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消除狂犬病:合作,免疫」。
為何要消除狂犬病?狂犬病能否被徹底消除?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決方案》報告,報告指出為犬只進行大規模免疫,是實現2030年前消除犬傳人狂犬病全球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同時強調對犬只進行科學管理、提升犬主責任養犬意識的重要性,為各方提供具體行動方案參考。
圖片來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人打針和撲殺犬無法徹底消除狂犬病
距今大約14000年前,人類便開始對犬只進行馴化。這群被稱作「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接觸機會最多、相處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然而,人類在與它們相處時,也要承受著「快樂的煩惱」——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致命的人獸共患病。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是動物咬傷或抓傷,99%的人患狂犬病是由犬只傳染引起的。一旦症狀開始出現,這種疾病對人和動物幾乎都是致命且無法醫治。狂犬病不僅給人類和動物都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經濟負擔。
《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決方案》報告中指出,在狂犬病高發地區,常用暴露後免疫(人被咬傷後接種疫苗預防疾病的措施)和撲殺犬只來預防、控制疫情。但這兩種方式不僅昂貴,而且在單獨使用時都無法徹底消除狂犬病。犬只免疫才是消除狂犬病最有效的方式。
據估計,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達5.9萬,即每9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狂犬病。此外,狂犬病也會給犬只自身造成傷害,每年約有1000多萬隻犬因狂犬病而死亡,這相當於每例人患狂犬病病例背後,約有170隻犬因此喪生。假設這一情況不變,預計在2020至2035年間,人類因狂犬病死亡病例將增至每年6.7萬人,甚至有可能突破100萬人。
在中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2019年中國全國法定傳染病統計數據顯示,因患狂犬病死亡人數為276例,居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人數第4位。
201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全球消除狂犬病會議上,時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呼籲,應儘快採取行動防控狂犬病,通過對犬類進行大規模免疫,實現在2030年前消除犬傳人狂犬病的目標。
據預測,到2030年,通過犬只免疫消除狂犬病的成本約為63 億美元。然而,目前全球每年因狂犬病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86億美元。其中,治療被犬只咬傷者的平均費用為108美元,是為犬只免疫平均費用(4美元)的27倍。
疫苗打在犬身上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
《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決方案》報告中強調,要實現在2030年前犬傳人狂犬病病例清零的全球目標,必須要聚焦犬只自身免疫。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犬只項目經理姚越對記者說:「面對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挑戰,墨西哥案例證實了犬只大規模免疫和科學管理犬只數量在消除狂犬病的關鍵作用。」
上世紀80年代,墨西哥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下,開始為犬只免疫,並為被犬咬傷的人接種疫苗。隨後,在全國開展了「全國防控狂犬病周」活動,實施大規模、密集和免費的犬只免疫。通過分攤責任的方法,落實穩定犬只種群數量的政策。從1980年至2000年,共為1370萬隻犬接種了疫苗。
據悉,在1990年,墨西哥尚有60人死於犬傳人狂犬病,但到2006年已再未出現新的報告病例。2017年,犬傳人狂犬病病例報告降為零。2019年,墨西哥成為南美洲大陸第一個被確認消除犬傳人狂犬病的國家。
「通過因地制宜地組合科學管理犬只數量的實施方案,可以實現2030年的目標。大力提升犬只免疫覆蓋率,是消除狂犬病的重中之重,為犬群中70%的犬只進行大規模免疫,以防止狂犬病病毒傳播。」姚越說。
圖片來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同時,在狂犬病免疫覆蓋率較高的城市,進行犬只數量管理,包括推廣責任養犬行為、普及基本獸醫護理、引入社區參與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協助落實大規模犬只免疫、更好地推廣犬只管理。」
長期從事狂犬病相關基礎和應用研究的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教授扈榮良曾公開表示,按照70%的免疫覆蓋率和每年免疫一次的要求,我國大概每年有7000萬頭份的需求量。然而,目前我國動物用狂犬疫苗的年採購量大約在3000萬頭份。也就是說,我國每年有不少於4000萬頭份的疫苗缺口量。
消除狂犬病——中國在行動
為推動「到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這一目標的實現,2017年原農業部印發《國家動物狂犬病防治計劃(2017-2020年)》。其中提到,全面建立動物狂犬病免疫點,服務範圍實現全覆蓋,註冊犬或可管理的犬免疫密度達90%以上,免疫犬建檔率達到100% 。
事實上,深圳市早在2001年底便已開展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工作,將每年的4月、9月定為全市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統一行動月。2003年深圳市將狂犬病疫苗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犬只免費注射狂犬病疫苗。2006年將此措施寫入《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監測顯示,深圳從2008年至2016年,已連續9年未出現本地狂犬病死亡病例。
姚越介紹,在犬只管理上,對伴侶動物注射電子晶片,是迄今為止唯一真正持久有效的識別方法。這種方法促成了動物和主人的重聚,顯著減少了流浪動物的數量,對保護動物健康和福利而言潛力巨大。
圖片來自網絡
《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要求,今年10月份開始,未注射晶片的犬只將被視為無證養犬;年底前,要求全市所有犬只必須注射電子晶片,實現系統登記犬只注射晶片100%。
每年的9月28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狂犬病日」,其目的旨在警示人們關注狂犬病對公共健康和人類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將狂犬病變為歷史,拯救成千上萬人和犬只的生命。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各方共同攜手推動消除犬傳人狂犬病,保障人類健康和犬只福利,建立人犬和諧共存的社會。
來源:中國環境
編輯:邢翰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