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發現蠟蛾可降解塑膠袋:40分鐘之內可見孔洞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資訊】不難發現現在由於餐盒、塑膠袋等廣泛使用讓「白色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普及可降解產品還有實行塑膠袋收費制,但是有沒有最直接降解方法呢?基於此,國外生物學家進行相關研究,據外媒報導,西班牙生物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近日發現大蜡螟或者說是蠟蛾可降解塑膠袋。。。

據介紹,蠟蛾主要生活在蜂蠟中,其中蜂蠟是工蜂建造巢穴的必備物質,科學家表示,將一片PE(聚乙烯)與蠟蛾放一塊,40分鐘之內可見孔洞,如果數量擴大到100隻,那12小時之後,常見的雜貨大塑膠袋就千瘡百孔。

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蠟蛾幼蟲可以將聚乙烯分解轉為化乙二醇,專家認為,這樣的機制可能與他們常年食用蜂蠟有關,後者由高度多樣化的脂質混合物組成,包括烷烴,烯烴,脂肪酸和酯。科學家表示,希望找到促進分解的中間物,從而批量生產。

相關焦點

  • 小蟲吃掉塑膠袋:清除白色汙染新希望
    翻譯  王可校對  夏燁 張士超蠟蟲是常見昆蟲大蜡螟(或大蜡蛾)的幼蟲。野生大蜡蛾寄生在蜂群中,對全歐洲的蜂巢來說都是禍害。蠟蛾在蜂巢中產卵,而它們的幼蟲就依靠蜂蠟孵化和成長——蠟蛾也因此而得名。 該科研小組成員之一 Federica Bertocchini 是一名業餘養蜂人,她在除去蜂巢內的寄生蟲時偶然發現了這種幼蟲。Bertocchin 將這些幼蟲暫時放在塑料購物袋裡,之後卻發現袋子上布滿了孔洞。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市面流通的「可降解塑膠袋」成色幾何?
    「禁塑令」從今年1月1號開始生效,但是圍繞著可降解塑膠袋的問題不少。在這兩天對超市、藥店、商場的走訪中,許多店員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現在正在使用的環保塑膠袋,記者發現這些塑膠袋上的標識卻大不相同。據寧波質檢院的技術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可降解塑膠袋大多是生物降解塑膠袋,根據《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的定義,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要求以生物降解樹脂為主要原料製得,且生物分解率在60%以上。為了更明確地辨認,可以查看塑膠袋上是否有「jj」標識。記者在對部分商場、超市和藥店走訪中發現,寧波市場上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可謂是五花八門。
  • 寧波「禁塑」再調查:流通的「可降解塑膠袋」真偽難辨
    雖然「禁塑令」從今年1月1日開始生效,但是圍繞著可降解塑膠袋的問題卻不少。在這兩天對超市、藥店、商場的走訪中,許多店員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現在正使用的環保塑膠袋,但是記者發現這些塑膠袋上的標識卻大不相同。 什麼是可降解塑膠袋?
  • 法媒:科學家發現愛吃塑料的毛毛蟲 或解開汙染難題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法媒稱,科學家24日發布報告稱,一種養殖出來作魚餌的飛蛾幼蟲愛吃特別難降解的塑料,讓人寄希望於這種生物能幫助解決全球塑膠袋汙染難題。據法新社4月24日報導,劍橋大學教授保羅·邦貝利是美國《當代生物學》半月刊所登載論文的合著者,他說:「這一發現可能會是一個重要工具,有助於清除積聚在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中的聚乙烯塑料廢品。」報導稱,聚乙烯佔歐洲塑料製品需求的40%,主要是用作包裝和購物袋。這些東西需要多年才能生物降解,若不回收會對環境、尤其是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的危害。在歐盟,38%的塑料被扔在垃圾填埋場。
  • 長安區多家商超提供編織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1月6日,在西安一家大型超市內,顧客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挑選商品。(記者 竇翊明 實習生 郝曉坤 攝) 1月6日,「禁塑令」已實施,記者走訪長安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咖啡館已更換為紙質吸管,日化店為顧客提供編織袋,大型超市已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12小時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那麼,有沒有一種可以快速降解塑料的方法呢?
  •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
    去年12月底開始,北京最嚴限塑令「京十條」落地,商場、超市等零售業門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京城多家大型連鎖商超已經全面更換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多在每個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膠袋翻倍。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最近,部分場所是不是已經更換了不可降解塑膠袋,商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成為關注焦點。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5分鐘就完全溶解還能喝是真的嗎?
    圖片來源:EFE智利兩名研究人員Roberto Astete和Cristian Olivares發明了新型塑膠袋可溶於水。他們在試驗可生物降解的洗滌劑時發現了這個配方。該團隊使用PVA(一種溶解在水中的聚乙烯醇)作為化學基質,然後取代石油衍生物,以確保塑膠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塑膠袋中的石油衍生物意味著它們不會分解,而是留存在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我們的產品來自一種不會傷害環境的石灰石。」SoluBag的總經理Astete解釋道,該公司希望從10月起開始在智利銷售這些袋子。
  • 小蟲蟲拯救大世界:吃進去塑膠袋,拉出來防凍液
    但是,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它還能吃另一樣東西:塑膠袋。這可是個能造福全人類的優點啊!偶然發現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巢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Bertocchini是位養蜂愛好者。一天,她發現家裡的蜂巢上爬滿了正在吃蜂蜜和蜂蠟的蟲子。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嗑光一個塑膠袋
    全球各國製造垃圾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像,根據統計,每一分鐘就有2百萬個塑膠袋被使用,也由於塑膠的降解速度非常慢,導致塑膠製品的垃圾是如今嚴重影響生態、讓地球汙染日漸嚴重的主要原因。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昆蟲,它們能夠進食並分解我們常見的聚乙烯塑膠袋,速度也比其他生物快了約1400倍!
  • 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亮相武漢各大商超
    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亮相武漢商超.mp33:15下午5點,在中百倉儲水果湖店的收銀臺前,「我是減塑行動派」的標語十分顯眼,上面提示超市已向廣大消費者有償提供可降解購物袋。收銀員王蘭說,他們也會向排隊結帳的顧客挨個詢問:收銀員:主要問一下顧客的需求,如果有的顧客需要(塑膠袋)的話,我們就基本上儘量以可降解為主。
  • ...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  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 ...掉1000億個塑膠袋,每年800萬噸塑料傾倒入海洋,而降解至少需要...
    據估計,2016年 全球使用了1千億隻塑膠袋 十面霾伏,可以戴口罩; 垃圾圍城,我們將無處可逃! 一個塑膠袋的平均使用時間25分鐘 使命結束以後 這些塑膠袋就被送往垃圾場填埋 或者被直接倒入海中 問題在於 每一個塑膠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 商超停售塑膠袋 可降解替代和紙質替代誰能笑到最後?
    來源:證券日報從超市、商場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到餐館、酒店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製品,再到各地陸續實行垃圾分類,最近幾年,綠色環保的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元旦節後,限塑令再度升級。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哪些改變,升級版限塑令又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 商超停售塑膠袋 可降解替代和紙質替代誰能笑到最後
    從超市、商場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到餐館、酒店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製品,再到各地陸續實行垃圾分類,最近幾年,綠色環保的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元旦節後,限塑令再度升級。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哪些改變,升級版限塑令又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後發現,很多大型商場和連鎖超市已經停售傳統塑膠袋,取而代之的是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