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鼬出行新增100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 即將投入運營

2020-12-05 鬥子侃車

鬥子侃車報導:2019年11月16日,艾鼬出行&比亞迪「攜手同行,E動古城」交車儀式在保定鼎環4S店舉行,首批交付100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將投入艾鼬出行共享汽車運營。

眾所周知,當前形勢下,共享汽車行業運營唯艱,一些供血不足資金鍊斷裂的企業已經倒閉,剩下能繼續維持經營的多是一些擁有車企背景的共享汽車品牌。而艾鼬出行則是完全沒有車企背景的一家民營企業,之所以能持續經營並繼續增加車輛投放,是因為其良好的運營模式、現代化的精益管理,讓艾鼬出行具備了較好的自我造血功能。

據艾鼬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與比亞迪的攜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是艾鼬出行重資產向輕資產戰略轉型邁出的第一步,為艾鼬出行的健康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

艾鼬出行自2017年創立並投入運營以來,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倡導綠色出行,同時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先後多次增加車輛投放,運營區域也是從保定市區增擴至清苑、徐水、滿城及雄安新區,為居民的出行生活帶來低本高效的出行體驗。

未來,艾鼬出行將與比亞迪在共享汽車、眾享租車、網約車等多領域中展開多元化、多維度、全方位合作,互惠共贏,更好地助力居民綠色出行,為保定市綠色出行交通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艾鼬出行網約車科技集體交車儀式成功舉行
    9月30日,艾鼬出行網約車科技舉行了網約車車主集體交車儀式,11位訂購了歐拉IQ出行版(401)的網約車司機朋友在國慶節到來之際迎回自己的愛車,開啟全新掙錢之旅。
  • 為解決人車供需矛盾而生,艾鼬出行眾享租車正式上線運營
    據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私家車保有量為1.8億輛,而擁有駕駛證的人數為3.96億,也就是說存在超2億的人員屬於有本無車族。而另一方面,私家車的使用率不高,每輛車的年使用時間平均不足120天,車輛持有成本卻呈現上升之勢,車輛資源存在嚴重的閒置。
  • 比亞迪「刀片電池」利刃出鞘 引領新能源汽車技術變革
    3月29日,比亞迪推出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也就是「刀片電池」。刀片電池凝結了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近二十年研發和應用經驗,集成比亞迪從電池原材料製取到動力電池包製造全產業鏈優勢,兼具高安全、長壽命和長續航三重優勢,讓磷酸鐵鋰電池重新煥發活力。
  • 【OFweek前方報導】比亞迪純電動智能泥頭車規模化示範運營正式啟動
    【OFweek新能源汽車前方報導】7月12日,深圳市泥頭車充電站首批樣板工程暨比亞迪純電動智能泥頭車規模化示範運營正式啟動。比亞迪成為國內首個將純電動商用車深入應用到泥頭車領域的車企,首批將交付500輛純電動泥頭車訂單。
  • 深圳已經有500輛在試運營了!
    深圳已經有500輛在試運營了! 5月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裡程碑事件——全球首批500輛比亞迪T10ZT純電動泥頭車訂單在深圳坪山籤約,根據深圳市場及技術標準打造的首款全密閉式智能泥頭車正式投入深圳市鑫榮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正堡實業有限公司試運營。
  • 10月汽車出行大事件:特斯拉召回近3萬輛汽車,哈囉出行試水網約車
    為方便大家了解、回顧10月汽車出行產業發生的大事件,億歐汽車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企業和科技企業等不同類別,對當月大事進行了整理。10月,傳統車企在新四化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推進業務布局。比亞迪公布九月共銷售50905輛新車10月10日消息,比亞迪汽車公布9月銷量數據,9月份共銷售40905輛新車,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15.2%。其中新能源車型共售出18603輛,同比大增42。6%,環比上漲32.8%,新能源車累計總產銷超84萬輛。
  • 泰總理試乘在泰國組裝首輛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
    [摘要]比亞迪11日向媒體透露,泰國總理巴育8日親自登上在泰國組裝的首輛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並給予高度讚許。泰國政府的其他高層也相繼登上大巴並給予高度評價。  比亞迪11日向媒體透露,泰國總理巴育8日親自登上在泰國組裝的首輛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並給予高度讚許。泰國政府的其他高層也相繼登上大巴並給予高度評價。 據介紹,在曼谷總理辦公廳前,泰國總理巴育登上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查看車內細節。
  • 潮落潮起:中國新能源汽車激蕩十年
    拿下雙料首富,讓王傳福成了當年汽車行業的風雲人物。將比亞迪電動汽車開進以色列和不少歐洲國家,讓王傳福風光無兩;此外,「股神」巴菲特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比亞迪,也成為王傳福身價暴漲的重要原因。2008年,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比亞迪10%的股份,這是華爾街次貸危機後,「股神」在海外進行的首筆重大投資。吸引巴菲特的,就是比亞迪電動汽車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潛力。
  • 12個新能源汽車案例3個場景告訴你答案
    上午場,12家新能源汽車鏈條企業代表,以6大案例和6大快閃案例的形式,介紹了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平臺管理、充換電運營、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實踐經驗。4位來自商界和學界的資深專家,也拋出犀利問題,對案例企業直率點評,和演講人深度交流。
  • 助力煙臺打造綠色城市體系,安凱G9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
    11月17日,20輛安凱G9純電動客車駛入濱海城市——山東煙臺,正式在煙臺43路公交線路上運營,成為煙臺市今年引入的首批新能源公交車。這是煙臺繼2019年實行「一元公交」惠民政策、新增100輛新能源空調公交車之後,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又一重磅民生工程,對於改善和提升城市公交形象,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保障市民綠色方便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PonyCar共享汽車與比亞迪、華為、特斯拉、騰訊們「結盟」
    2018年6月20日,為期兩天的「GIV2018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在深圳召開。國內領先的共享汽車出行平臺PonyCar馬上用車,作為共享汽車領域唯一的行業代表受邀參會,與比亞迪、華為、博世、騰訊、商湯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深入探討智能汽車前沿技術與應用發展,並同這些企業一起,成為首批「粵港澳大灣區智能駕駛合作夥伴」。
  • 過新年 坐新車 宜賓249輛新能源公交節前投運(圖)
    新能源公交投運極大地滿足市民出行   2 月 3 日中午 1 時 40 分,249輛新能源公交車在宜賓江北公交總站正式啟動試運行。
  •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排行榜top10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產銷量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那麼2020年哪些新能源汽車賣的好呢?下面是2020年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銷售排名。五菱宏光MINIEV2020年總銷量:44952輛(截止至2020年10月)價格:2.88-3.88萬元續航120km-170km,最高時速100km/小時。慢充時間6.5-9小時。
  • 重慶200輛新能源計程車今起上路,收費計價標準不變
    黃色的車身,動力系統全部採用電力,從今天起,200輛新能源計程車將正式上路。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今日(8月1日)上午在位於重慶南坪會展中心的新車上路現場看到,即將投入營運的新能源計程車一共有兩種,分別為長安EV460及東風風光E3,數量各100輛。
  • 首輛!下線!無錫造新能源汽車來了
    首輛!下線! 今天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首車下線儀式在無錫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隆重舉行!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資本市場大爆發
    2)鼓勵支持核心技術研發:加大對高研發投入企業的稅收減免力度,成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對產業鏈薄弱環節進行扶持;統籌政府、企業與高校等各方力量對電池材料、核心晶片等關鍵共性技術進行攻關。正文1中國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市場份額被歐盟搶佔,疫情後國內市場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1.1中國新能源汽車調整結束,處於新一輪成長周期起點以2009年「十城千輛」為起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萌芽期(2009-2013),此時以公共領域示範為主
  • 新能源、共享、自動駕駛,哪一個才是未來汽車的形容詞?
    而這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汽車逐漸由傳統的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與之同時的是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以中國汽車市場為例,幾乎所有的自主車企都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比如比亞迪已經將2018年新能源車銷量目標定位20萬輛,相比2016年及2017年的10萬+將實現規模倍增。在產品上,預計比亞迪將新增新款e5、秦EV二代、元EV、宋MAX純電版、新款e6以及一款微型純電動轎車。
  • 北汽新能源先想到!
    而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市場,及接近一半的佔有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 其中,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全球累計銷售近12萬臺,成為全球第一,但如果按單一品牌計算的話,中國的比亞迪集團則是排名第一,累計銷售新車約14萬輛。此外,在純電動車領域排名第一的則是北汽新能源,超過了特斯拉。
  • 三花汽零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獨家供貨商
    打開APP 三花汽零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獨家供貨商 電車匯 發表於 2021-01-14 11:01:53 三花智控發布公告稱,
  • 南陵首個大貨車停車場即將投入試運營 位置在這裡
    7月16日上午,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南陵首個大貨車停車場已於今年6月下旬通過竣工驗收,計劃於7月底投入試運營,試運營期間將免收車輛停車費。項目由縣政府投資新建,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負責建設,場內共設167個停車位,可停鐵鏈車47輛、大型汽車91輛、小型汽車29輛。投入運營後,將有效緩解南陵城區大貨車「停車難、管理難」以及由此帶來的「違章佔道、妨礙通行、跑冒滴漏、影響市容、安全隱患」等問題,有利於為市民營造更加「安全、通暢、文明、有序」的交通出行和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