的食材,自古以來就是大眾魚,既便宜又好吃的魚的代名詞。從春到夏,都是真鯖的最佳賞味時令。秋天油脂肥美,作為刺身一般會先經過鹽和米醋醃製。這樣不僅可以去腥,還能使青花魚肉質更加柔軟,食用時味道更好。青花魚刺身需要極其嚴格挑選鮮度極高無汙染的青花魚。鯖魚是出了名的難以保鮮,從出水的那一秒便迅速開始腐敗,所以日本有句諺語叫「鯖の生き腐れ」,意思是外表看著很新鮮其實內部已然腐敗。早年保鮮技術不發達的時候,常常被做成魚乾和鹽醃鯖魚。如今保鮮技術發達,所以用鯖魚出品刺身已是日常。

竹麥魚

竹麥魚又名魴鮄,此魚在中國稱之為角仔魚、紅娘魚,顏色豔麗,身姿纖長,非常美麗,作為慶祝宴會上所用的魚是無可挑剔的。在日本一些地方被稱之為「君主の食膳」,做刺身姿造時胸鰭張開,顯得非常華麗。豐滿的口感也很受歡迎,評價甚至比真鯛還好。

平目

平目,又稱鮃、平魚、比目,體型側扁,外形奇特。平目在日本各海域都可以見到,本州地區的最佳賞味期是秋冬季節,而北海道地區則從秋天到次年春天、初夏味道都很好。總的來說,天氣越冷的時候,天然的平目就越美味。平目擁有雪白的半透明魚肉,清淡,味鮮,肉質緊實,做刺身生食口感富有彈性。

平目薄造

平政

平政,中文名為黃條鰤,「平」指的是它的體型,相對要比鰤魚扁平,「政」源於同音的「柾」,意思是木材徑切面上的直紋,用來形容黃條鰤體側的筆直黃色條帶。在日本,平政和鰤魚、間八被戲稱為鰤魚三兄弟,被饕客奉為日料高級食用魚之列。

平政是暖海性的大型魚,分布在從世界的溫帶到亞熱帶的海域,但是在熱帶海域幾乎沒有。在日本的近海,以北海道一帶為北限,在日本海側、太平洋一側、瀨戶內海、東海等地區是平政的主要產地。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平政的撈網漁獲量一直都很低,大多數是漁民自己釣到的,其身體油脂豐富,味道濃鬱,鮮味強烈,口感亦十分豐腴肥美,可以稱為是頂級的食用魚。

相關焦點

  • 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
    導讀: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講起刺身,許多人會想起它是日本的特色美食。你說的對,日本的刺身聞名世界,非常是日本北海道魚場,海鮮種類多種多樣,同樣是日本刺身比較好的原料採購地。那日本頂尖刺身魚排行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塊去認真了解一下吧。
  • 頂級魚類刺身大全,你吃過三種算你厲害!
    日本銀帶鯡日本銀帶鯡,俗名丁香魚、魩仔。小型魚類,體側中部有一條漂亮的銀白色亮帶。一般來說,這種魚都是作為魚乾或者油炸食用的。各種罐頭、零食中經常見到的「丁香魚」,基本也是由「日本銀帶鯡」挑大梁。不過,雖然這種魚特別小,對吃特別執著的日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拿這種魚來做刺身。
  • 日本頂級大廚身份的象徵:日本產刺身刀
    日本廚師Masa san的工具刀(左起)三把不同大小的開魚刀(出刃包丁)、西洋式的萬用牛刀和用作去皮的廚刀,皆為日本出產。日式廚刀主要分為和刀、中華刀和西式刀三大類。日本古代禁吃肉,以魚類為主食,需要薄身的和刀才能切出細緻魚片,所以大部分和刀都是單刃( single bevel)的,只得一面有鋒,開鋒角度比中西式的雙刃刀都要小,切魚時就能更薄。
  • 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這些品種的刺身你吃過嗎?
    但是很多人就把三文魚等同於刺身了,其實不然,刺身是日本料理的最具有特色的一種,自古佔據著日料的王者地位,但是日本刺身這種吃法,其實說起來還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文「膾」字在很久以前是指將魚肉、動物肉切成細絲後,加以醋汁調味料拌勻後食用,後來隨著烹飪方法的不斷更新,蒸、煮、烤等方式成為正統主流,生食、膾類食物也就成了中華博大精深的餐飲文化中的一段歷史。
  • 日本人吃刺身吃出「天際」,用大貝殼做成刺身,看完讓人流口水
    日本人吃刺身吃出「天際」,用大貝殼做成刺身,看完讓人流口水說到日本美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刺身了。因為漁業資源豐富,而且當地水質普遍比較好,所以日本人也在漫長的時間中保留下了生吃海鮮的文化,刺身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 日本刺身那些事:同樣是生魚片,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日本人吃生魚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據說,這種吃生魚片的習俗一開始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從此以後,生魚片成了日本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最受歡迎的十道日本料理,你吃過幾道?
    日本的料理,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體,就如同溫柔似水的日本女子,在秀色可餐和可餐秀色之間,讓人們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爽朗卻又朦朧的感覺。根據各地新鮮的時令食材製作出來的料理,展現出獨具風味的一面。那麼有哪些料理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受歡迎的十大代表性日本料理吧!
  • 國人不生吃的石斑魚,日本大廚製作成刺身
    魚類是人類最常食用的肉類食物,關於這種魚類的吃法,雖然種類製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害怕感染寄生蟲,我們一般都是做熟了再吃,但是對於一向特立獨行的日本人來說,當然生吃是最美味的吃法!即使是石斑魚這樣的魚類!
  • 黒鮪、鰤魚、柳葉魚、黒鯥……日料頂級刺身魚類都在這裡
    在日本捕撈到的野生藍鰭金槍魚屬於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最受日本的料理人和食客推崇。認為它油脂豐富,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清爽且有回甘,生食口感極佳,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頂級食材。 其油脂含量非常豐富,因其獨特甜味而獲選用,作為刺身非常鮮美。
  • 日本美食 涼涼刺身好鮮甜[圖]
    不如去吃一片冰涼涼鮮甜甜的刺身吧。但對於刺身,你又認識多少?日本人對於吃刺身的禮儀你又說得出多少?100%的活魚刺身你又吃過沒有?就趁現在這個上日本料理店的好時節,讓我們來解碼刺身之謎,由刺身刀工到擺設,必點款式到禮儀,都一一揭開,讓你即使去到日本當地去吃都不失禮!   解饞大嚼鮮海膽.
  • 日本大廚做三文魚刺身,真正的刀工藝術,網友:看完都想吃了!
    日本大廚做三文魚刺身,真正的刀工藝術,網友:看完都想吃了!說到海鮮最新鮮的一種吃法,相信多數人還是會更偏向於日本的刺身的,日本人在吃海鮮這一件事情上,是真正的發揮到極致了。對于于中國人吃海鮮最愛清蒸的講究,日本人反倒更加顯得原汁原味許多,無論是剛剛新鮮捕撈的魚、還是鮮蝦、貝殼等等,都能被日本的大廚給炮製成刺身來食用。日本最經典的一種刺身製作,無疑也就是三文魚了。三文魚刺身無論在哪都十分的出名,有時候見著一些日本大廚炮製三文魚刺身的,都會被他們那些精湛的刀工給折服到。
  • 是日本的三文魚刺身、韓國的活章魚還是中國...
    一、日本三文魚刺身 三文魚刺身 日本有三大魚,包括金槍魚、鰻魚和秋刀魚,雖然三文魚不入其列,但在日本的受眾面甚廣,畢竟金槍魚的價格太過於高昂了,相對而言三文魚要便宜許多
  • 讓人接受不了的日本美食,牛蛙刺身不算啥,看到它:不敢吃
    日本是個非常受中國人喜愛的旅遊國家,尤其是到了櫻花季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國人往日本看櫻花,是武漢大學的櫻花不好看不夠多嗎?出門旅遊最重要的就是吃住,在食物方面小編可是非常看重的。日本是個水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他們國家的食物絕大多是都是圍繞著海鮮做出來的,生魚片是他們的最愛,幾乎不管什麼魚類他們都能將其做成生魚片吃下去。雖然這些對於國人來說還算能接受,接下來不能接受的來了,尤其是看到最後一種完全不敢吃呀!
  • 【冷知識】愛吃魚生的日本人為什麼不吃鰻魚刺身?
    赴日旅遊近年不斷升溫,精緻而健康的日本飲食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食客。在這些美食文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日本茶(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泡日本茶,溫度很重要 日本茶的種類有很多
  • 魚類食材寶典
    推薦菜式:野生蝤蛑虎燉本地雞,重點是那湯,喝起來卻別有一番味道。推薦滋補菜式:蝤蛑虎燉老酒。有大補、補腎壯陽之功效。主要材料:蝤蛑虎、老酒、薑片、冰塘、大蒜、食鹽、味精。做法是:取蝤蛑虎每條約100克若干條,去內臟,切成數段,用老酒當水加薑片、冰糖、大蒜、食鹽、用文火燉30分鐘放味精。
  • 盤點日本比較出名的6種刺身,都是毫無保留的鮮美,你吃過幾道
    盤點日本比較出名的6種刺身,都是毫無保留的鮮美,你吃過幾道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鮮的原料、柔嫩鮮美的口感以及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近些年,隨著餐飲業國際間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國好吃的東西都能在國內找到。
  • 藝伎的眼淚,淺談壽司刺身與日本的吉原文化
    這種行為是在女性的身體上放置刺身或者壽司等食物,供客人食用。這些女性通常被要求年輕貌美身材好皮膚白皙。Ristorante Yoshi餐廳為這個服務招募模特,費用是199歐元,同時每個客人還可支付給模特額外的59歐元不明費用,同時該餐廳還「別出心裁」招募男模特做「男體盛」。
  • 你吃過海膽刺身嗎?那金黃的東西是什麼?
    對日本料理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聽過一道名為「魚白」的菜,這道菜的名字聽起來挺詩意的,但實際上它就是魚類的生殖器,生殖器中蘊藏著許多精子。在中國的食材名單中,也不乏牛、豬等動物的生殖器。今天要介紹的一種食材也是一種生物的生殖器,它就是日本料理中的海膽刺身。
  • 日本大廚處理河豚,魔鬼刀工不見一滴血,扒開外皮就是頂級刺身
    日本大廚處理河豚,魔鬼刀工不見一滴血,扒開外皮就是頂級刺身河豚被譽為魚中極品,它的肉質非常的鮮美,是任何魚類都無法媲美的,但是,美麗的背後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但對於吃河豚這件事來說,還是日本人最為熟練,只見日本廚師用刀子在河豚的背部割開,然後用刀子在河豚的背部插進去,將河豚的整張魚皮割下來,然後這位廚師又將河豚的內臟全部清理乾淨。河豚被劈成兩半之後,再將河豚的肉切成薄片。,最後擺放在盤子當中,一道鮮美的河豚刺身就製作完成了,人們在食用的時候可以蘸上一些調料。
  • 實拍日本大廚將一隻腹部滿是蝦籽的琵琶蝦做成刺身,口水都不夠用
    實拍日本大廚將一隻腹部滿是蝦籽的琵琶蝦做成刺身,口水都不夠用,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著怎麼樣的生活條件就以怎麼樣的條件生存,靠山的朋友就是吃到的更多則是野味,而靠海的城市就是以海鮮為主的,靠海城市和國家也是非常的多,海鮮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不會陌生的,天天早早就會有漁民出海捕捉回來各種各樣的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