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輩子有沒有欠過誰的錢?而且還是還不清的那種,有嗎?我有!每當我踏進一家大牌的專櫃,櫃姐精緻的白眼和朝天的鼻孔暗流湧動,自尊心脆弱的我意識到了,如果再待呆久一點,我欠他們錢應該越滾越多了吧。於是我眼神閃躲著,不自然地離開了這個我不應該呆的地方。
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應該聽到過,遇見過冷漠或者囂張的櫃姐,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國際一線品牌工作,還是因為收入比較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一線奢侈品櫃姐的收入。但是內容肯定有一些會涉及到一些個人和品牌方的隱私。
櫃姐其實就是銷售,國內大部分一線奢侈品品牌都是國外公司直營的,所以是外企。那外企當然不能叫銷售了,要叫Sales,而且必須規定櫃姐必須要有英文名的。
愛馬仕Sales的薪資收入是多少?
Sales一般的薪資結構就是底薪加提成,不同品牌提升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有班次提成、個人提成,還有店鋪提成。普通城市會和一線城市有差距。當然也有一些小城市的專櫃業績比一線城市專櫃還要高的情況,萬象城肯定沒有辦法和SKP比。那普通銷售和高級銷售的收入也差了很多。
所以如果要說的很嚴謹的話,今天我主要談談我所在城市杭州一個普通銷售的平均收入。
首先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覺得哪個品牌的Sales收入是最高的?大家可以留言評論一下,我想大部分人答案都應該是愛馬仕吧。但是愛馬仕的一個普通銷售在每個月完成最低銷售任務後,拿到手的收入是8000左右。是不是很奇怪?愛馬仕單品售價這麼高,一個包動不動就是六位數,而且也有配貨這個套路加持,配貨的意思就是指你想買一隻愛馬仕的包。那就必須要根據他們制定的一個比例,在店裡購買接近同價或者同價以上的配件才能買到你想要的包,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顏色和尺寸,給你什麼就是什麼有就不錯了不能任意挑選。
而且配貨還是不包括皮具類商品,也就是說你想買一隻10萬塊的包,你就要再花差不多10萬塊買他們的絲巾、菸灰缸、盤子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愛馬仕的Sales在賣掉一個售價很高的包提成應該也很高對吧。
比如說這隻愛馬仕鱷魚皮鎖扣鑲鑽的鉑金包,單只裸包的售價接近兩百萬,相當於一套房子的價格了。那麼櫃姐賣掉這個包的提成收入會是多少?你們猜一下,實際上只有連2000都不到,為什麼包的提成那麼低呢?因為愛馬仕的包壓根不愁賣,大家都擠破頭搶著買,還需要再次推銷嗎?所以不需要給你那麼高的提成,愛馬仕讓你去推銷的是溢價更高的高級珠寶、高級手錶。還有那些貴得離譜的菸灰缸和盤子。所以有一天,當你站在愛馬仕的櫃檯前下次問你:『嘿,哥們兒要盤嗎?』這個時候就不要太驚訝了,大家不要聽別人什麼愛馬仕包的產量很少,很珍惜,其實每個包的每個配色,每個尺寸,它們倉庫都放了一堆,不能說要多少有多少了。但是你想要的他們都有,就是單純的不想簡單地賣給你,就是讓你覺得難買,就是讓你等,就像我們去喝喜茶,店裡鳥人都沒有一個,但是你至少要等到一個小時以後才喝得到這杯奶茶,很噁心對吧!但是我們不就是吃這一套飢餓營銷嗎?
其實愛馬仕的Sales是沒有權力賣熱門款式給客戶的,只有店長才有這個權利。而店長想不想賣,除了取決於你在愛馬仕的整個消費記錄以外,就是純粹看店長看你爽不爽了,就是這麼諷刺!有錢沒用,得看別人的心情買東西。愛馬仕Sales的薪資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然後再聊一下別的品牌的,像LV的話也是一樣的,普通銷售如果沒有賣什麼大件的話,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稅後的收入差不多在8000左右。大件就是指LV的4座大山,硬箱、鱷魚皮,高級珠寶和手錶,今年又多了一個旅居。像這些高度品類都是有一個專家銷售的。
比如說珠寶就是高級珠寶專家,像這類的銷售收入會多一點。他們如果參加國際高級珠寶節賣掉幾百萬幾千萬的一個珠寶,那提成就有幾萬、幾十萬。
之前LV的Sales收入還要再低一點,去年開始LV對國內銷售的薪資整體進行了調整,每年都會漲底薪的,但是也不多看業績一年幾百到1000不等。
別的品牌Sales的收入其實和LV差不多,比如Gucci,Gucci現在是銷量最好的奢侈品牌,體量很大但是銷售的業績指標也很高。
Dior的底薪是最低的,大概3000左右,就全靠自己拼命的賣東西。
手錶的話就拿勞力士來說吧,其實也不高,底薪差不多是4500,然後賣出去一塊表的提成大概是一個點。然後去年杭州這邊的勞力士還換了代理商,工資就更低了,所以很多銷售都辭職了。
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大牌會給的薪資收入比你想像中要低得多?那倒也不全是。
歷峰集團旗下幾個品牌的櫃姐收入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卡地亞的櫃姐,底薪是4000到6500,算上提成到手的收入是30000到50000一個月。牛逼一點的70000也有,梵克雅寶的話也差不多還要再高一些。所以很多別的品牌的櫃姐都會想跳槽去卡地亞或者梵克雅寶的專櫃做銷售。
不過確實也比較難進一些,要三輪面試。第一輪HR 、第二輪店長、第三輪區域經理,他們要求的學歷並不高,當然學歷高可能是有優勢的,雖然薪資還可以,但是其實大部分銷售的上升空間是非常有限的。從銷售到高級銷售到主管、到副店,再到店長,最後到區域經理,五六年有一次上升的機會。但是基本上能做到店長已經是極限了,很多人選擇做這些大牌的銷售,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收入,而是這些品牌帶給他的光環。而且一旦你入職公司,培訓會一直給你灌輸公司的文化品牌歷史或者說企業文化什麼的,其實就是洗腦了。
加上你本來就憧憬這些大牌,所以這些Sales對品牌忠誠度還是非常高的。那肯定會有個別的銷售會產生錯覺,天天和這些昂貴的產品待久了就會覺得接近財富就等於擁有財富。所以在對客戶的態度上會非常的不友好,不過櫃姐也確實是買得起自己在職品牌的產品。
像LV這個品牌對外是從來不打折的,但是櫃姐可以以三到七折的價格買到LV的產品,業績好的前幾名還可以參加LV的內買。裡面的東西都是一折,不過只有衣服。
其實很多櫃姐態度不好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工資或者說不是因為自己銷售的品牌是數一數二的,就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覺得你可能不是他的目標用戶。
這意思不是說他覺得你買不起,而是覺得你不會從他手上買。現在代購盛行,都知道外邊買比在專櫃買便宜,而且櫃姐業績壓力是非常大的。
我舉個例子來說吧,杭州LV專櫃女士店5月的銷售指標是4000萬營業額,他們有二十五個櫃姐,那意味著每個櫃姐每天必須完成的銷售額在五萬多,然後工作時間就這麼多,如果一個櫃姐服務一個客戶很久,但是這個客戶最後說謝謝,我知道我該找代購買哪一款了,我想換做是誰都會崩潰的。
所有的品牌培訓師在給櫃姐做培訓的時候,都是非常強調服務的。但是培訓銷售風格是那種高冷理智型,不會對客戶過度熱情,反正誰來都一樣。當然會有哪些非常討厭的暴躁櫃姐,但是那畢竟也是少數。
總的來說每個大品牌都會有態度不那麼好的員工。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旅行的限制讓原本在國外或者別的地區消費全部回歸到了國內的。然後基本上所有的奢侈品都在瘋狂漲價,越漲銷量還越好。
杭州有家卡地亞專櫃,本來是在年後準備裝修後再營業的,結果到現在都沒有裝修,因為生意實在是太好了。一開始我覺得珠寶生意好是因為婚慶是剛需,所以疫情後需求比較大。
但是南京德基LV店這個月的營業額有8000多萬,大佬們的消費能力一定是非常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