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粵疾控 賈衛東
近年來,我國狂犬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對群眾造成較大危害,尤其是在農村,養犬家庭眾多,狂犬病疫苗接種很難保證,致使狂犬病波及範圍不斷擴大。
對於消除狂犬病,疾控專家認為,加強犬、貓等宿主動物的管理,尤其是提高對有主犬、貓狂犬病疫苗的接種覆蓋率,把預防的關卡提前,最大限度地阻斷動物間狂犬病的傳播,從而減少人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人獸共患的一種傳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以咬傷方式傳給人,在我國以狗貓為主,在西方國家主要是野生動物,如狐狸、狼、蝙蝠等傳染。
我國是狂犬病的高發地區。據2020第八期《畜牧獸醫科技信息》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因患狂犬病致死案例就有 90 例。近幾年來,我國農村更是狂犬病的高發區。
對農村來說,不僅養犬戶多,而且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以散養為主,規範化管理和疫苗接種難度較大,難以有效進行防疫。他們與城市人們養犬的初衷不同,城市養犬多當寵物養,衛生維持和疫苗接種較為普遍。
由於犬只增多,犬傷人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重慶市開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開發布的信息顯示,2016-2018年重慶市開州區共報告狂犬病暴露者22692例,年均暴露率為643.58/10萬,暴露人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暴露高峰在6-8月,城區暴露率大於鄉鎮,10歲以下兒童暴露人數最多。
暴露者分級中Ⅱ級和Ⅲ級暴露佔主要,Ⅲ級暴露(傷及真皮層導致出血)中只有19.64%注射被動免疫製劑。傷人動物中以犬類的傷害為主,其次為貓。
記者查閱廣東省衛健委網站公布的信息發現,2019年廣東省狂犬病發病數為8例,2020年截至9月報告的數據顯示,全省狂犬病發病數為7例。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犬傷科門診主任醫師餘衛華介紹,「市八醫院每年收治因為犬貓等動物傷人的病例超過2萬,疫苗單日平均接種針次約400。有的是被咬傷,有的是被抓傷,Ⅲ級暴露即出血的也十分常見。」
被貓咬傷之後,患者在犬傷門診清洗傷口 圖/張華
「任何傳染病都可以通過防疫來進行有效控制,我國的相關部門也需要對現階段狂犬病構建針對性防疫機制,政府牽頭,多部門協作,保證防疫機制能夠長效運行下去。」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彭志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控制狂犬病,除了加強動物管理,也要提高動物免疫的覆蓋率,目前動物防疫中心已經在省內農村地區為群眾的犬、貓提供免費的狂犬病疫苗注射服務,有望進一步提升疫苗的接種率和防疫效果。」
給犬貓等注射狂犬疫苗是很多國家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手段。「狂犬病的防疫,僅靠政府部門的宣傳、約束難以滿足實際的防疫需求,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彭志強說。
據記者了解,廣東省於1992年9月1日執行《廣東省犬類管理規定》,至今已經有28年時間。彭志強認為,「城市裡飼養寵物的人群越來越多,我們也迫切希望儘快修訂新的條例規定出臺,加強對犬類管理尤其是農村地區。現在城市裡的犬只注射疫苗的比例還算比較高,我們比較擔心的是農村,農村養犬多數是看家護院,處於散養狀態,狂犬病疫苗接種率較低,還有不少流浪犬,這些犬只攜帶狂犬病毒的機率比較高。」
為什麼要重視狂犬病,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是狂犬病的高發地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狂犬病的病死率幾乎100%,目前尚無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
「我在十多年前接診過狂犬病的發病患者,發病時恐水、怕風、吞咽困難、陣發性抽搐等興奮狀態,最後進入癱瘓期,病人昏迷,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6天。我接診的小患者來到醫院3天就死亡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病的潛伏期一般1~3個月,也有的長達一年。」
正是認識到這個病無藥可救,於是被犬和貓(家養或流浪) 或野生動物比如狐狸、狼、豹、浣熊、臭鼬、蝙蝠等動物咬傷要儘快接種人狂犬病疫苗。記者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犬傷門診看到,不少市民因為被犬貓咬傷、抓傷後到醫院就診。
「我是貓咬傷的。」劉小姐是一名網球教練,會員帶貓到會所,劉小姐幫忙照顧,結果貓突然咬傷了她的腿,四五條血痕,痛得她直飈眼淚。另一名小朋友則是拍打自家的狗,不料狗突然發怒,咬傷了孩子的胳膊。
在犬傷門診可以遇到各種各樣被貓狗致傷的故事,餘衛華主任醫師說,「貓狗在下列三種情況易傷人:犬貓進食時;母狗母貓懷孕分娩後保護幼崽;被人玩弄過度時。一般來說,體積越小的貓狗,自我保護的意識更為強烈,最容易咬人,所以千萬別以為小的貓狗就不會傷人。」
被貓狗咬傷後,第一時間要處理傷口,然後視情況注射人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據記者了解,現在市面上的狂犬疫苗種類有地鼠腎細胞、vero細胞、人二倍體細胞供群眾選擇,其中人二倍體細胞狂苗的細胞基質來自人源,其他是來自動物,這是細胞基質的差異化,人二倍體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應低。
這些疫苗都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合格疫苗,目前廣東省許多犬傷處置門診、醫院儲備有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市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選擇接種。
「有出血的傷口,在注射疫苗的同時,一定要在傷口周圍注射免疫球蛋白 ,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把病毒消滅在傷口局部,阻止病毒的進一步侵入。注射疫苗後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在抗體產生前免疫球蛋白能提供最安全的保護。」餘衛華主任醫師提醒。
「一些患者對狂犬病十分恐懼,被咬傷後,即便注射了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依舊惶恐不得終日,我們疾控經常接聽這類患者的三番五次的諮詢電話。」彭志強說。實際上,只要完成傷口規範處理並全程疫苗接種,一般都能夠產生保護水平的中和抗體,當然,這類患者可以去正規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一下狂犬病中和抗體水平,這樣就會更加放心了。
在犬傷門診,每天幾百人來注射疫苗 圖/張華
「給人注射狂犬病疫苗,最終也是事後補救的措施,如果要消除狂犬病,還是提高對有主犬、貓狂犬病疫苗的接種覆蓋率,接種率達到70%以上,就能消滅犬間狂犬病,所以要消滅人狂犬病,關鍵是要給貓狗打疫苗,要把預防的關卡提前。」餘衛華主任醫師說。
專家表示,凡是有接觸狂犬病病毒的危險人員,比如獸醫、動物飼養員、林業從業人員、屠宰場工人、狂犬病實驗人員都應該接種狂犬病疫苗,接種疫苗後可刺激機體產生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給犬、貓等接種狂犬病疫苗,阻斷動物間狂犬病傳播,這是最根本有效的狂犬病控制措施。」彭志強指出,「因為農村散養和流浪的犬數量龐大,需要制定有效的防疫策略,提高犬類狂犬病疫苗的接種率。
另外,廣大市民還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人被可疑動物咬傷後及時到就近犬傷處置門診就診,包括傷口衝洗消毒、按規範接種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為人體提供最快速安全的保護。」