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今天會有許多愛好音樂或者搞音樂創作的朋友在臺下。」8月11日,「有歌之年」貴陽演唱會上,李宗盛這樣說道。
我可能就是他口中的音樂愛好者之一。作為一個不算是李宗盛樂迷的人,觀看這場演唱會的初衷,是想從他的音樂現場去觀察或者記錄一個音樂人不太為人知的一面。
幸運的是,這場演唱會沒有讓我失望。
千人大合唱、不會特別熱烈的現場……這些都是意料中的情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宗盛現場對他成長曆程和音樂創作過程一段段講述,加上他用口白式的唱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總有一種原唱沒有的情緒,盪氣迴腸,很通透、很灑脫,給人一種更為深刻的音樂欣賞體驗。
「唱歌就是講話的延伸。」演唱會上,李宗盛又一次說起他的音樂觀點。他說,每創作一首歌曲,其實就是一次訴說。
關於李宗盛的歌詞創作,我和一些朋友討論過多次。李宗盛的歌詞基本都是用大白話,把情感寫得絲絲入扣,沒有假激情和偽痛苦,能讓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找到共鳴。我一直認為,作為用現代漢語創作的人,表達一定要符合現代人的內心感受,唯有這樣才能得到傾聽者、閱讀者的共鳴。
很有意思的是,這場演唱會,李宗盛把自己的音樂道路分為學習創作、「年年有一首」和「2000年後」三個階段。而關於他的創作風格,他提醒臺下的聽眾,要注意聽這首歌的歌詞。
歌叫《七點鐘》,由臺灣已故作家三毛作詞,齊豫演唱。演唱會上,李宗盛連著唱了三毛作詞的《飛》和《七點鐘》。說實話,兩首歌我沒有聽過,對中學時期特別喜歡看三毛作品的我來說,就算不說是三毛作詞,我也能大致判斷這是三毛的作品,因為風格確實非常明顯。
上世紀80年代末,正是臺灣校園民謠興起的時期。李宗盛說,當時正在滾石唱片探索學習音樂創作的他,接到了《七點鐘》這個案子。歌詞是現成的,需要譜曲。他這樣評價,這是一首關於初戀的歌,三毛用幾個小片短就把女子初戀的感覺寫出來。「一位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話語中,能夠明顯感覺到三毛的詞對於李宗盛創作的影響。之後,風格漸成的李宗盛也迎來了創作黃金期。演唱會上,他把1989年到2000年之前的這段時間稱之為「年年有一首」階段,也就是年年能出一首Hit song(爆款歌曲)。
唱完1989年創作的《夢醒時分》,他說,「這個勉強算Hitsong。下首歌比這個更Hit song。」接著,當1990年創作的《我是一隻小小鳥》響起,全場開始大合唱。「這個還算是Hit song吧。」話音一落,1991年創作的《漂洋過海來看你》又是整場大合唱。
「剛開始、剛開始……」接下來1992年的《問》,1993年的《愛如潮水》,1994年的《領悟》,1995年的《為你我受冷風吹》……首首都是高潮,他還打趣地說,要是真把上了排行榜前三的歌都唱一遍,估計得唱兩天半。
唱起《那麼愛你為什麼》,他拍拍屁股,「我小李也是能寫RAP的。」於是「從女性觀點讓我明白地說/無論你是挖心掏肺/呼天搶地/或是熱情如火……」這個61歲的老男人開始了說唱。
「不要白白受苦。」李宗盛說這是他的人生信條。苦確實沒有白受,趕巧又進入了上世紀90年代華語流行樂壇最風光的時期。尤其是在臺灣樂壇,流水線製造的歌曲加上成功的商業包裝,成就了很多流行歌手,留下了許多廣為傳唱的作品。回望那個時期,雖然不少流水線製造存在著很多雷同和先天不足,但鐫刻著時代的印記,成為不少人的情感記憶。
流行歌曲創作本身就是有套路的,業界有人說,歌曲流傳靠歌詞,流行靠旋律。以現在的審美來看,李宗盛那個時期的不少創作,雖然很多旋律有了歷久感,但詞還是依然能夠引起很多人共鳴的。
關於「2000年後」這第三階段,李宗盛說得不多,他反覆說,男人到60以後才算成熟,接著他又說,「開演唱會嘛,就是快退休了,攢點老本」……說完沒有多久就唱起了「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一點也不覺得違和。
確實,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創作者的有個困難就是突破自己。想起了作家阿來,早期的《塵埃落定》,講述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到了現在的《蘑菇圈》等,開始探尋人與自然的關係,進入了另外一個層次。
老李2000年後創作不多,也不太引人注意,但那些為數不多的作品,倒真的能夠看到他的轉變,從寫情歌轉為寫親情、人生、社會變遷……這為數不多的2000年後的作品,似乎多了一份歷練和成熟,更能打動我,也更能打動現場的觀眾。
《新寫的舊歌》帶著深深的反思,從為人父的角度看曾經的父子關係。演唱會現場,這首歌演繹的過程十分安靜,但最後卻是獲得掌聲最大最長的一首歌。
《山丘》是他2000年後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講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這樣的生命體驗,飽經滄桑,令人不禁打個冷顫。
不禁感嘆:李大爺依然是李大爺。
回家路上,我把演唱會的視頻片段發到我的微視上,腦海中總閃過他演唱會上說的話。
他說,小李只是一個寫歌的,這些歌曲,有著一個時代人的喜怒哀樂,只希望我的創作在那麼多年後,能夠給別人留下一點印象和共鳴,這就很不錯。
朋友圈裡,有人說:今天的朋友圈,一半的青春年華在看李宗盛的演唱會,慨嘆自己已成老炮兒。
我沒有慨嘆什麼,只是在「時光不再/時光不再/只有自己為自己喝採/只有自己為自己悲哀」歌聲中祝福自己——能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許邵庭
文字編輯/邱奕
視覺實習編輯/楊簡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