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28日泰安臺訊 (通訊員 李贊) 大家都知道,五嶽獨尊的泰山非常有名也非常的有靈氣,是很多神仙聚居的地方,也是修煉之人理想的世外桃源,一些修仙證道的事跡不勝枚舉,最近泰山學者就發現了晉朝時著名道士張忠在泰山的隱居地——隱仙洞,洞內驚現六隻白色蝙蝠。
在泰山北麓腳下的野老莊,一口古井映照著村莊的古老與滄桑,從當地文人提供的碑文拓片上可以認證此地正是張忠的隱居地,而張忠的隱居地——隱仙洞的具體地點位於野老莊山頂上的野老石洞中。張忠字晨和,今河北省定縣人,因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而被迫隱於泰山,他與弟子均居住於隱仙洞中,冬天以亂麻為袍,夏天以大而粗的麻繩為帶,教授弟子隱形不隱言,當地文人郭慶碌告訴記者,張忠講經就在野老石的最上端上。
幾經翻山越嶺記者和幾位學者來到了野老石的洞口,沿著這個不大的洞口我們屈身前行,山洞裡烏黑一片但異常溫暖,藉助燈光的照射記者也根本看不到山洞的盡頭。聽當地學者說,山洞裡共有7重門,每一道門都像一個人形。第一層門最窄二十公分,最寬的也只有30公分,只能容一個人小心側身而過,再往裡走時洞口越來越寬,在摸至三重門附近時,記者發現了帶有隱仙洞字樣的石刻,這一發現足可證明此洞是張忠的隱仙洞,這對研究泰山的道教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此洞除了可以證明是張忠的隱居洞外,泰山學者周穎教授還向我們透漏了另一道教前輩張三丰的心跡,張三丰曾經有一首詩,描述說「泰山尋張忠隱居舊處」,張三丰尋得什麼地方在詩中寫的不明確,但隱仙洞的發現讓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推斷,當年這個洞不僅是張忠隱居所在,也是後來元明之際的高道,一代宗師張三丰尋找張忠的一個遺存。
隱仙洞的發現的確是對研究泰山道教文化有著極為深遠的 意義,除此之外,洞內還有沒有其他重大發現呢?
記者緩行到第四重門時發現了比較罕見的白蝙蝠,總共六隻腹部和背部都是白色,泰山學者周穎介紹:蝙蝠我們很常見,但是白色的蝙蝠確實非常稀有的,按照中國道家的一部名著,《抱樸子》中說,這個白色的蝙蝠是蝙蝠中一種非常精靈的動物,人吃了它之後可以成仙,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記者終於來到了豁然開朗的山洞的盡頭也就是張忠修煉的大廳,經測量得知,隱仙洞深60餘米,大廳最寬1.8米,高4米,張忠平時就在此精心修煉,恬靜寡慾,清虛付訖,吃靈芝與鐘乳石飲溪谷之水,修煉導引之法。
張忠潛心修煉吃靈芝與鐘乳石,這鐘乳石怎樣吃呢?張忠又是如何練功的呢?
歷史資料裡講,張忠在這個洞裡吃石,而石頭是不能吃的,但是進了洞記者茅塞頓開,其實張忠是舔鐘乳石上滴下的水,也是水也當食品。另外出去門口採一些靈芝,主要以這個為食品,在這裡練功的話,他不是練得外丹內丹,張忠練的是打弓弓立,弓立一動不動,學生向他來學習的時候一言不發,就看他的行來學習。大廳不僅是張忠修煉的境地,更是與泰山佛教泰山鼻祖郎功切磋佛教文化的地方,一個是道教首領,一個是講經感悟巖石點頭的佛教開山之祖,相鄰而居,相互學習,共存共榮,為泰山儒釋道三教融合奠定了良好而穩固的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