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認識自己生的蝌蚪嗎?混進隔壁老王的它能認出來嗎?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青蛙認識自己生的蝌蚪嗎?混進隔壁老王的它能認出來嗎?

問題:青蛙認識自己生的蝌蚪嗎?

深山蟲吟

昆蟲學碩士

看情況。大部分動輒生成百上千顆卵然後轉身就跑的蛙,自然是不認識的。

不過有些蛙像非洲牛蛙,雄性會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後代,蝌蚪呆的水窪幹了還會挖渠把它們帶進有水的池塘。雖然不是每隻蝌蚪都能叫出名字,但意識到這一群蝌蚪是他家娃還是沒問題的。

南美的達爾文蛙把蝌蚪養在聲囊裡,蝌蚪發育成蛙以後再吐出來。它當然也能認出這些是自己的小孩,不然早咽下去了

「放我出去,我要裝逼!」

澳洲的胃育溪蟾更是思維廣,把蝌蚪養在胃裡,可惜已經滅絕。

箭毒蛙則是蛙類育幼行為的典型,很多種會把蝌蚪背在背上到處跑。因為有親代的照顧,蝌蚪成活率很高,所以生的也少,一次就生一枚或者幾枚卵。

某些箭毒蛙還會把蝌蚪養在雨林高處的微型水體裡,比如樹洞或者積水鳳梨的葉腋。這些地方天敵很少但食物也很少,雌蛙會每天跑過來給娃兒餵個荷包蛋(自己生一個未受精卵給蝌蚪吃)

你說它們認不認識自家孩子?

————————

@hyll 提出來另一種可能是箭毒蛙並不需要真的認識蝌蚪,只需要記住了養蝌蚪的地點,然後按時到特定的地點餵食就行——這個的確也是一種解釋,實驗驗證起來應該也不難,如果誰看過相關研究歡迎補充~ (箭毒蛙:我X你大爺!)

這也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問題:上面這些蛙的確能認出蝌蚪是後代而不是食物,但如果把蝌蚪掉包成隔壁老王的它們能區分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就沒有確切的答案了……鑑於蛙大都獨居(不需要區分自己和鄰居的孩子),體外受精(親子關係明確),邏輯上來說似乎並不需要特別強的後代辨識能力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進了21世紀,竟然變成了《媽媽等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你能說出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嗎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的《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都學完了,你掌握得怎麼樣呢?現在跟著時老師一起來複習吧!短語積累: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快活地遊(動詞前面用「地」)碧綠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遊哇遊二.學習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同學們要重點掌握小蝌蚪是怎麼一步步變成青蛙的,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小蝌蚪變化過程1.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 貓也會得相思病嗎?自從隔壁老王鎖上陽臺後我家貓咪就這樣了
    到家以後發現我家呆子(貓咪的名字)沒有像往常一樣出來迎我,我就去貓窩那裡找,結果到處都找不到。我就開始著急了,床底、櫃頂啊包括沙發後面夾縫我都找了,在我準備打電話問老公的時候,一瞥眼看到呆子了!居然在人家的陽臺裡跟另外一隻貓一起吃貓糧!叫它名字就回頭看我一眼喵一聲就不理我了!
  • 愛上隔壁老王
    我的隔壁住著老王,老王的隔壁是老宋家。 老王和老宋是光屁股一起玩大的,但兩個人打小就尿不到一壺裡,從記事起倆人就開始打架,一輩子兩個人恩恩怨怨的,誰勸也不管用,就這樣做了一輩子鄰居。望著老王離去的背影,小保安一臉懵逼。老王像以前在礦上上班一樣,每天準時上下班,比鬧鐘都準時。 我一直學得老王是吃多了,愛管閒事。年輕時在礦上就成天出風頭,礦上屁大點事都比自己家裡事重要。退休了,還到處惹事,讓人家社區跟物業都有意見。
  • 動物界存在「隔壁老王」嗎?
    人類有「被綠」的現象,動物界中也有「被綠」的現象嗎?前一段時間看了一部紀錄片,名為《世界上最狡猾的動物》。紀錄片的第三集主要講動物交配行為中的欺詐行為。(看來動物界也存在「隔壁老王」啊)先出場的是一隻蠢萌的袋鼠。這是一隻生活在袋鼠社會底層的雄袋鼠。
  • 直接生蝌蚪:科學家發現奇怪的新青蛙
    發表一個兩棲類新種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稀奇的是,這種蛙的生殖方式非常獨特:體內受精,直接生出蝌蚪。在蘇拉威西採集到的L. larvaepartus標本。左邊為雄性個體,右邊為雌性。圖片:參考文獻1這種青蛙發現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其實二十年前就有科學家採集到了這個物種的標本,但直到去年,它們才被正式命名發表。它的學名被定為L.?
  • 你還認為兔子不吃窩邊草嗎?別傻了,隔壁老王早就出現了!
    現在格局不同了,到底兔子吃不吃窩邊草,其實也只有兔子自己心裏面才清楚了!現如今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也好了,誘惑力也大了,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更加的懂得享受和追求了,對於兔子來說,也是隨著一切的環境和機遇變的更聰明了,更有想法了,吃的也是很高檔的了,也變成了別人的寵物和欣賞品了,當然思想也變的更加開放了,也變的更懂生活了!
  • 「老婆,開門」,如果隔壁老王對你的聲音模仿到出神入化
    如果隔壁老王不懷好意,刻意練習你的口音……本文作者:李勤「老婆,開門。」如果隔壁老王不懷好意,刻意練習你的口音,相信你能感受到「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的同等效果。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然而,您了解科學意義上的「變態(metamorphosis)」嗎?想要了解科學意義上的變態,我們還要從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說起。變態=改變形態小蝌蚪遊啊遊,見到動物就喊媽。很奇怪,小蝌蚪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馮新恩 葉晶 陳潔虹「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前段時間,不少人的朋友圈還被一款養青蛙的遊戲刷屏了。
  • 部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等獎教學設計,這老師真厲害
    文章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媽媽的奇妙經過,自然活潑地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及其生活習性的變化,蘊含了遇事要主動探索的道理。教學目標: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哪」等10個字,會寫「看見、哪裡」等8個詞語。
  • 帶著孩子抓蝌蚪,想看蝌蚪變青蛙?小心養成癩蛤蟆
    不少家長和孩子手拿漁網和小桶,一舀一個準,桶裡全是蝌蚪。它們大都聚在一起,有的已經長出細長的四肢。女兒問我:「媽媽,老師說蝌蚪長大會變成青蛙,青蛙是益蟲。為什麼這麼多人還要抓蝌蚪呢?」女兒的問題讓我很難回答。 當天下午,記者前往中央公園。在河邊,有幾個家長和孩子站在一起低頭注視著河水。有些孩子手拿漁網在家長的保護下從河裡撈著什麼。記者走近一看,看到旁邊的小桶裡有小魚和蝌蚪。
  • 一種神奇的青蛙,沒有繁殖器官,卻能直接生出蝌蚪,突破人類認知
    我們要知道,作為兩棲動物的青蛙大部分是沒有生殖器的,所以無法完成體內受精,所以一般而言,青蛙都是將精子和卵細胞排出體外,在水環境下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體外完成一系列胚胎發育過程後發育為蝌蚪,再變態發育成為幼蛙。
  • 從野外捕獲的蝌蚪長成青蛙後,如何正確放生?
    青蛙屬於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的動物,雖然,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青蛙在4-5月份「抱對」(雄蛙爬在雌蛙的身上),但是這並不是一種交配行為,而是雄性青蛙刺激雌性排卵的一種行為。科學家曾經在青蛙的繁殖期做過實驗,如果沒有這個抱對的行為,雌性是不會排卵的。當青蛙完成抱對之後,雌性先將自己的未受精卵排入水中,此時雄性會立即將自己的精細胞排入其中,完成受精的過程。
  • 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會先長出什麼 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會先長出什麼 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時間:2020-11-02 06:46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會先長出什麼 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中會先長出什麼?
  • 農村水塘的「怪物」,比常見的蝌蚪大5倍,成年蛙卻長成如此模樣
    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們一定都見過蝌蚪,每當春天的時候村裡的水塘裡都會冒出一堆青蛙,然後就會發現水裡的小蝌蚪也越來越多。青蛙是變態發育,蝌蚪和青蛙的相貌完全不同,就是他倆是一種生物但是卻又不是一種生物。一般常見的蝌蚪都在2公分左右,各大一點的也就是4公分左右。
  • 非常大的蝌蚪,長達十幾釐米,變成青蛙後卻讓人無語了!
    青蛙的幼崽就是蝌蚪,一般也就是兩釐米左右。如果個頭比較的大,最多也就是4釐米。可不要小看蝌蚪的體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會慢慢長成一隻青蛙。如果在幼崽時期,蝌蚪的體積比較大大,那麼長成的青蛙也不會小。比如生活當中我們所見到的牛蛙。那麼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巨型的蝌蚪嗎?
  • 萵筍乾的做法,純天然綠色食品,隔壁老王手把手教你做會萵筍乾
    大家好,我是隔壁老王講美食,專注於美食知識的分享和美食教學,關於如何製作萵筍乾我有以下教程:萵筍是屬於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我們自己家裡一般常用到的做法就是涼拌萵筍或者清炒萵筍。不過你知道嗎萵筍還有另外一種吃法:萵筍乾。
  • 蝌蚪變態成青蛙的過程,本質與量子力學有關,該學說能解釋一切?
    隨著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僅認識到了生物進化的重要性,也了解了有關動物形態變化的各種反應,其中變態反應最為獨特,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而在擁有變態反應的動物中,蝌蚪是最好的例子,它們能夠在短短數周的時間裡從只有尾巴的蝌蚪變成擁有四肢的青蛙,期間身體內部還需要進行億萬次的化學反應,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1小蝌蚪找媽媽1.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正確書寫「兩」等10個字;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2.結合課文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及敘述順序,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3.藉助課文的短語了解「披」等四個詞語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說一句話。
  • 難道被小蝌蚪當成了媽媽?
    它是不是丟了?還是餓倒在半路?難不成,它被小蝌蚪誤認成了媽媽?可是小蝌蚪真的會找媽媽嗎?為什麼小蝌蚪不找爸爸呢?帶著這些問題,蝌蚪君開始研究起了自己的同胞。小蝌蚪將來都會變成青蛙嗎?從寬泛的意義上說,所有兩棲類動物的幼體都是蝌蚪型的,因此都是一副大腦袋小尾巴的呆萌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