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12小時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2021-01-08 紫俠號

客觀上說,人類目前面臨兩大環境危機,一是全球氣候變暖,二是環境汙染。以塑料汙染為代表的白色汙染已經對地球環境造成了深遠影響,人類每分鐘使用200萬個塑膠袋,每年製造數以萬噸計的塑料垃圾,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都發現了塑料的痕跡。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以快速降解塑料的方法呢?

在自然狀態下,塑料的降解速度不一,環保塑料降解的速度會快些,大部分塑料降解需要近百年的時間,加上人類對塑料製品的濫用,目前塑料不僅對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的威脅,整個地球的生態都因為這些塑料變得越來越糟糕了。

好消息是,科學家們最近終於發現了一種可以「吃塑料」的蟲子,或許將對人類解決塑料汙染問題提供根本性的幫助。這種昆仲就是蠟蟲,它們是蠟蛾的幼蟲經常出現在蜂巢裡,是一種有害昆蟲。有一位生物學家偶然將這些蠟蟲放在一個塑膠袋裡,幾個小時候,這位生物學家驚奇地發現,塑膠袋上出現了許多蠟蟲啃食的小洞,不少蠟蟲都跑了出來。

經過進一步研究,蠟蟲這種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竟然在降解塑料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只需要100隻蠟蟲就能在12個小時內將一隻購物塑膠袋吃光光。蠟蟲之所以能夠吃塑料,是因為它們體內有一種可以消化塑料的酶,這種酶天生具備降解塑料的能力。科學家們甚至將幾隻蠟蟲碾碎後塗抹在塑膠袋上,發現也進行了分解。這也就是蠟蟲能吃蜂蠟和塑料的原因。分解後的塑料被轉化為了乙二醇,可以當作抗凍劑的主要成分。

如果利用蠟蟲降解塑料的技術成熟,塑料帶來的白色汙染問題就有可能徹底解決。更快速的辦法是將蠟蟲體內能夠分解塑料的酶進行大量生產,這樣就能在源頭將塑料分解掉。但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大量生產的辦法。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這將不是問題。

雖然如此,我們在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少用一次性塑料製品,認真執行垃圾分類的政策,無論快速降解塑料的技術何時現身,這都是我們應該具備的良好生活態度。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吃塑膠袋的蟲子,12小時就可分解,環境有救了!
    最近德國的一個研究團隊,在研究解決白色汙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能夠降解塑料垃圾袋的最好的方法,原來這是一個蟲子,這個蟲子的名字叫做蠟蟲,最初發現這個蟲子的時候,只是想對於這個蟲子進行研究
  • 科學家發現會吃塑膠袋的蠕蟲白色汙染有望解決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的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很大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們發現了一種會吃塑膠袋的蠕蟲,並且能將其轉化為乙二醇。這項研究已於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這篇論文的作者偶然發現:一個業餘的養蜂人從蜂箱中取出了幾條蠟蟲,並將它們放在一個塑膠袋裡。她離開僅僅幾分鐘,回來後發現它們吃掉部分塑膠袋並逃之夭夭。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百隻齊聚12小時,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塑料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啃光一個塑膠袋如果說如今世界上到底什麼樣的危險才是人類最應該注意的,那一定是垃圾汙染的問題。地球生態和人類息息相關,如果地球的生態變得惡劣下去,那麼人類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是需要考慮的。
  • 科學家發現一種昆蟲,12小時能吃掉一整隻購物袋,或解決塑料汙染
    我們知道,這些年很多人,很多國家都在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其實人類現在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首先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就是塑料汙染。我們知道,塑料這種東西可降解性非常差,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被降解。
  • 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要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要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現在保護地球,保護環境成了人人身上的重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已經不堪重負,各種的環境汙染,白色垃圾正在吞噬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其中塑膠袋白色汙染更是成了所有汙染源中的一大主要危害,因為這種塑膠袋無法降解,就永久的留在土壤中,對土壤產生永久傷害
  • 專家發現一種蟲子,半天吃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能否得到解決?
    否則地球將會承受不住如此之多的白色垃圾,就連許多海域、海溝裡都會頻繁出現各種塑膠袋,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不是一般大,不過,在這方面,許多專家們也確實有一些發現。專家發現以塑料為食的醋蟲對於每天都在大量進行生產的白色垃圾,有專家發現了一類塑料為食的食物,或許大量飼養這些蟲子很可能會改善人類的白色垃圾環境,因為塑膠袋的降解時間確實太長了,這類蟲子其實就是名為醋蟲的昆蟲,其實它們是一類有害昆蟲,主要出現於許多蜂巢中,有的專家們則對醋蟲的各方面起了興趣,尤其是其能否解決白色垃圾這方面。
  • 吃塑膠袋的蟲子,白色汙染可能有救了,「限塑令」是否能取消了?
    限塑令執行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降低白色汙染給地球造成的嚴重影響,這樣的方式真的管用嗎?目前地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出了,全球變暖之外,還有就是有環境汙染,環境汙染的最主要成分就是白色垃圾,從上個世紀塑膠袋出現之後,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廉價且便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可是塑料的降解成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 白色汙染有救了 蠕蟲愛吃塑膠袋並將其轉化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的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很大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們發現了一種會吃塑膠袋的蠕蟲,並且能將其轉化為乙二醇。這篇論文的作者偶然發現:一個業餘的養蜂人從蜂箱中取出了幾條蠟蟲,並將它們放在一個塑膠袋裡。她離開僅僅幾分鐘,回來後發現它們吃掉部分塑膠袋並逃之夭夭。  一次性塑膠袋平均使用期限只有不到半個小時,但需要數百年的時間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因為一次性塑膠袋是由聚乙烯製成,聚乙烯的化學分子結構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極難分解。另一方面,乙二醇幾周內就可以在土壤和水中分解。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蟲,百隻齊聚12小時可嗑光一個塑膠袋
    全球各國製造垃圾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像,根據統計,每一分鐘就有2百萬個塑膠袋被使用,也由於塑膠的降解速度非常慢,導致塑膠製品的垃圾是如今嚴重影響生態、讓地球汙染日漸嚴重的主要原因。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昆蟲,它們能夠進食並分解我們常見的聚乙烯塑膠袋,速度也比其他生物快了約1400倍!
  • 白色汙染怎麼解決?科學家已發現50種吃塑料的生物,或許能堪大用
    比如進入海洋的微塑料,一方面會因為微生物的附著而變重,進而加速沉降,汙染深海水生環境,在海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研究人員就曾發現過塑料垃圾;另一方面微塑料可能會直接被海洋生物吞食,人類捕食這些吞食了微塑料的魚類、蝦類,塑料最終便會隨之進入我們的身體。據統計,每年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達到了近3億噸,在減少產出塑料的同時,怎麼清理掉這些白色垃圾也是一直以來的難題。
  • 地球救星:專吃塑料的蟲子,百隻只需12小時,就可啃光一個塑膠袋
    現在的地球壓力越來越大,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其中白色垃圾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些塑膠袋,就成了地球汙染最重要的來源,因為塑膠袋子一旦進入土壤無法分解和降解就形成了土壤的永久傷害
  • 這種蟲子能吃塑料解決汙染問題有了新希望!
    【PConline資訊】這種蟲子能吃塑料!近日,據報導,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巢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她說:「我把那些蟲子放在塑膠袋裡綁好之後,便放到了一個房間裡。然後繼續清理蜂巢。
  • 這種蟲子竟能吃塑料!「白色汙染」治理將有新出路?
    但是,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它還能吃另一樣東西:塑膠袋。這可是個能造福全人類的優點啊!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 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蠟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Bertocchini是位養蜂愛好者。
  • 科學家發現「地球救星」吃塑膠的蟲子!100隻半天吃掉1個塑膠袋!
    如今當我們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會發現隨處都是白色垃圾。特別是塑膠袋,塑膠袋特別難處理。雖然國家倡導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可是依舊有不少商家不聽勸,仍然買一些低質的塑膠袋。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不過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被解決了。蠟蟲再一次偶然的機會。德國的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種蟲子,它能夠將塑膠袋裡吃掉。
  • 生物學家發現蠟蛾可降解塑膠袋:40分鐘之內可見孔洞
    【PConline資訊】不難發現現在由於餐盒、塑膠袋等廣泛使用讓「白色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普及可降解產品還有實行塑膠袋收費制,但是有沒有最直接降解方法呢?基於此,國外生物學家進行相關研究,據外媒報導,西班牙生物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近日發現大蜡螟或者說是蠟蛾可降解塑膠袋。。。據介紹,蠟蛾主要生活在蜂蠟中,其中蜂蠟是工蜂建造巢穴的必備物質,科學家表示,將一片PE(聚乙烯)與蠟蛾放一塊,40分鐘之內可見孔洞,如果數量擴大到100隻,那12小時之後,常見的雜貨大塑膠袋就千瘡百孔。
  • 體液可直接分解塑膠袋,環境汙染有望被根治?
    由於人口增加的幅度過大,全球都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全球變暖會讓海平面上升,動物可能走向滅絕,城市可能會消失。其實除了環境汙染以外,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棘手,那就是塑料汙染。早在我們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塑膠袋的降解能力非常差,經過數據分析,一個塑膠袋完全降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秒就要消耗3.3萬個塑膠袋,按照這種情況,環境平衡遲早有一天會被打破。
  • 法媒:科學家發現愛吃塑料的毛毛蟲 或解開汙染難題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法媒稱,科學家24日發布報告稱,一種養殖出來作魚餌的飛蛾幼蟲愛吃特別難降解的塑料,讓人寄希望於這種生物能幫助解決全球塑膠袋汙染難題。據法新社4月24日報導,劍橋大學教授保羅·邦貝利是美國《當代生物學》半月刊所登載論文的合著者,他說:「這一發現可能會是一個重要工具,有助於清除積聚在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中的聚乙烯塑料廢品。」報導稱,聚乙烯佔歐洲塑料製品需求的40%,主要是用作包裝和購物袋。這些東西需要多年才能生物降解,若不回收會對環境、尤其是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的危害。在歐盟,38%的塑料被扔在垃圾填埋場。
  • 科學家發現一種吃塑料的毛毛蟲,塑料汙染問題,能否迎刃而解?
    塑料汙染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自從塑膠袋被發明以來,人們就陷入了對這種廉價、重量輕、便於收納的袋子的破壞性上癮中,每年都有巨量的塑膠袋被生產出來,被廢棄。這些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等材料製成的袋子,降解周期極長,短則200年,長則上千年。由於塑料在焚燒的時候會產生有害氣體,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埋於地下,但這樣也會造成土壤的汙染問題。
  • 小蟲蟲拯救大世界:吃進去塑膠袋,拉出來防凍液
    但是,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它還能吃另一樣東西:塑膠袋。這可是個能造福全人類的優點啊!偶然發現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CSIC)科學家FedericaBertocchini首次發現了巢蟲能吃塑膠袋的本領。Bertocchini是位養蜂愛好者。一天,她發現家裡的蜂巢上爬滿了正在吃蜂蜜和蜂蠟的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