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發現,就像松鼠在秋天把堅果埋起來,以備冬天食用一樣,北極熊也會在北極這個冰冷的「天然冰箱」中,貯藏一些來之不易的獵物。
食物囤起來
事實上,陸地哺乳動物、鳥類和一些昆蟲貯藏食物(將獵物埋藏短期保留)的做法很常見。但在熊類物種中,除了棕熊,大多數幾乎都沒有儲藏食物的習慣。
昆蟲裡會囤蜜的蜜蜂 | Pixabay
早在1599年,歐洲棕熊的食物貯藏行為就有報導,它們經常貯藏殺死的獵物或撿來的動物屍體。相比棕熊,黑熊的貯藏食物行為就不多了。而從棕熊進化而來的北極熊,其貯藏行為只有三次模糊的報導。
那麼,北極熊真的有食物貯藏行為嗎?
2019年11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團隊,在《北極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對北極熊貯藏食物的行為進行了探索。該研究發現,儘管北極熊確實存在貯藏食物行為,但是相當罕見。
北極熊神秘的貯藏行為
該研究的負責人伊恩·斯特靈(Ian Stirling)博士,告訴北極熊國際協會他研究北極熊貯藏行為的契機:「我收到了一張來自朋友的照片:一隻躺在冰面上的雄性北極熊,旁邊還有一隻幾乎被雪覆蓋的豎琴海豹,這再次激發了我對短期食物貯藏行為的好奇心。40多年的北極熊研究中,這種行為我只見過一次,我的同事也都認為北極熊的這種行為相當罕見。」
用雪埋了豎琴海豹的北極熊|參考文獻[2]
為了探索北極熊是否有貯藏食物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研究小組查閱了1973~2018年間,在斯瓦爾巴特群島、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對數千隻北極熊的觀察結果。
研究人員在論文開頭闡明:「針對野生北極熊貯藏食物行為的觀察很少,這也導致人們得出結論:它們不存在這種行為或者說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然而,他們卻發現了19個北極熊貯藏食物的例子,這表明雖然這種行為很罕見,但它在北極熊中確實存在。
他們甚至發現,有些北極熊非常喜歡抓住獵物不放,會埋藏獵物好幾次。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描述了一次目擊過程:「當考察船離北極熊大約150米時,它醒了過來,然後把獵物從雪覆蓋的地方拖出來,離開了它所待的浮冰,帶著獵物遊到了附近的浮冰上,又把獵物從水裡拖了出來…在大約三個小時之內,北極熊把獵物移動了好幾次。每次它移動獵物後,都會短暫的睡一會兒,然後清洗爪子進食,再重新埋藏獵物。」
囤食物的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貯藏食物的行為主要和獵物的大小有關。小海豹等小型獵物,會被北極熊一掃而光,什麼也不剩。但大一點的食物,比如成年環斑海豹或鯨魚肉,北極熊無法一次吃完,就可能會用積雪覆蓋剩餘食物——這是為了防止其它北極熊和食腐動物把食物偷走。
「看什麼看,不給你吃」|GTW/SHUTTERSTOCK
為什麼用雪藏起食物?
在北極純白色環境背景下,一具血跡斑斑的黑色屍體相當明顯,無論是北極熊還是海鷗等鳥類食腐動物,都很容易發現黑色物體。而屍體覆蓋積雪後,融進環境中,就不那麼顯眼了。
此外,如果能躲過食腐鳥的視線,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被北極熊發現的風險。因為,食腐鳥通常會吃北極熊的殘羹剩飯,其它北極熊如果看到遠處海冰上的海鷗,或許就會推測出屍體的位置,有可能對此位置進行搜索。
帶著兩隻幼崽的雌性北極熊,在雪地裡埋了一隻環斑海豹|參考文獻[2]
至於北極熊食物貯藏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積雪量的多少。
1975年至1990年之間的春天和夏初,研究人員在拉德斯託克灣觀察到有63隻海豹被北極熊獵殺並且吃掉,但他們只觀察到1次貯藏行為,北極熊嘗試埋屍體,但由於裸露的夏季海冰上只有少量的積雪,貯藏行為失敗了。
因此,研究的作者指出,雪覆蓋的越多,北極熊就越有可能成功藏匿它們的獵物。
都是熊,為啥北極熊不愛囤食物
雖然北極熊從棕熊進化而來,但北極熊的貯藏行為比棕熊少很多。
研究人員認為,北極熊和棕熊貯藏行為的頻率差異,可能與它們棲息地的共享物種有關。棕熊的種群密度更大,它們與許多狼、渡鴉等食腐動物共同生活在森林裡,北極熊則更加分散,只需要對付偶爾出現的北極狐或食腐鳥類。
因此,北極熊與棕熊在貯藏行為上的不同,可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貯藏行為的好處沒有得到突出,導致其沒有保留下來。
北極熊和埋在雪裡的髯海豹|參考文獻[2]
當然,當北極熊擁有一具鯨魚屍體或一隻巨大的美味海豹時,囤起來慢慢吃總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編譯:Mr.Qiu
編輯:悲催的鉈寶寶、範可鑫
排版:雷昱兒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文獻:
[1] https://www.iflscience.com/plants-and-animals/polar-bears-observed-burying-their-kills-and-saving-them-for-later/
[2] https://www.nrcresearchpress.com/doi/full/10.1139/as-2019-0008?mobileUi=0#.XnthPjMdESi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編輯:Da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