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病,主要通過動物咬傷、抓傷及舔舐傷口或面膜,病毒乘機由唾液侵入人體,並感染人體神經系統,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3月4日,2019「聲音責任」醫藥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稱,有關部門應該對寵物通過資料庫協同管理,將動物免疫責任落實到基層社區管理人員們身上。
有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報告的狂犬病死亡人數約5.5萬人。而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狂犬病疫苗的頭發生產國和使用國,每年產量均達1500萬人份,佔全區的80%以上。
以廣州市為例,現在每月收治近3000名犬傷患者,一個月要注射1.3萬多狂犬疫苗。然而廣州市民的寵物疫苗接種率一直徘徊在7%--8%之間,最高時為10%。
安康認為,正是因為寵物接種疫苗的比例太低,使得不少主人被寵物咬傷後,得不得接種狂犬病疫苗。
安康透露,近期,河南省衛輝市就有一名9歲兒童因狂犬病發病死亡。
而現實中,很多老百姓很難將可愛的寵物和可怕的狂犬病聯繫起來。因此,人、寵物,都疏於接種疫苗。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統計,2018年,中國狂犬病報告發病443人,死亡426人,傳染狂犬病引起的死亡人數在法定傳染病中排名第六。
基於上述原因,安康認為,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寵物強制免疫和登記制度,以約束飼養者給寵物接種疫苗,若不對寵物接種疫苗將收到懲罰,同時建立社區寵物管理制度,對動物免疫責任落實到基層社區管理人員們身上。
同時,由畜牧部門對所有的寵物實現電子身份證管理,通過號碼的識別和後臺資料庫協同管理。安康認為,這樣可以對動物的出生、飼養、檢疫等信息進行寫入和監控,從而實現對寵物身份、主人的同意管理。並能實現有效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