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千萬人被貓狗咬傷:給狗打針,消滅狂犬病,還有多遠?

2020-11-22 騰訊網

2020年9月28日,菲律賓馬尼拉,一隻寵物狗正在進行免費狂犬病疫苗注射。(新華社/圖)

25歲的湖北人阿揚在廣州上班,過著讓朋友羨慕的「不單身、還有狗」的生活。1歲10個月的柯基「菠蘿」是阿揚的「靈魂伴侶」,脖子上掛著「我很乖,不咬人」彩帶。

和人類的嬰兒類似,狗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要打各種疫苗來防止病毒的侵害,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狂犬病毒疫苗,滿3個月打第一針,此後每年打一針。

狂犬病被稱為「可防不可治」。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狂犬病死亡人數達到276人,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更大隱憂則是,中國每年約有四千萬人被貓狗咬傷。

國際經驗顯示,與其在狗咬人後讓人去打狂犬疫苗,不如給狗打針形成「群體免疫」,從源頭上消除狂犬病。而且,獸用狂犬病疫苗的價格遠低於人用疫苗。

2017年,原農業部印發《國家動物狂犬病防治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防治計劃」),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達到狂犬病控制標準。工作指標之一是註冊犬或可管理的犬免疫密度達90%以上,免疫犬建檔率達到100%。

「菠蘿」其實是廣州養犬電子登記系統之外的「黑戶」,但也打上了狂犬疫苗。大限將至,狗狗們都打上針了嗎?消滅狂犬病,還有多遠?

「相互介紹著都來打了」

2020年下半年,在南昌工作的獸醫們明顯感到給狗打狂犬疫苗、辦證的人多了起來。

「以前一天不到10個,現在一天有二三十個,甚至三四十個。」南昌西湖區一家寵物診所的何醫生介紹,以前要辦狗證才有免費打國產疫苗的機會,從2020年8月開始,沒辦狗證的狗也可以免費打進口疫苗了,「『狗群』(指養狗人所在的社群)聽說有這麼好的福利,相互介紹著都來打了」。

南昌東湖區另一家寵物醫院的黃醫生也證實,2020年8、9月份政府管得很嚴,要求所有的狗必須要帶證,所以來打針辦證的特別多,「現在1個月大概新登記50到100個」。

這些忙碌的診所都是南昌市指定的具備相應資質的犬只狂犬病免疫點,多位獸醫都表示知道農業農村部的防治計劃,每年都積極參與犬類免疫工作。

其實不只是南昌,一場針對犬只免疫的行動正在全國範圍內悄然進行著。10月中下旬,廣州、深圳等地的數十家寵物醫院醫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近期沒有「突擊」犬類免疫和辦證上牌,但診所確可根據需要,從政府相關部門免費領取狂犬疫苗給狗接種。

與此同時,海口、重慶、杭州等地的動物防疫部門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會對寵物醫院或基層防疫人員進行檢查和指導,並且每年在社區或鄉村開展免費給狗注射狂犬疫苗的活動,「尤其是在春秋兩季」,以期提高犬類的免疫接種率,達到防治計劃的目標。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多地公布犬只狂犬病免疫點名單,並組織免費給犬類接種狂犬疫苗的活動等。江蘇鹽城2019年開展了拉網式免疫工作,督促居民主動攜犬到免疫點或開展集中上門免疫,發放犬牌。2020年春,在內蒙古東烏旗,660家牧戶的856條犬進行了狂犬病免疫注射。

讓狗形成「群體免疫」

住在上海市松江區的劉萌,家裡有一隻3歲的薩摩耶「丁丁」。每年帶「丁丁」去打狂犬疫苗的劉萌,沒想到自己也會像「丁丁」一樣對著狂犬疫苗的針頭瑟瑟發抖。2020年10月15日,劉萌在學校餵食一隻流浪的小橘貓,不小心被抓破了腿部皮膚,第二天她到松江區中心醫院的犬傷科打狂犬疫苗。

「第一次在左右胳膊上打2針,第三針和第四針是在下周和下下周打,總共費用是三百多元。」儘管傷口很淺並無出血,但劉萌還是免不了「擔心」感染狂犬病毒,掛號的時候她還特地留意了一下就診序號,「來打針的人還是蠻多的」。

劉萌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不斷攀升的寵物貓狗數量背後是,中國仍為狂犬病流行的高風險地區。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狂犬病疫情報告3300例,涉及984個縣(區)。疫情呈逐年下降趨勢,2017年只報告516例,不到十年前的1/6。然而,危險的是,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愛滋病等疾病類似,狂犬病在中國被列為乙類傳染病。一旦發病,狂犬病毒會「佔領」中樞神經系統,病死率高達100%。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9月公布一個數據,全球每年約有5.9萬人死於狂犬病,95%以上人患狂犬病的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而每例人患狂犬病病例背後,約170隻犬也因此喪生。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聯合國糧食署聯合主辦「全球消除狂犬病國際會議」,希望全球在2030年前消除狂犬病。

這個目標並非不可行。和其他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不同,只要打了有效的狂犬病疫苗並產生足量效價的中和抗體保護,對狗或對傷者的保護率可達到100%。廣東省農科院動物衛生所人獸共患病研究室的王曉虎博士研究狂犬病、狂犬疫苗二十年,他解釋:「狂犬病毒一般潛伏期為1-3個月,因此哪怕是暴露後1周內才打疫苗,也有很大機會讓抗體『跑贏』病毒。」

雖然這個疾病的名字裡帶著「犬」字,但理論上說,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只不過在狂犬病從動物傳染給人的病例中,99%以上都是因狗咬傷所致。因此給狗注射狂犬疫苗,切斷了「狗與狗」、「狗與人」的傳播鏈條,可以有效地控制狂犬病蔓延。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報告指出,約70%的犬只接種狂犬疫苗,可以產生群體免疫,「減緩狂犬病的傳播趨勢,直至疾病局部消除」。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群體免疫門檻,但都是類似的道理,即當大量的個體擁有抗體時,縱使部分個體仍攜帶病毒並傳播,也無法造成大範圍的感染。

「消除由犬傳播至人的狂犬病的源頭(動物間狂犬病)控制具有決定性意義,70%的犬只免疫覆蓋率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加強對犬只的大規模免疫。」農業農村部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公共衛生處處長馬世春曾撰文寫道。

農戶:「我養狗十幾年了,不也沒得狂犬病」

「菠蘿」已經打了狂犬疫苗,但阿揚感覺,城市的狗染上狂犬病毒的概率應該很低。

有機構在開展類似研究。2018年以來,為配合廣東省探索建設珠三角犬類狂犬病免疫安全區,廣東省農科院動物衛生所人獸共患病團隊開展動物狂犬病免疫水平調研發現,「城市化率較高的深圳、廣州、東莞、中山、佛山、珠海,幾乎已經達到了70%的犬類群體免疫目標」。

王曉虎透露,相比之下,惠州和肇慶的農村地區仍是「薄弱點」,考慮到基層防疫人員的配備,物資經費的支持力度,發下去足量的狂犬病疫苗並及時有效地注射到動物身上「還有一定的困難」。

馬世春的文章中也寫道,特別要「針對農村地區和中小城市強化項目實施工作」。

目前,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犬類的狂犬疫苗接種率還有待提高。海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海口市一年集中搞兩次免疫「春防和秋防」,全市會用到7000-8000劑疫苗。但村級防疫員和鄉鎮畜牧獸醫人員「很多不敢打」,原因是一些狗野性較大,抓住固定打針難度大,工作人員怕被抓被咬,同時也有「一些農戶不願意給狗打疫苗」。

2019年9月,國家衛健委在對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強規範養犬管理建議的答覆中指出,狂犬病病例呈現「三多」特徵:農民病例多、兒童老人多、男性病例多。

在重慶市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工作的程建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重慶犬類免疫的資金充足,但是和重慶主城區相比,偏遠地區狂犬疫苗接種率還是較低,主要原因在於一些地方對狗傳播狂犬病毒理解不足,防疫意識淡薄,「仍然把狗當作看家護院的普通家畜」。

杭州市蕭山區畜牧獸醫局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城區養犬要辦證,而辦理養犬證必須要有免疫證明,但在犬類數量更多的蕭山農村地區,狂犬病免疫接種宣傳工作很艱難,他發現,被狗咬傷的人去打狂犬疫苗很積極,但是給狗打疫苗的意識「一直沒那麼強」,農戶常有「我養狗十幾年了不也沒得狂犬病」的執念。

一隻狗背後的行政管理

雖然和南昌、西安等地類似,廣州的狗無論有證還是無證,都一樣能在寵物醫院打疫苗,但還是要面對許多監管部門。時隔十年,《廣州市養犬條例》在2019年迎來修訂草案,生活在城市中的一隻狗,牽動著至少6個行政部門:

公安機關主管養犬行政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村委會協助;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犬只免疫、制定危險犬標準等;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預防狂犬病等疾病的教育、人患狂犬病疫情的監測、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狂犬病病人診治的管理……

在廣州養狗不辦證,有罰款的風險,阿揚還是抱有一絲僥倖心理,「到現在我還沒被抓到過」。

除了家養犬之外,數量眾多的流浪狗更棘手。2020年6月,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農牧水利局派防疫員在一周時間內,為流浪動物收容中心的1700餘條狗進行狂犬病免疫。但不是所有流浪動物都能獲得官方接種,從事動物衛生工作近三十年的程建國認為,在重慶市,除了流浪動物收容所之外,動物保護組織起到了重要的補充防疫作用,「他們也會給流浪狗打疫苗」。

10月20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農業農村部獸醫局的支持下,2016-2019年,他們為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47家流浪動物保護組織,提供和注射近3萬份狂犬疫苗,並向流浪動物保護組織進行狂犬病疫病的普及、預防知識培訓等活動,「最大的困難肯定是來源於資金上的壓力,尤其是疫苗採購是非常大的一筆費用」。

和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共同發起中國狂犬病防治項目的是跨國醫藥企業默沙東。10月20日,默沙東公司郵件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稱,狂犬病是一種急性進行性腦脊髓炎,為犬接種狂犬疫苗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有效且經濟的方法,他們面臨的難題是犬只數量龐大,而專業的一線接種人員嚴重不足,以及「可靠的狂犬病疫苗的數量難以滿足所有需求」。

國家衛健委2019年對人大代表的答覆中指出,近年來衛健部門和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合作,推動源頭管控,狂犬病防控總體成效明顯,但犬只的疫苗接種率總體較低,「難以達到阻斷傳播的70%接種率要求」。

目前,距離實現農業農村部2020年防治計劃目標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目標能否達成?農業農村部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採訪。

在王曉虎看來,狂犬病不僅是致命的傳染病,更深層次的癥結是地方經濟投入和管理水平,「越是經濟發達、管理能力出色的地區,狂犬病病情和犬類免疫就控制得越好」,只要地區願意加大投入和落實犬類免疫接種工作,「防疫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劉萌為化名。曾金秋對本文亦有貢獻。)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 南方周末實習生 劉旭 黃小清

相關焦點

  • 每年四千萬人被貓狗咬傷:給狗打針,消滅狂犬病,還有多遠?
    (新華社/圖)25歲的湖北人阿揚在廣州上班,過著讓朋友羨慕的「不單身、還有狗」的生活。1歲10個月的柯基「菠蘿」是阿揚的「靈魂伴侶」,脖子上掛著「我很乖,不咬人」彩帶。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狂犬病死亡人數達到276人,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更大隱憂則是,中國每年約有四千萬人被貓狗咬傷。國際經驗顯示,與其在狗咬人後讓人去打狂犬疫苗,不如給狗打針形成「群體免疫」,從源頭上消除狂犬病。
  • 一個月千餘人被貓狗咬傷 狂犬病發病死亡率100%
    ,貓狗體內的荷爾蒙就爆發了。在這個發情的季節,貓狗也想談談情、說說愛,這時就算是原本溫順的動物也會性情大變。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小心惹到了它們,就很可能被抓傷咬傷。導報記者從廈門部分醫院了解到,這個8月尚未結束,各醫院的急診就已經接診了千餘位被狗、貓等嚙齒類動物咬傷的患者,接種疫苗達3000多支。
  • 消除狂犬病:走出「狗患病,人打針」的怪圈
    圖片來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人打針和撲殺犬無法徹底消除狂犬病然而,人類在與它們相處時,也要承受著「快樂的煩惱」——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致命的人獸共患病。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是動物咬傷或抓傷,99%的人患狂犬病是由犬只傳染引起的。一旦症狀開始出現,這種疾病對人和動物幾乎都是致命且無法醫治。狂犬病不僅給人類和動物都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經濟負擔。
  • 消滅預防狂犬病,請把狂犬疫苗打給狗!
    目前網絡上有關不科學的狂犬病學泛濫成災,誤導國民,各種奇談怪論的所謂「專家"信口雌黃,導致一些人長期在恐狗中,俗稱:恐狗症!「狂犬病恐懼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同時,在中國,狂犬病疫苗更是被濫用。中國狂犬疫苗使用量達每年1500萬人份,超過全球總用量的80%,中間產生了非常可觀的利潤。
  • 我國每年近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狂犬病病死率高達……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而一旦因此患上狂犬病,其病死率幾乎高達100%。什麼是狂犬病呢?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的,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般感染狂犬病後,會有一個潛伏期,不會馬上發病。但一旦發作,就會出現恐水、怕光、吞咽困難、狂躁等明顯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已經無法醫治了。 相關新聞:深圳9歲女童「擼貓」擼出怪病?
  • 主人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後,什麼情況下不用打針
    例如開頭提到的這位網友,其實就是被小奶貓抓了一道劃痕,根本無需打針。所以筆者今天系統闡述一下被寵物抓傷、咬傷後,什麼情況需要打針,什麼情況不需要,以及生活中如何防止貓抓狗咬的各種方法。被貓狗抓傷或者咬傷後,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針?
  • 防止狂犬病,人要打針,狗更要打針!
    昨天來了一個被狗咬傷的人,腳上咬了二排4個牙印,被急轉到疾控中心。首先,被狗咬傷要到疾控中心,那裡有狂犬病疫苗,不要到醫院去,醫院沒有這個疫苗,疫苗只有疾控中心才能使用,別的地方不能用。其次要注意被什麼狗咬了,被不同狗咬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不一樣,分常規和加強版。
  • 被貓狗咬了要不要扎疫苗?關於狂犬病這些常見誤區你應該了解一下
    春季到來,各地天氣漸漸回暖,一到周末去公園小區溜達的朋友逐漸增多的同時,愛狗人遛狗的也多了,被狗咬傷的情況也隨之增多。大家都知道,被貓狗咬傷是需要打疫苗的,那如果沒咬破呢?如果被別的動物傷了呢?到底狂犬病會潛伏多久,10年前我被狗咬了,現在會不會發病?
  • 消除狂犬病:走出「狗患病,人打針」的怪圈|世界狂犬病日
    圖片來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人打針和撲殺犬無法徹底消除狂犬病然而,人類在與它們相處時,也要承受著「快樂的煩惱」——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種致命的人獸共患病。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是動物咬傷或抓傷,99%的人患狂犬病是由犬只傳染引起的。一旦症狀開始出現,這種疾病對人和動物幾乎都是致命且無法醫治。狂犬病不僅給人類和動物都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經濟負擔。
  • 被貓狗抓傷、咬傷會怎樣?來看看正確的處理方式
    人狂犬病通常由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以咬傷方式傳給人,在我國以狗貓為主,在西方國家主要是野生動物,如狐狸、狼、蝙蝠等傳染。我國是狂犬病的高發地區。據2020第八期《畜牧獸醫科技信息》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因患狂犬病致死案例就有 90 例。近幾年來,我國農村更是狂犬病的高發區。
  • 救寵物狗反被咬傷 男子確診狂犬病三天後去世
    原標題:救寵物狗反被咬傷 施救者被確診狂犬病三天後去世陳師傅6月22日到該院看「感冒」,自述出現頭疼、乏力、胸悶、吃東西老被嗆到等症狀。「怕風、怕水是典型狂犬病症狀。」張賽飛馬上詢問其是否曾被狗咬傷。陳師傅這才說,兩個月前曾被一隻寵物狗咬到手背。他告訴醫生,當時在小區巡邏,發現一隻小寵物狗的兩條後腿被樹枝纏住,他上前幫忙解開。沒想到,小狗剛掙脫就咬了他手背一口。「流血了,但我馬上反覆衝洗擠壓了。」陳師傅當時告訴張賽飛,覺得寵物狗不會攜帶狂犬病毒,所以沒有打疫苗。
  • 寵主被狗狗抓傷,或咬傷後,什麼情況下不用打針?
    現在養狗的人有很多,寵主難免會被狗狗抓傷或者是咬傷。那被狗狗抓傷或咬傷後都要立刻去醫院打針嗎?並不一定,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了解一下吧!不需要打針的情況:1、如果是被自家或鄰居家的無病狗咬,但是並沒有出血的話,那是不用醫院打針的;2、如果被狗狗抓撓後,出現淺表創傷,即蹭破了一點點皮,感到些許疼痛,也是不用去醫院打針的,只要用2.5%的碘酒消毒即可。
  • 救寵物狗反被咬傷 施救者被確診狂犬病三天後去世
    「怕風、怕水是典型狂犬病症狀。」張賽飛馬上詢問其是否曾被狗咬傷。陳師傅這才說,兩個月前曾被一隻寵物狗咬到手背。他告訴醫生,當時在小區巡邏,發現一隻小寵物狗的兩條後腿被樹枝纏住,他上前幫忙解開。沒想到,小狗剛掙脫就咬了他手背一口。「流血了,但我馬上反覆衝洗擠壓了。」陳師傅當時告訴張賽飛,覺得寵物狗不會攜帶狂犬病毒,所以沒有打疫苗。
  • 哈爾濱6萬人被狗咬:有些人養狗,真的不行
    根據衛健委的數據,全國每年大約有4000萬人次,被貓、狗等動物咬傷。 相當於當你打開文章的這一分鐘裡,就至少有7個人被咬傷。 被狗咬的後果也顯而易見——患上狂犬病的可能。 這是一種致死率接近100%的傳染病。
  • 因狂犬病每年死400多人,6成被自家貓狗感染
    「我們家狗不咬人」——狗主人說這話的時候可能自己也深信不疑,但是數據顯示,有近6成的狂犬病患者是受到自己家養的動物的襲擊導致的。同時在動物攻擊導致的狂犬病例中,有60%是動物主動攻擊。沒有人能確保自己家的狗不咬人,更無法確保它只在受到挑釁時才咬人。狂犬病的官方數據,可能會打破你對它的認知。
  • 哪種動物引發狂犬病比例高?還是狗而且是家養的狗!
    成都市疾控中心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都市每年狂犬病疫苗接種人次在12萬~16萬,接種原因主要是被狗抓傷或咬傷,惹禍的動物中狗遠多於貓,除了貓、狗外,還偶見猴等野生動物。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狗導致的犬傷主要為咬傷,而且主要為家養犬,流浪犬比例不足10%,但風險遠高於家養犬。四川省疾控中心數據也顯示,人被各種動物咬傷患狂犬病的比例中,被狗咬傷的佔8成以上。
  • 男童被狗咬13天後去世!為什麼打了狂犬病疫苗還會死亡?
    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狂犬病」和「狂犬疫苗」那些事兒~重識「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造成嚴重腦炎。狂犬病的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和體液中,絕大部分通過咬傷傳播。它之所以稱為「狂」,在於很多時候它會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被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 夏天到貓狗躁 哈爾濱一天50多人被咬傷
    原標題:夏天到 貓狗躁 一天50多人被咬傷 天熱寵物狂躁症發作。昨天,記者從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和市第四醫院狂犬病門診了解到,5月份我市被貓狗寵物咬傷、抓傷而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多,5707人次注射狂犬疫苗。
  • 貓狗發情很「暴躁」 廈門一個月千餘人被咬傷
    ,貓狗體內的荷爾蒙就爆發了。在這個發情的季節,貓狗也想談談情、說說愛,這時就算是原本溫順的動物也會性情大變。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小心惹到了它們,就很可能被抓傷咬傷。導報記者從廈門部分醫院了解到,這個8月尚未結束,各醫院的急診就已經接診了千餘位被狗、貓等嚙齒類動物咬傷的患者,接種疫苗達3000多支。
  • 狂犬病疫苗終於要打到狗身上了……
    或許這個時候有人就要問了不捕殺犬貓,難道單靠給犬貓注射疫苗就能消滅狂犬病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日本號稱「60年沒有狂犬病」證明了這個判斷,得力於他們要求必須給寵物注射狂犬疫苗,而我國卻是把精力都放在了人身上,被犬貓咬傷後才會去注射預防,但有的時候暴露後接種還會出現失敗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